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情况下实施急救过程中,对急救过程进行优化对急诊患者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6-2022年6月份我院急诊科中选择100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ADR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

  • 标签: 护理流程 优化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病人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作用。方法:在这项研究中,选择了2020年住院的60名患者,并根据住院时间的长短,把他们划分到两组:一组是接受常规护理的n=30例,另一组接受人性化护理n=30。我们通过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来评估这项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急诊病人的护理,可以明显地提高病人的救治效率,增加病人的满意程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方法。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急诊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医院急诊急救中发生危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实施院前急救的50例病人的病案,通过观察病人院前急救的实施及病人的恢复状况,对实施院前急救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结果:50名病人中,48名病人抢救成功,2名病人死亡。在这些风险中,急救物品、器械等准备不足,急救护理技术不熟练,相关医疗设备管理不善,风险意识淡薄,出诊不及时,转送困难等。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对护士的护理工作,加强对病人的法制观念,密切关注病人的情况等。结论:在实施院前急救时,有很多的护理风险因素,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必须加强护理技能,加强有关的法律知识的培训,尽量减少院前急救中的护理风险因素。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诊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教育干预对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20 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7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干预组采取护理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疲劳缓解程度。结果:两项指标在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效果差异明显(P

  • 标签: 护理教育干预 常规护理 肿瘤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研究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临终关怀护理结合心理疏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2例),另一组为研究组(42例),前组选用常规护理,后组基于常规护理给予临终关怀结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临终关怀护理结合心理疏导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肿瘤 临终关怀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及癌因性疲乏等多个心理症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43例。结果宫颈癌患者焦虑发生率44.10%,抑郁发生率39.16%,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为83.2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情况、不同癌症分期、不同治疗方式的宫颈癌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癌症分期、不同治疗方式的宫颈癌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治疗方式的宫颈癌疲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癌症中晚期、未婚或其他是焦虑的危险因素;癌症中晚期、无业或退休、未婚或其他是抑郁的危险因素;化疗、未婚或其他是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均处于轻中度水平;疲乏程度处于中度水平。影响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疲乏主要的因素:癌症分期、婚姻状况、就业状态及治疗方式。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宫颈癌患者心理变化,在治疗期间有针对性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宣教,减少焦虑、抑郁、疲乏等负性情绪的发生。

  • 标签: 宫颈癌 焦虑 抑郁 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2022年6月-2022年12月,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奇数设为对照组(n=40),偶数设为观察组(n=40)。对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结果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合理的降压药,可以降低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降压药 老年高血压 临床药学情况 不良反应
  • 作者: 黄慧玲 黄金秋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精神科  广西 南宁 5300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放松操联合音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 例睡眠障碍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4 例 ) 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 (34 例 ) 则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予以改良放松操联合音乐疗法干预,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 60 d。比较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改善效果,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比较 2 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采用精神分裂症生命质量量表(SQLS)比较 2 组患者的精神疾病改善情况,比较 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PSQI 评分显著降低,SQLS 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开展改良放松操联合音乐疗法,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和缓解精神症状。

  • 标签:  改良放松操  音乐疗法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为了分析改良视频复位操对于PICC置管一周以上的患者导管以为的调管情况,分析具体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 PICC 置管且出现导管移位的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调管方式:如置管时间短小于一天,则由置管专科护士在无菌环境下将导管脱出相应的位置可以重新送管置下腔静脉;如果时间太长超过1周脱出的 PICC管道不能再次送进去。实验组采用改良复位操方式,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改良视频复位操对导管异位调管的具体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一共30名,复位成功人数23名,成功率77%,实验组患者一共30名,复位成功人数27名,成功率9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使用了复位操可以快速有效的让异位的PICC复位成功,并且成功率较高,值得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视频复位操 PICC置管一周 导管异位调管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