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周东在2007年3月12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撰文指出,目前,中国正处于自主创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创新环境将不断改善,多数企业家对此充满信心,但有些实质性、迫切性的问题还需要国家有关方面加紧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策。随着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政策体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严、投融资力量薄弱、创新人才缺乏以及高新区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认可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

  • 标签: 自主创新 环境 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创新 执法力度 法律地位
  • 简介:国家自主贡献(NDC)机制于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确立,要求各缔约方参考各国国情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汇总梳理了作为国家自主贡献前身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164份,总结提出了各国文件的共性框架,重点对减缓和适应目标、实施条件和公平性等4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各缔约方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文本差异显著,虽然具有共性框架,但是在具体目标阐述方式、覆盖经济行业及温室气体范围、实施条件和公平性阐述等方面选择迥异,此外,气候变化谈判立场对缔约方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承诺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具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 气候变化 特征 描述性统计
  • 简介:本章中介绍了NSF目前所采用的针对大气科学研究的各种资助模式,并对其优点与不足进行了评估,这些资助模式包括供给个人和研究团队的基金、小型研究中心、大型国家中心、对高校和其他机构资助观测设施的合作协议、NSF内部项目、部门问项目以及外场项目。

  • 标签: 科学研究 合作协议 观测设施 NSF 资助 大气
  • 简介:利用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乌审旗气象局196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雷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审旗地区50a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4.12d,雷暴日数变化气候趋势系数为-0.06.乌审旗3月开始出现雷暴,7月达到最高值,11月至翌年2月之间无雷暴发生,雷暴平均初日为4月29日,平均终日为9月25日.在80%的保证率下雷暴初日为4月9日,终日为10月8日.乌审旗雷暴多出现在下午,夜间次之,上午最少.雷暴出现的最多方位是西北和正西方向.

  • 标签: 毛乌素 乌审旗 雷暴 活动特征
  • 简介:据美国研究人员11月13日发表的一项报告,随着地球变得更热,闪电活动也更加频繁。全球气温每上升1oC,仅仅美国的闪电事件就将增加约12%。众所周知,夏天的雷电活动比冬天更频繁,但气温对闪电的影响却一直难以量化。

  • 标签: 闪电活动 全球变暖 全球气温 研究人员 雷电活动 美国
  • 简介:1998年省气象局以气政发(1998)2号文通报全省。创建文明气象系统情况”,其中提到“最差的是泉州,文明单位1个,完成目标20%”,实际当时完成总台站数八分之一.通报对泉州局震动大,班子感到压力大.从那时起,泉州局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各级领导的领导下,全市8个局(站),有7个被评为县级创建文明单位,一个已经完成县级文明单位申报.验收工作待批。九仙山站一年跳二级,当年度破格推为市级文明单位。全市8个对外服务台(站)被增补为泉州市。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示范点,其中南安市局被省气象局列入省级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

  • 标签: 压力 文明单位 泉州市 气象系统 验收工作 文明行业
  • 简介:利用雷电监测定位网2007—2010年4a时间的雷电资料,对金华地区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金华地区雷电活动在时间分布上主要受季节性变化以及昼夜变化影响;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受到纬度影响,同时也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金华地区 雷电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 简介:2011年是陕西省雷电天气频发的一年,通过对全年雷电监测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全省共发生闪电152818次,集中发生在7—8月;陕北南部、渭北和陕南西南部为陕西省雷电高发区;全省100个县中镇巴县发生雷电最多,武功、杨凌、兴平最少;雷电流强度在20~50kA的闪电占总闪数的69%;陕西雷电以负闪为主,但正闪雷电流强度明显高于负闪,正负闪雷电流强度分布呈单峰型;8月14-17日大范围强雷电天气过程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槽共同影响造成的;蒙古冷涡是7月13—24日局地强雷电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

  • 标签: 雷电 分布特征 天气过程 陕西 2011年
  • 简介:利用卫星携带的闪电探测系统所获取的11年(1995年5月至2006年4月)闪电资料,对全球闪电活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闪电频数约为46.2fls–1(fl为flash简写,表征闪电发生的次数),在30°S~30°N闪电数占全球闪电总数的78.1%,陆地和海洋的闪电密度之比为9.64:1。近海海域面积占海洋面积的近3成,但闪电数占海洋闪电总数的近7成,远海海域闪电的密度很小。陆地和近海海域闪电活动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单峰特征,峰值出现在7月。中高纬度大陆东部近海海域闪电频数大于西部,赤道附近区域相反,大陆西部近海海域闪电频数大于东部。闪电活动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呈两峰三谷的特征,两峰分别出现在海拔100~2400m和3300~4600m,3个低谷分别出现在海拔100m以下、2400~3300m和4600m以上,这是在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闪电活动 海陆分布 季节变化 海拔高度
  • 简介:利用法国动力学气象实验室开发的格点大气环流模式(LMDZ)考察了海陆地形高度对阻塞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式中地形高度的存在与否可以直接影响到阻塞事件的发生位置,使气候态的阻塞发生区域产生调整。可以看出海陆地形在阻塞形成中起固定阻塞位置的作用,也可以加强阻塞的强度,增加阻塞发生的频率。

  • 标签: 阻塞 地形强迫 数值模拟
  • 简介:本文对内蒙古地区旱涝变化特征与1月太阳活动周期作对比分析,发现这种相关关系对属于小概率事件的全区性多雨年,以及概率较小的西少东多年和西多东少年的长期和超长期预报,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指示意义。

  • 标签: 太阳活动 内蒙古 旱涝变化 |
  • 简介:2015年上半年福建省雷闪活动频繁,雷闪日为128天,为近12年同期监测数据的最大值,大部分地市初雷闪日比往年偏早;雷闪总次数达19万多次,为有监测数据以来的同期第二大值,仅次于2014年。雷闪高发期在4—6月,其中6月份雷闪次数最多;雷闪高峰时段出现在17:00~18:00,08:00.11:00雷闪活动最弱。雷闪活动主要集中在福州东北部沿海、莆田中部和泉州中北部,但各月集中区又有所差异,呈现自西向东的扩展趋势,其中莆田、福州的雷闪密度最高。雷闪强度分布呈单峰特征,负闪集中在2—14kA之间,正闪集中在4—40kA之间。上半年共发生雷电灾害事件47起,导致5人死亡,5人受伤,造成252件家用设备和公共设备等不同程度损坏。

  • 标签: 雷闪El 雷闪次数 时空分布 雷闪强度 雷电灾害
  • 简介:利用1972~1997年的历史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厄尔尼诺事件与东海气旋及热带气旋活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事件与东海气旋及热带气旋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对东海气旋及热带气旋的长期预报有着重要指示意义。

  • 标签: 厄尔尼诺事件 热带气旋活动 东海 长期预报 指示意义 历史资料
  • 简介:2007年3月10日,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英国文化协会(在中国以英国使领馆文化教育处运作)在京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加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同意在2007-2009年共同举办“气候酷派”系列活动

  • 标签: 合作备忘录 气候变化 环保领域 中国科技部 合作伙伴关系 文化教育
  • 简介:本文用1980-1982年的资料揭示了夏季青藏高原上存在准一周、准半周和准十天的大气短周期振荡.而且这种振荡与高原东部有限区域的低涡活动及下游降水有较好的超前相关。

  • 标签: 大气 振荡 周期 降水 相关关系
  • 简介:2015年年底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开启了全球联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崭新时代,构建了“各国提交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全球行动盘点—提高行动力度—各国再次提交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最终实现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的全球气候治理新模式。本研究以目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收到的160份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涵盖188个缔约方)为对象,对各缔约方的减缓目标进行了分类汇总,并重点对发展中国家资金需求、减排成本和优先投资领域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结果表明:160份国家自主决定贡献中,有122份明确纳入了资金内容;64份对执行贡献预案提出了具体的资金需求数额;31份对2030年国内温室气体减排量和减排资金需求进行了预估,并基于此测算出发展中国家2030年平均减排成本为22.3美元/tCO2;28个缔约方对国内减缓和适应领域资金需求进行了再分类,减缓和适应总体资金需求比值为1.4。如以目前发达国家缔约方减缓承诺为基准,2030年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资金需求总量将达到4740亿美元。

  • 标签: 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 气候变化 资金 减缓
  • 简介:2011-2012年冬季欧洲的严寒再次提醒人们出现寒冷气候的可能性。因此,近年来太阳活动的减弱尤为引人注意。Solanki等指出,从2008年开始的太阳活动11a周期第24周,可能与1913年开始的第15周到23周不同,特别与第20周大为不同。图1给出沃尔夫数(黄色)及群太阳黑子数(蓝色)。

  • 标签: 太阳活动 极小 太阳黑子数 寒冷气候 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