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现行绝大多数统计学教材中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定义在总量指标的基础上,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所谓时期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如:某段时期内某空间的产品产量、产值、商品销售额、工资总额、人口出生数等等;所谓时点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在某一瞬间(或状况)上的总量指标。如某空间某一时点(年末、季末、月末)的人口数、商品库存数、商品库存额、储蓄存款余额、在岗职工人数等等。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准确、不全面,把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只局限在总量指标的基础上分类讲解,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问题遇到有些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时,容易在时间概念上搞混,而且在对一些指标判断其为时期指标或是时点指标时,根本不考虑该指标是相对指标还是平均指标,这使得人们很疑惑,显然这样不妥。

  • 标签: 定义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时间概念 活动过程 产品产量
  • 简介:本文首先认为常见的标志变异指标R、A·D、σ、V是与所有静态平均指标相对应的静态标志变异指标;其次,本文通过研讨动态平均指标——几何平均数的形成机理,借助数学变换,构建了与几何平均数相对应的动态标志变异指标

  • 标签: 平均指标 变异 标志 几何平均数 形成机理 数学变换
  • 简介:企业竞争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全面分析企业竞争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本文提出了评价企业普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有关指标以及分析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方法。

  • 标签: 企业 普通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评价指标 技术 产品
  • 简介:随着国家能源体制改革的推进,现代能源体系的构建,越来越多的能源科技成果推陈出新。科技期刊作为发表、出版、传播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万方数据《2016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收录的6734种科技期刊中电气工程学科占有108种,其中有30种期刊被收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本文主要对《2016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的电工类期刊的计量学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2016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的数据进行辅助分析,以了解电工技术类核心期刊间的发展水平和相关关系,为电力期刊办刊水平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 标签: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文献计量学指标 电力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能源体系 科技成果
  • 简介:火力发电在我国电源结构中,占比非常大。2016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12061万千瓦,其中,火电新增4836万千瓦。截止2016年底,全国火电装机容量达10.5亿千瓦时。火力发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在中国电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火电厂生产经营指标的统计,对整个电力行业生产经营数据的取得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数据分析,能够掌握当前火电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在国家调控相关政策时能够给予数据信息支持。

  • 标签: 生产经营 指标统计 经济活动分析
  • 简介:因子分析与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文/上海财经大学张峦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的,但不能将企业财务状况简单地看成是这些指标的线性组合。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论对企业经营者,还是债权人来说都是至关...

  • 标签: 因子分析 财务状况 综合评价 上市公司 价指标 因子负荷
  • 简介:“人均”二字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人们普遍使用。无论在广播、电视、报纸或与人交谈,“人均”二字常被用到。例如:“人均产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等。那么,“人均指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标?它与我们常说、常用的“人均指标”是否等同?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人均指标”在统计理论界没有规范的定义。一般认为按人口平均的指标均为“人均指标”。在我看来,应将“人均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平均指标的“人均指标”。另一类是属于强度相对数的“人均指标”。两类“人均指标”在计算和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区别:第一,属于平均指标的“人均指标”的总体各单位必须具有同质性。例如,工人人均日产量,其每个人都应该是生产产

  • 标签: 人均指标 平均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 强度相对数 计量单位
  • 简介:综合指标是从数量方面综合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统计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在统计分析中,可把两个指标作比较,进一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把两个指标作比较,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

  • 标签: 综合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总量指标 动态比较 职工人数
  • 简介:贫困指数关系到贫困程度的准确测度,是研究贫困问题的首要问题之一。文章应用评价贫困指数优劣的公理性标准对测度贫困程度的各种指标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论是:单一贫困指数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足,要想全面准确了解贫困程度,需要构建衡量贫困程度的指数体系。

  • 标签: 贫困 公理化标准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