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1案例背景急诊医院院前抢救的急症诊疗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急诊活动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往往成为医患纠纷的多发环节。如何规范医院急诊过程中的医疗活动始终都是各国在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实践中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个国家、地区对医院急诊活动的调整和规范,虽因国情、体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也有一些共通之处。

  • 标签: 急诊患者 医院 注意义务 太阳 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事业
  • 简介:上海市虹口区位于市区东北角,占地23.49KM^2,拥有87万人口有10个街道、镇,有8所街道医院和江湾、曲阳两所区级医院,承担全区社区预防保健任务,全区共有各娄监督管理网点5976户,其中食品行业4603户,公共场所736户,工地100个左右,各娄学枝134所,禁烟单位403户,除此之外还有二次供水水箱4178只,在九五年以前,全区仅有各娄专兼职监督员60名,在实施两法五条倒的监督执法活动中,很难完成繁重的监督覆盖任务。

  • 标签: 基层卫生监督 社区预防 公共卫生监督 区级医院 保健 二次供水
  • 简介:本文讨论手术签字与医院免责的关系,实质上是讨论当手术出现风险时,如何界定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医院能否免责的问题。

  • 标签: 医院 手术签字 关系 医患 问题 界定
  • 简介:根据卫生部等七部门《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要求,我市自2005年5月起,在全市23个县(市)区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为总结评估全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导今后工作深人开展,2007年7-8月,我们埘23个县(市)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

  • 标签: 非法行医 专项 卫生部 评估
  • 简介:医院宿舍作为医务人员重要的生活场所,是医院后勤管理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单一的、硬性的宿舍管理体系已不再适应医务人员的需求,必须在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才能确保本就繁忙的医务人员享受到专业的物业服务,在宿舍管理水准上匹配一流医院的医疗水平。因此,医院宿舍公寓化管理是后勤服务精细化的必然要求。文章致力于探析中山医院宿舍公寓化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中山医院宿舍公寓化管理方式包括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狠抓安全管理,拓展服务方式等。

  • 标签: 宿舍管理 公寓化管理 后勤服务
  • 简介:警示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医疗领域,医德医风建设也离不开警示教育。本文结合医院工作实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目前警示教育的形式、医院职工参与警示教育情况及各种警示教育的有效性评价等方面分析、总结了目前所开展的警示教育的现状与经验,为医院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 警示教育 党风廉政建设
  • 简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理念,在新一轮医药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和公立医院改制不断深化背景下,有其独特的价值。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强调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探索一条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又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既能满足人民群众享受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又能促进国有资产的增值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既有服务、又有责任,既有竞争,又有活力的发展之路,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从生态、体系、治理角度去分析公立医院运行,更能把握和掌控其社会责任的内在逻辑,更能理解和领悟其社会责任的实践过程。

  • 标签: 公立医院 社会责任 生态 体系 治理
  • 简介:6月24日,骄阳似火。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钢材市场里熙来攘往,一片繁忙的号象。上午九时,江岸区司法局局长丁志勇率局机关、湖北广众律师事务所全体律师,丹水池街司法所法律工作者30人组成的“联合法律服务队”,进入钢材市场,立刻引来了惊喜的目光。在市场中心,法律服务队现场,一下子围满了前来咨询的业主和客户,法律工作者们无偿解答他们在合同上和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热情耐心地指点迷津。让这些平日忙乎生意的业主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知识课,他们说这样的法律服务我们欢迎!

  • 标签: 法律服务 钢材市场 律师事务所 法律工作者 基层 市场中心
  • 简介:白内障占致盲原因的第一位,我国目前约有因白内障致盲的病人400多万。目前,开展手术植入眼内人工晶体是治疗白内障盲人使之复明的最有效措施。以往临床上使用进口人工晶体,由于价格昂贵,使我国多数患者难以承受,而且造成外汇流失,影响了我国白内障盲人手术复明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国内一些厂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生产出国产人工晶体,并应用于临床。由于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制品直接用于人体,它与药品一样,其

  • 标签: 使用晶体 医院应当 国家批准
  • 简介:近几年来,我们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三责”配套、“三治”并举、“三管”齐下,积极开展基层依法治理,有力地促进了依法治市,全市“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先后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和全省小康市等荣誉称号。1999年,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10强,居第8位。

  • 标签: 基层依法治理 依法治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99年 并举 文明城市
  • 简介:基层卫生行政执法中,存在着对违法主体认识错误,行政处罚程序违法,适用法律依据错误的一些问题。本文在此对这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

  • 标签: 卫生行政执法 常见问题 剖析
  • 简介:当前,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如火如茶,各县市卫生监督局(所)相继成立,与疾控中心彻底分开,为卫生监督工作的发展壮大莫定了坚实的基础。年轻的卫生监督机构给卫生监督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面临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分析成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尽快树立执法威信,是每一个卫生监督机构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笔者结合天门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供大家借鉴。

  • 标签: 卫生监督 问题 成因 对策
  • 简介:目的:探究消化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引发的法律诉讼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04月至2016年04月期间,实施防跌倒护理措施之前于本院消化就诊及住院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05月至2017年05月期间实施防跌倒护理措施之后于本院消化就诊及住院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分析两组消化住院患者的跌倒原因发现,如厕时跌倒、下床时跌倒、行走时跌倒分别有6例、5例、1例,观察组患者的跌倒总发生率(5.71%)与对照组患者(28.5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引发的法律诉讼率(0.00%)与对照组患者(4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29%)与对照组患者(74.29%)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消化住院患者出现跌倒的原因有多种,体位的突然改变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跌倒还容易引发法律诉讼,加强对消化住院患者的防跌倒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原因 法律诉讼 护理措施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治理能力现代化及高校附属医院治理等引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称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为例,探索新常态下高校附属医院依法决策机制,研究依法规范决策模式、决策内容与程序,PDCA循环管理法、现代行政法、合法性审查机制、评价与责任追究机制、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以及创新智能管控等创新理论与方法对决策机制的影响,以期建立健全高校附属医院科学民主决策的保障与监督机制,推进依法治院现代化目标,防范决策风险,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发展大局。

  • 标签: 高校附属医院 依法决策 依法治院 科学民主决策 现代化
  • 简介:国有医院的普通医生收受回扣并利用处方权变相向患者销售医药的行为如何定性,都存在较大争议。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界定医师处方权的性质。医师的处方行为不属于公务行为。同时,处方行为属于医师的职务,因此国有医院普通医师收受回扣的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 标签: 回扣 处方权 权力 职务
  • 简介:通过对某医院涉及放射诊疗许可行政处罚案的分析,探讨卫生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为卫生监督员在实际行政处罚过程中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权益。

  • 标签: 放射诊疗 行政处罚 案例分析
  • 简介:病历是病人疾病发生、发展情况和医院对疾病诊断、检查和治疗情况的载体,一份好的住院病历,能够充分反映病人的疾病情况和医院在病人身上所作的工作,也能够反映医院及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更能够为医院开展科学研究、病历总结提供原始材料,同时,对于日后发生医疗纠纷,也能够成为医院证明无过错的有力证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病历在一个医疗机构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医务人员对于病历的书写和医疗材料的完整保留,必须有高度的重视。

  • 标签: 医院病历 问题 对策
  • 简介:通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处理的一起严重的“医闹”事件,来探讨医院处置“医闹”事件的应急机制,应从医院、患方与社会三个层次来制定联合的应急处理机制。具体应按应急预案原则、建立健全运作高效的内部处理机制、同时争取政府各部门的合作支持、加强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入手,是成功预防与处置医闹事件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医院 医闹 应急机制
  • 简介:药房外包(托管)是在国家逐步取消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最终实现“医药分开”的改革过程中自发出现的一种现象,迄今已有17年的历史。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任何领域的任何改革都要符合法治的精神和原则。对医药分开改革中发生的药房外包(托管)现象,理应进行法律的审视、评价与规范。本文梳理归纳了公立医院药房外包(托管)的主要形态和特征,从外包(托管)关系基本构成入手,明确药房(外包)托管的法律含义和法律性质。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医改政策,进一步分析阐述其中存在的涉嫌无效、涉嫌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诸项法律风险,探讨可能构成的法律责任。藉此为“医药分开”相关改革举措的设置与实施,提供法律参考意见。

  • 标签: 药房托管 医药分开 法律定位 法律风险 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