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改性HA对U(Ⅵ)吸附影响。考查pH值、时间、U(Ⅵ)的初始浓度和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改性腐殖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大,改性腐殖吸附U(Ⅵ)的最佳pH值为6,最大去除率为99.37%,吸附在60min内基本达到平衡。UO22+在改性腐殖上的吸附是放热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达0.99以上,表明IHA对铀的吸附是以表面为主要吸附位,并不是均匀的单层吸附。图8,参9.

  • 标签: 六价铀 吸附 腐殖酸
  • 简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铝和铅的复合污染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和铅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长势产生明显影响;铝和铅均使大豆须根减少,须根变得粗而短,颜色变深.铝与铅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具有复杂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在不同的水平组合及不同植物器官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影响株高因素的主次顺序为:〉铅〉×铅,影响根长因素的主次顺序为:〉铅一×铅.随着酸化程度的提高,交换性铝的含量显著提高,吸附态羟基铝整体呈下降趋势.当酸化程度相同时,交换态铝随外源铅的增多而减小,吸附态羟基铝呈上升之势.外源铅进入土壤后,主要以活性较高的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存在.铝和铅的交互作用可能与铅的加入影响土壤铝的形态有关.图8,表3,参15.

  • 标签: 红壤 铝毒 铅污染 大豆 交互作用
  • 简介:为了了解三种常见植物对养殖废水中磷(TP)的去除能力,通过模拟实验系统地研究了芦苇、凤眼莲、蕹菜对养殖废水中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三种供试植物对养殖废水中TP的去除效果大小为:芦苇-凤眼莲植物组合〉芦苇-蕹菜植物组合〉凤眼莲〉蕹菜〉芦苇.在处理15d后,供试的三种植物对养殖废水中磷的去除率在58%-91.25%之间,而对照组为37%-62.5%,供试植物对养殖废水中磷有较强的去除效果.图5,表3,参9.

  • 标签: 总磷 植物 养殖废水 去除效果
  • 简介:为了探讨和分析高耐铝植物的生态恢复作用,采用不同浓度水杨(SA)和AlCl3溶液共同对生长一致的八仙花组培苗进行胁迫处理,研究SA对其铝毒害的缓解效应。通过形态观察和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SA不能消除铝胁迫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高浓度会产生毒害效果,但低浓度SA能够有效降低质膜过氧化损伤,增加植株中SOD和POD活性,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减少MDA的积累,从而缓解铝胁迫的毒害。

  • 标签: 八仙花 组培苗 铝胁迫 水杨酸 缓解效应
  • 简介: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是处理土壤中石油烃(TPH)污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论文阐述了土壤TPH污染的产生、危害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修复方法的各自特点,其中重点介绍了微生物修复方法,论述了土壤中TPH在微生物表面的吸附、转运,在微生物体内的降解以及相关降解酶及基因;详细介绍了电子受体、温度、pH、营养元素等外界因素对微生物修复TPH污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土壤TPH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土壤污染 总石油烃(TPH) 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修复
  • 简介:为了探讨不同水平腐殖作用下沉积物中纳米氧化铜(CuO-NPs)对底栖生物生态毒理学效应的影响,以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为受试生物,通过腐殖和CuO-NPs加标沉积物的慢性(28d)生物测试,研究了肝胰脏中Cu的生物积累、Na+K+-ATP酶(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浓度CuONPs处理组(60μg·g(-1)),沉积物中腐殖水平对Cu的生物积累以及ATPase、SOD和CAT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在中、高浓度CuO-NPs处理组(≥180μg·g(-1)),Cu的生物积累均随腐殖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肝胰脏ATPase活性随腐殖水平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当腐殖水平为0.05g·g(-1)时,SOD活性显著高于未添加腐殖组,表现为显著诱导,当腐殖水平≥0.1g·g(-1)时,SOD活性开始下降,并具有浓度依赖性;随腐殖水平的增加,肝胰脏CAT活性总体上表现为浓度依赖性显著下降。由于沉积物中腐殖的存在,显著增加CuO-NPs在沉积物中的分散稳定性,更容易被铜锈环棱螺摄取,从而通过增加CuONPs的生物积累而增强对铜锈环棱螺的生态毒性。

  • 标签: 腐殖酸 纳米氧化铜 生物积累 ATP酶 抗氧化酶 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