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依据Embretson提出的认知设计系统方法,设计并编制了矩阵完成问题的项目生成系统,实际生成了矩阵完成问题测验。探讨矩阵测验与瑞文测验的关系,以及认知模型对矩阵问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认知模型对矩阵项目的性能参数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生成的矩阵测验与瑞文测验有基本相同的心理测量属性。可以使用该系统生成的矩阵项目来测量被试的抽象推理能力。

  • 标签: 认知设计系统 项目生成 认知模型 项目反应理论
  • 简介:该文先回顾了传统的成就目标理论,然后对目前成就目标研究中关于“掌握-表现目标二分系统”的修正以及两种成就目标作用的争论问题给予了介绍和评价。文章最后对成就目标在今后研究中的一些重点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成就目标 掌握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趋向 回避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成就目标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目标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整群抽样调查247名大学生。结果:①来自乡村的大学生的掌握目标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女生的成绩回避目标显著高于男生。②掌握目标与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成绩接近目标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成绩回避目标与消极情感显著正相关。③掌握目标正向预测积极情感,负向预测消极情感;成绩接近目标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成绩回避目标正向预测消极情感,负向预测积极情感。结论: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有利于主观幸福感,成绩回避目标不利于主幸福感。

  • 标签: 大学生 成就目标 主观幸福感
  • 简介:目的:探讨医学生成人依恋与嫉妒的相关性及成人依恋对嫉妒行为的预测作用。方法:在温州医学院和赣南医学院分别随机抽取150名学生,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关系问卷、布伦格尔自我报告嫉妒量表和嫉妒行为反应问卷施测,并运用SPSSl6.0统计软件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1)女性医学生的嫉妒显著高于男性。(2)依恋回避维度与医学生嫉妒负相关,依恋焦虑维度与嫉妒正相关;忽视型比沉迷型依恋个体更少有嫉妒体验。(3)依恋对嫉妒行为存在预测作用。

  • 标签: 医学生 成人依恋 嫉妒
  • 简介:以432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均存在显著的总体影响,其中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并且主要是通过认知策略和动机策略来产生;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学习策略这个中介变量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成就目标定向主要是通过元认知策略对学习策略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

  • 标签: 成就目标定向 学习策略 学业成绩 效应
  • 简介:本研究将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及内外控倾向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探讨它们对大学生自信人格的影响作用及影响路径,从而揭示出四种人格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235名大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内外控和自信等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成就动机、内外控倾向和性别等主要变量对大学生自信有显著预测作用;成就动机和控制点对大学生自信具有直接效应,控制点和性格特征对自信具有间接效应.

  • 标签: 大学生 成就动机 性格特征 控制点 自信
  • 简介:该研究对大学生时间自我透视与价值偏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当从远期的时间距离来透视自我(可能自我知觉)时,个体更加偏好理想主义价值;当个体从近期的时间距离来透视自我(当前自我知觉)时,个体更加偏好实用主义价值。但是,时间自我透视与价值偏好之间并非遵循严格的线性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上述规律只出现于个体对自我的知觉中,个体对他人的时间透视并未表现出类似的规律。

  • 标签: 时间距离 时间自我透视 理想主义价值 实用主义价值
  • 简介:我的老家,在一个小山村。村前,有一座石头山,山上,寸草不生。那年,村里的山地分到了各家各户,唯独这座石头山,谁家也不肯要,成了村里唯一一座没有分出去的山。

  • 标签: 价值 金子 石头
  • 简介:对8省市的428位专业人员所进行的价值取向研究表明,我国专业人员的价值取向总体倾向是积极向上,与社会期待相符合的,重视社会责任、工作、公众利益、法律规范、感情和家庭的价值;性别、文化程度和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因素显著影响专业人员的价值取向的个别侧面,但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和家庭结构的作用不显著。

  • 标签: 专业人员 价值取向 价值观 法律法规
  • 简介:尝试用新的视角——取向研究视角,对价值观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价值观取向理论。价值观取向理论的假设结构模型包括四种价值观取向维度: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价值观取向量表,以974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结构的存在,理论结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价值观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 标签: 价值观 取向理论 结构 实证
  • 简介:价值观是个体深层的心理建构,是个性倾向性的核心,指导着个体的行为。他同时包含着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成分,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本文在对价值观心理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价值观主要是通过认知成分中的价值思维模式和价值认知内容对心理健康发生影响。文末从认知心理疗法的角度给出了对价值观进行调整的步骤。

  • 标签: 价值观 心理健康 思维模式 心理成分 认知成分 调整方法
  • 简介:基于心理测试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学界对心理测试符合鉴定结论的证据属性的观点予以认可,但法律制度对民事诉讼证据法律属性的规定却是具体而明确。由于民事诉讼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应变性、反复性等,因此对心理测试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价值,应在完善其法定程序、形式的基础上,发挥其在心理上有助于当事人化解纷争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心理测试 诉讼证据 证据价值
  • 简介:保护性价值观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保护性价值观分为"有关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价值的保护性价值观"和"有关人伦人权和人际情感的保护性价值观",并发现前者比后者更受重视和更有普遍性.研究还验证了保护性价值观具有的数量不敏感性、当事人相关性、道德责任感、拒绝、愤怒情绪、故作姿态这六个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两类保护性价值观在各特征上的差异.

  • 标签: 保护性价值观 结构 特征
  • 简介: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是近年在西方关于自尊的研究中出现的新概念。为了探讨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作用和性质,特别是其对行为产生的调控作用,以90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进行测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自我价值感、性别、家庭所在地等变量的情况下,自我价值感权变性对被试的活动或任务选择产生显著影响。结果表明,自我价值感权变于个人目标的个体较少愿意参加助人活动,较少选择难度大但有利自身成长的任务。

  • 标签: 自我价值感 自尊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 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 自我调控
  • 简介:保护性价值观(protectedvalues,PVs)是这样的一种观念:它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1].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保护性价值观及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考察和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管理领域保护性价值观研究的设想.

  • 标签: 保护性价值观 决策 忽略偏差 框架效应
  • 简介:本文重点论述儒家伦理之精神性内涵及其当代心理健康价值。儒家伦理思想从先秦百家之一种学说发展为汇通儒道佛的理学,经过历史的磨砺与选择,最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名片,成为洗印中国人心理的统一底片,这种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足以与任何宗教比肩。如果以"永恒信念、情感联通、自我超越"作为所有宗教的精神性公约数的话,那么儒家的"天理伦理、民胞物与、圣人之道"等价值观以非宗教的形式完全起到了宗教的精神性功用,还避免了宗教带来的种种弊端。同时,儒家伦理的精神性功用对于中国人的身心健康亦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对于因为封建专制制度带给儒家文化的负面作用我们也不必讳言。

  • 标签: 儒家伦理 伦理精神性 心理健康
  • 简介:研究探讨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幸福感之前的关系。对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价值取向对社会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价值取向 社会幸福感
  • 简介:本文先讨论个建构心理一些有关的主要概念;然后,对格栅的一些有关的主要概念;然后对格栅的实质及其分析作了阐述,它括它们在心理测量方面的一些特点,对员工选择/职业指导的文章,包括那些有关工作分析、工作各方面的意义和处理工作问题的那些文章作了介绍。

  • 标签: 个人建构心理学 贮备格栅技术 企业组织
  • 简介:通过对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因素的基线调查,编制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进而分析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及大学生择业观.结果表明:(1)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因素依次为工资福利、自我价值的实现、专业及个人兴趣、工作环境、社会需要、工作稳定性、生活环境等;(2)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具有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个维度,而且大学生更倾向于个人取向;(4)不同性别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择业标准的认识上可能不同.

  • 标签: 择业价值趋向 因素分析 效度 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