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环境危险防御义务是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主要类型之一,其要求国家公权力采取措施对环境危险因素加以干预和排除。为实现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在管制行政相对人行为的“外部效力”面向上,应强化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约束;在约束国家行为的“内部效力”面向上,司法权应对行政权保持必要之谦抑。排除环境危险、维护环境权益是当前中国环境法治的重要任务,需要根据“外部效力/内部效力”的制度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通过国家公权力的合理配置实现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

  • 标签: 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 国家环境保护义务 外部效力 内部效力
  • 简介:中国公安机关在调查违法犯罪行为时经常发生“两栖案件”现象,即涉案行为在治安违法与刑事犯罪两者之间难以界分,导致在立案环节既可能被受理为治安案件,也可能被立为刑事案件,或者在调查程序申,发生改变案件类型和处理程序的情况。在案件处理结果上,也存在着治安处罚、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几种可能性。“两栖案件”的产生缘于中国法制将本质相同的危害社会行为政策性地界分为治安违法和刑事犯罪,这种界分法存在诸多违背法学理论或法律原则的缺陷,也导致现实中的执法障碍。立法部门和理论研究者应当反思这种制度设计。

  • 标签: 两栖案件 治安违法 刑事犯罪 犯罪圈
  • 简介:在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程序性规范的地位不断提升,现代经济法具有强烈的程序依赖性。经济法程序规范主要由调制程序与对策程序、诉讼程序与非诉程序、正式程序与非正式程序等一系列'结构'组成。各种'结构'内部的非均衡性异常明显,各类程序在经济法上的地位、功能有别。通过对经济法程序的结构分析,可以对各类程序作出适当定位,实现程序之间的有机组合,发挥程序的整体效能。

  • 标签: 经济法程序 二元结构 非均衡性 结构分析
  • 简介:有组织犯罪的理论研究从其一发端便面临着一种巨大的尴尬———概念的艰难。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始终看不到一个有关“有组织犯罪”的统一的、能为世界普遍接受的概念。当然,过份注重概念容易陷入文字游戏和文牍主义的怪圈,但不可否认,概念作为研究的理论起点和逻辑底线,又是极为必要和不可或缺的。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清理,揭示其现下的理论困境,并提出可能的突破路径,以期推动有组织犯罪基础理论的研究。

  • 标签: 组织犯罪 犯罪学 刑法学 二元论
  • 简介:从古到今,在西方有主观法和客观法同时存在的观点。所谓主观法就是国家制定法,所谓客观法即自然存在的非制定法或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主观法律观指出了法律的意志性、人造物属性,强调了个人在法律存和发展中的作用;客观法律观则指出了法律的客观性,即非主观随意性,强调了法律与事物的本性、客观规律的内在关系,认为法律的存在和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各有其合理性和片面性,它们的同时存在和论辩促进了西方法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 标签: 西方 二元法律观
  • 简介:东西对立的思维方式是西方文明中根深蒂固的叙事模式和话语传统。政治思想中有典型的东方专制主义谱系,在法律传统中也可以勾勒出"法律东方主义"的理论范式。孟德斯鸠建构了逻辑严密的东方专制主义理论,黑格尔则从历史哲学的角度为东方专制主义叙事提供了最严密的哲学论证。这一话语具有明显的重性,其中知识与想象并存、真实与虚构混同、深刻与误解交织,其往往夸大东方历史的某些落后特点,并塑造东西文明优劣的等级秩序,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更多是西方文化为了认同自身所构筑的"他者"。当下应反思并超越此种历史观念和权力话语,推进多元法律文明的发展。

  • 标签: 法律东方主义 东方专制主义 东西二元对立
  • 简介:美国百年以来的少年司法模式的显著特征表现在福利和惩罚之间进行着钟摆式的往复震荡。以"儿童最大利益"和非正式程序为特征的少年司法福利模式在犯罪率增长的背景下逐步转型,强硬化、正当程序和严罚思想挑战着少年司法存在的正当性。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钟摆式政策调整最终形成了美国少年司法惩罚·福利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刑事司法和少年司法相互交错,形成了既认同儿童福利和少年保护、又关注社会危害性和可责性的糅合程序。同时,在福利重构方面体现在少年司法对社会福利机构和父母责任的强调。

  • 标签: 福利 惩罚 少年司法 模式
  • 简介:罪过形式选择型犯罪是刑法修订后新创制的犯罪类型,是对依罪过形式把犯罪区分为罪过形式分离型犯罪与罪过形式混合型犯罪之传统的突破。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该类犯罪在其刑事立法进一步完善前的罪名确定问题。

  • 标签: 二元罪过形式 选择型 犯罪 罪名确定
  • 简介: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是德日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用于判断违法性的两种方法,近年来,其最新研究成果也不断被引介入我国,对于推动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行为无价值的功用与缺陷行为无价值论偏重对行为人的主观因素的考量,在违法性判断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其本身是把双刃剑,作为优势的同时也作为其他方面的劣势而存在。(一)基本观点从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角度出发,一的行为无价值论主张,行为的违法性更多取决于行为人自身,包括行为和故意过失等因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对不

  • 标签: 结果无价值论 德日刑法 法益 违法性 行为犯 故意杀人罪
  • 简介:共同被告人之间的口供相互印证,但无其他证据佐证能否定案是司法界的一个难题。本文以现有的法律条文与基本原则为依据,着重论述了仅有共同被告口供不能定罪的合法性,并从共同被告口供问题背后的价值权衡角度论证了其合理性。最后,从我国司法制度的发展论述了此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

  • 标签: 共同被告 口供 口供补强
  • 简介:民事法律规范作为一种重要的规范类型,学界对其的研究方法可以总结为概念式与类型化思维两种,其中,类型化思维有着自身不可比拟的方法论优势。运用类型化思维,结合结构论的视角,在现代民法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融合的价值回归的背景下,民事法律规范呈现出一种类型结构,它不仅有着深厚的价值理论根据,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上还存在众多的实体法依据。民事法律规范的结构适应了现代社会对民法的价值与规范的需求,必将为我国的法治建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 标签: 类型 结构 社会利益 任意性规范 强行性规范
  • 简介:综艺节目侵权的话题近年来持续升温,但业界对其侵权的态度却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对待综艺节目的保护可以尝试从综艺节目影像与综艺节目版式两个维度进行讨论。对综艺节目影像而言,可以类比文学艺术作品中关于剽窃的认定,坚持“先部分、后整体、看比例、问大众”的原则。对待节目版式,可以尝试认定独创性高的版式为汇编作品,而对独创性相对低一些的可以尝试增设一项专门保护节目版式制作者的邻接权来保护其权利。

  • 标签: 综艺节目 综艺节目影像 综艺节目版式 汇编作品 邻接权
  • 简介:<正>前言"法律必须经由解释,始能适用",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识。正是基于此,法律解释学成为了一门古老而又永远充满生机的学问。在我国,自梁慧星教授《民法解释学》专著出版后的近十年时间里,学者、法官们

  • 标签: 法律解释方法 二元化 梁慧星教授 确定型 解释学 法律漏洞
  • 简介:我国《劳动合同法》业已颁布,但该法对劳动法中的基本概念(如劳动关系)的含义界定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使得劳动法学中的基本概念仍处在关系不清的状态。尝试厘清劳动法学基本概念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劳动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来源、表现进行了归纳与类型化分析。

  • 标签: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
  • 简介:我国现行双轨制的地权结构,乃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公有制的政治信念与政治实践、大众民主社会物质生活平等之内在需求的基础上,同时得到了我国集体主义传统法律文化的文化正当性支持。在此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基础上,配合物权制度逻辑及所有权公益性的强化与功能的单一化,立法者在法律上构造出土地国家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及其各自的用益物权。平等、共富不仅仅是现行地权制度旨在实现的价值目标,也应当成为我国地权革新不可改变之价值目标,土地公有制仍然具有高度的可欲性。至于现行双轨地权结构是否足堪承受平等、共富价值目标之重,是否有其他以土地公有为前提之法律制度构造可堪实现平等、共富的价值目标,才应是我国地权制度革新所亟需研究之课题。

  • 标签: 二元地权结构 制度根源 价值目标 地权革新
  • 简介:"举证责任"的原初含义就是当事人运用证据对诉讼中的主张加以证明的行为责任,这一概念的源头并非现代证明责任理论,因此将其归入证明责任内涵的一部分必然引起证明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性质难以界定,并导致其分配标准与分配规范模糊不清的现象。肯定抽象"证明责任"与具体"举证责任"各自独立的"分立"概念格局,并由各自功能互补形成"双层调控"证明行为机制,将使诉讼案件事实的呈现更加准确与完整。具体举证责任与抽象证明责任、主观证明责任及具体提供证据责任等证明责任周边概念各异其趣。具体举证责任概念提出的必要性起因于客观证明责任理论规范诉讼证明活动的模糊性与有限性。应在承认证明责任总体和最终的规范作用的前提下,重视具体举证责任对具体证明行为过程的直接调整。

  • 标签: 证明责任 具体举证责任 证明行为规则 双层调控
  • 简介:由于在立法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进行了诸多的限制,致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模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这种状况的产生存在价值判断的误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缺失及对三农问题缺乏人文关怀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应当坚持权利平等的基本立法思想,对现有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进行充实和完善,强化对集体土地征收征用的立法限制,从而为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 标签: 土地二元所有制 集体土地 立法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