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11月10—13日在湖北恩施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博士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流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发展战略规划办公室、恩施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周南文化沙龙联合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管理委员会秘书长胡滨,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肖安民,中共恩施州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吴尚民、副所长余涌等应邀出席开幕式。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博士后流动站 文化研究 发展论坛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
  • 简介:6月26—27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由全国博士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科学基金会、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科研流动和伦理学研究杂志社承办。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82名博士研究人员参加了论坛。

  • 标签: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术论坛 哲学伦理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博士后研究人员 重点研究基地
  • 简介:<正>稷下学派和秦汉博士,我们知道向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两种学术名词。稷下学派在战国年代齐地稷下,学者所群聚的地方,构成了学术思想并起、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力量。秦汉博士则是秦代和汉代朝廷所聘任的一批学官,并无浓厚的思想活跃空气,职责在于传授经书和百家语给下一辈的弟子和诸生们。其实这样二项学派和机构,虽然时代不同,从事的事业亦异,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脉络相承。由稷下流衍蜕变而为博士,稷下学派实际就是后来秦汉时代博士官之所导源。现在我把这个观点析论如下:

  • 标签: 博士 稷下学派 秦汉时代 叔孙通 荀卿 学术思想
  • 简介:11月22~23日在上海举行,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的50多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王新生教授主持开幕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博士、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江素华副部长、中山大学哲学系副主任马天俊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赵士发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增定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詹康副教授先后致辞。

  • 标签: 博士生学术论坛 大学哲学 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 简介:12月21—22日在中山大学举办,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承办。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副主任马天俊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鞠实儿教授致开幕辞。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王新生在开幕式上发言。共有来自5校的38名研究生分别就各自提交的论文进行了汇报,来自各校相关专业和领域的教师给予点评。

  • 标签: 哲学系 博士生 中山大学 大学哲学 论坛 北京大学
  • 简介:12月14—15日在上海召开,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经典与诠释研究中。G、哲学系主办。来自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同济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中国哲学研究:问题与走向”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中国哲学史理论与方法问题,“中”“西”“马”哲学比较,先秦哲学、宋明哲学及近现代哲学,儒家政治哲学,观念史,及中国哲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困境等。

  • 标签: 中国哲学研究 哲学博士 学位点 长三角 华东师范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
  • 简介:2014年3月26日,山东大学授予香港大紫荆勋贤饶宗颐教授名誉博士学位仪式在香港大学举行。图为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左二)代表学校向饶宗颐教授(右二)赠送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刘大钧(左一)所书“崇德广业”巨幅贺词。

  • 标签: 山东大学 终身教授 香港大学 博士学位 饶宗颐 仪式
  • 简介:本文旨在对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发表西方政治哲学中关于自由概念与观念的争论作一综合评析。本文评介了麦卡勒姆的三要素自由概念,分析了哈耶克、阿伦特以及米勒等人对自由观念的划分,以揭示自由这一复杂的政治哲学概念的多重维度及其关联。

  • 标签: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伯林 概念
  • 简介:《论语学案》与《论语案》为浙东学者刘宗周与黄式三研究《论语》的力作。在《论语案》中,黄式三采用了刘宗周、万斯大、全祖望的学术观点,展现了对浙东学派的继承和反思。比较《论语学案》与《论语案》,在诠释经义方面,展示了从意义的理解到文本的还原之异趣。在学术思想方面,从《论语学案》的重心演变为《论语案》之崇礼。在文学气象方面,则由《论语学案》的崇气象嬗变为《论语案》的重考据。从《论语学案》到《论语案》,一方面展现了《论语》研究的传承,另一方面则为研究浙东学派思想的变迁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 标签: 《论语学案》 《论语后案》 浙东学派
  • 简介:苍是汉代礼学传承中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儒学史上的第一位礼经博士,其学术活动历经武、昭、宣三朝。他制定《仪礼》十七篇次第,又校书讲礼,著有《氏曲台记》。其弟子闻人通汉、戴圣参与石渠阁会议讨论,清代学者辑录的《石渠礼论》有闻人通汉材料七则;弟子戴德遵守其《仪礼》十七篇次第,并致力于丧服研究,著有《丧服变除》,又选辑礼、记等史料编为八十五篇的《大戴礼记》,有弟子徐良,传徐氏学;弟子戴圣重新拟定《仪礼》十七篇次第,并选辑四十九篇《礼记》,有弟子桥仁、杨荣;弟子庆普有弟子夏侯敬及庆成,东汉曹褒传习庆氏礼,并参与朝廷礼制改革。苍及其弟子的礼学传承,既促进了《仪礼》、《大戴礼记》、《礼记》等典籍的整理、形成和流传,又对西汉后期匡衡、师丹等人的郊庙礼制改革及东汉的朝廷礼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后苍 闻人通汉 戴德 戴圣 庆普
  • 简介:作为新公共管理的继承者和修正者被提出来的新公共管理,在三个维度全面超越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主张,一是权力重组,从强调分权到适度集权;二是结构重组,从机构裂化到主张机构协作与整合;三是关系重构,从倡导民营化到主张更加重视网络化治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主张对当前中国的行政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后新公共管理 超越 启示
  • 简介: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工业化进程是一场意义更大、范围更广、层度更深的社会变革运动。对于变革过程中的社会治理,人们通常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自然演进,二是自觉规划。在工业化进程中,人们选择了自然演进而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动荡,所以,在后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应当对社会治理进行自觉规划,以免人类陷入更大的危机和动荡,甚至走向毁灭。然而,目前的状况是,人类寻求合作的观念和呼声被淹没在了支持竞争的制度安排中,意图突破官僚制的组织设计仍维持着以往的中心-边缘结构,社会治理仍是以管理型政府为中心的。因而,在后工业化进程中自觉规划社会治理,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突破旧的制度框架和思维方式,建构起全新的政府模式,引导多元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

  • 标签: 竞争 合作 边界融合 服务型政府
  • 简介:爆发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破坏,而且对其政治、文化以至整个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后危机时代,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西方社会以至整个世界都在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与这种调整相适应,思想观念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期”。金融危机在更深的层面上既是一场思想文化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内在矛盾的一次总爆发,还是一场价值观的危机。

  • 标签: 后危机时代 文化矛盾 价值重构 金融危机 2008年 社会生活
  • 简介:11月23~24日在上海举行,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同承办。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邵强进主持,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玉刚教授、哲学学院俞吾金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沙宗平教授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王新生教授应邀出席并致辞。来自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专家学者及上海市各院校研究生共计90余人参加论坛。陈玉刚教授代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首先发言,俞吾金教授、沙宗平教授分别就“学术研究及创新”、学术研究的比较方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博士生学术论坛 大学哲学 复旦大学 研究生院 上海市 社会转型
  • 简介:<正>《管子》一书是“稷下学派”研究治国理论与方针的结晶与总汇,特别是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及治理国家方面的理论,对今日来说,仍然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本文只就《管子》与企业思想工作这个问题加以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 标签: 企业思想工作 管子 劳动者 治理国家 思想政治工作 经济管理
  • 简介:10月4~5日在北海道大学召开,由日本北海道大学哲学系主办,中户川孝治教授(KojiNakatogawa)主持。与会学者分别来自日本、中国、意大利、美国。受日方组织者邀请与资助,北京大学陈波教授及辽宁大学青年教师刘靖贤(北京大学博士)、安徽大学青年教师赵震(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朱薇和王海若共5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言。

  • 标签: 哲学系 工作坊 博士研究生 北海道大学 北京大学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