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隋代中国佛教史上一个极为短暂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统治者佛教采取鼓励扶植政策,隋代佛教出现了非常兴盛发展态势。而且此一时期还涌现出一批为佛教进一步发展而作出积极贡献的人物,其中,中国僧人彦琮就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一位高僧。彦琮协助来华印度僧人进行佛经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说,隋代五个重要佛经译场都是由于彦琮参与才得以正常进行。同时,他隋代译场中所译经典制作序言,高屋建瓴地阐释佛教经典基本义理,促进佛经流传。此外,彦琮也撰写了一批涉及佛教、儒释道三教关系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有价值著作。作为一位博学而又著述宏富佛学家,彦琮我们认识隋代佛教和了解中国佛教中国化所不可忽视一位重要人物,应当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 标签: 彦琮 佛学 贡献
  • 简介:突尼斯骚乱之初,几乎无人预见这会在周边地区引发连锁反应。毕竟,突尼斯社会太过“西方化”,缺乏阿拉伯国家典型特征。欧美的中东问题专家们谨慎告诫“埃及不是突尼斯”,然后“利比亚不是埃及”。这一切都似曾相识。1989讨论东欧变局问题,也有专家适时提醒“X不是Y”。而到了1990,“苏联绝对不是东欧”观点仍然相当流行。森林中没有两片相同树叶,

  • 标签: 西方化 知识界 综述 事件 阿拉伯国家 突尼斯
  • 简介:中国文化研究中,我们都不难深深感到作为区域文化齐鲁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精神上高度一致性,之所以这样说,并不仅仅是从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角度,而是从内在、本质特性而言。

  • 标签: 文化精神 社会理想 “大同” 山东 孔子 中国文化研究
  • 简介:孟子力主“仁义内在”说。《五行》说文用这一思想经文大加阐发。说文继承孟子扩充仁义端绪思想,发挥了经文“进”、“遂”概念。受孟子影响,说文也为外在具体善行在心里确立了一个根源性起点——仁义端绪,并把仁义实现圆满过程看作从端绪出发,经由主体由内而外扩充而完成过程。说文孟子语焉不详气论基础上提出了“仁气”、“义气”、“礼气”说,既合理解释了经文仁、义、礼实现过程,又拓展了孟子仁、义、礼根源性问题及其扩充问题。说文不提圣气、智气,是因为圣、智经文中有独特地位,且包含了气内蕴。

  • 标签: 孟子 《五行》说文 仁义观
  • 简介:基于陆淳《春秋》学撰著相关文献分析,从《春秋》宗旨解读、《春秋》辞义显隐、“三传”评价“无经传”取舍几个方面考察啖助、赵匡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陆淳二者学说取舍、继承发展,可知陆淳较好地结合了啖助赵匡思想并有所发展,理顺了唐中后期新《春秋》学思想体系,确立了学派启发后学两个重要发展方向,即走向义理经世经学研究,新《春秋》学派形成发展有重要贡献。

  • 标签: 新《春秋》学 陆淳 发展
  • 简介:睽卦卦义为睽而通,卦辞与各爻爻辞亦皆围绕此义而展开。睽睽乖之义,睽乖之所以能通,是因为本卦还有逊退象义。卦辞之所以仅“小事吉”,是因为逊退只能用于非原则性冲突,或者仅作为一策略运用。初九爻:“丧马”睽,“勿逐自复”通;“见恶人”睽,“无咎”通。九二爻:臣仆遇主人,本应退避,但“遇主于巷”,避无所避,睽;因属情势所逼,自身无过,故“无咎”,通。六三爻:受刑者艰难赶车,睽;因赶车很卖力,喻能洗心革面,终能获吉,通。九四爻:睽孤无助,睽;遇元夫得助,通。六五爻:同宗之间有乖违之事,悔,睽;乖违之事消解,故同宗之人一起登上宗祠吃肉庆祝,通。上九爻:求婚或娶亲队伍似寇盗,睽;“往遇雨则吉”,通。

  • 标签: 睽卦 睽而通 逊退
  • 简介:韦伯理性官僚制作为一理想组织模型,应用资本主义兴起与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但伴随着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向,现实中官僚制呈现出许多不足与缺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摒弃官僚制呼声高涨,使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对我国现实官僚体系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结论:理性官僚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此,理性官僚制应成为现代中国官僚组织转型目标导向。

  • 标签: 韦伯 理性官僚制 理想类型 理性 官僚体系
  • 简介:孔子与《易》有密切关系,抛开《史记》帛书记载不言,仅就《论语》中两条最直接材料来看确实如此。“加我数年……”当为孔子五十之前所说。五十之前,孔子也曾学《易》,而孔子认为知天命之年尤需学《易》。“不占而已”表明孔子解《易》以德,判定吉凶不需要占筮,而是取决于人德性。孔子以“生生德性”解《易》,以“道德必然性”解“天命”,通过揭去《周易》神秘外衣,发掘并发展天人之学,将隐微难言性与天道托诸于显著的人道德性,发展出天人合一德性学说。

  • 标签: 孔子 《周易》 五十以学《易》 天人之学
  • 简介:本文首先运用预期效应和供给正向冲击两作用机制理论诠释了财政政策非凯恩斯效应,然后利用三财政调整时期定义1979-21309间中国财政政策非凯恩斯效应潜在时期进行划分,并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政策产出增长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收入支出产出增长在紧缩时期产生了显著非凯恩斯效应,而且由于非凯恩斯效应此时处于支配地位,财政政策产出增长总效应也表现为非凯恩斯影响;但是正常时期扩张时期,财政收入支出均表现为凯恩斯效应,而且凯恩斯效应在扩张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 标签: 财政政策 产出增长 非凯恩斯效应 作用机制
  • 简介:齐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及其继任者渔业治理领域有着超前管理策略,主要措施有:立"海王之国"为基本国策,发展齐国海洋经济;行"官海"制,谋"渔盐之利",设"三虞"、"祈望"职管理陆海渔业;渔业生产"取物顺时,以时禁发";资源索取"网罟必有正"、"地利不可竭";重视经济调节,"相地而衰征",渔业税制机动灵活;运筹轻重,繁荣渔业外贸;海陆兼顾,发展淡水养殖。管仲诸先贤渔业治理策略循道而为,令顺民心,最终促成了齐国富民强国霸主业。其中,有关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调节法律思想,直至今天都有很强现实指导价值。

  • 标签: 管仲 《管子》 渔业 治理之策
  • 简介:宋代道学以天理作为性善论形而上学基础,这暗含了两个困难:一、与传统儒家经典之间矛盾;二、性之本体至善无恶,那么恶来源何在。道学中无论理学还是心学都必须面对这两个困难,并给出解答。本文以张九成"性善善不与恶思想为例,通过张九成与二程、张载、杨时、朱熹、胡宏思想家比较,展现性善论宋代发展完善思想脉络,并厘清道学以上两个困难解决途径。特别是通过讨论恶来源问题以及善恶究竟是实质义还是形式义,来分析二程、张九成、朱子与胡宏之间性善不同理解。

  • 标签: 性善 恶的来源 性善之善不与恶对 性无善无恶
  • 简介:《仪礼·丧服·大功章》有一段关于“始封君不臣诸父昆弟”传文,与经文有关大夫降服记述似有不合之处。自魏晋清代,多位学者曾作出讨论,其间涉及诸侯、大夫降服原则理解、门内门外亲亲尊尊关系安顿。本文依据历代礼家注释与讨论,尝试分析其间礼制与礼义纠结,并给出一定解答。

  • 标签: 始封之君 诸侯 大夫 降服
  • 简介:本文以江苏Z镇389份调查问卷为依据,探讨乡镇公共服务社会满意度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居民乡镇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以及影响评价结果因素。本文认为,乡镇居民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具有一定层次性阶段性,而居民满意度根据需求状况具有一定次序性。伴随着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成熟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文化娱乐、教育、科技、信息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大,同时对于政府行政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乡镇 社会满意度 问卷调查
  • 简介:刘大钧老师荣获中央文史馆馆员任命。作为他学生,我为老师感到自豪与光荣。我山大上本科时,便熟知山大有“文史见长”传统与特点。当时我邻村同乡历史系郑鹤声先生即是“八马”之一。

  • 标签: 刘大钧 经学研究 座谈会 教授 书面 中国
  • 简介:《管子》《淮南子》影响,体现在文本思想两个方面。《淮南子》中,既有《管子》文本袭用,也有《管子》思想继承。这与汉初社会思潮该书编撰意图有关,也与淮南王刘安门下聚集了一部分来自齐地学者有直接关系。

  • 标签: 《管子》 《淮南子》 文本 思想 影响
  • 简介:20126月25日,“刘大钧教授载誉归来与中国经学研究前瞻座谈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校董厅举行。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刘大钧出席座谈并讲话。山东大学副校长樊丽明主持座谈,山东大学副校长娄红祥、学校有关部门领导、人文学科各学院院长及师生代表三十余人出席座谈

  • 标签: 终身教授 经学研究 座谈会 刘大钧 中国 山东大学
  • 简介:本文以朱熹《中庸章句》“慎独”诠释作为立论依据,结合朱熹《大学章句》“慎独”诠释,与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中庸》注疏“慎独”进行比较,特别强调朱熹把慎独“独”诠释为“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而与郑玄、孔颖达注疏不同;同时还认为朱熹“慎独”专就“已发”上说,要求谨慎于人内心活动,与马王堆帛书《五行》篇“慎独”意在“内心专一”、郭店楚简《五行》篇“慎独”即指“慎心”,有许多相似之处。

  • 标签: 朱熹 慎独 已发 未发
  • 简介:明代“大礼议”围绕明世宗入继大统后伦序安排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争辩。清儒从礼学角度入手,不但彻底否定了张璁派“统嗣二分”原则,同时又批评杨廷伦序安排认为导致太庙“昭穆紊乱”。那么清儒那里怎样伦序安排才能使太庙“昭穆不紊”?清儒太庙昭穆认识与其整个宗法制度理解密不可分。宗庙昭穆常为父子相继,昭穆之变则会出现“以弟后兄”“以孙后祖”情况。本文正是希望在这一常一变之间梳理出清儒对于昭穆制度认识,这也将有助于辨明清儒“大礼议非礼”一说礼学基础。

  • 标签: 礼学 昭穆 大礼议
  • 简介:在任何现代政治场域中,过度关注、强调、放大人民抽象形象都是不明智,只有具体的人民才是正当性真正源泉。本文据此着力于共和国六十多年来人民想象、界定与分类,勾勒了不同时期并存三个人民形象,指出必须发现具体的人民,满足绝大多数人民需要,才能实现良性政治互动、良好治理状态。人民必得发现,必须发现人民,理想政治大厦才能有坚实支点。

  • 标签: 人民 发现人民 人民的形象 抽象的人民 具体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