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在探索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中,要系统地研究储层流体系列(天然气、原油、沥青及水中有机质)含有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演化与氧化、破坏与保存等储多方面信息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赋存特征。当将它们与形成上述特征地质背景(包括构造史、埋藏史、沉积成岩史、孔隙发育史、油气史)动态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时,发现油气聚集保存具有明显时间有效,并进而可以获得盆地油气有效成藏期及有效成藏组合有用信息,从而为现实油气勘探服务。

  • 标签: 油气聚集 时间性 有效性 油气保存 储层流体系列 有机地化特征
  • 简介:海洋石油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指导各项工作.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要求单位面积地质储量大、单井产量高,必须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准确地掌握成油规律;同时必须遵循科学决策,对各项数据资料精心处理、综合分析,才能减少风险,取得经济效益.

  • 标签: 学习 马列主义哲学 石油勘探开发 发展 海洋石油事业
  • 简介:1引言工作站资源有效管理思路,是在科研生产管理迫切需要背景下提出.工作站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科研生产中作用是有目共睹,但受其昂贵价格(包括硬件软件价格)限制,工作站资源拥有又是有限.如何充分地利用有限资源,便成了工作站管理中一个重要问题.以南海西部研究院为例,2000年共有7大勘探项目,所能利用工作站大约有15台套,使用软件系统主要为斯伦贝谢公司GeoframeLandmark公司OpenWorks,可用License约10个.从年初预计来看,一年中勘探项目大约要在工作站上完成70000km二维地震解释任务30000km三维地震解释任务;同时,还有大量地质地震研究课题需要在工作站上完成,或者需要工作站支持.如果将有关工作分解成定量工作站项目,大约有70多个,也就是说,需要70多台工作站硬件系统、70多个软件License.需求与现实之间矛盾非常突出.要想在现有工作站资源基础上去完成这么多工作量,只有在管理技术上挖潜,在管理上加强管理,在技术上强化集成,简而言之,就是一体化管理,一体化集成.

  • 标签: 工作站资源 管理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软件系统
  • 简介:由SEG及EAEG联合召开AVO研讨会将于1992年8月9日至14日在美国蒙达那州举行。会议内容如下:(一)实例重点是AVO研究成功与失败实例。1.需要哪些关键地质地球物理因素(如相对振幅处理、数据采集、横波速度等)才能对岩、孔隙流体、异常孔隙压力等作出正确AVO解释。2.人们应注意哪些陷阱。(二)灵敏度、探测能力及不定性重点是岩石性质变化及其对AVO分析影响。

  • 标签: AVO研讨会 1992年 美国 SEG EAEG 地震勘探
  • 简介:(一)分维几何及其在石油工业中应用1.介绍分维几何概念。2.石油工业中应用实例:储层非均质;烃类聚集规模及出现率;裂缝网格;多孔介质流量;烃类聚集空间积群;勘探战略。(二)储盖层评价1.根据测井曲线、岩心、DST及生产测试资料评价储层生产层。2.产油层不产油层划分标准。3.极低电阻率产层评价。4.确定评估断层及页岩粉砂岩封闭能力。5.据测井及地震资料探测盖层。

  • 标签: 1992年 AAPG 培训 分维几何 石油工业 应用
  • 简介:目前,将硼酸溶液用于监测低矿化度地层水油田饱和度方面的优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在室内五个基本实验基础上,初步建立起适合地质实际解释方法,结合现场实际测井及综合分析资料,以期该方法对今后老区剩余油监测有一定指导作用。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表明,用硼酸作单井示踪剂用于油井剩余油饱和度监测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可作为油田常规监测方法之一。江汉油田技术人员经过科技攻关,已成功地将该方法推广应用到全国多个油田,并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 标签: 硼示踪剂 测试技术 剩余油 挖掘方案 中子寿命测井 油田开发
  • 简介:业已证明三角洲是世界上重要油气区。迄今,全世界至少有17个三角洲区发现了储量可观油气,其估算最终储量为500亿桶原油32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已生产近300亿桶原油100万亿立方英尺以上天然气。近年来,三角洲研究在以下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第一,进一步认识到三角洲前缘不稳定性滑塌作用重要。滑坡、崩塌生长断层在许多现代古代三角洲都很常见,它们对岩相分布起重要作用。三角洲前缘不稳定性在确定海上钻井位置采油设施方面也是一个相当重要因素。第二,进一步认识到粗粒三角洲扇三角洲在地层记录中意义。由于三角洲具有以下三大属性,因此三角洲相成为重要勘探目标。(1)三角洲常常具有大量储集砂岩。三角洲还是沉积物因受海洋地质作用而在盆地内发生再分配点源,因此,它们对与滨岸滨外体系有关油气有利带分布有所影响。(2)高有机质产能常与三角洲沉积有关。在三角洲平原沼泽环境堆积大量陆源有机质可能成为

  • 标签: 三角洲区 世界 油气勘探 储量 估算量
  • 简介: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特别是南海西部海域有形成天然气区优越地质条件。文中阐述了选择、寻找优质高产大气田突破口标准。根据莺-琼盆地特有的地质条件,初步选出了一批寻找优质高产大气田目标做为突破口预选对象。提出了加速珠三坳陷油气勘探开发渤海中坳陷天然气勘探进程,加强后备天然气勘探区研究重要认识。

  • 标签: 海上天然气勘探 勘探领域 勘探目标 中国近海 南海西部海域
  • 简介:一个美国石油公司发言人说,中国提供巨大塔里木盆地陆上区块供外国公司竞争投标,已经为国际石油公司造成了重大机会。自从1993年2月公布开放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地区让外国公司参与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王涛总经理说:'响应十分强烈'。4月初,王涛在休斯顿中美研讨会上说:至3

  • 标签: 中国 塔里木盆地 机会 国际石油公司 油气潜力
  • 简介:珠江口盆地油田开发评价使用美国岩心公司(CORELAB)测试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根据作业者要求,CORELAB一般要测定稳态非稳态两种相渗曲线,测试相对渗透率曲线使用油水粘度比与实际油田油水粘度比相差很大,有的甚至相差几十倍。另外,作业者做油田开发设计时,有的用稳态相渗曲线,也有的用非稳态相渗曲线。为了探讨油水粘度比对驱油效率影响,弄清稳态及非稳态相渗曲线适用范围,我

  • 标签: 美国岩心公司 测试 油田开发 相对渗透率曲线 评价 应用
  • 简介:这篇考察报告,主要介绍了北美地区地压气深盆气形成、特点及勘探开发状况。本刊对原报告做了删节,予以发表。希望能对从事研究天然气工作者有所裨益。

  • 标签: 北美地区 地压气 深盆气 考察报告
  • 简介:在国内外油田开发设计文献中,确定油藏驱动类型注水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在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分析油田调整效果时容易混淆,应用很不方便。本文论述了油藏驱动系统分类依据.总结了不同驱动类型油藏开发特点,研究了鉴别油藏驱动类型方法,提出了注水系统命名原则,明确了选择注水方式条件,为优化油田开发设计方法提供科学理论生产实践依据。

  • 标签: 油藏 驱动类型 注水方式 油田开发 开发方案
  • 简介:通过野外观察及物探资料处理综合解释,以江绍断裂带为界将东海北部分出以北扬子准地台区与以南加里东褶皱带;另以丽水—海丰断裂及沿海四十米等深线断裂为界,划分出地质特征与两侧有异海陆衔接带,其东侧又可分为海礁凸起西湖凹陷两亚区。充分表现出东西分带与南北分块之特征。更多还原

  • 标签: 东海北部 邻区 油气地质 基底 构造区划
  • 简介:应用测井资料研究沉积相,首先要准确地确定单井剖面.为此,设计了一种自动确定岩技术CLLOG.它是以常规测井资料关键层岩心资料建立各种岩模式,用来对未取心井段(或井)进行岩判别,绘制出完整而连续剖面,进而确定粒度组合;参考主成份分析曲线及自动分层结果,并结合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解释沉积构造,可大致划分亚相.以A区2井为实例,阐述了该技术使用结果,并结合高分辨地层倾角测井沉积构造解释,进行了沉积亚相划分分析.

  • 标签: 应用 测井资料 自动确定 岩性 新技术 油气勘探
  • 简介:在球坐标系统中,球内一点受到挤压力时,在其前方会产生一个向上分量。俯冲板块前方所产生向上分力破坏了岩石圈重力均衡相均衡,引起地幔底辟岩石圈下部熔蚀,使地壳减薄,在俯冲板块持续作用下,上述作用反复进行,最终地壳被拱裂张开,形成洋壳化边缘海盆地。俯冲作用所产生张应力可用公式Fui=(h-hi)fsinαcos(β-ωi)θi(1-n)^pij计算。由俯冲产生张应力分布范围可宽达1000-2000km以上。

  • 标签: 球坐标系统 俯冲挤压 弧后拉张 边缘海盆地 形成机制
  • 简介:对埕北稠油油田试井资料分析中特殊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其对提高油田采收率采油速率意义。应用统计理论渗流力学理论求出采油指数、含水率、生产压差流压之间经验关系式,提出了确定稠油油田防砂井合理生产压差最大采液量思路方法。

  • 标签: 埕北稠油油田 渗流特性 研究 应用 试井 油田开发
  • 简介:4D就是加入时间维地震油藏监测技术.在油田内安装一套永久地震采集系统,反复进行3D地震工作,就可得知油藏随时间动态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开发方案.预计,4D技术可使采收率达到65%~70%.

  • 标签: 四维 地震监测技术 油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