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论述循证医学对浅部真菌病的中医临床研究意义,回顾其在中医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中医对浅部真菌病的认识由来已久,已知具有抗真菌作用的中药有很多,但由于中药单方和复方成分复杂的特点,这类相关研究的数量不多且质量不高,一定程度限制了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整体科研设计思路。该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抗真菌药物——茶树油的研发历程,探索中医治疗浅部真菌病的循证医学之路(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结合提供思考与设想,也为浅部真菌病的中医规范化诊疗提供借鉴。

  • 标签: 循证医学 中医药 抗真菌
  • 简介:足癣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染,中医称之为“脚湿气”。近年来中医治疗足癣疗效明显,取得一定进展。该文就有关中医外治方法及其疗效评价进行概述。

  • 标签: 足癣 中医 外治法
  • 简介:[本刊讯]应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马晓岗副所长邀请,《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部一行2人,7月15—16日前往贵单位进行交流座谈,这是继2015年编辑部开创走访河北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活动后,2016年的首次走访科研单位。

  • 标签: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植物遗传资源 交流 作物 学报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 简介:黍稷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的作物。本文从世界农业种植业的历史、作物起源的环境和黍稷的演化过程谈起,结合山西的地理生态特点、悠久的农耕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和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黍稷种质资源,说明山西黍稷的起源和遗传多样性中心。

  • 标签: 山西 黍稷 起源 遗传多样性 中心
  • 简介:甲真菌病一种很常见而顽固的皮肤病,以往认为本病只是一个美容问题,而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社会活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亦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甲真菌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患者生理功能及日常生活,患者精神情绪及心理状态,患者社会活动及家庭活动等。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的程度不同。不同部位、病程、范围的甲真菌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不同。

  • 标签: 甲真菌病 生活质量
  • 简介:通过对贮藏2~20年的378份中期库小麦种质进行生活力测定(每一贮藏年份测定种质份数为10~30),结果表明贮藏年限为2~12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都高于83%,而贮藏年限为15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已降至20%,这表明小麦种质在中期库贮藏过程,生活力丧失存在着骤降特性.同时对同一品种分别来自中期库低活力和长期库高活力种质进行田间出苗率和农艺性状调查,发现中期库种质的室内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相关极显著,其相关显著性高于长期库种质,且不论来自中期库低活力种质还是长期库高活力种质,总体上田间出苗率都比室内发芽率低20%以上,在子一代种子的农艺性状上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小麦 贮藏 生活力 田间出苗率表 农艺性状 种质保存
  • 简介: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维持着共生状态。但是,随着广谱抗细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器官移植、各种创伤性检查手段的开展,真菌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比例也明显升高。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真菌感染,占得治疗先机,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

  • 标签: 降钙素原 真菌 细菌
  • 简介: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capsulatum)一种深部真菌,可引起人体深部组织胞浆菌病。最近我们从1例患者骨髓涂片瑞氏染色、PAS染色、骨髓病理活检检出组织胞浆菌,现予报道。

  • 标签: 组织胞浆菌病 两性霉素B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粪便中检出念珠菌孢子或假菌丝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8年4月住院患者送检的粪便标本,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念珠菌菌种,并记录患者粪便常规及临床资料。结果其间共检测1011份粪便,有86份(8.51%)有真菌生长;其中念珠菌阳性76份(7.52%)。60岁以上老年人阳性者33份(占43.42%)。基础疾病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三者为著(占31.58%)。有21例患者(27.63%)粪便性状有异常,以糊状便为主。结论粪便中检出芽生孢子和(或)假菌丝对诊断念珠菌性胃肠道感染有重要价值,尤其要关注抗生素应用患者。

  • 标签: 粪便 念珠菌 孢子 芽生孢子 假菌丝
  • 简介:以239份大豆品种资源为试材,研究其子粒全磷和无机磷含量的差异表现,分析大豆子粒磷含量水平,并筛选高全磷、高无机磷资源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供试239份大豆品种子粒的全磷、无机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分布范围分别为全磷6.24~9.56g/kg,无机磷0.12~0.37g/kg;平均含量分别为7.78g/kg,0.20g/kg;无机磷与全磷含量的比值为1.39%~4.94%,平均为2.56%。同时,筛选出子粒中高全磷、高无机磷含量的大豆品种各5个,其中品种洋黄豆、高家营黑豆、绿75、郭柳条青、大毛角为高全磷材料;品种8012混-1、黄豆、白露快、平顶黄、黑大粒为高无机磷材料;

  • 标签: 大豆 子粒 全磷含量 无机磷
  • 简介:SCoT一种新型的目的基因分子标记,该标记不仅能获得与性状联系紧密的目的基因,而且能对性状进行跟踪,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植物的研究。本文概述了SCoT标记的原理、引物设计方法及特点,并从PCR反应体系建立与优化、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种质鉴定与指纹图谱构建、基因差异表达与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总结了SCoT标记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该标记的发展应用前景。

  • 标签: SCoT 种质鉴定 遗传多样性 图谱构建 基因差异表达
  • 简介:多胺一类小分子脂肪族类化合物,存在于微生物体内,其合成代谢与微生物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参与微生物的多种生理过程,在促进细胞分化、增殖,维持细胞膜、DNA和RNA的稳定,以及生理应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多胺的代谢、转运以及多胺在微生物的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多胺在微生物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资料。

  • 标签: 多胺 微生物 代谢
  • 简介:自噬影响着真核细胞的适应性、分化和发育,在白念珠菌自噬影响着白念珠菌的代谢和毒力等,也可以减缓应激反应带来的损伤,增强菌体存活能力。但过度的自噬可能导致自噬性细胞死亡。该文根据近期研究进展,从白念珠菌与自噬相关的Cvt(Cytoplasmtovacuoletraffickingpathway)通路、TOR(targetofrapamycin)通路和自噬在应激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白念珠菌的自噬进行综述。

  • 标签: 白念珠菌 自噬 Cvt通路 TOR通路 应激刺激 氮饥饿
  • 简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定量、污染少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技术用于曲霉的研究也有近十年的历史。本文对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曲霉病诊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曲霉病 IA
  • 简介: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尽管培养真菌诊断的金标准,但其耗时较长,临床应用受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技术方便、快捷、创伤小,通过对应用该技术所获得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胞学检查、常规染色、真菌抗原和分子学技术检测已是快速诊断某些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灌洗 真菌 细胞学 抗原检测
  • 简介:新生/格特隐球菌一种双相担子类病原真菌。隐球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隐球菌病,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和宿主环境有效交流对隐球菌的生存至关重要。隐球菌利用复杂的信号系统来感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控繁殖、发展和毒力。已知多种信号通路参与新生隐球菌对宿主环境的应答,调控新生隐球菌毒力。MAPK通路(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其中最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包括高渗透性甘油促分裂原激酶信号转导通路(highosmolarityglycerol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ignalingtransductionpathway,HOG.MAPK)、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proteinkinaseC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ignalingtransductionpathway,PKC—MAPK)及Stel2转录基因通路(sterilel2transcriptors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ignalingtransductionpathway,Stel2-MAPK)。对这些传导通路各个环节的了解,不仅有助于阐明MAPK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毒力调控的作用,而且可以为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治疗新生隐球菌病提供帮助。

  • 标签: MAPK 信号途径 新生隐球菌 隐球菌病
  • 简介:皮肤黏膜微生态指寄居在人体体表和与外界相通腔道的微生物群落与人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在皮肤黏膜结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态环境。微生态可对人体的疾病、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围绕该领域的研究不容忽视。以往的微生态研究通常基于传统的培养方法,存在诸多无法克服的缺陷和不足。随着PCR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广泛应用,PCR相关的各种分子技术以其各自的特点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皮肤黏膜 微生态 PCR相关技术
  • 简介:针对我国科技期刊中大量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不规范的情况,在《TIG遗传命名指南》基础上,探讨念珠菌、曲霉、隐球菌这几种常见致病真菌的基因及蛋白质规范表达方法.

  • 标签: 念珠菌 曲霉 隐球菌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在最短时间内能为假丝酵母菌的鉴定提供最多信息的简易培养方法。方法在同一个平板内用分区划线法、多点接种法及小培养对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假丝酵母菌。结果一个平板内同时使用三种方法接种培养。可从分区划线法、多点接种法观察菌落的全貌(如颜色、质地、形态)、种类、数量及生长特性等。可用显微镜从小培养中看到假丝酵母菌的孢子和菌丝的结构。结论由于假丝酵母菌种类繁多导致假丝酵母菌临床感染表现不同,临床诊断和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因此寻找快速有效的鉴定方法至关重要。一个平板内同时用三种方法接种标本进行培养,可大大提高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及鉴定效率,并能判定分离出的假丝酵母菌目的菌株还是污染菌。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分区划线法 多点接种法 小培养 鉴定效率
  • 简介:白念珠菌感染机体后,机体首先通过固有免疫系统来发挥抗真菌作用,模式识别受体固有免疫细胞用于识别PAMPs的分子,其中Toll样受体和C型凝集素家族识别白念珠菌的主要PRR。这两类受体被激活后,会通过信号通路启动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诱导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募集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来杀灭白念珠菌,同时,还可传递相关信号诱导,11111、Th2、Thl7和Treg等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活化,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来发挥抗真菌作用,对模式识别受体与白念珠菌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临床真菌病的免疫调节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白念珠菌 模式识别受体 TOLL样受体 C型凝集素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