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正>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的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即跨越主权国家传统国界的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日益便利、廉价、迅捷,国际间流通的信息量日益增加,受众面日益扩大。这对各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容质疑,同时,其消极作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也不容忽视。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所指出的,“交流技术的迅猛发展既有极大的潜力,又具有很大的危险”。加之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和文化因素比起政治和军事因素,在国

  • 标签: 国际法 国际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公约 种族歧视
  • 简介:编者按: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如何正确地看待网络和对网络进行规范,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讨论.本期发表的两篇文章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梁刚先生的文章概述了西方网络传播研究在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领域的影响.萨维尼的文章从政治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传播的局限,认为互联网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媒体控制公众舆论的局面.

  • 标签: 网络传播 外国 新闻工作 新闻媒体
  • 简介:希瑟·萨维尼(HeatherSavigny)在英刊杂志2002年第22卷第1期发表文章,探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对公众舆论造成的影响.认为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党控制信息传播的范围、能力提出了挑战,为重塑政治和社会提供了潜力,但互联网也存在局限,它并没有改变传统媒体控制公共舆论的局面,它所提供的只是一种"公共领域"的幻觉.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公众舆论 政治传播 互联网 信息传播 新闻报道
  • 简介:<正>作为一种人类传播现象,跨文化传播自占有之。但是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研究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交通和通讯传播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克服了人类传播的空间和时间障碍。这不仅为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广泛和大量传递提供了日益强大的技术保证,而且促使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旅游、经商、访问、留学、跨国婚姻、移民和在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中就业等各种方式共同工作和生活。跨文

  • 标签: 跨文化传播 传播效力 要素分析 传播活动 文化背景 文化差异
  • 简介:政治过程中随处可见传播的影响,而政治传播的起点则是政治现实的符号化。即一方面用若干符号、概念来概括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另一方面将这些符号化了的事物纳入一个明确的价值判断体系之中,从而在受众中形成清晰的统一认识、统一意志。谁掌握了定义政治现实的权力,谁便拥有了语话权,并在决策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关键词:政治传播、现实符号化、政治权力。

  • 标签: 政治传播 符号化 传播学 政治权力 政治口号 传播技巧
  • 简介:<正>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指出:“《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因此,了解《宣言》在世界各国出版和传播的历史,对于国际共运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根据现有的资料,对从1848年至1918年共七十年间《宣言》用各种文字首次被引用和首次出版的情况,作一简略的介绍。德文版《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首次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全书共二十三页。在《宣言》浅绿色、镶有花边的封面上印着: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 出版人 译本 社会民主党 世界各国
  • 简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以中国的实际为前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改造的互动.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要,同时社会的变革、东西文化的碰撞以及主体性的内在机制都为马克思主义的最初传播创造了现实的可能;而实用的选择、学以致用的方针、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又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

  • 标签: 中国 马克思主义 传播
  • 简介:<正>1984年9月28日是第一国际成立120周年的日子。120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证明:第一国际提供的范例和实践经验,不仅过去直接影响了欧美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至今许多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因而为世界各国学者所重视,继续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际共运史学界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

  • 标签: 第一国际 工人阶级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工人运动 无产阶级政党
  • 简介:公共管理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之一,随着国际学术界的推动和国内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它已发展成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特别是经过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实践检验,该理论日益成为全球化背景下行政体制改革的主导理论,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行政逐步向公共管理迈进。因此,传统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取向同样受到冲击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积极探讨提炼公共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完善该理论并深化其指导意义的必要过程。

  • 标签: 公共管理 价值取向 体系重构 管理领域 行政体制改革 管理理论体系
  • 简介:新文化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且在部分国民党人中间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部分国民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并从自身的阶级属性和当时的社会需要出发,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当时国民党人的选择和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历史影响.

  • 标签: 国民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 19世纪20年代 社会影响 社会主义思想
  • 简介:过去10余年的"后冷战时期",其实质是世界"历史社会体系"的转变时期.目前,这一转变过程已经基本结束,世界体系完成了从"两个相互对立的体系"到一个"单一体系"的过渡.东亚地区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将在新的世界体系中确定一个有利的位置,从而实现历史性的复兴.

  • 标签: 体系转变 21世纪 东亚国家 区域合作 经济发展
  • 简介:我国正在讨论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希望通过这部法律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尽管初衷很好,但恐怕难以如愿,因为,国外或其他地区是用一整套系统的法律制度来承担这一使命的,而我们国家至今尚未形成缜密完善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在很多环节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漏.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不能寄希望于一部法律,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不应该仅仅是一部法律的使命.

  • 标签: 未成年人 法律体系 缺漏 构建
  • 简介:美刊2003年夏季号刊登了艾林·弗兰克(EllenFrank)题为的文章指出,美元地位在1994年以后扭转近20年的颓势转而急剧上升,这是美国跨国公司的优势、军事力量的优势和全球金融体系中作为规则的主要制订者的地位促成的.总之,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美元具有非对称性优势和利益.美国的金融优势是别国难以效仿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美国 世界金融体系 非对称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金融资本 跨国公司
  • 简介:科学发展观不只是一种发展理念或发展思路,而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统领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理论体系 指导思想 历史地位
  • 简介:考察一个国家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可以推定这个国家保护儿童的力度.本文从涵盖了未成年人自出生到成年相关的各个领域与阶段的日本法律出发,探讨了日本的少年犯罪(非行)率低下的原因.在我国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时,日本的这种基于儿童的权利保护理念形成的一整套系统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应该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 标签: 未成年人 法律体系 权利保护
  • 简介:目前,制定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工作正在严密有序地进行着。据透露,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在审议制定规划工作方案时,做出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整个规划的研究和制定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中央关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促进民用科技与军用科技的紧密结合。而刚刚结束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则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部分明确提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改革思路。这意味着,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一大体制性障碍将被逐渐消除。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就此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他指出,这一战略性的改革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军民创新体系的融合,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徐冠华 科技发展规划 科技体制 国防科技 民用技术 机构设置
  • 简介:<正>一近年来,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中,发生在东欧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急剧变化,为世界所瞩目。80年代初期,东欧国家共产党为纠正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中某些不合理因素,开始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改革。然而以后的发展却越来越背离了原有的初衷,到90年代

  • 标签: 民主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 思想体系 东欧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 共产党
  • 简介:<正>戈尔巴乔夫在他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提出了"人类的相互依赖性"和"世界的整体性"思想。这个观点实际上就是该书下篇《新思维与世界》的中心思想。戈尔巴乔夫是这样论述这一观点的:当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多维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实质上是一个整体的世界",人类进入了核一宇宙时代,就"第一次出现了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今天的,而不是遥远的全人类的利益"。因为,今天,整个人类"是同舟共济,是沉是浮,只能在一起",否则,就只能同归于尽,无一幸免。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现在,"人类迫切需要把自己的力量联合起来,以便保护人类自身,造福……未来"。结论是:今天,全人类利益高于阶级利益,全人类原则大于阶级原则。据他说,"列宁曾不止一次阐述过全人类利益高于阶级利益的思

  • 标签: 国际关系体系 对外政策 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 整体性原则 经济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