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标准化介入溶栓治疗下肢静脉患者护理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0例标准化介入溶栓治疗下肢静脉患者以电脑抽号法分为两组内均含有25例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将程序化护理给予前组,将常规护理给予后组,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SAS、SD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标准化介入溶栓治疗下肢静脉患者护理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明确。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标准化介入溶栓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早产儿脑室旁静脉性脑梗死(periventricular venous cerebral infarction, PVI)患儿的临床病例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及早做出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经超声诊断的16例新生儿PVI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超声表现、危险因素及结局进行分析。根据超声表现,将患儿脑损伤程度分为轻度PVI(n=5)和重度PVI(n=11);按患儿发病时间,分为典型PVI(发病时间为生后6~96 h,n=14)和非典型PVI(发病时间为生后<6 h或>96 h,n=2)。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6例PVI患儿胎龄25+2~33+1周,中位胎龄27周;出生体重660~1 760 g,中位出生体重1 065 g。所有患儿生后1周超声影像均表现为PVI,其中11例在生后1周确诊,5例为漏诊,当时诊断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临床表现为惊厥5例,余患儿表现均无特异性,所有患儿均存在Ⅲ级及以上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7例患儿累及双侧脑半球,5例累及左侧,4例累及右侧。15例大范围梗死。6例中线移位。6例生后4~25 d出现梗阻性脑积水,8例生后5~25 d出现脑实质软化。(2)轻度PVI组患儿的窒息发生率低于重度组(1/5与10/11,P=0.013),窒息是重度PVI的高危因素(OR=40.000,95%CI:1.982~807.100)。(3)典型与非典型PVI组的各临床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16例患儿中,9例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失访,5例后期智力运动发育落后,1例生长发育正常。轻度与重度PVI、典型与非典型PVI的预后(死亡及好转出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65和0.700)。结论早产儿PVI多发生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时间多在生后1周内。临床可表现为惊厥,但多无特异性。生后窒息可能导致重度PVI,PVI近期病死率较高,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较高。

  • 标签: 脑梗死 发作 窒息 婴儿,早产 婴儿,低出生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