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道教贵身重生,作为生命象征符号的""自始至终得到道教的尊崇。从饮水成仙到符水治病,再到各种仪式中的运用,道教以洁净身心、超度亡魂、表征神圣空间,的多种功能充分体现了生命道教热爱生命、济世度人的特点。本文从作为生命符号的意义和在道教仪式中的象征性两方面展开,揭示道教传统中""的独特价值。

  • 标签: 生命符号 仪式象征 道教传统 水元素
  • 简介:拉卜楞,历史上就称她为"第二西藏",是继西藏拉萨之后的又一个藏族文化中心;拉卜楞,历史上发挥了联结安多、辐射蒙藏、沟通中原的文化枢纽和宗教标杆作用。经过300多年的发展,拉卜楞寺已经成为藏族地区最具盛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重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之所以闻名遐迩,乃至成为藏区重要的宗教文化和艺术中心地之一,是因为她有容量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并以珍贵稀有的文物古籍和庞大的活佛转世系统、教区及众多驰名中外、超凡脱俗的高僧大德为依托。

  • 标签: 拉卜楞寺 藏族地区 藏族 藏族佛教
  • 简介:本文浅述了自晚清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对西北这一地区所贯彻的民本思想及其实践措施。从民族迁移、民族同化、整顿吏治和经济开化四个角度来实践安置工作,加大了对西北经济和人文社会的推动作用。本文进一步得出结论:左宗棠的民本思想对当前我国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左宗棠 陕甘安抚措施 民本思想
  • 简介:金刚萨埵忏悔法是藏传密教前行的基础修行内容,本文尝试从现代精神分析视角解读金刚萨埵观修方法的神秘外貌下所蕴含的心理机制,阐明其中触及并试图修复的人类深层心理创伤,指出金刚萨埵修行乃是通过直觉性的运用人类童年本具的想象性内化和自我内在对话能力,将人生最主要的三大创伤:口腔阉割、肛门阉割、生殖器阉割及随之而引发的诸多人格障碍,在持续的观想念诵中一一面对、修复,从而为后面的密法正行奠定基础。

  • 标签: 金刚萨埵 精神分析 创伤
  • 简介:禳解仪轨"垛"(gto)是苯教重要的仪轨传承,迭部地区的民俗节日"垛"是此宗教仪轨民俗化、节日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象征意涵和现实功能。本文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记述了迭部地区垛节的详细过程,并尝试对其宗教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与讨论。

  • 标签: 迭部藏族(The bo) 垛(gTo) 苯教(Bon)
  • 简介:从地狱的名称与警戒的内容上看,永乐宫重阳殿重阳画传中的地狱思想的可能影响因素,既接受了道教、佛教的影响,也可能接受了民间说唱、戏剧、笔记小说等地狱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元杂剧众神仙道化剧的影响。重阳画传"十"地狱的数量,可能与全真教之"十戒"、"十劝"思想有关,也可能与宋元时期"地府十王"之说的"十"有关。

  • 标签: 永乐宫 重阳殿 重阳画传 地狱
  • 简介:彝族先民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把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视为神灵所主宰,这样也就形成了彝人与神灵较为亲密的关系。现今,彝族的宗教信仰是一个以祖先崇拜为中心,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于一体的多神教宗教体系。作为毕摩教中的祖灵观念影响着彝族诗人的创作,形成了诗人们独有的生命观、死亡意识和伦理精神。本文从彝族的祖灵信仰来探究诗歌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认为送祖归灵、祭祀祖先等仪式传递了对祖先的尊重,由此衍生出来的"孝"文化及其与他人、自然等的和谐关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 标签: 吉狄马加 阿库乌雾 毕摩教 祖灵观
  • 简介:《蓬壶炼度科仪》(全称《太上蓬壶津济炼度法食真科》,后简称《蓬壶炼》)是目前南通地区广泛流通的度亡科仪,传自太乙教掌教萧抱真,汇集各派炼度之大成.

  • 标签: 南通地区 科仪 三元 道教
  • 简介:将《正教真诠》与《省迷真原》和《归真总义》比较,可以发现真一、数一、知认、见认等概念先于王岱舆使用,这反映出王岱舆的著作与同时代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的紧密联系。

  • 标签: 王岱舆 《正教真诠》 《省迷真原》 《归真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