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生态批评视野,运用中西比较方法,在历史演进、时代变迁过程中阐释了"自然"涵义,从而展示了"自然"这一常用词蕴含异常丰富内蕴,并希望藉此为生态批评理论建设提供一些必要参照。

  • 标签: 自然 生态 生态批评 涵义
  • 简介:经济全球化导致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双重危机,因此,人类应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 简介:雷山苗族医药是世居当地苗家人在长期适应自然、改造环境过程中,实践总结出来一套颇有成效传统医治知识与经验。2008年6月,雷山苗族医药优秀代表作"骨折和蛇伤疗法"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古老苗族医药技术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雷山苗族医药,雷山当地文化部门多次组织人员调查、走访苗族村寨和医生,收集基本医理、诊治方法、常用苗药、苗族验方等资料,调查苗族医生生活史与行医史,基本弄清了雷山苗族医药传承现状。

  • 标签: 雷山苗族 苗族医药 骨折和蛇伤疗法 再调查
  • 简介:西部地区资本形成机制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改革前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合一"财政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二是改革后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分离"银行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在"银行主导型"资本形成模式下,西部地区资本积累能力弱,资本运用效率低;而且来自企业、居民和财政风险转移至银行后累积,形成巨大银行风险,严重影响西部开发进程.为此,西部地区应建立"市场主导型"资本形成机制,依靠健全市场体系实现资本形成良性循环.

  • 标签: 资本形成 资本运用 资本积累 金融市场
  • 简介:青海道孕育于齐家文化时期。文章依据考古成果,对青海道北、东、西三段形成时间进行了考证,认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青海道已经成为一条名副其实国际通道。

  • 标签: 历史交通地理 丝路之路 青海道 形成
  • 简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就阿昌族、傈僳族、瑶族、黎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医药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民族医药传承问题,指出民族民间医生累积社会地位和当地人信任是民族医药传承社会氛围,对医术习得及借助其获得一定社会身份则是驱动力。

  • 标签: 西南少数民族 民族传统医药 民间医生 祖传医术
  • 简介:通过正在进行多点、合作西南少数民族医药研究项目,尤其是对女性合作研究反思试图阐明民族志研究中研究者与报道人、合作者之间对知识生产合作与共谋关系,回顾了马库斯对于人类学合作研究所做出展望,认为合作其实也是一种共谋,是参与其中各方共同想象。

  • 标签: 写文化 多点民族志 合作 共谋 民族医药
  • 简介:满族家谱形成及编纂分期问题历来是学界争论不休问题,主要因为现谱不足及谱牒确立标准不一。本文通过对现存清代东北满族家谱整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探讨满族家谱称谓、形成及分期诸问题。

  • 标签: 清代 东北 满族家谱
  • 简介:民族是建立在具有共同历史、语言、文化、地城、血缘、价值认同基础上共同体。交换样式是以经济维度为主线,由交换样式A(赠与互酬)、交换样式B(服从与保护)、交换样式C(商品交换)以及超越上述三种样式D组成,进而避免把资本、民族、国家关系割裂开来局限。民族形成是基于交换样式A、B、C、D,分别从民族与宗教、民族与国家、民族与资本、民族与世界帝国关系来进行考察,即民族是在宗教衰退之后代理了宗教功效;主权国家高度集权带来整合力促使民族形成;民族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对资本作用形式进行反抗;民族是民族国家与世界帝国相对抗结果。在民族形成之后,民族作为一种共同体形式在交换样式层面通过"想象物"发展起来。

  • 标签: 民族 交换样式 民族的形成 民族的发展 社会构成体
  • 简介:本文论述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指导,在殖民地时期争得有限自治权,在邦联制时期进行主权在州政治实践,最后建立联邦共和国历史过程,从而确立了美国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比较理想统治形式──民主共和国。

  • 标签: 美国 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自治权 邦联制 联邦制
  • 简介:跨越老挝、泰国边界线而居民族可以分为“跨居民族”和“跨境民族”两类,跨境民族形成模式有“边界模式”和“迁移模式”。自1926年老挝、泰国边界线划定之后,两国跨境民族长期以来都利用正常通道和非正常通道以政党活动、通商、通婚、务工、访学等方式保持着密切来往,其跨境行为特点表现为民族跨境迁移以从老挝向泰国移动为多,同国家安全联系紧密,与当前“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

  • 标签: 老挝 泰国 跨境民族 边界模式 迁移模式 大湄公河次区域
  • 简介:天命观作为客观唯心主义,其产生和发展都具有时代意义。在特定历史时期,天命观对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应该说天命观也是时代精神精华。任何一种形式天命观都是从天和人关系讲起,从天人关系出发,不同民族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

  • 标签: 蒙古族 天命观 形成 历史作用 少数民族哲学 客观唯心主义
  • 简介:大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信仰出现于4世纪,最初作为大乘一方之佛,曾影响到小乘,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组佛,最终在《华严经》中赋予法身佛地位,深刻影响了佛教佛身观,也成为密教大毗卢遮那佛法身观基础。5世纪时毗卢遮那佛信仰从西域东传中国,广泛流行,大智海毗卢遮那佛成为经首归命句。6世纪时毗卢遮那佛信仰引入密教,晚期持明密典《不空绢索经》塑造其曼荼罗形象,并赋予神变功能。真言密教经典《大日经》则完全确立大毗卢遮那法身佛以及密教教主地位,并以本地法身及其加持身以及自在神力说,树立了具有泛神论意义大毗卢遮那佛法身观,由此不仅使释迦牟尼佛及其法身具有本体论意义,也使多神崇拜诸佛以及诸菩萨、诸金刚统一于一尊,佛教完全成为具有形象崇拜一神论。

  • 标签: 大毗卢遮那 法身佛 密教 大日经
  • 简介:共同地域是一个民族得以形成并赖以发展基础,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都有着极大影响,因而是民族构成第一要素。然而要素和特征既有联系,更有区别,不能混用。在各民族既有聚居,还有散居、杂居现象情况下,地域不能完全作为民族识别的依据,也就不能视之为民族基本特征。只有反映一个民族从历史发祥地到现实中聚居区演变过程和轨迹共同历史渊源才是民族共同体首要特征。以"共同历史渊源"取代"共同地域"作为民族首要特征,是对传统民族定义,尤其是斯大林民族定义突破和发展,表明了新中国60年民族理论研究深化。

  • 标签: 共同地域 历史渊源 民族构成要素 民族特征 民族过程
  • 简介:论中国特色民族问题理论形成与发展张忠江杨秀珍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在漫长而艰难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探索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建立起中国特色民族问题理论。回顾和阐述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对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处理...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社会主义建设 民主改革 民族政策 中国特色 民族问题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