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宁南山区公众心肺复苏(CPR)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月至12月通过问卷方法对宁南山区775名公众开展CPR有关急救知识调查,观察采取初级创伤救治(PTC)模式开展CPR培训前后公众的CPR知识知晓率、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操作考核合格率情况。结果培训后,公众在熟知急救电话、意识判断方法、呼吸停止判断方法、人工呼吸实施方法、CPR有效指征以及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方面的CPR知识评分、操作考核评分及操作考核合格率较培训前明显提升〔急救电话(分):82.68±8.54比60.25±10.38,意识判断方法(分):79.46±10.82比58.35±9.26,呼吸停止判断方法(分):80.85±9.64比59.26±11.45,人工呼吸实施方法(分):81.54±9.48比56.47±10.54,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分):80.35±10.48比59.56±9.85,CPR有效指征(分):81.02±9.45比58.21±8.69,操作考核评分(分):60.25±10.45比50.38± 9.68,操作考核合格率:60.39%(468/775)比12.13%(94/775),均P<0.05〕。结论采用PTC模式有助于公众CPR培训效果的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 初级创伤救治: 培训 宁南山区 公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教学模式在特种职业心肺复苏(CPR)指南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由居委会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各个城镇/街道办事处抽取特种职业人群进行CPR培训。2019年1月至12月每月举办1期,以2019年1月至6月采用传统操作示教联合个人练习方法培训的人员作为对照组,以2019年7月至12月借鉴PTC教学模式进行培训的人员作为观察组。两组培训师资、培训目标及考核标准一致。在每期培训开始、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自我效能水平等,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两组学员各503名,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分布上均无差异。培训前两组急救原则与CPR技能以及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两组急救原则与CPR技能掌握水平以及自我效能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急救原则与CPR技能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救相关概念(分):4.39±0.76比3.87±0.89,黄金救命时间(分):5.71±0.49比4.53±0.62,第一目击者的含义(分):5.33±0.82比4.18±0.78,心搏、呼吸骤停的判断(分):5.12±0.73比4.07±0.73,CPR技能(分):5.29±0.64比4.15±0.71,均P<0.05〕,且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救态度(分):18.17±1.24比17.35±1.25,自我效能(分):13.56±1.54比11.35±1.26,行为意愿(分):9.56±0.84比8.92±0.95,均P<0.05〕。结论采用PTC教学模式在特种职业CPR指南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帮助特种职业人员掌握CPR知识和技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教学模式 特种职业 心肺复苏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宁夏南部山区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及自我效能情况,为心肺复苏知识的普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自宁夏南部山区中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 520名,样本收集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分析所有公众的一般资料,使用自行设计的宁夏南部山区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及自我效能问卷,分别对公众的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及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评定。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影响其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503份。1 503名宁夏南部山区公众的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得分为(53.11 ± 12.34)分,技能掌握得分为(62.64 ± 18.35)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6.09 ± 2.18)分,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下山区公众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将有差异资料代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职业分布、文化水平、是否参与培训、培训距离调查时间、"旁观者"经历、自我效能感均是影响宁夏南部山区公众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相关因素(t/F值为5.723、4.393、5.817、6.435、5.990、6.438、6.631,P<0.01),且上述指标与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均呈正相关(r值为0.012、0.016,P<0.05)。结论宁夏南部山区公众的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及自我效能水平普遍较低,相关医疗机构需加强对宁夏南部山区公众的心肺复苏培训,在普及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多方面入手推动,进行宣传和推广。

  • 标签: 公众 心肺复苏知识 技能掌握 自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