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6月下旬,浦东新区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浦东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发包和招投标监管方式的通知》(浦建委建管[2016]23号),对部分工程建设的项目发包和招投标监管方式做出重大革新。改革从201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期两年。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1、非国有资金控股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关活动由发包人自主决定是否招标。2、国有资金控股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开招

  • 标签: 建设项目发包 工程建设项目 招投标监管 国有资金 招标人 招标投标活动
  • 简介:摘要:台风“烟花”严重影响了浦东机场的正常运行,本文分析了此次台风过程对浦东机场气象观测工作的影响,发现在台风过程中,观测员除了关注降水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还应该密切监视气象设备的运行状况。

  • 标签: 浦东机场 台风 气象观测
  • 简介:摘要开发建设新城新区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本文从新城新区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客观分析我国新城新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较为理性地提出新城新区开发建设中的意见建议。

  • 标签: 城市新城新区 规划建设 存在问题 意见建议
  • 简介:摘要:利用机场观测报文、卫星云图和MICAPS等气象资料,对2021年12月22日浦东机场出现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初步探讨大雾天气出现时的天气形势和地面风场,结果表明大雾发生时上海地区地面处于弱气压场控制,高空三层为西北或偏北气流控制,上海北部浅层有辐合带存在且随时间推移向南压过浦东机场。本次大雾天气过程中,前期以部分雾为主,辐射雾的特点更显著一些,后期能见度迅速下降,更具平流雾的特点。

  • 标签: 浦东机场 辐射雾 平流雾 预报经验
  • 简介:摘要:利用激光雷达、机场观测报文、自动站数据和MICAPS等气象资料,对2023年11月22日浦东机场出现的一次部分雾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初步探讨了部分雾与大雾在发生阈值和预报思路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利于发生大雾的气象条件下,浦东机场在一定情况下仍可能出现部分雾天气,且部分雾对航班运行的影响同样较大。利用激光雷达可以较好的对部分雾进行探测,利用探测结果可以更好的分析出部分雾的范围和强度,对提高预报准确性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浦东机场 部分雾 激光雷达 跑道视程
  • 简介:摘要:2021年09月10日下午浦东机场发生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本文将通过对该过程发生发展状况以及观测员人工观测的气象要素与AWOS器测要素值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整理服务经验,提高服务水平。

  • 标签: 气象观测 浦东机场 强雷雨
  • 简介:摘要:新形势下面向“十四五”,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哈尔滨新区的核心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特色产业集聚显现,对外开放地域优势十分明显,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及“龙江丝路带”重要核心节点,是我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步伐的新动力支持,是引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增长极,也是建设现代自主创新体系,引领黑龙江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探寻哈尔滨高新区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黑龙江省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对外开放合作等具有重要性作用。

  • 标签: 高新区 发展 创新
  • 简介:摘要:2022年3月12日华东地区出现较大范围平流雾天气过程,通过对实况与预报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对本次天气过程进行总结,得失分析,以期对以后的预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平流雾 浦东机场 高压后部
  • 简介:摘要:本文以2020年9月16-17日浦东机场的一次暴雨过程为个例,分析对比了气象自动观测系统(AWOS)数据和人工观测记录,对气象观测员的服务质量进行分析,对多跑道多观测点的机场的雨强判断进行讨论,表明了精细化服务的重要性。

  • 标签: 浦东机场 暴雨天气 观测服务
  • 简介:摘要:论文分析了雄安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创新驱动能力不足、承接非首都功能转移仍然存在较大障碍、人才承载力较弱、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指出了雄安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即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高端高新产业,筑基高质量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驱动高质量发展。

  • 标签: 雄安新区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 简介:摘要随着低碳理念的推广与普及,低碳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低碳城市是指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内涵在城市中发展的延伸,因为城市作为最大的碳源和最具减排潜力的区域,所以使低碳城市成为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发展的重要落脚点和支撑点。本文主要对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进行分析与研究。

  • 标签: 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生态理念
  • 简介:摘要:青海高新区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以中藏药、特色生物和食品保健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本文通过对四大主导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产业发展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推动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 标签: 青海高新区 产业规模 现状 高质量发展
  • 简介:摘要:在普湾新区的地基处理过程中,面临了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普通的桩种达不到承载力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工程上采用了混凝土载体桩,载体桩和一般的桩基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载体桩是一种典型的端承桩,主要靠桩端承受荷载,桩端所承受的荷载占整个桩所承受的荷载的80%以上,载体桩的施工过程中加入一些高强度的碎石块等等,然后进行强夯,形成致密的结构,进而形成扩大的载体结果。它的受力机理和一般的桩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 标签: 混凝土载体桩 夯实 静载试验
  • 简介:摘要:浦东国际机场地处沿海,受低云天气影响极大。本文使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气候志数据,对本场2011年至2020年的低云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并将低云分类,分别统计其时间分布情况。本文还对各气象要素与低云天气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0米以上地低云多发于六月,而低于60米的低云相对更容易发生在二月。过去十年间低云天气发生频率呈现波动式降低。诸多影响因子中,相对湿度与低云发生频数的相关性最佳。统计显示,浦东机场的低云天气最常发生在风向60-180°,风速3-6米/秒,相对湿度91-97,温度8-14摄氏度,气压1002-1014hPa的区间内。

  • 标签: 低云 统计分析 时间分布 相关系数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2019-2021年民航机场METAR报文资料,针对波音737成熟量产型飞机,通过定义成熟量产机型安全可飞状态气象要求,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浦东、昌北、东营、敦煌机场可飞天资源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未来某国产民用大飞机在当地开展本场飞行任务提供参考,分析结果如下:对于成熟机型,浦东、昌北、东营、敦煌机场可飞天资源较丰富,月可飞天数都超过了22天。其中昌北和浦东机场可飞天资源分布存在明显波动,夏季可飞天资源相对较少,最低值出现在6-7月,与每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的发生基本一致;敦煌、东营机场月均可飞天数明显多于浦东、昌北两机场,且分布较均匀,月均可飞天数超27天。

  • 标签: 国产大飞机 成熟机型 本场飞行 可飞天资源统计
  • 简介:摘要:2021年09月02日下午浦东机场发生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通过对该过程发生发展状况以及观测员对风温压能见度等要素保障情况与实际器测要素值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整理保障经验,提高保障水平。

  • 标签: 气象观测 浦东机场 强雷雨 气象服务
  • 简介:摘要:2023年08月17日午后起,浦东机场经历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浦东机场进出港航班正常性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对当日天气过程及服务情况进行回顾分析,选取浦东当日部分时间段AWOS资料、人工观测记录、探空资料,重点对气压、风、RVR和降水量四个变化剧烈且显著影响飞行安全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提炼强对流天气中的观测服务要点,对今后强对流天气下的观测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气象观测 浦东机场 强对流 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