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在海南三亚,江林村农民世代耕种的1,000亩土地,未经村民和村集体同意,且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就被变成商业价值30多亿元的国有建设用地。这是GDP崇拜和土地财政的恶性循环圈里,权力压制权利的一个典型事件。

  • 标签: 权利 压制 权力 土地财政 GDP崇拜 建设用地
  • 简介:收入分配改革最近受到舆情高度关注,决非偶然,改革体现了中央政府希冀通过改革达到”社会公平“,达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良好愿景。笔者认为,三大主因促成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

  • 标签: 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改革 权力 垄断 中央政府 人民
  • 简介:<正>一、商法公法化界定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指出:"法律学习分为两部分,即公法和私法。公法涉及罗马帝国的政体,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商事法在西方传统法体系上属于商人自治法,是典型的私法。然而,现代社会已经意识到人们为了追求其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有时甚至会滥用其权利、不惜以牺牲诚信为代价,这将影响到国家、社会的

  • 标签: 法化 商主体 公法性 权力控制 商事法 法律学习
  • 简介:<正>现代破产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通过公司重整、债务重组等司法挽救的手段,使处于困境中的债务人企业复苏。破产重整制度能够使资不抵债的企业免于破产宣告,避免公司解体可能造成的社会动荡;是对传统破产价值取向的改革与升华,充分反映了现代破产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重整程序实施的成功会为债权人及债务人带

  • 标签: 破产重整 银行债权 破产法 债权人利益 破产宣告 债务人财产
  • 简介:<正>一、问题印象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社会上的各类社团、组织和个人纷纷解囊捐赠。当香港加多宝集团第一时间在央视赈灾晚会上一口气捐出一亿元人民币之后,口碑效应立即在互联网上蔓延,一时间"要捐就捐1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中国人,只喝王老吉!"等帖子迅速得到众多网友追捧,与此同时,大批民众"封杀""王老吉",以实际行动让"王老吉"在超市"消失"。不得不承认"王老吉"

  • 标签: 股东利益最大化 加多宝 利益平衡 慈善捐赠 万科 第一时间
  • 简介:自新著作权法颁布实施后,不时地听到图书出版社有人对新法多有烦言: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扩大了作者的权利,出版社的权利相对地缩小了;或说:对出版社在图书出版活动中使用著作权的限制越来越严,如出版汇编作品或电子版图书、图书中引用他人作品、把已出版的图书上网等,都必须经作者同意;或说:新著作权法偏袒作者,出版社动辄面临侵权指控,等等。其实,这些抱怨是没有道理的,应该说,新的著作权法和它的实施条例是作者和出版社之间的权利新的法律平衡点。

  • 标签: 作者 出版社 著作权法 版式设计 专有出版权
  • 简介:<正>破产金融机构的处置和管理早已进入立法机关和监管机构的视角。实践中通过法院破产的金融机构并不多,大多数实质上"破产"的金融机构都是通过监管机构主导的行政机制处置和管理的。2012年9月17日公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体系,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程序,加强行政退出与司法破产之间的有效衔接。"本文讨论的问题是:第一,行政处置和管理为什么能成为主流做法?第二,金融机构的法院破产有哪些特殊洼?立法的不足是否金融机构的法院破产不盛行的原因?第三,法院和行政机关在破产金融机构处置中的关系。第四,破产金融机构处置专门立法的必要性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论文中用破产金融机构一词,而非常见的问题金融机构①或危机银行②一词,主要考虑到问题(危机)金融机构的外延较广③,只有其中符合破产条件的金融机构才有可能进入法律上的破产(重整)程序。

  • 标签: 金融机构 破产程序 银行破产 《破产法》 行政机制 破产清算
  • 简介:<正>一、公司社会责任与多样化资本构成2006~2007年左右,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席卷全球,带来目前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被称为"金融海啸"。这场海啸对公司法的理论研究,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公司社会责任因时就势重新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社会舆论和研究学者普遍以"呼吁"的姿态来论证公司社会责任在全球性经济危机背景下的重要性。其二,与金融海啸相生伴随的金融创新活动,正在多样化公司的资本构成。以普通股为代表的权益型投资尽管仍是融资的主要渠道,但其他类型的投资形式(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也大行其道。与公司社会责任相比,金融创新所带来的多样化资本构成(股权、债权、期权及混合形式的投资)显然没能引起同样热度的关注和讨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崛起和渐成主流,与多样化资本构成对公司传统权力配置的冲击,看似是两个语境下的不同问题,但是,实际上它们却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 标签: 公司权力 公司合并 资本构成 债权人保护 股东利益最大化 金融创新活动
  • 简介:TPP协议中版权条款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TRIPS标准,其中对于作品复制权和保护期的规定更是如此。TPP协议使得网络环境中被搁置一段时间的“临时复制”又重回争议的“风口浪尖”。对于“临时复制”问题,美国和我国有不同的出发点,那么我国对待临时复制应当是“拒之门外”还是“引狼入室”?过度延长作品的保护期会剥夺创作者运用文化遗产进行再创作的能力。著作权人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应当通过保障公众有适当的机会接近和利用作品实现。网络环境中作品传播成本的降低和增殖速度的加快使得应适当“限制”作者的专有权,形成利益平衡的格局。

  • 标签: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临时复制 保护期 利益平衡
  • 简介:2002年4月26日是第二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个知识产权日。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陈兴良诉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侵犯著作权一案,并于同年6月27日作出了一审判决。此案引发的思考是:如何在司法裁判中保证著作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得到切实的保护,对其因此项权利被侵犯而遭受的损失给予合理的赔偿;同时又不影响公众借助互联网获取信息,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促进社会科学文化进步的公益性职能。

  • 标签: 信息网络传播权 社会公众利益 陈兴良 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 著作权 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