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国家林业局网站谷歌地球网站等,获取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际重要湿地等相关数据,从地理学区域、空间等维度进行湿地自然保护区空间结构分析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区域分布上,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主要分布于海拔500m以下东部季风区,尤其主要在长江、黄河流域周边分布;从中国特殊三大经济带发展来看,湿地自然保护区因自然条件按中、西、东顺序依次减少,呈"山"字型地域分布结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因位于城市而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呈东、中、西"阶梯状"分布。2在空间结构上,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在全国及各省市区域内都呈凝聚型分布,其主要集中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以及湘鄂交界处、山东中部黑龙江、吉林交界处。

  • 标签: 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公园 空间结构 中国
  • 简介:泥炭地是全球重要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已有的对全球各大洲泥炭地面积和泥炭储量估算结果基础上,结合有机碳含量数据,估算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得到如下结果:世界泥炭地有机碳储量为2381.34×10^8t。各大洲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分布不均,北美洲最为丰富,储量为1098.64×10^8t,占总储量46.14%;其次是欧洲亚洲,分别占总储量27.41%22.89%。由于各国对泥炭地界定不一致,缺乏泥炭层厚度、泥炭容重等重要指标的基础数据,或者由于这些指标统计核算口径不同,导致很难对泥炭地有机碳储量进行准确估算。最后分析了影响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动态变化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泥炭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泥炭地碳储存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泥炭 泥炭地 有机碳储量 世界 影响因素
  • 简介:选取福建省三明市米槠次生林内4种植物,即米槠(CAC),木荷(SCS),山杜英(ELS),芒萁(DID)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室内淋溶处理,并分析了淋溶液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及pH值,芳香性指标(AI)荧光效率指数(Fef)等,以揭示其淋溶液中可溶性有机质(DOM)数量质量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DOM含量总体随淋溶次数增加逐渐减小,其中首次淋溶后淋溶液中DOCDON含量最大,分别占总淋溶量平均值为67.90%44.51%;淋溶液中前3次DOCDON淋溶量总和分别占10次淋溶总量87.40%~94.77%68.46%~72.49%;且前3次淋溶次数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后差异性不显著。DOMpH值光谱指标随着淋溶次数增加逐渐上升.总体上乔木树种DOM数量质量比林下植被要高,这是由于乔木树种DOM含有更多养分芳香类腐殖化高分子量化合物,而林下植被DOM含有较多低分子量化合物和易分解组分。

  • 标签: 叶片 乔木树种 林下植被 淋溶次数 可溶性有机质 光谱特征
  • 简介:黑碳(Blackcarbon,BC)是土壤惰性碳库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黑氮(Blacknitrogen,BN)同样对碳封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化学氧化法研究2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炼山保留采伐剩余物)对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0~10cm)BCBN含量及储量影响。结果表明,5次采样年份,炼山保留采伐剩余物BC平均含量分别为2.99~3.70g/kg3.52~4.36g/kg,储量分别为3.24t/hm^23.87t/hm^2;炼山保留采伐剩余物BN平均含量均为0.12g/kg,储量分别为0.12t/hm20.11t/hm^2。方差分析表明,2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下土壤BCBN含量以及储量年际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对杉木人工林土壤BCBN长期效应并不显著。

  • 标签: 黑碳 黑氮 杉木人工林 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
  • 简介:为了探讨泥炭沼泽多年生植物种子萌发阻碍因素,研究了浸水冷冻处理对7种沼泽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下,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种子都保持相对高萌发率,小白花地榆(Sanguisorbaparviflora)次之,而鳞苞针蔺(Trichophorumalpinum)种子却都未萌发;在浸水处理下,小星穗薹草(Carexangustior)、臌囊薹草(Carexschmidtii)山梗菜(Lobeliasessilifolia)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都显著提高,说明浸水处理能促进沼泽植物种子萌发。在浸水处理下,细花薹草(Carextenuiflora)种子萌发率最高,其次为小星穗薹草,臌囊薹草种子萌发率最低。浸水冷冻处理浸提液冷冻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沼泽植物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并显著延长了种子初次萌发时间。种子在浸水后遭遇冷冻环境可能是北方泥炭沼泽植物种子天然更新阻碍因素之一。

  • 标签: 种子休眠 萌发率 萌发速率 初次萌发时间 植物 泥炭沼泽
  • 简介:选取湘东丘陵4种典型母质发育林地土壤,挖掘土壤剖面并分层采集土壤样品至母质层/母岩,研究深层土壤有机碳(SOC)溶解性有机碳(DOC)数量分布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分析深层土壤DOC宏观化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DOC含量(2.33~185.26mg·kg^-1)在板岩红壤酸性紫色土剖面上某些深层土层出现升高现象。DOC/SOC除第四纪红土红壤在浅层表土最高(1.5%)外,其他3种土壤均在60~80cm深层土层达到最高峰值(1.0%~2.5%)。SOC数量是控制不同母质土壤DOC数量重要因素。但光谱分析显示,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DOC宏观化学组成、结构趋于复杂,化学稳定性升高。尽管一些深层土层中DOC/SOC升高,但其DOC化学结构更为复杂,评价深层土壤SOCDOC稳定性还应考虑其化学结构特性。

  • 标签: 深层土壤层次 土壤碳化学稳定性 紫外-可见光谱 土壤发生层 土壤剖面
  • 简介:通过在亚热带杉木林内设置不同隔离降雨强度试验:完全隔离降雨、隔离60%降雨、隔离20%降雨对照(自然降雨),研究隔离降雨对0~20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影响,结果表明:0~10cm10~20cm土层,除完全隔离降雨处理土壤DOC峰值出现在春季外,其他处理均出现在秋季。0~10cm土层中完全隔离降雨隔离60%降雨处理土壤MBC峰值出现在春季,而隔离20%降雨对照则出现在夏季,10~20cm土层各处理对应MBC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春季、夏季、夏季秋季。随着土层加深,4种处理土壤DOC、MBC含量均显著降低。0~10cm土层,完全隔离降雨处理土壤DOC、隔离60%降雨土壤MBC均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杉木林土壤DOCMBC对降水变化响应具有明显季节性。

  • 标签: 隔离降雨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杉木林
  • 简介:以纳帕海湿地天然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0~40cm深土层平均有机碳含量在(18.02±0.24)(258.44±3.37)g/kg之间变动;三者10-40cm深土壤各土层平均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在不断减小,且差异显著60〈0.05);其土壤表层(0~10cm)平均微生物量碳含量都较高,分别为(446.23±98.72)mg/kg(沼泽化草甸)、(204.23±44.90)mg/kg(天然沼泽)058.64±65.24)mg/kg(草甸);三者0~40cm深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明显,沼泽化草甸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为940.00mg/kg,天然沼泽次之,为472.23mg/kg,草甸最低,为359.78mg/kg:在垂直分布上,三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表现出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一致规律;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都与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表明纳帕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主要受土壤水分影响,而人为疏干排水是导致土壤水分下降诱因。

  • 标签: 高原湿地 纳帕海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诱因
  • 简介:景观连通度是指景观有利于或者妨碍生物在资源斑块间运动程度。景观连通度缺乏栖息地斑块隔离会干扰授粉、种子传播、基因流、野生动物迁移繁殖及其他生态过程,因此景观连通度研究是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研究关键技术,开展此类研究对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1、2006、2010年东圳水库流域遥感影像,通过分析其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人类土地利用逐步增强流域长期景观连通度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中,设置物种迁移距离阈值和在迁移距离内到达目标斑块概率均一致时,该流域景观连通度从2001-2010年有递减趋势,表明了斑块破碎化加大,景观连接度逐年递减;随着距离阈值增大,物种迁移距离越大,斑块之间连接越好,景观连接度增大,对景观连通度产生影响重要斑块数量减少。从不同年份中提取重要斑块土地覆盖类型来看,林地、果园、耕地、水体都对景观连通度产生较大影响,对景观产生重要作用斑块面积占总景观面积比例逐年递减,而建设用地裸地对景观连通度贡献均很少。研究认为,应保持流域景观高连通度,进而确保区域各种物种传播基因流动,以减缓生物多样性下降。

  • 标签: 土地利用 景观连通度 栖息地可利用指标
  • 简介: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通过湖泊变化能够真实地反映气候变化状况。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支持下,基于多源、多时相数字遥感影像、地形图DEM数据,并结合其他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对乌兰乌拉湖37a来湖泊面积变化及其与自然要素(气温、降水量等)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从湖泊补给构成角度分析了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自1976--2012年期间,乌兰乌拉湖范围总体上有所扩张,期间经历了先萎缩、后扩张过程。1976年乌兰乌拉湖面积为555.97km2,1994年其面积为496.50km2,这期间湖泊在逐年萎缩,递减幅度为3.12km2/a;从1998年开始,湖泊面积开始迅速扩大,1998年湖泊面积为499.83km2,到2012年湖泊面积达655.25km2,扩张速率为10.36km2/a。乌兰乌拉湖水域面积变化主要集中在湖南部河流入湖口处。1976--2012年期间,乌兰乌拉湖流域年降水量增加,年平均气温升高。1998年以来,乌兰乌拉湖水域面积扩张原因有二:年降水量增加;年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冻融水量增加。在湖泊主要年补给水量构成中,湖面年降水量、流域年降水径流量、冻融水年补给量分别约占23.3%、43.7%33.0%。

  • 标签: 乌兰乌拉湖 面积变化 气候变化 湖水补给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
  • 简介:为了量化湄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分别于2010年10月2011年4月对湄州湾7个断面高、中、低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湄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以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为主,优势种类包括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cingulata)、杂色伪沙蚕(Pseudonereisvariegata)小头虫(Capitellacapitata)等。2010年10月,湄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物种丰富度为r8.21±2.04)种,丰度生物量分别为(914-80)ind./m2(73.9±78.8)g/m2;2011年4月,平均物种丰富度为(6.76±2.90)种,丰度生物量分别为(195±220)ind./m2(45.8±58.0)g/m2。4月10月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明显不同;大型底栖动物4月多样性、生物量等通常低于10月,但丰度更高。此外,湄州湾潮问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生物量和丰度在各采样断面的高、中、低潮区变化规律不一致。

  • 标签: 湄洲湾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潮间带 滨海湿地
  • 简介:为了研究旁路/离线人工湿地系统在净化水体时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于2010年7~11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罗马湖旁路/离线人工湿地系统3个不同景观结构单元f温榆河龙道河交叉处河岸带S1采样点、龙道河河道s2采样点罗马东湖湖岸带s3采样点)CO2、CH,N2O排放通量进行了同步采样对比研究,探讨了影响温室气体排放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该湿地系统CO2、CH。N:O排放通量都有明显时空变化特征。从空间上看,S1采样点s2采样点CO:月平均排放通量较高,分别为73.5mg/(m2.h)75.1mg/(m2.h),与其表层(0--5cm)沉积物中较高有机质含量(7.04±29.4g/kg)有关。S2采样点CH4月平均排放通量[4.78mg/(m2·h)]高于s1采样点[1.59mg/(m2·h)]s3采样点[1.70mg/(m2·h)],其与该采样点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显著负相关(r=-0.779,p〈0.01)。3个不同景观结构单元N2O排放通量差异不大[0.022~0.025mg/(m2.h)】;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2O排放通量与表层沉积物N02-—N含量显著正相关fr=0.689,p〈0.05)。从时间上看,水温是影响旁路/离线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时CH4N2O排放通量重要环境因子。

  • 标签: 旁路 离线人工湿地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环境因子 罗马湖
  • 简介:结合低温纯培养手段、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克隆测序,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中可培养菌多样性、系统发育产低温酶特性。从3块采样地土样中分离到47株表型各不相同菌株。16SrRNA测序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可培养低温菌高度相似于分离自极地、高山冻土冰川等低温环境嗜冷菌。47株菌分属于4个不同群,包括高GC含量群、低GC含量群、BetaGama变形菌纲等。革兰氏阳性菌以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为主,而革兰氏阴性菌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主。其他细菌分属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贪噬菌属(Variovorax)、紫色杆菌属(Janthinobacterium)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等不同类群。产低温酶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到47株菌中,大多数菌株都能分泌纤维素降解酶,50%以上菌株具有蛋白酶活性,而以节杆菌胞外酶产生能力最强。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中存在丰富低温菌类群,在酶学生物技术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泥炭沼泽土 可培养嗜冷菌 16S RRNA基因 多样性 若尔盖高原
  • 简介:为了探明查干湖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及规律,利用1981~2011年气象、水文遥感影像数据,通过遥感解译库容曲线等技术方法,分析了查干湖最高水位、最大蓄水量、湖面面积、湖面蒸散量降水量等水文要素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自引松工程通水以来,除1986年1998年这些发生了特大洪水年份外,查干湖维持相对稳定水文状况,其中,年最高水位为129.5~130.5m,年蓄水量为3.35×10。~6.47×10^8m3,水面面积为281.4-400.6km2。水量平衡模型估算结果证明,查干湖水体与地下水存在明显水量交换关系,引松工程通水后,地下水为查干湖补给水量。1981~1985年期间,查干湖为地下水补给水量为0.76x10-1113,但在1987年以后,地下水成为查干湖稳定补给水源。1987-1997年期间,地下水为查干湖补给水量为0.65×10。甜。1999-2011年期间,地下水为查干湖补给水量持续在相同水平(0.66x10^8m3)上。由本研究结果还可以推测,区域农业发展带来地下水污染会对查干湖水质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 标签: 水文要素 遥感影像 水面面积 蓄水量 查干湖
  • 简介:本研究分别在平潭青峰、坛南湾闽江口琅岐岛采集18个老红砂样品、19个海滩砂样品以及40个河滩砂样品,并对这些样品进行粒度稀土元素(REE)测量。结果发现老红砂与闽江口琅岐岛河口砂稀土元素含量特征十分接近;分别对老红砂与闽江河口砂REE数据以及坛南湾海滩砂与闽江口砂(REE)进行了判别函数分析,老红砂∑REE平均值为84.25μg/g,琅岐岛河口砂∑REE平均值为89.81μg/g,相似性明显;坛南湾海滩砂∑REE平均值为16.41μg/g,与闽江河口砂含量差别较大。研究表明:青峰老红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闽江口河口砂,末次间冰期暖湿气候下闽江输砂量增大,河口外沿岸流增强,大量河砂进入海坛海峡,在强劲季风搬运下,沉积于平潭岛北部,形成以青峰为代表平潭岛北部老红砂;而坛南湾海滩砂代表海洋波浪搬运泥沙,不是老红砂物源。

  • 标签: 老红砂 稀土元素分析 物质来源
  • 简介:洪河沼泽湿地地势低平、河道多变,洪水季节性泛滥,缺乏水文监测数据,而模拟水文数据不确定性较大;而且,用地表径流数据验证生态水文模型模拟结果,效果并不理想。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部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整合数字河网与高精度数字高程数据,改进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SWAT子流域概化方式,构建湿地水文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沼泽湿地水文功能。对于湿地水文过程模型构建,除了利用径流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外,还应用不同深度多点土壤湿度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SWAT模型取得了较高面向沼泽湿地模型精度,模型决定系数R2达到0.7,相对误差小于21%,表明模拟效果良好;2在研究区内沼泽湿地中,以草甸黑土—沼泽化草甸、草甸黑土—草本沼泽、沼泽土—沼泽化草甸、沼泽土—草本沼泽4种土壤—植被组合模式为主,土壤湿度较大,湿地调蓄水功能较强;3季节性常年洪泛水文过程与土壤湿度梯度特征,控制着研究区沼泽植物空间格局;随着土壤湿度梯度变化,植物群落呈现出明显条带状梯度分布。

  • 标签: 洪河沼泽湿地 水文过程模型 SWAT 土壤湿度 径流量
  • 简介:构建了基于“敏感性-人为脆弱性”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拉萨河流域湿地脆弱性评价,并运用障碍度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脆弱性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拉萨河流域湿地脆弱性范围为0.1153~0.7427,可分为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3个等级,其中,中度脆弱面积最大,占湿地总面积59.59%,集中分布在河谷区高山盆地区,主要类型为藏北嵩草(Kobresialit.tledalei)沼泽化草甸、杂类草湿草甸河流;其次是轻度脆弱湿地,占湿地总面积38.25%,主要分布于河源区嘉黎县;重度脆弱湿地仅占2.16%,分布在河源区那曲县河谷区桑日县。轻度重度脆弱湿地类型都以藏北嵩草沼泽化草甸、河流湖泊为主。影响湿地脆弱性主要因素有9个,其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年降水量、污染源、牲畜密度、人均牧业产值、植被盖度、人均耕地面积、污水排放量、猪密度高程,其中,年降水量、放牧植被盖度是普遍存在最重要影响因素。降低湿地脆弱性关键在于保障水源供给、控制污染限制过度放牧。

  • 标签: 湿地脆弱性 脆弱性评价 障碍因素 拉萨河流域
  • 简介:应用Landsat7ETM+遥感数据与同期野外实测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基于多季相遥感影像,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苇分布数据,建立芦苇LAI最优估算模型,并进行其遥感反演及空间格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芦苇总面积为3820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29.5%,其中,缓冲区芦苇面积为16200hm2,实验区芦苇面积为11900hm2,核心区芦苇面积为10100hm2;以遥感影像缨帽变换(TC)后绿度(GREEN)分量、ETM+第5波段饵;)第3波段饵,)为白变量多元线性模型为芦苇LAI反演最优估算模型(p〈0.01,R2=0.741)。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苇LAI介于0.12~5.85之间,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分布格局;保护区核心区芦苇LAI最均一,实验区芦苇LAI空间变化最明显。

  • 标签: 芦苇沼泽 叶面积指数(LAI)双台河I=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多季相遥感影像
  • 简介:在地质因子、气候因子人为干扰因子等共同作用下,三江平原形成大量孤立湿地。新构造运动沉降或隆起间接地影响到孤立湿地形成发育,质地黏重第四纪沉积物为孤立湿地形成创造了有利环境条件,古冰丘融化古河道变迁直接导致孤立湿地形成。气候变化(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水文条件改变(水位降低)造成湿地生态系统逆向演替退化,湿地退化后以“孤立湿地”形式残存下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三江平原开展了几次大规模农业开发活动,导致大面积连片湿地破碎化,在农田中地势较低处残留下来沼泽,形成大量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形成发育地貌部位,将孤立湿地划分为阶地碟型洼地型、古河道型、河漫滩型、湖滨型山前倾斜平原型孤立湿地。其中,分布在河流阶地地貌中孤立湿地数量最多;按孤立湿地形态可以分为碟型、线型不规则型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关系可划分为自然湿地中孤立湿地、林地中孤立湿地、居民用地中孤立湿地、水田中孤立湿地旱田中孤立湿地,其中,旱田中孤立湿地数量最多。孤立湿地结构功能多样,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应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与规划。

  • 标签: 孤立湿地 类型 成因 三江平原
  • 简介: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临界状态判别是湿地风险评价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有效管理与保护重要前提。以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天然内陆湿地——卧龙湖为例,在综合考虑湿地退化指标的基础上,选择水质、蓄水量、生物多样性生态脆弱性等典型参数指标建立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状态判别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表明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与突变理论基本特征相符,模型拟合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卧龙湖湿地退化状态。通过对卧龙湖湿地1994-2009年数据模拟,结果表明:1994-2001年间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而2002年判别结果显示卧龙湖湿地处于退化突变状态,即湿地退化导致了生态系统相当程度损害。研究还表明,卧龙湖湿地生态水量减少水环境质量降低是导致湿地退化重要因素。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防止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发生,应在科学配置区域水资源同时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率。

  • 标签: 突变理论 尖点模型 退化 卧龙湖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