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我国反垄断执法日趋成熟且执法力度明显加大。一些反垄断执法案件的结果引起社会和理论界的关注。与欧美的'单罚制'不同,我国反垄断法对实施垄断行为的经营者财产处罚采取的是'双罚制',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方式存在行政法理论上的缺陷和具体计算方面的不确定性,导致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对于没收违法所得处罚的适用处于游移不定的状态,从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近百起反垄断执法案件的结果来看,行政处罚畸轻的情况非常普遍,很难达到对违法行为人的威慑效果。从短期来看,我国反垄断法所规定的罚款处罚的幅度过低,难以取代没收违法所得处罚的威慑效果,因此,在不提高罚款处罚幅度的前提下,执行没收违法所得处罚对于反垄断法的正确实施有其必要性和正当性。从长期来看,我国反垄断法的行政处罚采取单一的罚款处罚方式,取消现行的没收违法所得处罚方式,无疑是一种进一步推动反垄断执法的合法、明智和科学的选择。

  • 标签: 没收违法所得 罚款 威慑理论 反垄断执法 反垄断民事诉讼
  • 简介:协会处罚权作为一种施加于违法或违规成员并减损其权益的权力,在性质上属于公行政权。这不仅因为协会处罚行为属于公行政的范畴,也能从协会处罚权的来源上加以证明。法律授予和行政委托的协会处罚权均属于国家行政权,但二者又存有差异;自治规范赋予的协会处罚权属于社会公行政权。准确界定协会处罚权性质的目的是将协会处罚权纳入行政法的调整范围,促进协会处罚权的规范行使,并为适用行政救济法解决协会处罚争议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协会处罚权 公行政权 国家行政权 社会公行政权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将"入户盗窃"设定为盗窃罪的新类型,实为一种刑法防卫线的前推,可以更充分地保障公民的住宅安宁和人身安全。"入户盗窃"本质上仍属于结果犯,入罪条件仍然需要考虑犯罪数额。参照相关司法解释的精神,各地完全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将普通盗窃罪入罪标准的50%,确定为本地区"入户盗窃"犯罪的入罪标准。

  • 标签: 盗窃罪 入户盗窃 结果犯
  • 简介:近年来,出租车司机为送临产孕妇去医院生产而闯红灯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说纷纭,各执一端,本文就该行为是否应被处罚进行分析,也探讨了价值冲突、法律与正义的关系以及对执法工作的若干建议。

  • 标签: 司机 闯红灯 正义 处罚 执法
  • 简介:烟花爆竹运输活动中会出现"一证多运"现象,"一证多运"行为通常是被推定而存在;当具备许可证的运输行为主体与推定存在的"一证多运"行为主体不一致时,其中"一证多运"行为属于无许可证的违法性质,当具备许可证的运输行为主体与"一证多运"行为主体一致时,"一证多运"的性质较难认定。在现行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中,宜将其归于"有证但使用不当"之行政处罚领域;在立法上,建议将"一证多运"合法化,同时,应当强化行政机关对烟花爆竹运输的现场检查措施。

  • 标签: 一证多运 托运人 连续性行为
  • 简介:比例原则是制约行政裁量的基本原则,而过罚相当原则是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定原则.在行政处罚中,比例原则和过罚相当原则缘起不同,功能不同.但比例原则和过罚相当原则均可以用于约束行政处罚实体裁量.在行政处罚的实体裁量过程中,过罚相当原则本身无法提供相当性判断标准,比例原则则可以进行过罚相当的分析.可以将比例原则引入过罚相当原则的判断,在考量过罚相当原则所包含的违法行为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比例原则的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要求来分析判断过罚是否相当.

  • 标签: 行政处罚 比例原则 过罚相当原则 处罚实体裁量
  • 简介:经济民主是经济法的基础准则,在经济法的一些法律规则以及法律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展现出经济民主。但总体来说,经济法中的经济民主中的范畴还不宽广,形式单调等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经济民主在经济法中的具体体现。

  • 标签: 经济民主 经济法 体现
  • 简介:《意大利刑法典》第114条第1款的减轻情节作为单一制下同等责任、同等处罚原则的例外,要求参与行为在犯罪中所起作用极小.意大利判例和学说均认为该情节只具有客观属性.其与条件说之间的矛盾促使各方在共同犯罪领域由自然的因果关系论转向规范的归责论,于非必要的贡献项下,该减轻情节在理论上获得了一定的适用空间.但从规范到解释的双重绝对化及具体评价中的反向观察视角,都限缩了其成立范围,同等处罚、整体偏重才是意大利共同犯罪中刑罚裁量的基调与现状.于量刑阶段分别考察每个参与行为的现实作用是其近期的改革动向.我国共同犯罪制度以罪刑相适应为目标导向,主犯构成了共同犯罪的基准态,因此,从犯的认定成为量刑之关键.我国《刑法》中的从犯较之于《意大利刑法典》中作用极小的贡献,成立条件更为宽松,适用上也更为常态化.为了使从犯能够充分发挥均衡罪刑的机能,在解释中不宜过分限缩其成立范围.

  • 标签: 共同犯罪 单一制 作用极小的贡献 非必要的贡献 从犯
  • 简介:经济法论丛》(EconomicLawReview,ELR)是由著名经济法学家漆多俊教授创办的专业性法学集刊,自1998年创刊迄今已连续出版30卷。《经济法论丛》主要刊载经济法学理论与实践前沿原创研究成果,设有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国家投资经营法等常规栏目,以及热点专题、域外法动态等栏目。一、本刊热忱欢迎海内外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惠寄有关经

  • 标签: 经济法论丛 论丛稿约
  • 简介:经济法论丛》(EconomicLawReview,ELR)是由著名经济法学家漆多俊教授创办的专业性法学集刊,自1998年创刊迄今已连续出版29卷。《经济法论丛》主要刊载经济法理论与实践前沿的原创研究成果,设有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国家投资经营法等常设栏目,以及热点专

  • 标签: 经济法论丛 论丛稿约
  • 简介:无论是从历史沿革上,还是从功能及具体制度的构建上,经济法都与风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阶段,'风险社会''世界主义时刻'到来,全球经济、环境等问题治理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人们呼吁建构全球治理体系。为推动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包容性治理,需加强'风险''监管'的一元经济法研究,即开展风险经济法学研究。

  • 标签: 风险社会 世界主义时刻 风险经济法 全球治理
  • 简介:法律的经济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学问,需要在分析和解决现实法律问题中展现其解释力和生命力。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的财产权制度和实践为观察背景。在概要说明财产权制度的经济学维度之后,笔者尝试对财产权的正当性(为什么要有财产权)、财产权的出现、财产权的分割、财产权的取得与流转,以及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等财产权问题的经济原理予以初步阐释,以期促进法律同行在分析我国财产法律制度时对其经济维度做更精细化的讨论。

  • 标签: 效率与公平 财产权的正当性 财产权的出现、分割与流转 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
  • 简介:一、引言在过去十年里,德国经济犯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诸如德意志银行前任首席执行官阿克曼(Ackermann)被诉侵吞财产一案——所谓的“曼内斯曼(Mannes.mann)诉讼案”——或者“西门子集团腐败案”等重大案件,已经很清晰地反映了经济领域中的非法行为。这些案件使得经济刑法重新获得关注,而此前,

  • 标签: 经济刑法 德国 现状 重大案件 西门子集团 首席执行官
  • 简介:有媒体报道,河南省新野县一家粮油有限公司仓储的1.6万吨小麦“被遗忘”7年,导致小麦变质。记者采访了解到,万余吨小麦滞留7年,是由于粮食仓储企业与中储粮公司出现经济纠纷,导致粮食出库难,致使流通受阻。

  • 标签: 经济纠纷 中储粮 真问题 粮食仓储企业 媒体报道 记者采访
  • 简介:研究经济犯罪中的被害人问题,首先需要厘清经济犯罪与经济犯罪被害人的内涵与外延。区别于一般生活领域及犯罪学研究中事实层面的被害人,刑法学中的被害人研究必须具有规范性评价基础,即必须是犯罪所侵害的刑法保护的个体法益持有者,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明晰经济犯罪被害人所表现出的特殊性。通过比较中德刑法关于经济犯罪的实然性规定,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刑法在立法技术及规制保护目的方面与德国经济刑法规定存在本质差别。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刑法的实然性规定,可以将经济犯罪划分为侵犯个人法益为主的犯罪、侵犯社会秩序为主同时可能侵犯个人法益的犯罪及单纯侵犯经济秩序的犯罪,而各类型经济犯罪中的被害人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 标签: 经济犯罪 被害人 法益 中德比较 类型划分
  • 简介:在我国,由于经济刑法规范缺失,形成刑法系统和经济法治体系两豁口,致使治罪效果不大理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在法治之下作进一步的科学探求和实证,以纠偏去错、去伪存真,支持经济刑法创立。做好经济刑法理论研究,着重挖掘经济犯罪不同于一般刑事犯罪的特性,探求建立在这种特性基础上的经济刑法规范,从而建立经济刑法科学:即以经济刑法为研究对象,阐明危害市场经济行为的犯罪与其经济刑事责任和经济刑罚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并总结立法司法有益经验,又顾及有关诉讼、治罪对策和各国经济刑法比较等而有所创新和发展的科学。经济刑法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其结果会形成一部系统、贴实、针对性很强的专门规范经济犯罪的单行刑事法律。该法律性质是一种新形式的特别刑法。

  • 标签: 经济刑法 学科论争 哲学基础 学科价值
  • 简介:无论是“花钱就能减刑”还是将刑事和解、被害人谅解等同于花钱买刑,都是当事人或旁观者对法律制度的一种误读“重大刑事案件往往很难达成谅解,因为大部分案件都是因为长期的邻里纠纷、情感纠纷等累积矛盾的最终爆发。

  • 标签: 法律经济学分析 花钱 刑事案件 刑事和解 法律制度 邻里纠纷
  • 简介:随着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公众参与地方经济立法的现象日益增多。公众参与地方经济立法既是公众参与国家经济事务民主管理之体现,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立法民主科学化之必要前提。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经济立法的制度在立项、起草、信息公开、审查方面存在缺陷,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公众参与途径不足,应完善公众参与地方经济立法制度,拓宽经济立法信息公开途径,提升公众参与经济立法的意识,健全权利表达机制。

  • 标签: 公众参与 经济立法 地方性法规 信息公开
  • 简介:文章分析了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逻辑思路,我们提出了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策略:一是将经济法中最为基本的准则加以宣示,二是强化经济法立法以及运行宗旨,三是要强化经济法对社会整体的调节。

  • 标签: 经济法 社会整体利益 维护
  • 简介: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双边市场,尤其是互联网经济领域双边市场的运行方式与影响。这样的市场因为间接网络效应会显现出市场集中度明显增高的趋势,直至出现互联网经济领域的垄断。然而,对于互联网经济而言,专门制定新的竞争法显得并非必要;对于企业新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问题,以及并购引发的数据集聚问题,则只需要对现有的法律框架进行一些补充便足以因应。

  • 标签: 互联网经济 双边市场 网络效应 市场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