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经典双任务实验范式,探讨前瞻记忆情绪致性效应及其理论模型。情绪电影片段诱发被试高兴或悲伤情绪后,观察被试在高兴、悲伤和自然情绪状态下前瞻记忆任务和当前任务成绩。结果发现,情绪致性前瞻记忆出现反转效应,即在高兴背景下前瞻记忆负性词比正性词成绩好,在悲伤背景下前瞻记忆正性词比负性词成绩好。实验结果支持前瞻记忆注意—搜索模型,不支持自动激活模型。

  • 标签: 前瞻记忆 情绪一致性记忆 反转效应
  • 简介:求助者在服刑期间因呈报刑事奖励假释,引发抑郁情绪,内心苦闷,情绪低落,最近三周睡眠质量差,影响了服刑改造质量。咨询师根据求助者情况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11次面对面的咨询,求助者情绪、睡眠问题均得到了有效缓解,取得了较好咨询效果。

  • 标签: 假释 抑郁 严重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目的:为了发现当代初中生自我同性与心理健康关系,为了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16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5份,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初中生自我同性水平在“过去危机”、“现在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愿望”这三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在“现在自我投入”这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在“过去危机”这因子上得分七年级与九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在“将来自我投入愿望”这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2)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3)初中生自我同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

  • 标签: 初中生 自我同一性 心理健康
  • 简介:天人合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重要概念。但追求天人合不仅在中国传统宗教中,而且在其他各种宗教中都有所表现,具有宗教信仰共性。禅修冥想是宗教实践中发展而来种让人抵达其内在神性所在,进而进入天人合境界修行途径和神秘体验。禅修冥想通向天人合从近代有代表性宗教心理学家那里得到理论阐释和支持。其观点认为,潜意识是个体灵魂通向神圣汇合处,是人类自我和超越者之间内在联系,禅修冥想等神秘体验则是进入潜意识从而与神汇合途径。

  • 标签: 天人合一 坐禅冥想 宗教心理学 神秘体验 潜意识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名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临床技术干预。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该大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在暗示学习条件下给予来访者正确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使其能够运用正确知识进行思维,自觉调节自身情绪,以积极、理性态度面对恋爱中所遇到各种问题,调节恋爱问题与正常学习、生活之间关系。在正确引导之下,恋爱关系可以成为促进大学生进步动力。

  • 标签: 恋爱 元认知干预技术 暗示学习
  • 简介: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自己留在农村生活孩子们。他们般与自己父亲或母亲中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与父母亲其他亲戚、朋友起生活(本文对“留守儿童”定义参照段成荣和杨舸(2008)方法)。留守儿童最核心问题并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心理上问题。导致心理问题原因有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以及家庭教育缺乏等。其中最关键原因是沟通极度缺乏。

  • 标签: “留守儿童” 社交焦虑障碍 元认知 干预 大学 农村生活
  • 简介:为探究家庭环境和专业满意度对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通过南京大学2013级3191名大学生UPI问卷调查,采用回归方程分析家庭环境中家庭来源地、家庭经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认知以及专业满意度对大新生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和专业满意度均显著影响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大一新生 家庭环境 专业满意度 心理健康 UPI
  • 简介:本文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名存在人际问题大学生进行了诊断和干预,揭示了来访者人际问题形成过程,并且经过七次干预,来访者已经能够正常和同学进行交往,并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体验到积极情绪。

  • 标签: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人际问题 焦虑情绪
  • 简介:研究采用多种质性研究方法,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佛教徒皈依心理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通过方便抽样和最大差异抽样,在浙江省金华市和湖州市两地选取了6名佛教皈依者。通过参与性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获得第手资料。进步对原始资料进行转录、编码和主题内容分析。结果发现:(1)皈依者心理历程包括六阶段:迷茫、互动、探索、皈依、信奉、成熟。六阶段之间既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不同阶段之间可以相互重叠、相互影响。(2)影响皈依内在心理因素包括求知动机、交往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和自我超越动机。(3)社会、文化、区域、组织、人际关系等外在背景因素在皈依不同阶段中具有诱发、强化、支持、维持或延缓等作用。

  • 标签: 佛教徒 皈依 背景 动机 质性研究
  • 简介:青少年求助者洪某,因入监初期无法适应环境巨大变化,由此引发心理问题,表现为食欲不振、睡眠下降、躯体不适,本人认为这是例以焦虑情绪为主严重性心理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与求助者错误观念及内向性格有关,咨询目标为改变求助者错误观念及焦虑情绪,克服对环境不适感,鼓励求助者积极融入人际关系中,树立起积极面对改造生活信心,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人格目的。咨询方案实施过程中,双方建立了良好咨询关系,运用系统脱敏疗法、认知疗法进行了六次咨询,取得了令人满意效果,实现了咨询目标。

  • 标签: 入监初期 严重心理问题 系统脱敏疗法 认知疗法
  • 简介:采用亲职压力量表和对立违抗行为表现评估表调查了来自北京、山东和云南三地14所小学有ODD(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行为表现301名儿童及其父母。通过为期两年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探讨了父母亲职压力与儿童ODD行为之间关系。结果发现:(1)在第年和第二年数据中,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ODD行为表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第年和第二年父母亲职压力得分显著正相关,同样,两年儿童ODD行为表现得分也显著正相关;(3)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对于有ODD行为表现男孩来说,其父母第亲职压力能预测他们第二年ODD行为表现,但对于有ODD行为表现女孩来说,其父母第亲职压力并不能预测她们第二年ODD行为表现;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第ODD行为表现都不能预测第二年父母亲职压力。研究结果揭示出男孩父母亲职压力可预测男孩ODD行为表现,不论是男孩或女孩ODD行为表现都不能预测其父母亲职压力,说明父母亲职压力可能是男孩ODD行为表现影响因素。

  • 标签: 儿童 亲职压力 ODD行为表现 交叉滞后分析
  • 简介:从中国和美国中部地区选取小学儿童236人,采用状态社会创造性开放问卷和教师领导方式结构式问卷考察了儿童状态社会创造性文化差异及其与教师领导方式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上,美国儿童在社会性问题解决中表现出较强流畅性和变通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但中国儿童表现出较强适当性、有效性和冒险性等社会适应和人格状态;(2)状态社会创造性总体上存在着国别与年级之间交互作用,美国四年级儿童状态社会创造性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儿童;(3)教师领导方式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预测作用。中美儿童状态社会创造性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 标签: 状态社会创造性 跨文化研究 儿童
  • 简介:求助者是名服刑人员,在余刑8时候,出现焦虑烦躁、入睡困难,无助感,与监区干警关系紧张,主动要求关押紧闭。咨询师根据求助者情况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情绪、睡眠,人际关系紧张等均得到了有效缓解,取得了较好咨询效果。

  • 标签: 焦虑 严重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本文根据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在安娜·弗洛伊德自我防御机制、哈特曼自我适应性和皮亚杰平衡概念基础上,构建了自我同性理论山模型,并据此模型分析了个体生命周期中“自我与本我、超我”和“自我与环境”两组关系内,个体生命阶段与宗教之间呈现关系。在儿童期,自我逐渐从本我中剥离,并强化了超我形成。儿童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儿童宗教意识“泛灵论、目的论、拟人论”由强渐弱。青春期中,自我与环境危机呈现,自我同成为最大需求。中年期,自我成熟并形成稳定的人格,对道德渴望加剧。老年期内在心理系统不平衡成为主要方面,老年人希望通过宗教实现自我超越。本文还对个体生命周期中人类宗教心理呈现不同特征进行理论总结,期望对起步中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山模型 生命周期 自我同一性
  • 简介:在Weber和Camerer实验范式基础上,基于真实并购预览概念提出了组织文化并购预览,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探索了组织文化预览对并购后绩效影响。结果表明:(1)组织文化预览对提高并购后组织绩效有积极作用,其中双向组织文化预览对改善并购后整体绩效以及主、并双方各自绩效都有显著积极作用,单向组织文化预览未显示出显著积极影响;(2)组织文化预览可能主要起效于并购后初期,在并购后短期内对整合组织文化有积极促进作用,利于并购后快速整合。实验结果为组织文化预览在企业并购整合中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 标签: 组织文化预览 企业并购 文化整合 绩效
  • 简介:后悔是种基于认知高级复杂社会性消极情绪。文章根据张洁海(1999)对事件类型划分,在kahneman关于后悔做/不做效应(1982)和标准理论(1986)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证据,认为类事件后悔表现为“做效应”,二类事件后悔表现为“不做效应”。

  • 标签: 后悔 做/不做 事件类型
  • 简介:旨在探讨颜色属性对基于时间图形预览搜索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采用视觉标记实验范式变式考察三种颜色图形刺激预览收益。结果发现:搜索与旧干扰物相同颜色靶子和搜索新异颜色刺激并未出现反应时差异,而且,两者都快于搜索与新干扰物颜色相同靶子。这说明,在图形刺激预览搜索中,观察者没有主动抑制旧干扰物颜色,而是主动加工新出现刺激。还探讨了基于颜色标记抑制机制和主动非抑制机制。

  • 标签: 预览搜索 预览收益 颜色 视觉标记
  • 简介:为考察儿童对说服行为理解及其与自身作出说服行为之间关系,以及心理理论在其中发挥作用,研究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72名3-6岁儿童(M=4岁10月,SD=9.72月)对说服行为理解、自身做出选择性简单说服行为、互动性复杂说服行为和心理理论(包括错误信念理解、情绪心理理论等)。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言语能力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心理理论能直接预测儿童简单说服行为;说服理解对儿童复杂说服中采用正面说服策略次数影响则受到了心理理论调节。结果表明,儿童对说服行为理解和心理理论能力共同决定了其主动作出说服行为。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说服 说服行为 说服理解 心理理论
  • 简介:通过个案跟踪和控制实验探讨了词汇飞跃本质。研究结果表明命名洞察力具有现实性,且词汇飞跃与命名洞察力出现紧密相关,这在定程度上解释了儿童词汇量快速增长原因。命名洞察力获得促进了词汇快速增长,标志着儿童建立起词汇与指称之间匹配关系。词汇飞跃之后,儿童很快建立起词语间符号关系,并最终促进了儿童语法发展。基于此实证结果,本研究还建构了诠释词汇飞跃本质理论模型。

  • 标签: 词汇飞跃 命名洞察力 实证研究 理论模型
  • 简介:研究以独裁者博弈任务为载体,考查了小学儿童分享行为发展趋势,并探讨了不同来源正向反馈信息对于儿童分享行为促进效应。研究随机选取了小学二、四、六年级学生共386名,每个年级实验组在自然分享条件后分别接受来自权威、同伴和自我正向反馈信息,继而完成后续任务。结果表明:(1)在自然分享情况下,六年级儿童分享数量显著多于二、四年级儿童分享数量;随着年级升高,儿童从倾向于利己分享逐渐转为以平分为主;(2)来自同伴和权威正向反馈可以提高二、四年级儿童分享数量;自我评价正向反馈明显提高四、六年级儿童分享数量。结论:小学儿童分享数量和进行平分的人数比例都随年级升高增加,来自同伴、权威和自我正向反馈分别适用于特定年龄阶段儿童分享行为促进。

  • 标签: 小学儿童 分享行为 正向反馈 反馈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