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1.1中国气溶胶遥感网Cimel太阳光度计积分球标定方法的建立参考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对于积分球标定的方法,建立了中国气溶胶遥感网络(CARSNET)Cimel太阳光度计的积分球标定方法和流程。利用该标定方法和操作流程对4台CE318太阳光度计进行了标定试验。结果显示,与出厂参数相比,本方法获得的可见光波段标定系数相对偏差小于3%,而红外波段相对偏差约5%。太阳等纬圈(ALMUC)和主平面(PPLAN)现场验证实验数据显示,天空散射辐亮度在±6°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所有波长的差异小于1%,表明该标定方法和流程适合CARSNET太阳光度计的校准,并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和网络观测的精度。(车慧正)

  • 标签: 大气成分 化学研究 太阳光度计 标准技术研究院 标定试验 数据显示
  • 简介:为研究华北平原区域背景气溶胶成分及其变化特征,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泰山顶采集了64个PM10滤膜样品,分析了样品的PM10及其中无机盐离子和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并对各成分相关性等进行了分析.泰山PM10年均质量浓度约为68.4μg/m3,其中无机盐离子约占总质量的64.8%,碳气溶胶约占17.4%.无机盐离子的质量浓度从春季逐渐增大,夏季达到峰值,秋季下降,冬季最小;OC质量浓度从春季至秋季逐渐增高,冬季最低,EC变化类似,但夏秋两季差别不大.二次有机碳(SOC)与OC的比值四季均在50%以上,年均值约为58.5%.通过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发现,在经过城市的较短轨迹以及南方较短混合轨迹的影响下,泰山PM10质量浓度较高,而西北长距离传输气团PM10浓度均较低.

  • 标签: PM10 水溶性无机盐离子 有机碳 元素碳 泰山
  • 简介:利用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理塘大气综合观测站2008年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寒草甸下垫面地表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确定了温度、水汽和CO2的归一化标准差在不稳定情况下随稳定度变化的通量方差关系,采用通量方差对感热、潜热和CO2通量进行计算,并与涡旋相关系统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表通量月平均日变化呈较规则的日循环特征,季节变化特征也较明显,雨季(5—9月)潜热大于感热,干季则以感热为主,CO2通量以6—9月最大。在不稳定条件下,温度、水汽和CO2的归一化标准差随稳定度的变化均满足-1/3规律,其通量方差相似性常数分别为1.2、1.4和0.9。通量方差估算的通量值与涡旋相关观测的通量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估算感热通量的效果优于潜热通量和CO2通量。该方法高估了感热通量尤其是潜热通量,而低估了CO2通量。利用直接观测的感热通量计算潜热通量和CO2通量可改善计算结果。

  • 标签: 高寒草甸下垫面 通量方差法 涡旋相关法 地表通量
  • 简介:为解析大气污染物与气象的双向反馈机制及其对气象和环境的影响,建立基于Mie散射理论的气溶胶—光学性质模块,研制气象-化学双向耦合器,以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NestedAirQualityPredictionModelingSystem)为基础,建立了NAQPMS和中尺度气象模式WRF(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Model)的双向耦合模式(WRF-NAQPMS)。利用此模式数值模拟了2013年9月27日至10月1日的北京-天津-河北地区一次秋季严重灰霾过程。结果表明,考虑气溶胶辐射反馈的双向耦合模式模拟的气象要素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与观测结果更为一致。灰霾期间,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显著改变了边界层气象要素,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地面接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少25%,2m高度的温度平均下降1℃,湍流动能下降20%,10m高度的风速降低超过0.2m/s,边界层高度下降25%,使得边界层大气更加静稳,进而造成了重污染地区污染进一步加剧,如石家庄近地面细颗粒物浓度增加可达30%。分析表明灰霾与边界层气象要素之间存在一种正反馈机制,采用该机制的双向耦合模式有利于准确模拟和预报灰霾污染过程。

  • 标签: 气象-化学双向耦合 WRF-NAQPMS 灰霾 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 大气边界层
  • 简介:碳循环不仅是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综合表现,还直接和大气CO2浓度的变化相关,从而影响到全球气候的稳定,因而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碳循环研究已逐渐从人类CO2排放到海洋与陆地全球分布的基本问题,转变为区域碳收支的确定,

  • 标签: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碳循环 评估报告 IPCC 大气CO2浓度 全球变化
  • 简介:应用Hysplit传输扩散模式计算2008—2009年大连地区酸雨和非酸雨期间的后向气流轨迹,利用条件概率和轨迹聚类分析气流轨迹,探讨大连地区酸雨外来源。结果表明:外来源通过大气输送对大连地区酸沉降的贡献较大。大连地区酸雨主要受中国华东沿海至山东半岛经黄海中北部或经渤海及其西岸的近地面大气污染输送影响,中国华东和华南等南方内陆地区和日本海周边东亚国家对大连地区酸雨均有贡献。海洋性气团或北方大陆气团一般为大连地区非酸雨来源。

  • 标签: 酸雨 外源 轨迹模式 云中致酸
  • 简介:利用估计温度变化趋势的线性回归方程及M-K检验方法,对陕西北部榆阳区1951—2012年年、季平均气温和最高(低)气温序列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近62a来榆阳区升温显著,年平均气温线性趋势率0.21℃/10a;榆阳区气温变化有两个特点,一是最低气温升高,二是冬季升温明显高于其它季节;M-K检验表明年平均气温在1993年发生突变,年平均最高气温突变发生远早于年平均最低气温。

  • 标签: 气温变化 趋势分析 M-K检验 突变分析
  • 简介:CAWS1000-GWS型自动梯度观测系统广泛应用于边界层气象观测、通量观测、风能资源详查以及农业气象、环境评价观测等领域。针对该系统的日常维护提出建议,并对系统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给出故障排除方法。

  • 标签: CAWS1O00-GWS 维护 故障分析
  • 简介: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层气象信息员工作情况,对渭南11个县(市、区)55位气象信息员从气象信息员职责的履行情况,气象信息对生产或生活的作用,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等信息的来源与传播渠道,信息员与气象局的沟通交流机制,信息员的培训情况以及工作中的主要困难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度93%的信息员能做到向群众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85%的信息员向群众发布过3次以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部信息员都接受了至少1次气象知识培训;大部分信息员希望定期接受培训,并建立与气象局的定期沟通机制。

  • 标签: 气象信息员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问卷调查
  • 简介:利用铜川地区2006—2013年春季日均气温和2011—2013年马咀、塬畔、神农、周陵四个设施樱桃示范园区温室大棚观测数据,采用需冷量0-7.2℃低温模型,分析铜川地区樱桃需冷量及适宜扣棚期。结果表明:铜川各地区樱桃落叶至萌动前0-7.2℃平均累积小时数总体满足各种品种樱桃通过自然休眠的需冷量。将樱桃的需冷量分为三个等级,中北部不同等级需冷量的最早达标时间普遍比南部偏早。大棚扣棚期与成熟期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扣棚越早,成熟越早。铜川地区适宜扣棚期北部地区12月15—20日,中部地区12月25—30日,南部地区12月底到1月初,和大田樱桃物候期相比,大棚樱桃萌动期将提前70-80d,成熟期提前45-60d。

  • 标签: 樱桃休眠期 需冷量 温室 适宜扣棚期
  • 简介:目前在我国各级气象台站中,广泛使用SL2-1、SL3—1这2种型号的雨量传感器,本文从原理、构造等方面,列出了2种型号的雨量传感器在业务运行中出现的雨量不准等多种故障现象及检查维修维护方法.对台站系统维护人员的日常维修维护有借鉴意义。

  • 标签: 雨量 传感器 故障 分析及维护
  • 简介:利用西安探空站1975—2012年规定等压面温度资料统计分析西安地区高空温度垂直分布、年内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并用Mann-Kendall作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至100hPa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400-300hPa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大,100-70hPa温度最低,70hPa以上平流层下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西安高空规定等压面温度年较差变化明显,地面-250hPa温度年较差为27-15℃,200-30hPa为1-8℃,对流层温度年较差较大,而平流层的较小。M-K分析表明,西安地面及850hPa温度在1994年前后发生了突变。

  • 标签: 规定等压面 变化趋势 突变
  • 简介:利用观测的气象要素和细颗粒物(即PM2.5)浓度资料,并结合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WRF(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Model),对2013年1月北京地区雾霾污染期间天气条件和边界层气象特征进行了分析。模拟与观测对比表明,WRF模式可以较好地反映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地面和高空主要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对1月10~14日、27~31日两次重雾霾天气的分析表明,雾霾的形成是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和特殊的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小风或静风、稳定的大气层结,使大气扩散能力减弱,造成污染物堆积,偏南气流将周边污染物和水汽输送到北京,不仅增加了污染物浓度,而且有利于气溶胶吸湿增长,消光增强,使能见度下降,进而形成雾霾。

  • 标签: 雾霾 数值模拟 气象要素 细颗粒物 成因分析
  • 简介:应用青海省班玛县国家基本气象站2011年6月1日-9月30日的降水资料,进行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记录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雨量与人工观测雨量存在一些偏差。分析表明,导致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仪器测量原理与观测方法不同、人为影响、观测时间不一致、降水强度等其他原因。

  • 标签: 降水量 差值 对比分析
  • 简介:根据西安1951-2013年气温、降水,1971-2013年浅层地温,1981-2013年深层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西安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西安近63a气温增温明显,降水缓慢波动下降;各层年平均地温呈升温趋势,160cm升温最大,15cm升幅最小。2)年及四季平均气温除夏季在20世纪70-80年代呈下降趋势,其余各年代际均呈上升趋势,21世纪后升温最为迅速;各年代际降水呈显著波动趋势。3)西安气候变暖主要表现在春、冬季;四季降水均有所减少,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主导年降水量的变化。4)西安年平均气温、地温20世纪90年代发生升温突变,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相吻合。

  • 标签: 西安 气温 降水 地温 气候变化
  • 简介:运用常规统计方法、线性拟合方法、累积距平方法等分析了1962—2011年聊城市8个国家气象站50a气温资料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都随时间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为0.18℃/10a,各季增温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而夏季则呈现一定程度的弱降温趋势;年极端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以1994年为分界点前后分为一个降温阶段和一个升温阶段;年极端最低气温整体呈波动上升,分为4个降温阶段和3个升温阶段;冷指数即冷事件频率呈减少趋势,且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开始显著减少,而暖指数则以增加趋势为主,但开始发生显著变化的年代在90年代中期。

  • 标签: 气温 极端气温指数 气候变化 聊城
  • 简介:延长油田东部地区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大,但油田供水水源越来越不足,已严重制约石油开采工作的发展,开辟新的注水水源刻不容缓,因此,必须对区域水资源进行分析评价。采用1956--2010年水文系列资料,依据《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中各要素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区域水资源的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降水、径流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呈减少趋势;地表水可利用量较大,可利用率较高;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河流含沙量高,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地下水水质差异较大。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 标签: 水资源分析 综合评价 利用建议 延长油田
  • 简介: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自动观测逐渐代替了人工观测,主要气象要素已基本实现了仪器观测,因此自动气象观测设备的保障成为业务工作的重要部分。结合多年气象仪器维修经验,从地温传感器故障入手,分析故障原因并对地温传感器的连线方式与方法提出建议。1地温传感器工作原理地温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 标签: 地温传感器 自动气象站 数据异常 人工观测 气象仪器 传感器故障
  •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0.1°×0.1°的FY-2E云顶亮温资料,对2013年6月29日至7月1日发生在四川东部的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涡度收支方程重点分析了引发这次大暴雨的西南涡结构。结果表明:在西南低涡发生发展过程中,对低涡发展起直接作用的是水平辐合辐散项和水平平流项,低涡形成前水平辐合辐散项起主要贡献,低涡形成后水平平流项贡献增大,并在对流层中低层以正贡献为主,扭转项贡献最小,而垂直输送项在低涡形成前期以正贡献为主,低涡减弱阶段以负贡献为主;在西南低涡形成前期,对流层高层有位涡大值区向下传输至中层,中高层正位涡叠加在低层负位涡之上,有利于低层低涡的发展及不稳定能量的存储与释放,是低涡维持发展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西南涡 暴雨 涡度收支 湿位涡
  • 简介:根据子长县蚕桑中心统计多年蚕桑种植资料和经验,利用子长县气象站20a气象资料,南沟岔镇、玉家湾镇区域气象站5a气象资料,针对桑树露青期、鹊口期、五叶期等发育期的生长需求,对子长县蚕桑种植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进行分析,总结了桑树不同生育期适应的气候条件和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 标签: 蚕桑 种植 气候分析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