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葛洲坝工程自大江截流之日至工程试运行。进行了较全面的水力学原型观测工作。连续5年多在汛期进行了各级流量下的二江泄水闸和三江冲砂闸的观测工作;在枯水季节做了排沙底孔、上下游航道和船闸的原型观测工作.1986年汛期对投入试运行的大江电厂排沙洞和排沙底孔进行了原型观测。本文对所进行的观测设计、观测技术改进及资料分析。以及主要观测成果和经验教训作简要介绍.旨在为监测大坝安全、验证设计、模型试验和修改运行调度规程提供参考,并为今后分期施工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葛洲坝工程 水力学 原型观测 截流 排沙洞 排沙底孔
  • 简介:介绍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水力学安全监测设计原则、测点位置以及在施工期、运行期泄洪时进行的较全面的水力学安全监测。监测成果表明:从水力学方面而言,大坝是安全的。本文是清江隔河岩水力学安全监测的总结,对同类坝型的水力学安全监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清江 隔河岩水利枢纽 水力学 安全监测 泄洪建筑物 洪峰流量
  • 简介:为解决用多拱梁分载法进行拱坝动力分析时计算较困难的问题,提出用多拱梁位移法作为拱坝动力分析的方法,即把拱坝离散为一系列水平向的拱和竖向的梁,推导出拱单元、梁单元、基础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用子空间迭代法计算拱坝的前n阶自振频率和振型向量,然后可计算出地震作用时拱坝的动力荷载及地震引起的拱坝应力.

  • 标签: 拱坝 动力分析 多拱梁位移法
  • 简介:日本已研制了一种连续激光扫描系统测量放空的水工隧洞的表面状况。作者称,这种新系统比传统检查方法更迅速、更安全、更准确。

  • 标签: 水工隧洞 日本 安全 准确 检查方法 连续
  • 简介:在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时间拟提前,截流流量也因此提高至10300~12200立方米/秒的情况下,水力学试验研究解决了上、下游双戗堤截流、龙口设置拦石坎、抛投材料的稳定性、截流与通航的关系等多项关键的技术问题。实施过程中,模型试验全程跟踪原型施工,提供了大量的复演和预报试验成果,为实时决策提供了依据,为明渠截流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 标签: 三峡工程 明渠 双戗堤截流 水力学 通航 截流
  • 简介:动力模型在防洪决策支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系统的网络化由于其易发布、好维护等优点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水动力模型网络化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WWW服务模型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相结合的B/S/S(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结构;讨论了水动力模型在该方案中的位置,提出将模型的表现、交互部分和计算部分分开,分别位于B/S/S结构中的三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怎样实现上述的结构进行了讨论,对于其中的难点WEB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计算部分)的交互,分析了可采用的多种技术:基于特定协议的Socket(套接字)、命名管道、RPC(远程过程调用)、COM(组件对象模型)、CORBA、RMI、DCOM(COM+),基于通用协议的WEBSERVICE(包括.NET和SUNONE两种WEB技术体系)等,提出了利用Socket技术实现WEB服务器与水动力模型计算部分进行交互的解决方案,并阐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哈尔滨城市防洪决策支持系统中的运用实例.

  • 标签: 浏览器 WEB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结构 水动力模型 套接字技术
  • 简介:波速测试、钻孔弹模测试已成为固结灌浆质量检查的有效方法,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SL62-94(简称"94灌规”)中关于固结灌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中概述了测试方法及测试要求,通过对测试、评价方法及不同介质在不同灌浆条件下的波速,以及弹模实测值的分析研究,提供灌浆后波速值vp与弹模值E或变模值E0的对应关系,探讨固结灌浆质量评价中的统计方法及评价标准,为"94灌规”的修编及固结灌浆质量检查提供参考.

  • 标签: 固结灌浆 质量检查 方法 评价
  • 简介:适用小型水电站的一项创新性的水轮机密封技术,在意大利米兰由JohnCrane公司提出。该公司的新37型全开口平衡机械式端面密封采用了额外加固的碳化硅开口环,取代了通常使用的碳类型。

  • 标签: 小水电站 小型水电站 水轮机 加固 公司 动力
  • 简介:为研究河口的泥沙输移规律和最大浑浊带与盐水入侵、咸淡水混合等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具有二阶精度、建立在9结点有限单元上的三维水动力及泥沙输移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由水平密度梯度引起的斜压项、引用2.5阶Mellor-Yamada紊流模型耦合计算水流的涡动黏滞性系数与物质的紊动扩散系数。本模型采用破开算子法求解控制方程:用欧拉-拉格朗日法求解水平对流项;用有限元法求解水平扩散项;有限差分法求解垂向扩散项。模型应用于模拟珠江口的泥沙运动,计算域包括整个河口的八大口门,用1998年7月的洪季大潮实测资料进行了潮位、流速及流向、盐度及含沙量等的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文中简要讨论了珠江河口的泥沙输移、盐水入侵及最大浑浊带等物理现象。

  • 标签: 三维模型 泥沙输移 珠江口 盐水入侵 最大浑浊带
  • 简介: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与其支流丹江的汇合口下游800米处,控制流域集雨面积95200平方公里,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和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也是实现南水北凋中线方案的重要水源工程。工程于1958年动

  • 标签: 丹江口水利枢纽 泄洪深孔 水力学 原型观测 水源工程 南水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