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土木工程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质量对建筑业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土建工程中,边坡支护技术的运用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对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参与土木工程施工的单位和技术人员一定要格外重视边坡支护工作的开展,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可能影响边坡支护技术的各类因素展开综合分析,以此来确定最佳的边坡支护施工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边坡质量管控工作,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 标签: 边坡支护技术 土木工程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ALCOCO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调控miR-200a-3p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ALCOCO1的相对表达水平。选择人膀胱癌细胞UM-UC-3,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CALCOCO1组,分别将NC质粒和CALCOCO1质粒转染UM-UC-3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细胞CALCOCO1的表达水平。采用噻唑蓝(MTT)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UM-UC-3细胞的增殖情况和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ALCOCO1与miR-200a-3p的靶向关系。qRT-PCR检测各组UM-UC-3细胞miR-200a-3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UM-UC-3细胞增殖和迁移表型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膀胱癌组织中CALCOCO1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ALCOCO1组和阴性对照组UM-UC-3细胞中CALCOCO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9.66±2.51和1.07±0.59,CALCOCO1组CALCOCO1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ALCOCO1组UM-UC-3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UM-UC-3细胞迁移数目显著减少(P<0.01)。CALCOCO1与miR-200a-3p存在结合位点。CALCOCO1组和阴性对照组UM-UC-3细胞miR-200a-3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31和5.79±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ALCOCO1组UM-UC-3细胞增殖表型蛋白CCNB1、CCNE1、CCND2表达水平降低,迁移表型蛋白FOXC2、Fibronectin表达水平降低。结论膀胱癌组织中CALCOCO1表达下调,促进CALCOCO1表达可通过靶向下调miR-200a-3p表达,从而抑制膀胱癌UM-UC-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标签: 膀胱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分析 长链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腹腔镜精索静脉精准结扎术治疗成人原发性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符合条件的241例原发性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123例行2D腹腔镜手术(2D组),118例行3D腹腔镜手术(3D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精索内动脉识别率、术后精液质量改善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D组的手术时间长于3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的精索内动脉识别率显著高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7% vs.74.8%,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3D组的睾丸鞘膜积液发生率显著低于2D组(P<0.05),两组的附睾炎、阴囊水肿、睾丸萎缩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3D组的精液质量改善率明显优于2D组(87.3% vs.74.0%,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 vs. 5.9%,P>0.05)。结论与2D腹腔镜相比,3D腹腔镜精索静脉精准结扎术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精液质量改善率更高,有条件的医院可将其作为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结扎术 腹腔镜检查 成像,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3D模型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路径对结石清除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在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50例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一般资料,其中82例行常规经皮肾镜手术(常规组),68例使用3D模型进行穿刺路径选择的经皮肾镜手术(3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结石清除率、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围手术期指标。结果3D组术中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常规组(P<0.05),而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程度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模型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路径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同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成像,三维 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治疗单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单侧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f-URS治疗,研究组予以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血肌酐(Cr)水平,统计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54.12±6.25)min比(35.41±5.73)min](P<0.05),术后24 h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90.0%(36/40)比62.5%(25/40)](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2/40)比25.0%(10/40)](P<0.05);两组的住院天数和术后30 d的结石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Hb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r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单侧上尿路结石的患者,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与f-URS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与f-URS比较,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可避免更多的并发症,且对于直径>20 mm结石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 标签: 单侧上尿路结石 负压组合式输尿管镜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验不足的外科医生,比较腹腔镜下经腹入路肠系膜间途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传统经腹入路侧结肠途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在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59例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的资料,采用常规侧结肠入路32例,而经中结肠系膜间入路27例,比较围手术期结果和随访资料,比较两种方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经中结肠入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侧结肠入路组(P<0.05),经中结肠系膜间入路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两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结肠系膜间途径直接暴露输尿管可节省游离侧结肠所需时间。该方法对于经验有限的外科医生也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与侧结肠手术相似的成功率。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腹腔镜检查 碎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