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以盘锦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不同土壤深度土壤通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土壤温度对土壤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通量日和年变化基本呈“S”形。土壤通量日动态变化幅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减小,日均值呈5cm>10cm>15cm。不同深度的土壤通量日均值呈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土壤通量的日动态变化较规律,总体呈晴天>阴天>雨天。15cm土壤深度的土壤温度显著影响着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通量,并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相关性也越高。

  • 标签: 芦苇湿地 土壤热通量 土壤温度
  • 简介:在当前中国城市进程愈演愈烈的情形下,城市热岛冷却效应的研究对于确立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等有重要意义。采用离线城市冠层模型分析了城市冠层中街区形态和屋顶材料的变化对辐射热量、表面温度及冠层内气温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筑物高度、宽度以及街道宽度等参数的改变对冠层各表面温度的影响较大,当街道宽度增加3m时,地面温度升高约3.5K。但是街道宽度增加,多重反射导致的辐射截陷效应减弱,墙面上更多的热量释放出去,各墙面温度降低约1.5K;冠层气温先增加,日出后降低约0.4K。屋顶材料的改变对辐射及通量和表面温度也有较大影响,与灰色水泥屋顶相比,采用高反照率白色涂料冷却屋顶后,屋顶净辐射热量损失约380Wm?2,屋顶表面温度降低约10K。冠层内街区形态和屋顶材料对城市辐射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

  • 标签: 城市冠层模型 能量收支 街区形态 冷却屋顶
  • 简介: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夏威夷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利用他们开发的高解析度全球气候模型,首次在实验成功再现了2015—2016年发生的平流层赤道准两年周期性振荡(QBO)的崩溃。该模型有助改善热带和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性天气预报。

  • 标签: 全球气候模型 周期性振荡 天气预报 平流层 赤道 研究开发机构
  • 简介:1概况2018年10月9-19日,国家气候中心陈鲜艳和邹旭恺访问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交叉学科中心(ESSIC:EarthSystemScienceInterdisciplinaryCenter)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气候变化科学所(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ClimateChangeScienceInstitute),与美方科研人员在气候服务、干旱监测、气候变化、极端气候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 标签: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马里兰大学 地球系统科学 气候变化 交叉学科 科研人员
  • 简介:1概况根据中国气象局青年英才"气象科技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应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地球系统研究实验(ESRL)首席科学家ZoltanToth教授的邀请,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毅博士于2017年8月10日至2018年8月10日赴ESRL实验访问工作.

  • 标签: 地球系统 实验室 工作总结 NOAA 美国 国家气象中心
  • 简介:基于世界各国年碳排放总量数据和人口密度数据,将人口密度作为一项经济-人口综合指标来对碳排放进行空间分配,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做出了1950年、1980年、2014年共3期的全球碳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图(0.1.×0.1.),并对各期分布格局及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950年主要碳排放区为美国的东部和欧洲地区,1980年新增中国东部、日本、韩国等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区域,2014年新增印度、东南亚为主要排放区。各碳排放区的排放量总体上大幅增加,少数地区略有减少,这与其工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有关。该数据能够反映当前全球不同区域的碳排放水平的空间格局,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碳排放 空间分布 高分辨率 气候变化 全球
  • 简介:城市水平预测与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息息相关。基于国家统计局2005—2015年全国各省区城镇和乡村人口,以各省区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分组,结合IPCC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发展特征设置模型参数,运用Logistic模型预测了我国各省区2016—2050年城市水平。结果表明,到2050年,各省区(除天津、北京、上海、西藏外)在5种典型SSPs下城市水平收敛于75%左右。其中,SSP1、SSP3、SSP4、SSP5路径下,各省城市水平比较趋同。而在SSP2路径下,全国总体上从东部到西部城市程度逐渐降低,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梯次递减性。5种SSPs路径下城市速度方面,基本上呈现出中西部快东部慢、西南快东北慢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高收入省份不同路径下的城市水平差别小,中低收入省份的差别较大。

  • 标签: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LOGISTIC模型 城市化水平预测 各省区 中国
  • 简介:利用50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对比讨论WRF模式不同微物理过程、积云对流和边界层参数方案组合对青海省气温、降水及风速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参数方案分别选用Eta(Ferrier)和KF时,气温模拟效果较好;Thompson方案、KF方案和ACM2方案的组合对降水模拟普遍较好;边界层方案的选取对风速的模拟较为重要。(2)对比不同季节的模拟效果可以看出,夏季气温、降水模拟效果均较好。(3)最低气温模拟效果均好于最高气温,最高气温偏低明显。(4)小雨预报普遍偏多,中雨预报略偏少,大雨整体预报偏少。

  • 标签: WRF模式 参数化方案 青海
  • 简介:利用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OLS数据以及2000-2008年陕西省社会经济数据建立了卫星灯光指数和城市水平指数(ULI-NCLI)模型,分析了1992-2013年间灯光指数的变化特征和陕西省城市化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灯光指数(NCLI)和城市水平指数(ULI)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陕西省1992-2013年城市过程发展南北不均衡,关中城市群城市过程发展快于陕北和陕南)992-2010年全省城市发展过程较缓慢,空间特征基本可以概括为以关中城市群为中心和大城市周围的面状发展过程,沿交通干线周围的线状发展过程,陕北、陕南区域内新型小城市小城镇出现为特征的点状发展过程等三种基本过程;本世纪初关中城市群落基本形成,随后从2005-2013年为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关中以西咸为核心的城市群形成并向周围扩张发展,陕北和陕南的中小城市点状发展过程开始呈现面状扩张发展的趋势.

  • 标签: DMSP/OLS数据 城市化 灯光指数(NCLI)城市化水平指数(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