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合作促进安全理念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但是,在当前国际安全合作中,普遍存在“多愿望,少行动”现象。由于安全概念泛化,国际社会几乎在所有安全问题上都表达出希望通过合作方式来解决问题意愿。但实际上,很多安全问题不可合作。“合作安全”概念是基于议题性质、威胁认知和共同利益一种预设状态。对议题性质认定是安全合作前提条件。如果安全合作对象在议题性质认定方面观点不一致,那么安全合作不可实现;反之,安全合作是可能实现。在安全合作对象关于议题性质观点一致基础上,安全合作主要受威胁认知和共同利益两个因素影响。如果安全合作对象彼此威胁认知越小,且在应对安全威胁方面的共同利益越多,那么安全合作越可能实现;如果安全合作对象彼此威胁认知越大,且在应对安全威胁方面的共同利益越少,那么安全合作越难实现、甚至不可合作。“合作安全”在应对安全威胁实践中,可以为有关部门在什么问题上合作、与谁合作等提供思路,使国际安全合作更具针对和目的

  • 标签: 可合作安全 安全合作 议题性质 威胁认知 共同利益
  • 简介:欧洲视非洲为其传统势力范围,在一体化进程中也始终将非洲作为其身份外部对应,将其置于非常重要地缘政治战略地位。过去十年来,非洲经济迅速发展,考虑到非洲大陆蕴涵着丰富能源资源,欧盟日益关注在非洲利益,通过倡导"持续"能源开发理念,对非洲实施新能源开发布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同非洲一直保持着积极友好合作关系,随着中国经济崛起,非洲不仅成为中国能源安全多样化风险分担重要地区,也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重要实验场所。中国援助非洲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结合中国经验走出了"以基础设施建设换能源"对非洲能源开发模式,取得了不俗成绩。由于中国和欧盟对能源安全可持续有着不同理解,导致双方在非洲能源开发中走出了两条不同路径。非洲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持续开发关注,促进了中国和欧盟在非洲能源开发中合作。

  • 标签: 非洲能源 能源安全观 可持续发展 中欧合作 开发模式
  • 简介: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各国踊跃参与国际合作实践。其面临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确保持续共同安全以及用怎样地缘政治思想作指导。历史上传统“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等地缘政治学说,目的大都是为争夺地缘霸权或军事战略服务,与“一带一路”追求互利共赢目标格格不入。然而,某些国家仍会从传统地缘政治角度看待“一带一路”。为使“一带一路”建设拥有与其相配套地缘政治新概念,作者提出“海陆和舍论”,即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之间、海洋国家之间、陆地国家之间,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和平合作,通过互利共赢,打造结伴不结盟网络化利益共同体、安全命运共同体。这有利于“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政策沟通,形成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网状开放体系。持续安全“海陆和合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践,必将打破传统地缘政治学所导致“海陆对抗”或“欧亚大陆地缘争夺”恶性循环。

  • 标签: 一带一路 可持续安全 海陆和合论 地缘政治 命运共同体
  • 简介:阿弗拉·奔以传奇与逼真相结合写成《奥罗诺———王子出身奴隶》,直到今天仍然拥有读者。书中主人公奥罗诺可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高贵野蛮人”,很好地体现了阿弗拉·奔现实主义———融合传奇和逼真。该书开头异国情调给18世纪卢梭原始主义开了先河。她对印地安人文明、非洲文明西方文明比较,以及她对贩奴行为反感,均给后世作家,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作家提供了先例。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文为生女性,她为现实主义小说发展作出贡献值得后人纪念

  • 标签: 阿弗拉·奔 奥罗诺可 传奇 逼真 小说 现实主义
  • 简介:随着新科技革命发展,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并催生一系列致命自主武器,因而对国际人道主义和人权、国际法以及国际军控机制El益构成威胁与挑战。对此,国际社会应多措并举、折冲樽俎,大力推进致命自主武器系统军控谈判。中国应会同有关各国一道,积极推动联合国多重机构提前多层次、主导介入谈判过程,明确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寻求各方都能接受方案,积极支持成立确保透明、问责和法治原则多边国际监管体系,稳步推进致命自主武器系统军控艰难谈判。

  • 标签: 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 军控谈判 联合国 国际监管
  • 简介:东亚成功经历一直促进了80年代和90年代发展中经济和原社会主义经济经济改革。在世界上没有别的地区能象香港、南朝鲜、新加坡和台湾等所谓新兴工业化经济和东盟三个成员国那样保持着持续优异经济成就。这些国家属于在过去30年中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国家之列,而新兴工业化经济则是仅有的从发展中国家逐步变成发展中国家。鉴于新兴工业化经济是资本输出国,而且台湾和南朝鲜已建立了自己开发援助计划,很多人都认为它们已从发展中国家行列中脱颖而出。虽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三个东盟国家还比它们穷得多,但近年来其经济增长已加快了。这三个国家已成为该地区最新增长点,而且据认为将成为下一批新兴工业化经济。

  • 标签: 新兴工业 东盟国家 经济成就 南朝鲜 引以为鉴 拉丁美洲
  • 简介:《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条约,它签订对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影响都是巨大。特别是其中有关欧洲单一货币以及欧洲中央银行建立问题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金融已经产生了深远而重大影响。《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赋予欧洲中央银行和各成员国中央银行非常高独立,脱胎于德国德意志联邦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的选择上具有连贯特点,秉承了德国中央银行和欧盟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大部分优点,避免产生大变动。本文正是通过对欧洲中央银行形成及其货币政策选择方面的探讨,进一步阐述货币政策独立和连贯对于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启示与借鉴作用。

  • 标签: 欧洲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独立性 连贯性 中国
  • 简介:弗兰克宗教哲学一个特点就是认为神完全属于实在领域,而与客观现实有原则上亦即范畴上区别,甚至在客观现实这个概念最广泛意义上,即把超世界现实都包括在内意义上,也不能将其纳入客观现实内容。

  • 标签: 弗兰克 实在性
  • 简介:电视传媒是世界全球化实现载体之一,同时全球化现象也对电视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今天电视媒体不仅具有全球特点,还体现出区域、民族地域特征。由于俄罗斯电视媒体是在苏联电视事业基础上发展、变革并逐渐走向世界,所以其大国民族更是与全球博弈交织,相伴而行。俄电视媒体发展变迁过程,展现了全球与民族内在逻辑联系。

  • 标签: 俄罗斯 电视媒体 全球性 民族性
  • 简介:2010年3月,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文莱、智利、秘鲁、越南等8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正式启动了关于“泛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政府间谈判。这一新亚太区域内多边自贸区具有全面和高度自由化要求、快速推进和严格谈判时间表等特点。目前已进行六轮发起国谈判,

  • 标签: 战略伙伴关系 太平洋 谈判 协定 可能性 日本
  • 简介:[本文对保罗·司各特关于印度神秘化、色情化描叙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小说以“神话”书写印度和探索东西关系提出质疑,并以后殖民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想对这些东方主义手法进行清理。

  • 标签: 保罗·司各特 印度 性神话 后殖民理论 斯皮瓦克
  • 简介:土耳其自2002年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政治与外交逐步形成中等强国色彩战略。土耳其具有实现中等强国现实基础:地理位置独特,拥有重要地缘政治优势;综合国力渐趋雄厚;东西文明兼容,教俗结合,既为西方价值观认可,又对动荡中阿拉伯国家具有吸引力。然而,土耳其实现中等强国道路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加入欧盟前蓄黯淡,影响国家外交与发展战略实施;民族结构限制国家外交独立行动;国内政治体制纠结影响国家形象。

  • 标签: 土耳其 中等强国 地缘政治 外交战略 中东
  • 简介:一般认为,国际安全机制是“关于特定国际安全领域,为达成某一共同安全目标而建立,容许国家相信其他国家将予以回报,而在它行为上保持克制那些原则、规则和标准。这一概念不仅指便于合作标准和期望,而且指一种超出短期自我利益追逐合作形式”。合理国际安全机制对于促进安全合作实现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在“没有制度情况下,实际合作常常比可能合作要少”。

  • 标签: 国际安全机制 有效性 合法性 安全合作 安全目标 标准
  • 简介:中印出于追逐世界潮流、抓住全球化机遇、应对信息产业全球化挑战战略选择,有必要进行信息产业合作,而双方迅速升温政治经济关系、合作愿望和意向、信息产业具有的互补、以及两国信息产业现已开展合作现实,为进一步扩大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必要基础。

  • 标签: 中印合作 信息产业 必要性 可能性
  • 简介:道德价值是个体和集体行为、品质对于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上意义.苏俄伦理学理论体系发展和苏俄社会道德价值观嬗变过程均证明了道德价值历史和现实.无论是作为伦理学概念本身“道德价值”,还是作为哲学范畴、意识形态表现形式、文化传统“道德价值”,也都包含并规定了道德价值历史与现实.

  • 标签: 苏联 俄罗斯 道德
  • 简介:近年来,东亚安全成为热点问题。相关东盟国家国内政治出现重大变化:地区安全参与力量、治理架构、规范与议程多元化;南海问题持续发酵,叙事升级,加剧地区紧张。本文以现代和后现代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审视和剖析。现代是西方启蒙运动后出现社会秩序,以理性和普遍为核心。后现代以反权威、反正统、去中心为灵魂,以不确定性、否定性、多元、非连续为特征,是对现代思维质疑和颠覆。论文指出,东亚安全热度上升主要来自地区秩序不确定性。尤其是塑造秩序理念不确定,基于现代思维主导权之争与后现代去中心进程并存;在安全规范和议程上,地方知识获得更多本土自觉.主权安全和发展安全并重,协商治理成为可行规范:南海问题基于实在领土争议,但又是话语建构安全热点,服从于霸权护持目的。面对长期化和不断复杂化东亚安全局势,论文提出,应参照后现代“他者”思维.建设具有包容和普遍代表地区规范和价值体系。

  • 标签: 东亚 安全 南海 现代性 后现代性
  • 简介:根据中国在2006年8月25日发表正式声明,对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98条第1款所述任何争端,中国不接受任何国际司法或仲裁管辖。《公约》第298条第l款包括涉及海域划界、历史海湾或所有权争端。然而,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罔顾以上事实,于2013年4月24日强行组建中菲南海争端仲裁庭(以下简称仲裁庭)。

  • 标签: 仲裁管辖 南海争端 历史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兼容性 管辖权
  • 简介:当世界迅速进入高科技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再次面临飞跃之际,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领域中,都发生了战后以来最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形成了全球化与集团化并进发展趋势;世界政治在力量格局方面日益走向均衡多极化。整个世界正处于历史转折过渡时期。世界经济与政治相继发生变化,再次证实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基本原理,本文旨在探索当代国际体系中这一变化历史必然,以揭示国际风云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深刻根源。

  • 标签: 世界经济 历史性转折 国际经济关系 高科技时代 国际风云 力量对比
  • 简介:苏联拥有100多个大小民族,有130种语言文字。目前,在苏联有78种文学语言、57种民族教学语言,用89种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各种书籍和刊物,用42种民族语言上演戏剧,用67种民族语言进行电台广播。苏联建国70年来民族语言政策是在各民族中普遍实行双语并用制,即实行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并保障其自由发展,同时大力推广族际语——俄语。在非俄罗斯民族中,以俄语为第二母语的人已从1970年

  • 标签: 制进步性 双语并用 并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