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流体体积函数法(volumeoffluid,VOF)建立垂直平行平板通道内膜状冷凝传热预测数值模型,膜状冷凝传热传质过程模拟通过在VOF模型守恒方程中施加基于界面能量平衡方法源项实现。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在壁面的顶部,冷凝液膜最薄,存在层流区域;冷凝液向下流动,一系列不规则波纹随之出现;影响冷凝传热主要因素是蒸汽流速、液膜厚度及流动状态等。

  • 标签: CFD 膜状冷凝 VOF模型 传热
  • 简介:制冷剂选择是复叠式热泵研究一个重要方向。在分析模糊、灰色关联在制冷空调领域应用及复叠式热泵制冷剂选择研究现状基础上,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安全性、热力性能、环保性能、成本和热物性5个方面共27个指标组成制冷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制冷剂性能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在47种纯工质范围内为复叠式热泵选择合适工质。结果表明,综合性能较好制冷剂组合为R134a/R601a、R134a/R601、R1234yf/R236ea等。

  • 标签: 模糊 制冷剂 复叠式热泵
  • 简介:基于构形理论,以导热过程中熵产生最小为优化目标,对“体-点”导热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矩形单元面和各级构造面的最优外形及高导热材料最优分布;分析了优化级数对最小化熵产生影响;比较了所得最小熵产生与热阻优化过程中熵产生大小;还比较了以熵产生最小为优化目标与热阻最小为优化目标所得最优构形差异。

  • 标签: 构形理论 “体-点”导热 熵产生最小化
  • 简介:随着我国多气源天然气市场发展和整体供气管网形成,多气源直接接入管网混输已成为必然,不同气质气源直接管道混气技术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基于CFD模拟,对不同气源混合输运气质扩散规律进行研究,为混输管网合理设计和准确设定气质监控点提供依据,以保证燃气管网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重点对典型混气管路(Y型管)天然气气质扩散规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掺混流体剪切层质量传递特征和天然气气质扩散规律。根据混气湍流形态和质量浓度场分布特征,获得Y型管三类混气类型。通过对气质扩散质量浓度不均匀性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综合数据分析,建立了预测混气管道达到气质均匀混合长度无因次准则方程,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和计算基础。

  • 标签: 天然气 混流 质扩散 CFD 混合长度
  • 简介:针对油田污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性强不适合膜法脱盐特点,提出用多效蒸发(multiple-effectevaporation,MEE)技术对油田污水进行集中脱盐处理技术方案。建立了基于MEE油田污水集中脱盐系统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蒸汽加热温度、油田污水温度、浓缩液含盐质量分数及系统效数影响。结果表明:系统排出浓缩液盐浓度大小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小;降低加热温度、提高油田污水温度,尽管有利于性能系数提高,但会大幅度增加系统总传热面积;增加系统效数是增大系统性能系数最有效技术途径,也是降低系统能耗和运行成本最有效方法。

  • 标签: 油田污水 脱盐 多效蒸发 工艺 数学模型
  • 简介:以5WY-2817A汽油机喷嘴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该汽油机喷嘴流动特性,利用UG软件对喷嘴进行实体建模,通过喷雾稳态试验对模拟计算提供边界条件。利用AVL-FIRE软件进行喷嘴稳流三维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压力室高度、喷孔分布直径和阀座锥角对喷孔处压力与速度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室高度0.2mm,喷孔分布直径1.4mm,阀座锥角43°时喷孔处燃油流动特性最佳。该结构优化可作为改善喷嘴雾化性能最佳方案。

  • 标签: 数值模拟 喷嘴 结构优化 流动特性
  • 简介:在课题组已有流体热物性远程计算系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针对水热物性远程计算模块研究,实现了IAPWS-95高精度水与水蒸汽热物性数据计算,扩充了流体物理与化学性质数据资源平台,并完善了单一流体热物性远程计算方法,为今后开展类似研究积累了经验。

  • 标签: 水蒸汽 热物性 IAPWS-95 远程计算
  • 简介:对内部通热流体带有内壁缺陷管道建立了瞬态传热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进行求解,研究管道表面温度分布规律以及变化规律;根据共轭梯度法,提出了根据管道外表面红外测温定量地识别管道内部不规则边界计算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测温误差等对内壁边界识别的影响.研究证明了识别算法有效性;初值对识别结果影响不大;基于温差识别算法可以大大消除红外测温误差影响.

  • 标签: 边界识别 导热反问题 共轭梯度法 红外热像仪
  • 简介:建立了5000t/d水泥线篦冷机三维仿真模型。采用UDFs编程耦合熟料气固传热模型,得到了篦冷机内部流场及温度场分布。讨论了取热口位置对篦冷机有效利用热量影响。结果表明:双取热口会显著提高篦冷机有效热量利用率;当高温取热口位置在第一段蓖筛末段,中温取热口在第二段蓖筛末段时,有效利用热量利用率最高。

  • 标签: 篦冷机 水泥熟料 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 简介:蒸汽喷射器可以有效利用余热资源,是一种节能环保流体机械。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蒸汽喷射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喷嘴出口马赫数、混合室长度、等截面积混合段长度和扩压室长度对喷射器引射比和临界压力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混合室长度存在一个最佳值,且最佳混合室长度与喷嘴出口马赫数有关;等截面积混合段长度和扩压室长度对引射比影响不大,但是会影响喷射器临界压力。研究结果对于蒸汽喷射器设计和结构优化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蒸汽喷射器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马赫数 混合室
  • 简介:以流化床装置中煤焦油化学链热裂解制取炭黑条件为参照,进行了煤焦油化学链热裂解制炭黑反应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载氧体类型以及同一载氧体不同掺混比例下炭黑收率和能量利用率。结果表明:采用Fe/A1复合载氧体时与其他载氧体相比,炭黑收率更高,并且能达到较高能量利用效率;Fe/Ni复合载氧体更适用于气化。虽然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有所偏差,但模拟结果对煤焦油化学链热裂解制炭黑反应工况优化具有参考作用。

  • 标签: 化学链热裂解 炭黑收率 载氧体 HSC模拟 能量利用率
  • 简介:通过对机械蒸汽压缩(mechanicalvaporcompression,MVC)-多效蒸馏(multi-effectevaporator,MEE)海水淡化系统建立模型,研究了压缩机输入功率与海水淡化系统运行参数之间关系,分析了系统中压缩机与多效蒸发器之间相互耦合匹配关系,探讨了辅助能源加热对系统运行状态及产水率影响,并通过耦合风力发电机模型,研究了系统淡水产率随风电功率随机变化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随压缩机输入功率增加,多效蒸发器效间传热温差增大,产水率也近似线性增加;辅助能源虽然有助于提高产水率,但其添加量不能超过一定上限;对于一组平均为7.1m/s随机风速,海水淡化系统平均产水率为5.00t/h,平均产水能耗10.2kWh/t,而若采用20%辅助能源加热,可以使平均产水率提高0.21t/h。

  • 标签: 风能 机械蒸汽压缩 海水淡化 系统模拟
  • 简介:本文介绍了DSPIC30F2010芯片,详细介绍了基于DSPIC30F2010实用型光伏逆变系统设计。设计中采用SPWM,电压PI控制,给出了设计全过程及波形。

  • 标签: DSPIC30F2010 光伏逆变器 SPWM IGBI PI
  • 简介:为了分析结构形式和流动状态等因素对换热器传热效果影响,以单根圆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验证了SolidWorksFlowSimulation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可行性。基于该软件分析了流动形式和扁管厚度对扁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并拟合了扁管沿程摩擦阻力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方法有效,扁管沿程摩擦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管壳式换热器 流动方式 沿程摩擦阻力系数 传热性能 数值模拟
  • 简介: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灰分,挥发分,全硫与发热量之间线性系数,确定成分相关性。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pportvectormachine,LS-SVM)建立了电站锅炉能源消耗及排放模型,实现了对排烟温度、飞灰含碳质量分数等模型参数软测量以及对锅炉效率预测。

  • 标签: 回归分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锅炉效率
  • 简介:为确定铁基载氧体化学链热解实验系统输送管路中,高温态铁基载氧体与炭黑混合物流动过程可能存在副反应,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分别及混合后与炭黑化学反应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炭黑与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反应开始温度分别为520.0、653.0、667.0℃;炭黑与铁基载氧体混合物反应中,氧化铁起到主要作用,最大失重速度为0.290mg/min,温度在731.8℃,因此,不同态铁基载氧体与炭黑混合输运时,混合物温度需低于520.0℃,并降低氧化铁残余比例。

  • 标签: 炭黑 载氧体 热重分析 反应特性
  • 简介:采用红外热像仪、表面温度计等对双盘式浮顶储油罐表面温度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罐顶表面温度呈轴对称分布,径向温度梯度远高于周向,且距离罐中心越远,表面温度越高。油蒸汽挥发导致浮顶和罐壁间一二次密封处散热损失明显升高,使其成为罐顶表面温度最高区域。浮舱隔板、桁架和椽子等结构形成了热桥,使局部位置表面温度升高,增大了罐顶散热损失。罐壁周向表面温度梯度低于轴向,并且受油温影响较大,在罐壁保温结构结合部位、局部保温结构破损位置表面温度较高,散热损失较大。基于表面温度法,结合环境温度和风速测试结果,采用强迫对流换热关联式计算得到储罐不同部位散热损失。结果表明:对于双盘式浮顶储油罐,罐顶散热损失最大,约占储罐总散热损失67%,罐壁散热损失约占25%,罐底散热损失约占8%。

  • 标签: 红外热像 浮顶储油罐 散热损失 温度场
  • 简介:以质量积耗散率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恒截面高渗透率通道矩形单元体传质构形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得到结构体内平均传质效果最好结构外形.结果表明:对于单元体和各级构造体,其平均传质压差均为最大传质压差2/3.因为高渗透率材料中质流率密度符合线性分布,所以基于积耗散率最小与最大压差最小最优构形完全一致.所得最优构形同时使得传质能力和传质安全性最好.

  • 标签: 构形理论 质量积耗散 矩形单元体 传质
  • 简介:偏滤器是托卡马克装置堆内重要部件,有去除杂质、避免第一壁烧蚀作用。在装置运行前,要对偏滤器进行烘烤以去除水分及杂质,但在烘烤过程中偏滤器靶板会产生较大热应力。为了探究偏滤嚣在不同烘烤速率下热应力变化,找到能够改善热应力最大烘烤速率,发展了一维流动换热和三维导热耦合计算模拟方法,对ITER偏滤器换热模块内流动和温度分布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烘烤速率下热应力分布。计算结果显示,烘烤速率对ITER偏滤器热应力有较大影响,减慢烘烤速率可以明显降低热应力,当烘烤速率小于0.1K/s时烘烤速率对热应力影响很小。另外,纯铜中间层在烘烤过程中会发生塑性屈服现象,这会减小结构热应力。

  • 标签: 托卡马克 偏滤器 烘烤过程 热应力 一维流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