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30%SiCp/Al复合材料温度623~773K、应变速率0.01~10s-1下热变形及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材料高温流变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降低或应变速率升高而增大,材料热激活能为272.831kJ/mol。以试验数据基础,建立q-s和?q/?s-s曲线,从而进步获得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和稳态应变,通过试验数据回归分析,建立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和稳态应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所需要材料动态再结晶图。

  • 标签: 30%SiCp/Al复合材料 热变形 动态再结晶 临界应变 稳态应变
  • 简介:将35CrMo钢试样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进行等温奥氏体化处理,采用正较实验法研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影响,并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定时,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增大,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950℃;当加热温度定时,奥氏体晶粒尺寸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增大,保温初期晶粒快速长大,随保温时间延长,晶粒长大速率放缓。综合考虑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影响,推导出35CrMo钢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用该模型计算晶粒尺寸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 标签: 正交试验 35CRMO钢 奥氏体化 晶粒长大模型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 简介:通过拉伸试验、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实验,结合金相观察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研究微量Ti和CrAl-Zn-Mg-Cu-Zr合金弥散相、再结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Al-Zn-Mg-Cu-Zr合金,添加0.04%Ti(质量分数,下同)可使合金抑制再结晶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合金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降低;复合添加0.04%Ti和0.04%Cr,形成含有少量CrAl3(Zr,Ti)弥散相,合金抑制再结晶能力显著增强,合金保持高强度同时,抗应力腐蚀性能显著提高,抗拉强度687.6MPa,屈服强度651.4MPa,比不含Ti和Cr合金分别提高15.3MPa和7.8MPa,应力腐蚀裂纹萌生时间由161h延长至306h

  • 标签: AL-ZN-MG-CU-ZR合金 再结晶 应力腐蚀 力学性能
  • 简介:由氰酸盐(KCNO和NaCNO)碳酸盐(K2CO3和Na2CO3)组成盐浴添加适量稀土La,35钢材料进行盐浴碳氮共渗,涂层显微组织、涂层厚度、显微硬度沿层深分布以及涂层耐磨性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稀土La35钢盐浴碳氮共渗影响。结果表明:盐浴添加稀土La可显著提高碳氮共渗层厚度和表面硬度;温度560℃、时间2h条件下进行盐浴碳氮共渗时,添加稀土La可增加化合物层厚度,稀土添加量(质量分数)5%时化合物层最厚;添加稀土还可提高涂层硬度,575℃/2h、添加5%稀土条件下盐浴碳氮共渗后,试样表层硬度HV0.01达到最大值835,且耐磨性显著提高,常规盐浴碳氮共渗相比,质量磨损降低38.4%。

  • 标签: 稀土La 盐浴碳氮共渗 显微硬度 耐磨性 35钢
  • 简介: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8个不同Ge含量Co-Ge二元合金铸锭,利用扩散炉不同成分合金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通过利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铸态和退火态合金进行分析,更新该体系零变量反应温度和液相线数据。结果表明:600℃下有Co3Ge相生成,600℃和500℃下均未发现Co5Ge2相。600℃和700℃下,βCo5Ge3CoGe两相平衡,没有观察到η相。

  • 标签: Co-Ge合金 相图测定 X射线衍射 示差扫描量热法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 简介:采用铜粉、石墨粉和铁粉原料,以Fe-74.8Mn-6.9C中间合金粉形式加入Mn元素,制备粉末冶金Fe-xMn-(2?x)Cu-0.3C(x=0,0.2,0.4,0.6,0.8,1。质量分数,%)低合金钢,研究Mn含量该合金组织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构成。加入含Mn中间合金粉混合原料粉末压制性能没有明显影响。随Mn含量增加,合金孔隙数量增多,尺寸变大;合金密度先升高后降低,Mn含量0.4%时合金密度最大,达到7.24g/cm3;合金硬度先升高后降低,Mn含量0.6%时硬度最大;合金抗弯强度下降,冲击韧性升高,Mn含量超过0.4%时二者变化均较小。因此Fe-0.6Mn-1.4Cu-0.3C合金具有较好综合性能,硬度(HRB)和冲击韧性分别达到57.4和8.80J/cm2,比Fe-2Cu-0.3C合金分别提高5.3和0.82J/cm2,材料呈部分韧性断裂特征。

  • 标签: 粉末冶金铁铜碳 低合金钢 锰含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柴油机油量控制套筒结构复杂机械零件,其外表面形状特殊,表面分布若干台阶且具有较高配合精度要求。本文基于粉末连续体,运用有限元Deform软件油量控制套筒模具不同改进方案(改进假芯棒、上浮动冲分型、设计漏粉穴、调整局部装粉系数)下压坯密度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数值模拟仿真数据模具进行改进及尺寸优化,提高压坯密度分布均匀性,实现采用粉末冶金近净成形先进方法制造油量控制套筒,并满足其精度、密度及性能要求。

  • 标签: 粉末压坯 有限元模拟 相对密度 油量控制套筒 模具
  • 简介:采用氢化钛粉代替钛粉,镁粉混合高能球磨,研究球磨工艺参数粉末性能影响。采用机械合金化法这种非平衡态粉末冶金方法,通过高能球磨粉末,提高MgTi固溶度。利用激光粒度仪、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仪器表征粉末性能。研究发现,随球磨时间延长,混合粉末粒径逐渐变小,确定16h最佳球磨时间。Mg衍射峰随球磨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弱,球磨8h后基本消失,表明球磨过程可促使Ti和Mg原子合金化。选取4%(质量分数)硬脂酸作为过程控制剂,能有助于减小颗粒尺寸且能有效防止粉末冷焊,粉末收得提高至73.3%。

  • 标签: 钛镁合金 球磨 过程控制剂 氢化钛 镁粉
  • 简介:利用永磁搅拌近液相线铸造和普通铸造方法制备不同晶粒尺寸2024铝合金铸锭,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初始晶粒尺寸不同压缩变形条件下2024铝合金热变形行为和变形后显微组织影响。研究表明:2024铝合金热变形行为依赖于变形条件和初始组织。初始晶粒尺寸对流变应力影响:当应变速率小于0.1s-1时,流变应力随晶粒尺寸减小而减少;当应变速率10s-1时,流变应力随晶粒尺寸减小而增大。降低变形温度会弱化晶粒尺寸对流变应力影响。热压缩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随变形温度升高而减小。应变速率10s-1时,热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周期性波动;只粗晶2024铝合金中发现变形剪切带。

  • 标签: 晶粒尺寸 热变形 显微组织 2024铝合金 铸造
  • 简介:建立双源超声铝合金铸造熔池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相同频率不同频率下相位差熔池声场影响。仿真结果显示,相同频率下,相位差显著影响熔池声场分布,随相位差增大,熔池空化域变小;不同频率下,相位差熔池声场分布无影响。通过不同相位差双源超声铸造试验发现,同频率振动下,相位差双源超声铸造边部及超声辐射区晶粒细化效果影响很小,心部晶粒细化效果随相位差变大效果变差;不同振动频率作用下,相位差铸锭细晶效果无影响,心部晶粒细化效果与同频率相位差90°时接近。同频率相位差0°超声作用下,铸锭心部晶粒尺寸较常规不同频率双源超声作用下心部晶粒尺寸大幅减小。

  • 标签: 铝合金 双源超声铸造 相位差 空化域 晶粒细化
  • 简介:采用金属粉型药芯焊丝自保护明弧焊制备Cr9Mn6Nb2WVSiTi奥氏体耐磨堆焊合金,借助XRD,SEM,EDS及光学显微镜研究外加WC颗粒其显微组织及耐磨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焊丝药芯WC增加,奥氏体晶粒细化,沿晶分布多元合金化碳化物数量增加。初生γ-Fe相原位析出了(Nb,Ti,V)C相和残留WCx颗粒,起到晶弥散强化作用,沿晶分布(Nb,Ti,V)C和M6C(M=Fe,Cr,Mn,V,W)相隔断了网状或树枝状沿晶M7C3相,使其细化、断续分布而提高合金韧性,减轻沿晶碳化物数量增加不利影响。硬度和磨损测试结果显示,明弧堆焊奥氏体合金洛氏硬度仅为40~47,但其磨损质量损失低于高铬铸铁合金,具有良好耐磨性;随外加WC含量提高,奥氏体合金晶和晶界显微硬度差异显著减小,合金表面趋于均匀磨损而改善耐磨性。该奥氏体合金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显微切削,适用于带有定冲击载荷磨粒磨损工况下使用。

  • 标签: WC 明弧 堆焊 奥氏体 显微组织 耐磨性
  • 简介:采用激光熔覆方法45#钢基体上制备含TiC质量分数20%~50%Fe基TiC复合涂层。分别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线衍射(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机熔覆层微观组织、物相、硬度及耐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TiC质量分数30%时,涂层组织致密,TiC颗粒分布均匀、部分溶解、尺寸减小;涂层主要是由α-Fe固溶体,FeC,FeB,B4C,B4Si,Cr5B3,TiB以及未溶解TiC等组成;当TiC质量分数30%时,熔覆层平均维氏硬度783.8,磨损45#钢基体1/38。

  • 标签: 激光熔覆 Fe基 TiC熔覆层 显微组织 硬度 耐磨性
  • 简介:采用回流焊接技术制备Au80Sn20/Cu焊点,研究其显微组织和剪切强度随回流焊接工艺参数之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焊接温度310℃时,焊点界面处形成(Au,Cu)5Sn金属间化合物(IMC)层随回流次数增加而增厚;IMC形貌由层状转变为扇贝状,最后成长胞状;焊点剪切强度随回流次数增加而下降,回流1次后剪切强度82.94MPa,回流20次后下降至54.33MPa;且回流焊接次数焊点断口形貌和断裂方式造成影响:1次回流后Cu/IMC界面发生韧性断裂;而3次和5次回流后断裂面分别出现在焊料中和IMC,韧性脆性混合断裂;回流次数超过10次后焊点发生脆性断裂。

  • 标签: Au80Sn20焊料 回流焊 剪切性能 金属间化合物 断裂
  • 简介:以水热共还原法制备纳米W-30%Cu复合粉末,通过真空烧结和包套热挤压制备超细晶W-Cu复合材料,并进行后续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观察分析W-30%Cu复合粉体和合金成分及组织形貌,研究热挤压及后续退火处理材料致密度、电导和硬度等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水热产物纳米级(10~15nm)规则类球形结构,经煅烧及共还原后得到W-30%Cu复合粉末粒度细小,呈特殊W包覆Cu结构,颗粒分布均匀;复合粉末1050℃真空烧结后相对密度只有91.5%,经热挤压后致密度提高到97.07%,布氏硬度达到223,组织细密,W相和Cu相分布均匀,钨颗粒细小(1~3μm),形成典型钨骨架和铜网络结构。经过后续退火处理,钨铜分布更均匀,钨粒径进步减小,材料致密度和电导都更高,分别为98.82%和43.31%IACS,形成良好综合性能指标匹配。

  • 标签: 水热共还原 真空烧结 超细晶钨铜复合材料 包套热挤压 热处理 致密化
  • 简介:采用冷等静压法(coolisostaticpressing,CIP)制得大尺寸钼骨架,骨架进行渗铜制备Mo-30Cu合金,并在350℃进行温轧,研究CIP压力及熔渗温度和熔渗时间合金致密度影响以及合金轧制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冷等静压法120~180MPa压力下可制备孔隙分布均匀,无分层等缺陷钼骨架,熔渗后坯料线收缩随CIP压力增加而逐渐降低,最佳CIP压力160MPa;在定范围升高熔渗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均有助于提高合金致密度;冷等静压–溶渗法制备高致密Mo-30Cu合金具有较好温轧性能,有效提高了大尺寸试样加工性能。CIP压力160MPa压制骨架在1350℃渗铜6h后相对密度达到99%以上,合金温轧变形量可达到65%。

  • 标签: Mo-Cu合金 冷等静压(CIP) 渗铜 致密化 轧制性能
  • 简介:β-Ti型结构钛基材料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β-Ti型Ti-Nb基合金,研究不同Nb,Fe含量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析合金显微组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过程,粉末平均粒度减小,当球磨时间超过60h时粉末易发生团聚。当球磨转速300r/min,球料比为12:1,Ti和Nb质量分数分别为64%和24%时,球磨100h后制备粉体材料中具有定体积非晶相。该粉末1000℃下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具有均匀细小球状晶粒组织Ti-Nb合金,其强度、伸长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180MPa,6.7%和55GPa。通过控制Nb,Fe含量,可以促进β-Ti相形成,获得高强度和低杨氏模量Ti-Nb合金。

  • 标签: 机械球磨 放电等离子烧结 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两步熔盐法于900~1000℃下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MoSi2-SiC复合涂层,即在含仲钼酸铵熔盐制备Mo2C涂层,然后通过熔盐渗硅生成MoSi2-SiC复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方式研究涂层组织结构,并测试涂层1500℃下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能。同时涂层氧化后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主要由MoSi2和SiC两相组成,涂层C/C基体结合处仅有少量未反应Mo2C。涂层整体致密,基体结合良好,均匀地包覆整个基体表面,厚度约为100μm。涂层样品1500℃静态空气氧化42h后,涂层表面仍保持完整,质量损失仅为2.79%。1500℃下经历30次热震实验后,样品质量损失1.96%,涂层具有良好抗氧化和抗热震性能。

  • 标签: C/C复合材料 熔盐法 MoSi2-SiC 复合涂层 抗氧化性能 抗热震性能
  • 简介: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法1045钢表面制备NiCr-Cr3C2涂层,分析涂层微观结构及化学成分以及涂层晶粒结构,利用MICROMET-6030显微硬度仪和Nano-test600纳米压痕仪测定涂层显微硬度弹性模量,通过油润滑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测试涂层微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NiCr-Cr3C2涂层明显层状结构,具有单晶、纳米多晶过渡区共存复杂晶体学结构,显微硬度HV0.3高达998,约为基体材料硬度3倍,弹性模量224.6GPa;涂层微动摩擦因数随载荷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喷涂层抗微动摩擦磨损性能较基体优异,摩擦因数及体积磨损量分别比基体降低36.7%和55.6%。涂层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和疲劳剥落为主。

  • 标签: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NiCr-Cr3C2涂层 微观结构 微动磨损 硬度
  • 简介:以Fe2O3,MnO2,Co2O3和NiO原料,采用料浆喷雾干燥、高温固相反应结合氧-乙炔火焰喷涂工艺Q235A普碳钢基体表面制造红外辐射节能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粉末和涂层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涂层发射进行分析;并采用拉伸法测定涂层基体结合力,采用水淬法检测涂层抗热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由混合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物相组成,涂层表面粗糙,半熔融态颗粒均匀分布碳钢基体表面;涂层800℃全波段红外发射0.7以上,相比传统刷涂工艺,节能涂层低于5mm波段红外辐射性能更优,说明氧-乙炔火焰喷涂制备红外辐射涂层高温阶段具有更强辐射换热能力;涂层普碳钢基体结合强度19.5MPa,采用刷涂工艺制备涂层结合强度3倍以上;涂层试样1000℃水淬19次后表面未出现裂纹或脱落现象,说明涂层具有优异抗热震性能。

  • 标签: 氧-乙炔火焰喷涂 红外辐射 节能涂层 铁氧体
  • 简介: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采用等温压缩实验研究30%SiCp/Al复合材料高温压缩变形行为,获得该材料温度623~773K,应变速率0.01-10s^(-1)条件下真应力-应变曲线,并在考虑摩擦和变形热效应基础上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修正。修正后峰值应力进行线性回归,建立该材料本构方程。根据材料动态模型,计算并建立30%SiCp/Al复合材料热加工图,据此确定热变形流变失稳区。应变速率0.01s^(-1)时,随热变形温度升高,该复合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加。

  • 标签: 30%SiCp/Al复合材料 热变形 本构方程 加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