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麦克弗被誉为“20世纪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西方政治理论家,在与当代自由主义民主交锋的过程中,麦克弗借鉴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揭示自由主义民主的本质根源是“占有性个人主义”,并且基于当代民主理论的前沿,提出了参与式民主理论,对参与式民主制度以及参与性社会的实践进行了诠释和建构。

  • 标签: 麦克弗森 占有性个人主义 参与式民主
  • 简介:近代中国政治改革呼声日益增加,经济结构转型迫在眉睫,思想文化交流范围加大、程度加深,广大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治国理政的相关理论时往往首先利用传统文化的合理部分进行理性架构,当这一分析和阐释无法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时,他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国外传人的思想,甚至不惜克服艰难险阻去国外求学,考察国外各种文化思潮。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蔡和,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民族忧患意

  • 标签: 善恶观 经济结构转型 近代中国政治 中国现实问题 先天下之忧而忧 相关理论
  • 简介: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爱斯坦的后期电影理论中的几个要素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般审美;选取爱斯坦理论关注中的几个看似是马克思主义的要素,用乌托邦想象的方式来进行评论;探寻爱斯坦的电影和美学理论中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可以说它影响了苏联官方美学理论,但又不仅仅如此。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爱森斯坦 乌托邦 观看行为 审美集体性
  • 简介:蔡和是我们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为译介、阐释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以此为指导分析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社会构想的主张,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中国化。

  • 标签: 蔡和森 社会形态理论 中国化
  • 简介:姆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和毛泽东研究专家。在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所任所长期间,他主编了在海外中国学界有着重大影响的杂志——《中国季刊》,专门从事毛泽东和毛泽东的思想研究。他撰写的《毛泽东》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确立了其在西方毛泽东研究领域屈指可数的权威地位。随后,他又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毛泽东研究的论著,进一步拓宽了毛泽东研究的领域,对推进海外中国学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世界范围内毛泽东研究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施姆在长达四十余年的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中,形成了自成一统的学术见解。

  • 标签: 毛泽东思想研究 施拉姆 毛泽东研究 中国问题 中国学界 西方世界
  • 简介:当代法国学者布鲁诺·图尔的名著《自然的政治》聚焦干自然、政治和科学关联域,旨在探讨如何把科学带入民主的政治生态学问题。图尔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非现代主义等理论话语,从政治生态学维度批判将公共生活划分为自然与社会的旧式两院制“洞穴政治”,精心设计新型大厦。他强调依照正当程序行使考量权、排序权和跟进权,让不同专业人士各尽所长,为人类与非人类共同集体的“宇宙政治”作出贡献。图尔政治生态学思想对当代民主法制国家和政治体制的建设,具有重要参照性和启迪价值。

  • 标签: 布鲁诺·拉图尔 自然政治 政治生态学
  • 简介:深受普文学理论影响,瞿秋白提出了一些错误主张,但其文学理论同时具有对抗、纠正普文学理论的创新因子,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普文学理论错误的清算。

  • 标签: 瞿秋白 拉普文学理论 无产阶级文学 对抗 清算
  • 简介:在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民主政治规划中,重构“领导权”概念可以说是他们的核心策略。在他们看来,“领导权”概念是马克思主义话语内部产生的、具有消解其本质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逻辑之潜质的重要范畴,对它加以批判性重构,可以使之成为“激进、自由和多元的民主斗争形式的有用工具”。为了清除经典马克思主义“领导权”概念中的经济决定论的本质主义残迹,他们引入拉康精神分析学的缝合理论来对领导权的连接逻辑进行重新阐述,试图建构一种符合激进民主的社会组织原则,此原则既要杜绝任何导致本质主义一极权主义的可能性,又要避免陷入放任无序的无政府状态。保持领导权连接的偶然性和开放性,是民主革命得以深化的惟一有效途径。

  • 标签: 领导权 后马克思主义 激进民主 缝合
  • 简介:<正>克劳(E.Laclau)和墨菲(C.Mouffe)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其激进多元的民主理论。从实质而言,这一理论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哲学学说。但迄今为止,对他们的政治哲学观,国内学界所论甚少,而主要侧重于罗尔斯、诺齐克,包括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哈贝马斯等哲学家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因此,集中探讨"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观,在时下的政治哲学研究中就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本文主要集中于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克劳和墨菲的政治哲学思想,特别是其提出

  • 标签: 后马克思主义 领导权 政治哲学观 政治哲学思想 哲学批判 克劳
  • 简介:<正>多元的激进民主理论是以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新"政治纲领和社会学说,而"articulation"范畴则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对以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起着至为重

  • 标签: 后马克思主义 偶然性 链接 克劳 柏拉图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简介:中西方在文化、现代性方面有着诸多共同点,但中西方的政治哲学存在着明显不同,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政治逻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加强有关中西方权利思想的语境问题的理论思考,有助于对中西方政治生活与政治方式的精确理解,从而促进思想交流,缩小分歧。

  • 标签: 认识论大革命 西方自由主义 中国文化 政治逻辑 语境问题
  • 简介:<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于如何扬弃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制度的问题成为了政治哲学的一个争论热点。在五、六十年代的关于在"社会主义合法性状态"中继承和复兴直接的卢梭主义民主和康德主义的法律—立宪保证问题的大讨论中,意大利的著名马克思主义者德·沃尔佩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在其代表作《卢梭和马克思》的政治论文中,他将历史连续性原则同传统理论

  • 标签: 平等主义 社会主义理论 沃尔佩 合法性 政治自由 政治哲学
  • 简介:一本讲述政治家观点的书,20世纪末世界所发生的最重大变化都离不开他的名字,不能不引起有兴趣的读者的热切关注。米·戈尔巴乔夫与鲍·斯文的访谈录第二版增补版探讨了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本国历史的现实问题以及当代政治问题。这是世界级政治家与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间一场生动坦诚、时而也是尖锐的对话,在读者面前展示出苏联第一位总统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侧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开始在苏联实行改革时所遵循的观点和动机。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政治学 21世纪初 马克思主义 重大变化 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