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有效控制原则是国际法院在解决各当事国所提交的领土争端的司法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项特定的裁判规则,其须满足两项要件——取得控制的意图和实际有效的控制行为。而且,该原则在适用上须优先考虑权利的合法所有者,严格排除非法占领行为并结合禁止反言原则。结合上述条件,有效控制原则不能作为解决南沙群岛争端的依据。

  • 标签: 有效控制原则 适用条件 禁止反言原则 南沙群岛
  • 简介:杨斌觉得判决不公:臧国顺提交的书面意见明明说我已于2010年3月10日将房租交给了他,我们也提供了他出具的收据,为什么一审、二审都判我败诉呢。“我就不明白,明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为什么一审、二审都判我败诉?”1月8日。在北京安定门地铁站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杨斌与《方圆》记者相对而坐。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这两年多的经历,同时不停地发出这样的疑问,

  • 标签: 房租 2010年 书面意见 事实清楚 咖啡馆 地铁站
  • 简介:10月,我采访“死磕派”代表杨学林律师,文章《死磕派不是瞎胡闹》作为封面《事件律师》的其中一篇,发表在本刊10月号上。未料想,这篇仅5000余字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不小的反响。仅在本刊新浪微博上,阅读量就以万计,转载近300,杨律师也在自己的微博和博客上转载此文,转载量过千,其中不乏“法律大V”陈光武等人的再转载。文章以裂变的形式传播开来,数量巨大难以统计。

  • 标签: 采访对象 转载量 律师 文章 阅读量
  • 简介:<正>如果让人们看到他们的犯罪可能受到宽恕,或者刑罚并不一定是犯罪的必然结果,就会煽惑起犯罪不受处罚的幻想。一、问题的提出——[意]贝卡里亚偶然防卫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防卫意图,但其实施的行为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自己或者无辜第三人的防卫效果的事实样态。根据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行为的主观心态不同,可将偶然防卫分为故意的偶然防卫、过失的偶然防卫以及意外的偶然防卫[1];根据防卫行为所保护的法益主体不同,可将偶然防卫分为救助他人型的偶然防卫与保全自己型的偶然防卫。究其实质,偶然防卫体现为被防卫人在两个相互衔接的行为中的不同身份(加害人与被害人)的竞合关系。正是这种竞合关系使得偶然防卫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成为刑法学上一个极具争议的理论问题。

  • 标签: 偶然防卫 结果无价值论 必然因果关系 贝卡里亚 法益 防卫意图
  • 简介:罪与非罪,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理解这个问题,重点需要掌握三个方面。第一,犯罪化的原则是预防优先、惩罚后置。对犯罪的惩罚是对已有之罪的惩罚;对犯罪的预防也是对已有之罪的预防。第二,犯罪化的根据是行为人的主体意识,即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其包括罪过心理部分和非罪过心理部分。第三,犯罪化的标准也就是适用刑罚的条件。危害行为犯罪化的标准有三条,即犯罪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三条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 标签: 犯罪化原则 犯罪化根据 犯罪化标准
  • 简介:先验演绎是德国观念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其基本的哲学立场,更为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独立于经验而对概念的正当性提供证明的哲学方法。将先验演绎学说运用到权利哲学之中,可以为道德权利或者自然权利概念提供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证明。权利的先验演绎揭示了权利概念的内部必须蕴含一个共同体结构,并且,要求我们先天地阐明这一共同体结构存在的必然性,不仅如此,这一学说还有助于我们反思传统权利学说存在的不足,为权利推定的适用提供了标准和规诫。因此,可以说,权利的先验演绎是一种有关权利哲学的全新学说。

  • 标签: 先验演绎 道德权利 权利推定 权利演绎 共同体
  • 简介:宪法适用是将宪法的强制性由潜在转化为现实的关键环节,也是宪法最高权威显现的必由之路。我国现行宪法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对宪法适用制度进行了一定的完善,为保障宪法的权威,实现国家法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我国宪法适用制度包括宪法适用机关、宪法适用内容、宪法适用的提起等方面,但也存在着法律没有明确纳入宪法审查的范围之中、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无法提起宪法诉讼进行救济的问题。因此,在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宪法适用制度还有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必要。

  • 标签: 宪法适用 宪法权威 权利救济
  • 简介: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诉求的背景下,完善航运法制,研究航运法十分必要.航运法研究需要明确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航运法应当以国家干预航运市场和国家协调航运业内部及航运业与其他行业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航运法处于航运法律体系的核心地位,且具有经济法部门属性.航运法研究应当沿着“主体-行为-责任”这一法学研究路径,借助航运法基石范畴和范畴体系,方得以科学、深入地开展.

  • 标签: 航运法 调整对象 法律体系
  • 简介:随着公司对拥有个人技能、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重视程度的提高,技术股权的存在越来越普遍.现行做法通常是用章程和协议对技术股权的自由转让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通过厘清实现其自由转让的前提和一系列具体的制度设计,打破现行做法的惯性思维,保障技术股权的自由转让.

  • 标签: 技术股权 限制 自由转让
  • 简介:业主撤销权诉讼,是指在物业管理区域治理活动中业主因其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被侵害而提起的诉讼.业主撤销权诉讼是解决物业管理区域纠纷的最后屏障,事关社会稳定,但我国业主撤销权诉讼制度不甚完善.为了使业主撤销权诉讼撤销权制度有效实施,我们应当明确业主撤销权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同时,业主撤销权诉讼具有其特殊性,我们应当为其建立特别配套机制.

  • 标签: 业主撤销权 物权法 物业管理区域 诉讼
  • 简介:渎职罪的违法性本质是对渎职行为的否定,或者说是对公权力不正当行使的否定。理论界对渎职罪主体认定的争论主要集中于职务说和职权说两种学说上,职务说在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强,但只能解决大多数渎职罪的主体认定问题,对于一些比如接受委托或授权等行使公权的主体就很难被认定;职权说从实质的角度似乎能将所有的渎职罪主体囊括其中,却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标准,因此,必须将两种学说结合起来指导渎职罪主体认定的司法实践。

  • 标签: 违法性本质 职务说 职权说 互动关系
  • 简介:“解释一致”方法是解决一国国内法与国际条约冲突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解释一致”方法是建立在“推定国内法与国家参加的国际条约不抵触”这一前提下。“解释一致”方法在欧洲、美国、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得到普遍适用。我国“解释一致”方法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一法律文件中,其内容规定较少、缺乏应用“解释一致”方法的具体规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应用“解释一致”方法的案件,但应用“解释一致”方法情况差强人意。完善“解释一致”方法需要从原则指引、明确应用主体和应用范围,细化应用规则三方面进行。

  • 标签: “解释一致”方法 国际条约 司法实践
  • 简介:公安侦查基础工作,是公安机关为了适应防控犯罪的宏观需要和侦查工作的持续性发展,所长期进行的具有支持性、支撑性、保降}生的侦查业务建设工作,具有全局性、长期性、预防性、系统性、备用性的特点。它包括刑侦基础工作和经侦基础工作,不同于公安侦查中心工作、公安基础工作、公安具体侦查工作、公安侦查部门基础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有16种公安侦查基础工作。

  • 标签: 公安 侦查 基础
  • 简介:量刑建议是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量刑建议应该以确定性为常态。无论是从量刑建议制度的功能定位,还是各方诉讼主体的心理预期考量,确定性量刑建议都要占优。确定性量刑建议可以防止量刑建议流于形式,不仅无损于司法权威,而且有助于确立司法权威和彰显司法公信力。

  • 标签: 量刑建议 确定性量刑建议 概括性量刑建议
  • 简介: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质证在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中已有规定,但如何正确适用,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专门知识的人的称谓、诉讼地位、权利和义务以及质证意见的法律效力等需要厘清;关于专门知识的人的管理问题,通过构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用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作指导,减少适用上的分歧,保证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 标签: 有专门知识的人 专家辅助人 出庭质证
  • 简介:吉尔兹经由批判法律功能观而构建自己独特的法律阐释观,主张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法律是想象真实的独特方式的一部分,法律是赋予特定地方的特定事务以特定意义的方式,人们社会行为背后的意义结构经由深度描述可以从中获致解释,同时吉尔兹经由拒斥关于法律反映性的理论而阐明法律的能动性,并认为法律的作用在于将存有诸多观念冲突的人类导向有规则可循的生活。由于其社会理论与文化理论的局限性,吉尔兹忽视了法律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要害问题,进而忽略了法律认识或法律知识的性质问题。

  • 标签: 法律阐释观 法律能动性 法律作用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生产与再生产
  • 简介:民国初期,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集体努力进行法治文化建设,从制度到理念。法治文化首先应是制度文化,法律制度及其法律机构成为承载当时法治文化的重要外部载体。法治文化更是法治精神和理念的内涵意蕴,法理念与法精神的综合力量构成了法治文化的强大推动力。从法律体系到法治文化是法治国家的必走之路。现代社会理应是法治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更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建设。

  • 标签: 民国初期 法律制度 法治理念 文化建设
  • 简介:<正>德国作为法条竞合理论的原产国,相对我国而言,其对法条竞合的研究与实践颇为成熟。回溯法条竞合在"原产国"的发展脉络,并将其清晰地呈现,可能会为我国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借鉴。虽说早在罗马法时代,对"诉"的竞合问题的讨论中,有法条竞合的萌芽。[1]但是,与我们当前讨论的刑法中的法条竞合有承继关系的,则是19世纪中叶德国刑法学界对法条竞合相关问题的一系列探索。

  • 标签: 法条竞合 想象竞合 法益 既遂 结果加重犯 毁损器物罪
  • 简介:刑法的道德合法性问题是法律的道德合法性问题的具体和延续.刑法的道德合法性应立于人性高度予以诠释.刑法的道德合法性赋予刑法以良法的品性、真正的威信和彻底的有效性.刑法的道德合法性应在刑法立法、刑法司法和刑罚执行的过程中得到动态性的贯彻和体现.刑法的道德合法性在风险多元的高科技时代仍然应该得到维系.

  • 标签: 刑法 道德合法性 人性 刑法立法 刑法司法 刑罚执行
  • 简介:融资租赁交易是以出租人和承租人为当事人的两方交易,三方结构安排不利于厘清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也与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有违。融资租赁交易的权利构造可以设计成“所有权+用益物权”模式,也可以设计成“所有权+租赁权”模式。这两种模式都体现了所有与利用的分离,但就承租人对租赁物的利用而言,前者属于物权性利用,后者属于债权性利用。两种建构均须公示租赁物之上的权利负担和物权变动,只不过“所有权+用益物权”模式中,公示的是租赁物上的他物权,间接公示租赁物上的所有权;“所有权+租赁权”模式中,公示的是租赁物的所有权。但这一公示又不同于不动产权利的公示,仅具对抗效力,相关制度应在“声明登记”模式之下去设计。

  • 标签: 融资租赁 三方结构 动产用益物权 物权公示 登记对抗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