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青海地方,古代是多部族聚居,现在是多民族聚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部族、各民族的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在从事牧业和农业的生产劳动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一些动物、植物和矿物都有解除身体伤病疼痛的作用,这样就产生了原始的医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各部族、各民族的医药,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但是,由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各民族的医药发展也不平衡,有的发展快,形成有实践有理论的医药科学体系;有的发展慢,还没有形成有实践有理论的医药科学体系。无论其发展水平如何,它们在长期交往中,必然会有医药学的交流和融合,互相促进,向前发展。

  • 标签: 民族聚居 不平衡 生产劳动 医药科学 发展水平 民族医学
  • 简介:孟郊的送别主要的送别对象有亲人、同道、道士和僧侣.孟郊的人生多舛,使其送别格调低沉,内容伤感,反映了处于社会边缘诗人的心态.孟郊的送别也可以看到唐代社会下层的诗人思想变化的历程.

  • 标签: 孟郊 送别诗 心态 思想感情 亲人 同道
  • 简介:镜论》是藏族作家,主要是贵族僧侣作家奉为创作指南的一部谈文学理论和诗歌修辞技巧的书。这部书藏文叫作《》一般译为《鉴》或《镜论》,全译则为《修辞论诗镜》。实际上藏语“”(汉音译为宁俄)一词,是“美妙文雅的言辞”的意思,相当于汉语“文章”一词的含义。汉语“文章”一词,本也是“富有文采,斐然成章”的意思。同时“”这一命名,包括有、文和诗文合体三种文体在内,不仅仅指诗歌一种文体而言。因此这部书汉名译作《修辞论文镜》,或简译作《文镜论》,似乎较为合适些。

  • 标签: 诗镜论 文镜 汉音 文学理论 六义 脚韵
  • 简介:黄宾虹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称雄于二十世纪的中国山水画坛.他独领风骚的绘画形式与卓而不群的人文品格,诱后人不断浅析深究."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是黄宾虹先生在继承传统,追求画中意境及笔墨情趣,滋养自己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悟性,积淀自己作品的深遂内涵的独到见解.他在中国二十世纪中叶的山水画坛上矗立起一座丰碑.其作品风格突出、强悍、内涵玄奥,以致后人不可企及,更不可逾越,也少有人能从中汲取精华.

  • 标签: 山水 文化 内涵 意境
  • 简介:一花一世界,滴水见海洋;寸墨搅昆仑之情,咫尺具江河之势。早在歌行同志的《土族风情》辑集之前,从《青海湖》上陆续读到他的某些篇章的时候,我们就以怀着这一审美享受,为它所展示的土族生活瑰丽画卷而驰魂荡目,陶醉流连了。现在,当我们读罢全集并且提笔写下心中感受的时候,又一次沉浸在这饱含高原乡土韵味的诗情画意之中。作者融汇土乡万有,情思超腾飞翥,在在闪烁着对土族人民爱的泪花,情的泉流;笔笔留下在乡土文学中艰辛开拓的深深足迹。“天道酬勤”,焕发出艺术光华的成果,是令人欣慰的。乘着这本散文佳作的出版发行,我们愿与广大读者同领茅馨,“赏此一丛珍。”

  • 标签: 土族风情 歌行 丛珍 出版发行 审美享受 安昭舞
  • 简介:评徐治平的《散文美学论》朱慧珍散文是散文和诗的结合体。尽管在我国古代已经出现过类似散文的作品,但理论家、作家们不是将它归入散文,就是归之于。因为中国古代还没有“散文”的提法,散文也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散文”一词是舶来品,它于1...

  • 标签: 中国古典散文诗 诗美学 纪游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诗 审美特征 美学特征
  • 简介:本文从《中兴间气集》所评中唐大历诗人所处的时代与魏晋南北朝有着惊人的相似入手,探讨了大历诗歌向齐梁诗风回归的现象,着重论述了《中兴间气集》和《诗品》在审美趣味、创作方法、评宗旨上的共鸣问题,从而证明了《诗品》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 标签: 中唐 齐梁 诗歌 回归 共鸣 审美趣味
  • 简介: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藏族文学中的一种独具风格的文学体裁,藏语称“勒谐”()或“丹居”(),汉语称为格言。它以七言四句为固定形式,运用比兴手法概括出深邃的生活哲理,因而,又称哲理

  • 标签: 格言诗 比兴手法 哲理诗 文学体裁 生活哲理 七言
  • 简介:古来研究孟浩然的学者,虽已注意到其的自然特征,但多采取印象感悟的方式,或拈花微笑,难以言喻;或含混笼统,不够精确。我们认为:自然,是孟浩然山水田园的最大特征,它在孟诗中有以下三个层次的理论涵义;(1)风物天然——作为观赏对象和描写题材;(2)风格自然——作为艺术技巧饱和成熟、创作个性鲜明稳定的结晶;(3)返归自然——作为追求理想人格、高扬个性精神的归宿与极境。下面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

  • 标签: 山水田园诗 孟浩 创作个性 拈花微笑 难以言喻 艺术技巧
  • 简介:李焕章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青海籍诗人。据赵宗福选注的《历代咏青诗选》介绍,李氏系今湟中县李家山乡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故于公元1924年。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人,次年礼部会考,廷试第一等,签分度支部制用司主事。入民国后,历任西宁县议会会长、教育会会长、内务科科长等职”,还当过贵德县皮毛局局长。他一生写了许多作品,主要有《惜阴轩诗草》、《惜阴轩诗话》、《寡过堂日记》、《弁言实业杂论》等。诗作中的佼佼者《暮春之初过拉计山》、《虎台怀古》、《湟中杂咏》、《贵德竹枝词》被选入《西宁府续志》卷之十·志余,得以保存与流传。

  • 标签: 历代咏青诗选 藏族社会 诗草 选注 志余 西宁县
  • 简介:<正>一、“武功体”潜在影响与传统评述之关系中唐诗人姚合,世号“姚武功”,其被称作“武功体”。对于当时和后世诗坛都有重大的影响。史称其“名为,士多归重”。一时诗人如马戴、李频、周贺、方干、郑巢、喻凫、刘得仁等都拜其门下,推崇备至。顾陶《唐诗类选序》中还列其名于王昌龄、陈子昂、韦应物、韩愈等“挺然颓波间,……乃能抑退浮伪流艳之辞”的“十数子”之中,表明时人的评价。接下来他更“成了后一期诗人的一个中心”(郑振铎《插图本文学史》),自

  • 标签: 姚合 武功体 贾岛 姚贾诗派 苦吟 内部差异
  • 简介:<正>要建设社会主义诗歌的高楼大厦,仅仅有抒情诗还是不够的。必须有叙事的合唱,才能真正建起这座高层建筑。叙事正在经历痛苦而悠长的酝酿,与抒情诗相比,叙事的黄金时代似乎尚未到来。一个被诗人和诗评家们忽略的诗坛病症,是时下年青的诗人们对叙事失去信心。也许是他们

  • 标签: 叙事诗创作 凤凰 抒情诗 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性格 高层建筑
  • 简介:<正>在当前关于唐代边塞的讨论中,无论对边塞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各家,无不以初唐至玄宗一百多年对外用兵的性质作为评价边塞的前提条件。对于唐开元天宝以前的边塞战争,大家看法比较一致,认为基本上是唐王朝对外族侵略进扰的抵御、自卫。有争议的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边塞战争,历来古典文学工作者在接触这个问题时,很少能深入实际地认真研究,作出公允的结论,从而在这个时期的边塞和边塞诗人的评价问题上,造成了矛盾和混乱。吴学桓、王绶青的《边塞派评论质疑》(下称《质疑》,见《文学评沦》八○年第三期)有一段话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不妨摘录如下:

  • 标签: 边塞战争 开元天宝 边塞诗人 唐王朝 唐代边塞诗 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