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9 个结果
  • 简介:“战略传播”这个概念是一国为实现其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对重要对象进行传播、沟通和接触活动.当前,人们其概念认识还不甚统一,还在深化过程中,正因为如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层面,战略传播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我们应在战略传播机制建设、传播对象、传播内容等方面积极开展策略研究,为国家战略利益服务.本文提出关于战略传播一些思考,希望能得到有关领域研究者实践者指正.

  • 标签: 传播对象 认识和实践 国家战略利益 操作层面 机制建设 传播内容
  • 简介:在开展公共外交过程中,中华医药当可被认真运用,甚至应该被作为锐器来普遍使用,因为这颗具有数千年灿烂历史中华民族瑰宝本身就具有其自然无限魅力,并可被好好发掘。中华医药应助力公共外交我在一篇短文中曾经这样说,人与人都会有交往,与本国人交往属于"内交",与其他国家人交往就应该属于"外交";外交并不神秘,也无奥妙,需要是在交往中时时、事事、处处能够体现国家主权、形象和政策。尽管此话被有些人看成笑谈,但我依然"痴心不改",顽固地坚持这

  • 标签: 公共外交 中华医药 我在 内交 我国外交 中国外交战略
  • 简介: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包含自然哲学与人文哲学思想。数千年来中医实践证明,中医是一门科学,是东方文明一颗明珠。本文介绍了中医在法国传播应用情况,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在欧洲情况,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实可行建议。

  • 标签: 人文哲学 东方文明 实践证明 广西中医学院 非法行医 中国大使馆
  • 简介:随着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变得更加积极以及中国利益变得具有全球特征,中国以开放"经济联盟"策略,通过互利共赢经济合作,实现欧亚大陆与世界大洋互联互通,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新外交构想已经初具雏形,预示着中国地区与全球战略出现新变革。从地缘政治上看,中国"一带一路"目标是"稳疆兴疆"、建立"命运共同体"、推动"南南合作"、构筑"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面临巨大挑战与风险,成败盛衰取决于地缘政治环境与经济现实需要相互作用结果。既不能"一带一路"建设风险停滞不前,也不能无限夸大"一带一路"价值作用。

  • 标签: “一带一路” 战略内涵 风险 前景 新型国际关系
  • 简介:《中国新政》(纪硕鸣、周东华著)一书是新近探讨“中国模式”一本力作,提出“新政”时期战略目标和核心特色是“和谐社会”,从全新视角解读了“中国模式”,扩大了“中国模式”内涵并讨论其发展方向.

  • 标签: “新政”时期 中国模式 和谐社会 内涵
  • 简介: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构想,意味着中国将走海陆兼顾发展道路,也是国内政学两界长期以来海陆战略争论阶段性总结。2014年11月初在互联互通伙伴对话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宣布中国将秉承"亲、诚、惠、容"理念,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打造和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和亚洲腾飞和共同繁荣。这意味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即是这一战略侧翼。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有利于维护我国西部地缘安全、能源安全维护民族团结。中国面临着美国自阿富汗撤军、乌克兰危机等带来机遇,但同时也隐藏着许多潜在困难与挑战,中国只有把握机遇,正视困难和挑战才能顺利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 标签: “一带一路” 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 简介: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重要铀矿出口国。日本作为核电大国,为了保证铀资源供给,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中亚铀资源进行多角度研究,且成果丰富。更为重要是,日本搭建'海外矿物资源确保体制'不仅为中亚铀资源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而且保障了日本矿产资源供应长期性和稳定性,在维护能源安全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经验,在加强中亚国家铀矿资源信息搜集研究同时整合国内各机构功能,推出稳定海外铀矿进口渠道'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确保海外铀资源研究和稳定进口。

  • 标签: 日本 中亚 铀资源研究
  • 简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外交就一直是中国外交一大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外交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具有中国特色民间外交.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性,坚持官民互补、润物无声,坚持统筹协调、立体化推进,坚持整合并优化配置资源,成为中国特色民间外交主要特点.

  • 标签: 民间外交工作 中国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各阶层
  • 简介:“中国形象”“西方媒体”和“公共外交”这三者之间是互为因果联动关系,但在中国对外传播实践者和研究者中仍然这三者之间关系存在一些误区:国外驻华记者报道并不等同于国外受众对华认知;西方媒体对华负面报道并不等同于反华报道;驻华记者对华态度并不等同于其服务媒体报道倾向;软、硬实力之间关系不应本末倒置;误解是跨文化交往中起点和常态。

  • 标签: 西方媒体 中国形象 认识误区 公共外交 澄清 跨文化交往
  • 简介:2015年6月18-19日,由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联合在复旦大学举办主题为"‘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与基本内涵第四届中国周边外交研讨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栾建章、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文、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郭隆隆、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陈玉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等70位学者、媒体人齐聚复旦,就“一带一路”战略定位、基本内涵、风险与挑战等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探讨。

  • 标签: '一带一路' 领土主权 海洋权益 复旦大学
  • 简介:欧盟和东盟作为两个重要区域性组织,受政治文化、成员构成和机构目标等因素影响,在公共外交策略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些差异.随着数字化外交和网络外交兴起,以及一些新议题出现,每个国际组织公共外交都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新形势需要.而这些经验将对中国公共外交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公共外交 中国 东盟 欧盟 区域性组织 政治文化
  • 简介:自从开展公共外交以来,我们应该以谁为师、走什么样道路,一直是官方和学者深为关切问题。在多年“以西方为师”外交实践之后,中国公共外交基本方略仍然不够清晰。公共外交作为一种外交模式,不可能为西方国家所独制、独占,我们与其西方国家具体外交方式亦步亦趋,不如深入剖析其中运作规律,找到我们提升公共外交效用关键点。公共外交具有不同于其他外交形式三个特征,一是人民“情感”因素核心地位,二是信息传播与反馈机制重要影响,三是其对本国软实力(或国家魅力)仰赖。我们要探寻更适合自己公共外交发展战略,必然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 标签: 中国外交 人民性特征 外交人民性
  • 简介:2017年11月3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当前中亚安全形势中国影响'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这次会议国外参会者有乌兹别克斯坦Караванзнаний研究所所长托利波夫教授、吉尔吉斯斯坦政治和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奥斯马诺夫教授、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萨弗朗丘克教授、塔吉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中心对外政策分析处主任拉赫纳莫.

  • 标签: 安全形势 俄罗斯 阿富汗问题 乌兹别克斯坦
  • 简介:中国是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南非最重要投资国之一.同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与金砖国家,中国发展南投资具有巩固中南传统友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家影响力等多重战略意义.以南非媒体相关报道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南投资舆论环境,有针对性地改善中国南投资方式,提高南投资水平.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媒体舆论 投资国 南非 评价 认知
  • 简介:作为一个拥有成熟公民社会发达国家,日本在海外有着为数众多、分布广泛非政府组织(NGO)。其中,东南亚是日本NGO进入时间最早、活跃程度最高地区之一。在东南亚地区日本NGO与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合作机制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资金、智力等方面受到日本政府大力支持。日本NGO在东南亚地区活动不仅对当地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东南亚外交起到了推动作用。日本这一案例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为中国NGO外交提供借鉴。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日本外交 东南亚 中国
  • 简介:中国欧公共外交,既面临着“变动中欧洲思维逻辑”与“变动中中国身份”双重机遇,也面临着“崛起力量”“规范性力量”和“文明复兴”“普世价值”双重挑战.在西方话语霸权客观背景“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传统外交逻辑下,中国应对欧展开攻防结合公共外交,发掘中欧共享价值,使中欧关系主题从和而不同不断走向殊途同归.

  • 标签: 公共外交 中国身份 规范性力量 “普世价值” 思维逻辑 中欧关系
  • 简介:伊朗是阿塞拜疆在高加索地区最重要邻国之一,阿塞拜疆外交政策施加着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17世纪以来阿塞拜疆一伊朗两国关系,重点分析了阿独立以来伊朗其外交政策构成挑战.本文分析表面,能源政治、经济安全、国际盟友关系、领土完整糾纷、文化安全等现当代事务,最终构成了影响阿一伊两国双边关系最主要障碍.

  • 标签: 阿塞拜疆 伊朗 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