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在《规范》及《地面气象观测技术问题汇编》中对湿球溶冰有了较详细的规定,但笔者觉得以下几点也值得注意:1按《规范》要求,溶冰时需注视湿球表示度变化.当升至0℃稍停后再上升则表明冰已溶化,这样极有可能只把球部之冰溶化而没溶完下面短纱布上的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短纱布上有冰核存在,很容易在这冰核之上形成新的冰层,造成不应该结冰面有结冰的现象发生.例如,在相近的风速及湿度条件下,在没有溶完情况下,t_w=-0.1℃时有结冰;而在完全溶化情况下,t_w=-4.1℃时没有结冰.

  • 标签: 地面气象观测 冰核 湿球温度 湿度条件 平均风速 蒸溜
  • 简介:目前国内大部分探空站已经启用新一代探空仪——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波段电子探空仪。新探空仪的数据率、测量准确度和可靠性都有较大的提高。新探空仪使用的湿度敏感元件是碳湿敏电阻。我们利用工厂添置的能测到-30℃低温的高精度湿度校准设备,进行了大量静态测试,进一步验证了碳湿敏元件与老探空仪使用的肠衣敏感元件相比,灵敏度高,滞后小,在高空低温期间感应陕,测量准确度有较大提高。

  • 标签: 湿敏元件 L波段 特性试验 湿度敏感元件 电子探空仪 测量准确度
  • 简介:仪器的包装,是使仪器在正常储运、装卸条件下,确保仪器的质量、性能和精确度不受影响。但温度、湿度,气压仪器(以下简称仪器)常常因包装不善,引起仪器的损坏,零部件的散失,锈蚀,给工作造成困难,国家财产造成损失。从我省1988年某地区送检的9台气压计情况看,金属外壳损坏一台,缺圆柱销(销钉)四颗,压纸条一根,笔尖2个,有的钟筒传动轮与座齿轮不啮合,有的仪器里外均有自记墨水污迹,致

  • 标签: 传动轮 圆柱销 国家财产 气压变化 外包装箱 曲臂
  • 简介:干、湿球记录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气象要素。干、湿球记录的准确与否、牵涉到一系列其它要素。本人根据十多年的观测经验,体会到精确取值的关键是读数方法。因为观测员在开百叶箱门时产生的气流改变了原来相对稳定的箱内气流及人体这一热源

  • 标签: 气象要素 员在 湿球温度 箱门 大风天气 数法
  • 简介:应用江西地区近45a的气温、降水、水汽压、蒸发量等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气温与降水的关系,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利用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来理解江西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湿旋转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959~1969年,江西地区气温降低时,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下降,导致降水量减少.1970~1983年,气温、降水和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的变化幅度均较小.1984~2003年,气温上升时,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上升,引起湿旋转作用加强,从而进一步加速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更多的降水;与此同时,地面蒸发量却减少,导致地表水增加,引发更多的地质灾害,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气候变暖 江西 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 湿旋转效应
  • 简介:1NAS的简介NAS是英文NetworkAttachedStorage的缩写,译为网络辅助存储.是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管理的数据中心,以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的技术.

  • 标签: 网络辅助 NAS 存储 应用服务器 数据中心 主机
  • 简介:收录、电冰箱、录像维修方法三则张友良(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收录放音调假故障的处理方法因收录使用的盒式磁带质量各异,加之目前家庭拥有的收录多为中、低档,机芯晃抖率较高档大些,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机芯部分的机械磨损随之加重,...

  • 标签: 电冰箱 维修方法 录像机 收录机 制冷系统 压缩机运转
  • 简介:将1951~1980年郑州地区的气象要素(气温、风速、降雨量)的距平值与“五运六”学说所推论气象作对比分析,两者结果比较一致。继之,收集了1953~1983年同一地区传染性肝炎、痢疾、伤寒、流行性感冒、猩红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这6种病在1983年以前均无疫苗或无有效预防)的流行资料进行分析,说明“五运六”学说中的发病率与气候变化有较好的关系。

  • 标签: 五运六气 气象医学 疾病
  • 简介:10.1综述过去几十年,从1天到1周甚至更长时间数值天气预报(NWP)的巨大改进,是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而且,与厄而尼诺和拉尼娜有关的天气和短期气候变化现在也能提前几个月作出有效的预报。这些进步是依靠观测同化进入计算机大气模式获得的,而计算机模式因为对大气和地球系统有关组成有了更好的认识而得到改进。

  • 标签: 数值天气预报 科学成就 计算机模式 应用 短期气候变化 大气模式
  • 简介:详细介绍了新型湿度检定箱内部路原理及升降湿外围控制原理,并给出故障检修实例,供设备检定人员在维修工作中参考.

  • 标签: 湿度检定箱 维修 控制原理
  • 简介:“大陆大本底基准研究”项目于1999年底获得批准,从2000年初正式启动实施。根据项目工作任务和目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与青海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以及浙江临安、北京上甸子、黑龙江龙凤山等3个区域本底站的业务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已经完成项目的大部分工作任务,正在进行最后的结题总结。主要进展和成果包括:(1)建成了包括4个大气本底监测台站和1个中心实验的我国第一个以红外分析法为技术基础的二氧化碳瓶监测体系,通过半年左右的实际采样运行,验证了采样、运输、贮存、分析等技术流程,大气样品的分析精度达到要求;

  • 标签: 大陆大气本底基准 温室气体 大气气溶胶 甲烷 二氧化碳 太阳辐射
  • 简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以张人禾院长为组长的院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2005年是制定实施方案阶段,年底完成改革实施方案,并启动相关工作。为进一步促进科研与业务的结合,我院2005年又与上海、广东、湖北、安徽气象局签订了合作协议。

  • 标签: 体制改革 业务技术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合作协议 办公室 气象局
  • 简介:1引言用计算机编制表-21,我省大多数台站尚属首次。因此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了使台站今后机制表-21更加快捷、直观,准确,我们对台站机制表-21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现把有关事项予以介绍,供有关人员参考.

  • 标签: 计算机编制 气表 微机 台站 机制
  • 简介:国家社会公益类研究重点项目“大陆大本底基准研究”2006年8月通过由国家科技部基础司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观测数据资料、数据质量的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瓦里关山NOy的观测和本底地区气溶胶理化特性方面有价值的发现。

  • 标签: 大气本底 基准 大陆 国家科技部 数据资料 数据质量
  • 简介:应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区域加密站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时间间隔为6h),对2009年6月8日发生在华北的一次强对流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湿位涡的分布对强对流暴雨的发生、落区有较强的指示性作用,MPV1"正负值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形势。暴雨出现在850hPa上MPV、MPV1、MPV2正负值过渡带附近,是对流不稳定与斜压不稳定相结合的地区。θse等值线接近垂直的地区有利于垂直涡度的增长,亦有利于强降水发生。

  • 标签: 强对流暴雨 湿位涡 诊断分析 华北
  • 简介:一、引言病菌传播距离的预测是病害中、短期预测的要求内容之一,它有助于田间防治策略的拟定,是防封消灭发病中心,进行隔离保护措施的客观依据,传播距离和病害空间分布动态又是进行病害流行电算模拟所必需的知识。从农业气象角度出发,近年来,我国研究了害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分布区及危害程度的预报,其中对稻飞虱,粘虫等迁移和

  • 标签: 理论分析 短期预测 有效传输 病害流行 病菌传播 发病中心
  • 简介:机制地面表审核程序的改进建议张宏娟(陕西省气候资料西安·710015)我省机制地面表于1993年4月正式运行。机制报表的审核采用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审核专家系统,现对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予以探讨。1有在问题1.121类疑误信息:冻土与地温记录不配...

  • 标签: 疑误信息 审核程序 天气现象 相对湿度 气候站 人工审核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的圆形检测方法协助订正自动雪深仪的疑误数据。对测雪板上的图像识别区域依序进行平滑滤波处理、边缘检测、Hough变换圆检测,识别出积雪情况。利用该方法,提高了疑误数据的订正效率。

  • 标签: 雪深 图像识别 OPENCV HOUGH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云顶亮温资料,对2006年6月24—25日陕西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强对流发生前,近地面存在逆温层。强对流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高低层湿位涡“正负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天气发展的有利形势。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低层湿位涡正压项等值线密集的零线附近及湿斜压项的正值区。

  • 标签: 强对流 湿位涡 云顶亮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