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在西方政治思想中从美国学者麦迪逊、汉密尔顿开始就意识到多数统治易产生多数暴政,随后,许多学者都不同程度的论述了这一问题,其中以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最为著名。这一担忧是必需的,本文提出了解决的路径,如完善民主程序、利用社会权力进行制约、使多数具有容纳性和流转性等。

  • 标签: 民主 多数统治 多数暴政 西方思想
  • 简介:密尔以自由为逻辑起点,对多数暴政问题展开论述,认为多数暴政是指世袭贵族和商业阶级运用国家制度和公共舆论对知识精英的一种侵害,其理论贡献在于对多数/少数的论述不自觉地区分了社会学意义上的多数/少数与数量上的多数/少数。社会学意义上的多数与少数之分以建立在对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的占有和控制基础之上的谈判实力作为衡量标准,其多数即在民主进程中拥有强大谈判实力的人。数量上的多数与少数之分以数量作为衡量标准,仅涉及数量上多寡的对比,其多数是指数量上的多数人。两者的关系呈现2种可能:一是两者具有重叠性;二是两者具有分离性。正确地区分社会学意义上的多数/少数与数量上的多数/少数的意义在于2个方面:一是澄清理论上的误解;二是指导具体的政治实践。

  • 标签: 多数暴政 多数原则 谈判实力 多数 少数
  • 简介:近年来,网络暴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它主要表现为语言暴力和敌意行为,其背后所指涉的对象都是基于某一事件或某个人所引发的连串性或暂时性的公共讨论。随着微博的广泛运用,以微博形成的话语暴力和敌意行为成为网络暴力的重要力量。网络暴力更多的是发帖(论坛、QQ群),

  • 标签: 网络暴力 言论自由 暴政 敌意行为 语言暴力 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