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很高兴又一次有机会来到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同各位做一个学术交流,感谢法学院领导的邀请,也感谢各位的光临。我这次跟大家交流的问题是现在还没有答案的问题,是我最近在做一些研究过程中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最近几个月我受邀以专家顾问的角色参加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个重要课题,叫“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和欧盟合作的一个课题。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大家重点关注的是多元纠纷解决方式问题。也就是说在中国除了诉讼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之外,其他的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比如说像调解、仲裁等这样一些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其中在诉讼里面也包含不通过判决,而是通过调解解决案件,解决纠纷。他们提出一个命题:法院主导下的ADR,大家的焦点放在纠纷解决方式或者解决程序的问题上。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在纠纷解决方式、机制等问题之外,还有与这样一个命题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纠纷解决的规范类型问题。我们在纠纷解决过程中所依据的规范类型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上个星期五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召开了一个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国际研讨会”。在这次国际研讨会上,他们请了一位美国的法官———专门负责调解的一位法官,还有日本的一位教授,还有...

  • 标签: 法律渊源 中的地位 司法解释国际
  • 简介:法律渊源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实质是法学意义上的法律渊源法律意义上的法律渊源之分。法学意义上的法律渊源概念出于法学研究的需要,可以不予统一和严格界定。但法律意义上的法律渊源概念必须澄清它的含义。法律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认识目前大致有三种视角,即司法中心主义、立法中心主义和法律现实主义。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司法中心主义视角出发,并融合了立法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 标签: 法律渊源 司法中心主义 立法中心主义 法律现实主义
  • 简介: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历程为视角,用非正式社会控制(社会资本)解释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以及成年时期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种理论。同时,该理论认为刑事政策应当注重犯罪预防而不是剥夺犯罪人的能力,应当重申预防性的社会政策。该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以及研究结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关注。

  • 标签: 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 人生历程 非正式社会控制 刑事政策
  • 简介:法律形式与法律渊源的关系比较复杂,但是我国学者一般将之作为等同的概念使用。这种观点导致了某些学术上的混乱,也导致法律形式和法律渊源各自的作用没能够充分发挥。正确界定法律渊源法律形式,是实现二者区分的逻辑起点。法律形式是法律文本的表现方式;法律渊源是裁判规范的集合体,法官从中发现裁决案件所需要的裁判依据和裁判理由。由此可以得出二者之区分:从实践来看,法律渊源之法是指司法之法,法律形式之法是指立法之法;从内容来看,法律渊源之法是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规则体系,而法律形式则是具有一定封闭性的规则体系;从路径来看,法律渊源之法是在司法适用过程发现和寻找的,法律形式之法是立法中形成的。司法适用之法完全局限于制定法之时,二者会出现种属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涵依然有着重大区别。

  • 标签: 法律形式 法律渊源 制定法
  • 简介:通常认为,法律渊源就是法律规范在形式上的表现。本文则试图突破惯常的理解,将法律渊源融入民法学方法论范畴,从法律解释及法律适用的层面,以立体的、动态的视角探究民事法律渊源的实质内涵及运用手段。作者认为,所谓裁判无非是希冀获得一种最利于实现理性和正义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只为获得立法者的成文法律规范在其文本实现上的满足。因此,文章将法律原则、习惯、道德律、学理等均作为扩张的民法渊源加以对待,并且就其适用的具体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民事法律 法律渊源 民法学方法论
  • 简介:经济学家强调非正式合同机制在合同实施方面的作用,自动实施合同和使用"人质"来保障合同的实施就是例子。法律和发展学者认为正式法律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并不起促进作用。笔者认为使用非正式合同机制来保障合同的实施是有限度的。抵押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笔者用中国不断发展的包括抵押在内的正式财产权法律来解释正式法律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 标签: 自动实施合同 人质 抵押 正式法律 经济发展
  • 简介: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领导人于2006年11月18日在越南河内签署了《河内行动计划》,其目的是细化2005年釜山APEC会议上通过的《釜山路线图》,以推动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茂物”目标。与会者还就多哈回合谈判发表了一份声明。《河内行动计划》称,各经济体将通过各种具体措施和能力建设,特别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建立安全和良好的商业环境,按期实现贸易目标。会议就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发表的声明称,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将努力打破多哈回合谈判的僵局,推动谈判重启,并使谈判及时圆满结束。

  • 标签: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会议通 河内 多哈回合谈判 贸易投资自由化
  • 简介:法律渊源的正确适用是案件得以正确裁判和有效执行的依据。对赌协议作为一项具有估值调整、股权激励和发展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价值的金融创新,面临着法律性质定性模糊、法律效力界定困难以及裁判依据援引混乱的困境。对赌协议属于新型无名合同,在不存在合同无效的前提下,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应来源于合同本身。承认合同作为法律渊源的重要地位,综合运用价值判断限缩效力性强制规定并辅以解释论为主的制度供给是规制对赌协议的重要内容,也是尊重契约自由,维护商事自治,保障商事秩序的应有之义。

  • 标签: 对赌协议 合同 法律规制 法律渊源
  • 简介:<正>法律渊源是指法律的表现形式。我国的法律渊源应当是指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所表现出的不同形式。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法学理论一直认为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是:(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5)国际条约;而把判例排除在我国法律渊源之外。其理

  • 标签: 法律渊源 判例 最高人民法院 现行法律 表现形式 审理案件
  • 简介:<正>一、合议困境——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的消解(一)从四个五年改革纲要看合议庭正式制度的完善合议庭制度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诉讼制度,在《人民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对其进行了规定。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合议制度在审判中的作用,始终是人民法院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包括刚刚出台的"四五"改革纲要在

  • 标签: 主审法官 合议制度 行政诉讼法 司法行政人员 审判委员会 法官资格
  • 简介:为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长沙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实施纲要》,增强中小企业抵御法律风险的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近日,由湖南省长沙市市经委、市司法局共同创建的长沙市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启动。

  • 标签: 服务平台 企业法律 长沙市 《中小企业促进法》 工程实施 企业成长
  • 简介:立法者的意象可以从法律政治学和一般法理学的意义上加以梳理,这对正当法以及法律渊源和品格的思考很有裨益。立法者的意象包括天地大本、先圣先王、规范的宣谕者、建政立制的主权者,以及市民立法的政治机构五种。立法者的天命与担当乃为人世立规矩,为人心定尺度。立法者的人间形象可以从应然、实然与可能的三重面向上加以诠释。天意、人意和公意构成立法运作的基本原理。人民是现代世俗秩序的最高立法者。

  • 标签: 立法者 正当法 政治正义 人民主权
  • 简介:<正>作为现代最早的一个共和国,当然也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共和国,美国引起了全世界对其宪法、宪法制度以及这一制度思想渊源的广泛注意。这正是我这次演讲的主题。(一)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明智地意识到,他们需要摆脱那时欧洲政治结构中习以为常的主导模式。大多数西方人民都简单地认定,君主制既是正常的也是可取的,甚至连托马斯·杰弗逊这样的

  • 标签: 英国清教徒 马萨诸塞 新英格兰 思想渊源 清教思想 美国人
  • 简介:现代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兴起于公元七世纪。与犹太教、基督教以《圣经》为经典一样,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最高经典。伊斯兰教的宗教教义以及宗教制度通过《古兰经》得以固定下来。它也是伊斯兰教立法的第一渊源。公元610年斋月,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570—632年)宣称奉安拉的"瓦哈伊"(启示,即《古兰经》),

  • 标签: 《古兰经》 宗教教义 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国家 艾布·伯克尔 欧麦尔
  • 简介:自然状态学说的出现是自古希腊以来哲人们所构造的神义论理论体系隐含的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端是质疑上帝存在之正当性的“伊壁鸠鲁悖论”。为了驳斥“伊壁鸠鲁悖论”并论证神圣秩序的合法性,自奥古斯丁起的神义论就致力消解“上帝之善”与“现世之恶”之间的紧张。其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上帝的绝对支配『生与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由于难以回答现世之恶的正当来源问题,阿奎那开始承认人的自由意志对于恶行的责任,司各特则将恶行归咎于自由意志在行动上的自由选择,近代意义上的自由个人的观念初露端倪。中世纪后期的神学理论最重大的变革则出现在奥卡姆的理论创新中。奥卡姆的理论构成了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直接思想渊源。自然状态学说的理论伟力在于它是具有必然性逻辑的历史结论,自认具有合法性的现代法治绝不可能建筑于一个偶然的“假设”之上,一切革命性变革都只能是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结果。

  • 标签: 自然状态“伊壁鸠鲁悖论”神义论 自由意志 启蒙理论
  • 简介:许多现代经济学著作认为,法系渊源决定着一国证券市场的实力和公司所有权结构,发达国家更是如此。然而,本文认为法系渊源并不是证券市场的基础。现代政治学为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和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状况的差异提供了另一种解释。20世纪残酷的事实——许多重要国家被完全摧毁,而其先前的许多制度也遭到破坏,很好地预示了战后现代证券市场的实力,并与发达国家在战后政治及政策上的差异有着密切关系。在20世纪,几乎每个核心的大陆法系国家都遭受到军事侵略和占领,这种整体动荡甚至摧毁了强大的制度,然而核心的普通法系国家并未在这种灾难中垮掉。世界上最发达的各个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利益和意识形态以及这些国家的基本经济任务在20世纪后半期各不相同,这使得一些发达国家乐于发展证券市场,而另一些发达国家则对其保持冷淡或敌对。这些政治经济学思想比法系渊源观念能更好地解释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不同的实力。

  • 标签: 法系渊源 股票市场 政治 LL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