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微文化”在大众中迅速蔓延,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就文化艺术的表现形态来看,碎片化、零散化、去中心化、即时化和赛博化的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或者说“微文化”时代也催生了微电影的诞生发展,并致使其在“微文化”中博得了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审美识的形成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影响和制约着新的审美识的形成。当代中国兴起的“微文化”形态就是这样一位诞生于中国这块独特的土壤,属于中华这个独特的民族,吸纳了古老中华文化的精气,是传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的集中反映。

  • 标签: 微文化 文化形态 传统审美意识 以小见大 以微为美
  • 简介: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世界瞩目的重大建设项目,它们的优劣引起各种专业人士和广大群众的激烈争辩,激辩的实质是各种审美思潮的碰撞和交锋。当代性与民族性之争是激辩中受到高度关注的话题,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当代性建筑是否适用于当下的中国?在我国重大建设项目中是否应考虑民族审美识?在当代性和民族审美识之间如何保持可贵的平衡?一座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建筑,必定是将当代性和民族审美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建筑,是对美的深刻理解外化为高度凝练的具有深刻审美内涵的抽象形态。

  • 标签: 重大建设项目 美学 当代性 民族审美意识
  • 简介:公安文学是与公安工作相关的一种文学形式,既具有文学的审美特征,又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公安文学的剖析和相关作品的评述,总结出“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从平凡百姓到崇高英雄”、“从张扬个性到警醒人生”三个审美特征,目的在于肯定其文学价值和教化价值,从而呼吁更多人从事公安文学创作。

  • 标签: 公安 文学 审美特征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国梦"需要"三个必须"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国梦实践路径的历史规律和方法论原则,其中,"中国道路"是对中国社会自身矛盾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实践客观规律的真实反映和智慧结晶;"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近代沉沦的自觉意识和团结复兴的文化资源;"中国力量"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规律和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而"三个必须"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践路径的"三位一体"方法总论。

  • 标签: “中国梦” “三个必须” 实践路径 哲学意蕴
  • 简介:“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是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幽默表述,这不仅是一句流行的话语,更是建设现代政府的宣言,有着深刻的政治意蕴。从宏观上讲,“有权不可任性”要求优化政府职能,实行简政放权;从中观上讲,“有权不可任性”就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从微观上讲,“有权不可任性”要求党员干部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权力观。

  • 标签: 有权不可任性 政府工作报告 政治意蕴
  • 简介:近20年来的中国文学,经历了“市场化”和“数字化”两次重大转向。这两大转向交相呼应,互为推手,形成了一股科技市场一体化的巨大浪潮,在这一浪潮冲击下,文学艺术出现了人文精神丧失、审美价值下滑的严峻局面。在此背景下诞生的网络文学,面对市场的压力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科技理性不断排挤人文精神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审美超越,这是直接关系到网络文学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论题。

  • 标签: 网络文学 科技市场一体化 审美超越
  • 简介:培养高校学生音乐审美判断力,首先在于确立至真至善至美的审美标准和理念,通过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培养听辨能力,渗透人文精神,理性分析作品,培育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提高作品价值评判能力的目的。

  • 标签: 音乐审美判断力 审美标准 审美心理结构 音乐鉴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