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高效节能扩散吸收式制冷机的组成包括贮液罐、加热器、提升管、精馏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液体热交换器、以及连接它们的气、液管,贮液罐为连通的上、下两部分,液体热交换器位于其上部罐体外周,加热器置于其下部罐体内;提升管安装在贮液罐下部罐体内加热器上方;在提升管上出口处具有与精馏器连通的气液分离器,提升管上管口伸入该气液分离器内,气液分离器底部与下降稀溶液管及液体热交换器连通。

  • 标签: 吸收式制冷机 高效节能 扩散 气液分离器 热交换器 提升管
  • 简介:在美、日等国家,政府为推动、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和措施。早在1990年,德国率先推出了“干顶计划”,至1997年已完成近万套屋顶光伏系统,每套容量1~5kW。日本政府从1994年开始实施“七万屋顶计划”,每套容量为4kW,总容量为280MW。印度于1997年12月宣布在2002年前推广150万套太阳能屋顶系统。意大利1998年开始实施“全国太阳能屋顶计划”,总投入5500亿里拉。

  • 标签: 产业发展 政府资助 太阳能屋顶计划 1997年 外国 1990年
  • 简介:1低压电动机过流瞬动保护整定值的确定电动机应有过载及短路保护,短路保护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由断路瞬动脱扣器完成;或采用过流继电器瞬动元件引导断路跳闸。那么瞬动脱口器或过流继电器如何整定呢?这一简单问题至今尚未有资料给予明确肯定地答复,包括有关设计手册或电气设计规范也是如此。现举例如下:

  • 标签: 直接启动 异步机 过流继电器 保护整定值 低压电动机 交流
  • 简介:基于三电平逆变器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无速度传感器系统存在着逆变器结构复杂、元器件使用较多、基于转子磁链定向的无速度传感器算法使磁链计算复杂、磁链观测环节不精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对三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进行简化,针对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采用基于定子磁链的无速度传感器算法,并与改进的磁链观测器相结合,进行速度观测,构建了改进拓扑结构、改进磁链观测算法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无速度传感器系统。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改进方法在减少开关器件损耗的同时,可提高磁链观测精度,使转速估算更精确。

  • 标签: 感应电机 三电平逆变器 模型参考自适应 磁链观测 直接转矩控制
  • 简介:在同样的压缩比和同样的功耗情况下,采用喷射吸收冷凝的方式,其输气量要比各类压缩机及各类真空泵的输气量大的多。若把吸收及喷射两制冷原理结合起来进行制冷工艺流程设计,发现其经济性很强,曾有人试验对单一循环制冷系统加喷射器后的复合循环系统COP值有所提高;也有人分析比较了吸收喷射复合制冷循环系统和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在热力性能和流程方面的差异,并建立了两系统的热经济学模型,分别计算出余热型和直燃型冷水机组的主要经济参数,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发现余热型三压吸收喷射复合制冷系统比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经济。本文进一步挖掘的并非如此.还阐释了一种更为切实可行的节能效果显著的制冷流程设计方案,利用喷射泵压缩吸收双重作用,使系统结构更为简单紧凑,利用两级喷射的办法,使另一个发生器处于减压情况下工作,致使它能吸收低温热源而使溶液沸腾,并使冷剂蒸汽得到分离。这也是一个很有环保意义的制冷技术。

  • 标签: 前景分析 研究动态 复合式 制冷循环系统 吸收式制冷系统 工艺流程设计
  • 简介:基于矢量表的直接功率控制由于其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参数鲁棒性好和无需电流内环整定等优点而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开关矢量表的建立是直接功率控制中的核心研究内容,目前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矢量表,但在扇区划分和矢量选择上并不统一,对矢量表建立的内部机理也阐述的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对矢量表的建立机理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众多矢量表方案的联系和区别并对它们各自的性能进行比较。本文采用数学推导和几何图示的方法对直接功率控制中矢量表建立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得出了六种可行的矢量表,其中三种已经在现有文献中有报道,而另外三种尚未见诸文献。本文以六种矢量表中两种矢量表为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二者均可实现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而且具有相似的动态响应,但稳态性能有所差异。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的矢量表建立理论的有效性。

  • 标签: 直接功率控制 矢量表 机理分析
  • 简介:本文针对矢量控制理论在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实践中出现的难点和不足,阐述了用电压空间矢量的概念在定子坐标上分析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从而对电动机的转矩进行直接控制的新颖思想。论述了转矩模型、磁链模型相关因子的函数关系及基本结构,对选择不同的电压空间矢量形成六边形及圆形磁链轨迹的方法、策略及地铁动车在不同速度段所采取的不同的控制技术和方法作了分析介绍。

  • 标签: 直接转矩控制 空间矢量 转矩模型 磁链模型
  • 简介:针对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DTC)在数字控制条件下的特点,在分析定子磁链幅值、转矩角和转矩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以降低稳定运行时的转矩脉动和减少起动时间为目标,研究了含零矢量DTC的控制性能,并从仿真角度对传统DTC进行优化。确定零矢量最优作用区间,保证了电机稳定运行时较低的转矩脉动又实现了电机具有较短的起动时间。

  • 标签: 永磁同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零矢量
  • 简介:根据瞬时功率理论,建立了光伏并网逆变器在旋转dq坐标系下的功率预测模型。采样并网电压、电流后,利用该模型能够直接预测出并网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然后,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选用预测功率与给定功率误差的绝对值之和作为价值函数,根据功率预测模型,选择最优空间电压矢量,设计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无需使用PWM调制模块和内环电流控制,计算量小,易于实现。在光照强度稳定、变化等条件下,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并网逆变器能够跟踪光照变化快速输出有功、无功功率,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标签: 光伏发电 并网逆变器 预测模型 直接功率预测控制
  • 简介:甲醇以其能量密度高,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和储存方便等优点倍受关注,因此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已成为世界燃料电池研究的一个热点.介绍了二元合金、多元合金阳极催化剂、阴极催化剂和质子膜的研究现状;报导了国内外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样机达到的技术水平.

  • 标签: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阳极催化剂 阴极催化剂 质子膜 燃料电池样机
  • 简介:对广州从化雅芳(AVON)制造有限公司新厂房的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紧急情况提出了解决及处理方法,为和调试步骤。蒸气双效吸收式冷水机组进行了安装后的调试工作,并对运中央空调中的蒸气双效吸收式冷水机组提供了正常运行数据

  • 标签: 吸收式冷水机组 双效 蒸汽 处理方法 紧急情况 有限公司
  • 简介:本文提出了感应电动机的直接转控制方法,它能控制电动机的转矩脉动量小,并保持恒定的开关频率、常规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的缺点是时机在低速区有较大的转矩脉动,且开关频率随磁不足幅度和电动机的运转速度不同而变化。本文提出的方法是采用瞬时转矩方程,推导出转矩脉动有效值方程。在每个开关周期,以满足最小转矩脉动的条件,用脉动方程求出最佳开关时刻。本方法还考虑了稳态时低转左脉动的特性,又考虑了转矩的快速动态特性,从而改善了直接种矩控制的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证明本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较是可行的。

  • 标签: 直接转矩控制 感应电动机 逆变器 最小转矩脉动
  • 简介:在Buck-Boost直流变换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直接AC-AC变换器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该变换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替代传统的自耦变压器,并具有体积小、输出电压范围宽等特点。本文用凌阳单片机SPMC75F2313A作控制器研制了一台单相直接AC-AC变换器原理样机,采取电压反馈控制实现了稳定的输出电压。实验结果证实了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直接AD-AC变换器 Boost-Buck拓扑 单片机
  • 简介: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交交直接变换器的新型无功补偿器,没有直流储能环节,补偿器可靠性更好,成本更低。以推挽正激式交流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型STATCOM的工作原理、补偿特性以及控制策略。首次将高频隔离变换器引入新型STATCOM的研究,实现了网侧和补偿电容的电气隔离,增大了补偿器补偿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相无功电流检测方法的直接电流控制方案,相较于目前基于正交分解模块和dq坐标变换的控制方式,该方案计算量小,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以上理论分析以及本文提出的直接电流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推挽正激式交流变换器的新型STATCOM可以实现对网侧无功电流的实时动态补偿,系统稳定性好,闭环控制调节快速,无静态误差。

  • 标签: 交交直接变换器 推挽正激 STATCOM 直接电流控制
  • 简介:由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三季度清洁能源投资为550亿美元,较2013年同期的489亿美元,增长了12%。第三季度通常较第二季度稍弱,2014年第三季度相对于第二季度投资强劲的652亿美元,下跌了16%。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达到1,751亿美元,超出2013年同期16%,因此预计2014年的投资金额将在前两年的下降后出现反弹。

  • 标签: 能源投资 数字显示 投资金额 新能源 财经
  • 简介:本文以比例谐振控制电流内环的电压型整流器(VSR)和电流型整流器(CSR)为研究对象,在直流侧电压平方为外环的VSR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以直流侧电流平方为外环的CSR控制结构。给出了两种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及数学表述形式,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最优阻尼系数下的自然振荡频率与负载以及PI调节器参数的函数关系及变化趋势,得出以稳、动态性能最优为目标的两种系统结构对负载的适应性,并给出系统设计中拓扑结构的选择依据和方法,从而简化设计流程,缩短调试周期。在数学推导基础上,搭建了仿真模型,并代入实际系统的参数进行了模拟验证,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

  • 标签: 电压型PWM整流器 电流型PWM整流器 直接功率控制 负载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