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以'乌托邦的力量——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为主题的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集中讨论了乌托邦的当代叙事、不同时空中的乌托邦表达形式、文学艺术中的审美乌托邦、科幻文学与乌托邦以及乌托邦与审美的革命等话题。当代世界美学通过对乌托邦的重新思考,尤其是中国学界对乌托邦的中国形式及其审美表达的研究,是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探索,实现了对中国当代美学学术话语的引领。乌托邦这一现代性追求,在经历乌托邦、'敌托邦'、'女托邦'、'巫托邦'等众多形态后,化为'好托邦',这是当代美学政治哲学转向的必然要求,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 标签: 乌托邦 审美表达 审美革命 科幻文学 现代性
  • 简介:毛泽东在建国前曾经有过出国机会,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最终都没有能够实现,非常可惜。如青年时期的二留学机会放弃或落空,1929年主动求去苏联学习及休养未成行,1934年拟被送去苏联治病未被同意,解放战争时期访问苏联的计划被多次推迟。

  • 标签: 建国前 毛泽东 出国机会
  • 简介:2016年是英国著名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1516年)500周年。500年来,"乌托邦"一词成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家园、制度的向往和追求的表达,乌托邦精神作为人类精神引擎和文化驱动力,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人类思想和文化普遍处于困境的语境下,乌托邦理想能否再次成为人类克服时代困顿、伦理危机,实现价值重建的精神动力?这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既是实践的,也是理论的。为此,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托马斯·莫尔 伦理危机 “乌托邦” 人类社会 当代美学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于2018年4月14日在京召开。论坛主题为“毛泽东思想与改革开放”,旨在深入学习、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论坛 综述
  • 简介:尊敬的会议主席王杰教授、各位学者、各位参加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的与会人员,大家好.如果在一百年前,有人提议要组织一群知识分子在一百年后相聚杭州,共同讨论乌托邦的话题,这想法本身就很具有冒险精神,而且最有可能得到的答复是——这个提议本身就是一个乌托邦之梦。因为无论此时还是彼时,乌托邦都与现实相

  • 标签: 乌托邦力量 力量美学 国际马克思主义
  • 简介: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经过两天的会议,不同观点、不同研究角度、不同学科的各位专家学者就'乌托邦的力量——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发表了很多十分重要而有趣的观点,向学术界呈现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哲学、美学、艺术理论研究者关于当代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会上,许多学者通过交流成了朋友,许多学者与出版社或杂志社达成了

  • 标签: 乌托邦力量 力量美学 国际马克思主义
  • 简介:就在路易·波拿巴到达巴登-巴登之前,这个小城就布满了装扮成艺术家和花花公子的法国密探、警察和宪兵。他们从他在火车站下车开始,一路尾随到他下塌的斯蒂凡妮·贝德饭店,当他有几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他们就狂呼乱叫,虽然他们的“皇帝万岁”的欢呼声常常被德国旁观者的嘘声所淹没。在皇帝的随从中,弗略里将军和法伊将军令人生厌的粗俗相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位有着猫头鹰一样的眼睛和鹦鹉一样的鼻子的主人公的出场效果,与他的滑稽使团相呼应,他还穿上了那件具有历史意义的灰色外衣。他与摄政王的私下会谈只持续了45分钟,而在与霍亨索伦王朝其他权贵的全部会谈中,他都不得不同时面对全体德意志小君主,因此很难有机会就重大事务进行交易。在离开巴黎之前,

  • 标签: 历史意义 路易·波拿巴 巴登-巴登会议 卡·马克思 财政预算案
  • 简介:纵观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其他任何思想体系都无法比拟的强大生命力。时值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返本开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以此筑牢我国治国理政、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共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蒋建农在《党的文献》2016年第1期撰文认为,探讨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问题,可以从“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时期”两个概念,即从遵义会议本身和从遵义会议的酝酿、召开及其决议的最后通过乃至下发、传达与贯彻这一完整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遵义会议本身虽然并没有推举毛泽东“在党内负总责”,也没有让他成为“最后在军事指挥上下决心的负责者”,

  • 标签: 遵义会议 领导地位 毛泽东 地位问题 《党的文献》 军事指挥
  • 简介:毛泽东在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为社会主义事业运筹帷幄的同时,诗兴盎然,进行了一系列诗词活动,留下了伟大诗人的历史足迹。

  • 标签: 毛泽东 成都会议 诗词活动
  • 简介:1996年10月24—26日,来自德、俄、法、日、韩等国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专家在德国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召开了MEGA^2I/5《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的编辑讨论会。会议围绕陶伯特领导编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哪些文本可以收入MEGA^2I/5((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的文本的编排顺序原则、卷的题目等重大问题上产生了激烈争论,各国专家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此次讨论会加深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编辑原则上的分歧。

  • 标签: 《德意志意识形态》 MEGA^2 编辑原则
  • 简介: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是我军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我军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是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保证。这一光辉思想是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借鉴苏联红军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革命实际不断进行艰辛探索而逐步形成的。在毛泽东主持召开的著名古田会议上,他提出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部队、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巩固发展新型人民军队内外关系等思想,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指导着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

  • 标签: 《古田会议决议》 毛泽东 建军思想
  • 简介:遵义会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挽救党和红军命运、进而挽救中国革命命运的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的地位源于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批评了第五反"围剿"以来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通过了关于反对敌人"围剿"的总结的决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而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毛泽东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遵义会议的酝酿准备阶段、主体会议阶段和接续完成阶段,毛泽东都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及影响。

  • 标签: 毛泽东 遵义会议 作用 影响
  • 简介:毛泽东对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并积极做党和红军一些领导人的思想转变工作,使他们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决裂,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条件。二是在遵义会议上深刻分析和批判了"左"倾错误路线,得到了大多数与会者的支持和拥护,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是党和红军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是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红军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掌握战争主动权,四渡赤水,取得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是一对中国革命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会议,而毛泽东对遵义会议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也将铭刻在中国革命不朽的丰碑上,永垂青史。

  • 标签: 毛泽东 遵义会议 历史贡献
  • 简介:2018年7月17日,四川省政治学会“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全会精神”专家座谈会暨第六届理事会会长会议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政治学会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井安研究员主持,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教授、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校长裴泽庆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伯海教授、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李俊教授、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黎万和教授以及来自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四川省政治学会副会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政治学会 第六届理事会 专家座谈会 省委党校 会长会议
  • 简介:城镇住房保障起步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发展壮大于住房资源市场配置缺失或失灵过程中,其转型更与住房保障供求关系和国家相应政策环境变化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使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发生了新的变化,保障转型的新理念内涵正在逐步酝酿,以'创新'促进理论和制度完善,引入多样保障模式和方法;以'协调'拓展保障与市场、人、环境的健康融合;以'绿色'督促资源配置,落实'以人为本'等要求,实现'和谐人居';以'开放'破解保障中的种种封闭状况;以'共享'落实全民在住房保障上有更多获得感和获益感。大理念将促进城镇住房保障转型发展新思路的形成与拓展,贯穿扩展保障对象覆盖面、完善'一租一售'模式、关注保障结构性变化发展的三条主线,在'保基本'、'广覆盖'、'梯度及无缝化'三大板块上重点突破。

  • 标签: 十三五 五大发展理念 城镇住房保障 转型发展新思路
  • 简介: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召开的古田会议,是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后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和红军建设的一伟大的创新实践。古田会议的历史贡献之一就是第一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主张,并且成功探索了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这些成功探索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源泉,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以深刻的历史启示。

  • 标签: 党的建设 古田会议 科学化 党的工作 创新实践 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