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政府借助大众文化、对外宣传和ODA等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公共外交攻势。除上述日本惯用的公共外交手法之外,近年来,日本公共外交政策出现的调整也值得关注。为充分开展公共外交,日本政府在其内阁官房设立协调政府外宣的"内阁对外宣传室",此外,日本外务省内还设有二级局机构"广报文化交流部",专门负责开展对外宣传和相关公共外交工作。为进一步增强日本软

  • 标签: 公共外交 对外宣传 内阁官房 外交攻势 政策调整 文化交流
  • 简介:伊朗是阿塞拜疆在高加索地区最重要的邻国之一,对阿塞拜疆的外交政策施加着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17世纪以来阿塞拜疆一伊朗两国关系,重点分析了阿独立以来伊朗对其外交政策构成的挑战.本文的分析表面,能源政治、经济安全、国际盟友关系、领土完整糾纷、文化安全等现当代事务,最终构成了影响阿一伊两国双边关系的最主要障碍.

  • 标签: 阿塞拜疆 伊朗 外交政策
  • 简介:1962年10月,中日举行“友好碑文交换大会”,“日中不再战”和“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两块碑文分别树立在中国杭州市和日本岐阜市.此举首开战后中日民间和平友好之先河,充分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祈愿中日世代友好的共同心愿.

  • 标签: 碑文 历史 和平友好 中日两国 杭州市 世代
  • 简介:日本和韩国的经济腾飞、教育国际化都早于中国,其吸引留学生、通过留学生开展公共外交的工作也比中国实施得早.日本和韩国同为东亚国家,与中国地缘相近、传统相似,在吸引留学生方面有共通之处.日韩在留学生公共外交方面的经验对中国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留学生 外交政策 日韩 公共外交 教育国际化 东亚国家
  • 简介:经过近10年的共同努力,2013年7月18日,由印度孟买大学与中国天津理工大学合作筹办的印度第一家孔子学院才最终落地.其过程的艰辛,可从北京大学与尼赫鲁大学合作的难产、郑州大学与韦洛尔科技大学合作的变通窥见一二.究其原因,悲情意识、政策限制和内部党争是阻碍因素,而机遇意识、政策变革和全球趋势是促进因素.随着新一任莫迪政府上台执政,在亚洲新地缘政治格局下,孔子学院的合作也面临变数.

  • 标签: 孔子学院 悲情意识 政策限制 印度 北京大学 碰撞
  • 简介:《伊斯兰、科学和来自历史的挑战》一书回顾了伊斯兰科学的历史及其对西方科学思想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它强调穆斯林学者——通过浩繁的翻译和注释,并且利用同时代的现实和可靠的科学知识来校验翻译过来的文献的正确性——在使希腊文化的遗产得以复苏过程中的作用。事实上,达拉勒这本书最显著的成就在于其对阿拉伯学者在最初接触希腊文化时的表现所做的研究,这项研究展现了阿拉伯学者富有创造性的一面,例如,他们并不是简单地从事于机械的翻译过程;他们煞费苦心地改进、注疏并且更正了原材料。

  • 标签: 伊斯兰 科学 思想史
  • 简介:在早期伊斯兰史上,得益于著名的翻译运动,包括数学、哲学、医学、逻辑、天文等众多学科在内的科学知识被整合进了伊斯兰智识传统之中,在接下来的数百年中,科学的分支学科与宗教教育课程的结合不仅没有损害科学活动的自主性,反而使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纵观世界史,穆斯林科学实践的规模和深度都是空前的,这为后来西方现代科学的兴起也奠定了基础。伊斯兰史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到底如何,在认识论上又是否可以分离,都有待回到穆斯林智识史中加以再探析。

  • 标签: 伊斯兰科学史 科学与宗教 穆斯林社会
  • 简介:由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和上海美国学会联合召开的“中美关系——历史、现状及前景”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7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黄华,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爱泼斯坦专程前来上海参加。会议由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李寿葆主

  • 标签: 中美关系 中国 美国 外交关系 霸权主义
  • 简介:2015年,西亚地区进一步延续着剧烈动荡的高危险局面,亟待建立新的有序化的地区安全秩序。当前西亚地区乱局呈现全方位、多层次、新常态、无序化的特点与趋向,表明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更加激烈化和复杂化。美国在西亚地区的主导权逐步丧失,其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下降势头均比较明显。因应西亚地区局势的新变化与新特点,中国对西亚外交政策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调整,其中不乏亮点,尤其是介入地区的热点问题解决,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要主动参与西亚地区新秩序构建,统筹好中国、美国、西亚三边关系,把西亚地区打造为中国构筑新型周边关系的新基轴和新支点。

  • 标签: 西亚乱局 中国外交 新型周边关系 新基轴
  • 简介:俄罗斯作为“六方会谈”的成员之一,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与变化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在朝鲜第四、第五次核试验之后,俄罗斯一方面坚决反对朝鲜的核计划,另一方面则不希望因此破坏俄朝关系良好发展的局面,朝鲜日趋孤立的国际处境则为俄罗斯发展俄朝关系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动力。同时,“萨德”系统的部署成为影响俄韩关系的新变量。俄罗斯判断朝鲜半岛不会出现“硬着陆”,希望降低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度。当前,俄罗斯对半岛的政策是平衡、对等和独立接触。俄罗斯一方面回应朝鲜的安全关切,另一方面扩大与韩国的经济合作。中国应鼓励俄罗斯与朝鲜加强经济合作,并就“萨德”系统和边防问题与俄罗斯展开沟通和协调。

  • 标签: 俄罗斯 朝鲜 韩国 外交政策
  • 简介:在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的情况下,中国急需确立外交政策的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的确立必须要有能够与国际社会沟通的价值体系.中国和西方价值体系之间存在差异:中国看重经济与社会,西方看重民主与人权.这两者之间既存在竞争又有互补性,也由此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摩擦.如何建立起能够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价值体系,从而确立外交政策的国际话语权是现阶段中国外交的重任.

  • 标签: 中国外交政策 国际压力 话语权 价值体系 社会沟通 存在差异
  • 简介:2017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日益紧张,东亚地区形势出现较大变化。在美国特朗普政府亚太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日本安倍政府安保政策'冒险性'的双重作用下,亚太地区围绕'一岛三海'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即在朝鲜半岛'一岛'以及东海、南海、台海等'三海',出现了局部接近热战的可能性与紧迫性。其本质在于,中国和美日之间的安全竞争显示出超越双边层面的外溢性特征,呈现出地区性乃至全球性影响。

  • 标签: 美日安全政策 朝核危机 “一岛三海”形势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外交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外交政策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也体现了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与国际体系关系的变化。这些对中国应对边界问题,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发挥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新中国外交的三个时代分期入手,按照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变化,分析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和实现途径的演化,阐述对外政策变化对中国处理边界问题的影响。

  • 标签: 中国对外政策 边界问题 国际体系
  • 简介:FEEEP问题是指经济增长和人口膨胀对粮食、能源和环境的影响。APEC成立初期,各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都制定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目标,但各自为政,APEC内部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能源工作组关注新能源、能效及技术转让问题,海洋资源保护工作

  • 标签: APEC 可持续发展 海洋资源 妇女参与 监督管理机制 亚太劳工网
  • 简介:在澜沧江-湄公河水电开发中,中国在上游的开发活动及中国在流域治理中的政策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过去中国的政策特点可以概括为积极但有限的合作,结合流域水资源治理的新形势,中国应变有限合作为全面参与,以流域水资源治理为重点和切入点,在宏观和战略层面进行设计和规划,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服务中国周边战略。

  • 标签: 澜沧江-湄公河 水电开发 流域治理 中国
  • 简介:“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中国的总体外交政策契合无间.实际上,它是习近平主席创新外交策略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习近平主席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关于执政思想和外交政策两篇重要演说的对比和综合分析,可以根据中国外交政策目标构建分析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组织性原则.

  • 标签: 中国外交政策 丝绸之路 经济带 习近平 组织性原则 执政思想
  • 简介:马木鲁克制度并不是仅仅出现于埃及的单一的历史现象,它深深根植于阿拉伯帝国尤其是阿拔斯王朝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中,同时与地区文明交汇往来的历史进程复杂交织.埃及马木鲁克统治与同时期阿拉伯帝国各个地区出现的马木鲁克政权统治有着相似的发生背景,又因埃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统治传统而与之相异.如果说马木鲁克制度在9世纪出现时仅仅是军事奴隶的引入和应用体系,那么到了13世纪马木鲁克势力在埃及的崛起则可看作马木鲁克制度向国家统治机制的成功转型.事实上,马木鲁克制度在阿拉伯帝国的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当我们研究埃及马木鲁克制度的时候,更加关注的是埃及的马木鲁克群体和以之为主导的埃及政治统治模式.

  • 标签: 马木鲁克 马木鲁克贸易 马木鲁克制度 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