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系统解剖学》、《人体解剖学名词》及河北医科大学主编的《人体解剖学》专业书籍,以及在万方、知网及维普数据库查阅基于人体解剖研究的文献,按照人体的不同部位逐个统计关节数量;按照运动轴数目和关节面形态对每个关节进行分类,并且根据微动关节的特点重点总结了其在全身各部位的分布情况。初步明确了正常成人全身滑膜关节数量及每个关节所属种类,提升了对成人全身关节的整体认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 标签: 关节 滑膜关节 数量 分类
  • 简介:摘要核医学物理师在核医学工作中承担重要角色,也是医学物理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调研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等国际组织对核医学物理师的规定及要求,并结合我国对核医学物理师的需求及核医学物理师现状,论述了医疗机构配置核医学物理师的必要性及其作用、职责与配置数量的要求,为我国核医学物理师的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核医学 医学物理师 作用 职责 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院药品验收的数量化管理,提高药品数量验收合格率。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本院药库药品验收应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模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分析影响药品数量验收合格率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监测结果和效果评价反馈给采购员和供应商等。结果在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改进过程中,药品的数量验收合格率由小于80.00%提升到大于95.00%。结论通过PDCA循环模式对药品验收数量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可大大提高药品的数量验收合格率。

  • 标签: 药品数量验收 PDCA循环 持续改进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中文版用药合理性指数(MAI)量表,并试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合理性的评价。方法依据Brislin跨文化翻译原则,经过翻译-回译-文化调适-预调查4个步骤对MAI量表进行汉化。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7—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文版MAI量表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采用Cronbach α系数和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MAI量表的信度;采用4级评分法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分别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通过分析MAI分值及不合理项的分布对300例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中文版MAI量表包含10个条目。对300例老年住患者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2;14 d后选取20例患者进行复测,结果显示量表的ICC为0.876。MAI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6~1.00,量表平均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6。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8.132%,8个条目的因子载荷量>0.4。对300例患者用药合理性的评价结果显示,患者MAI平均值为2.6分,其中非0分者198例,患者用药不合理率为66.0%,平均每种药物的MAI值为0.2分;患者数排在前3位的用药不合理条目是药物-疾病/异常状态相互作用(88例,29.3%)、重复用药(69例,23.0%)和剂量不正确(67例,22.3%)。结论中文版MAI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南京鼓楼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患者的不合理用药项主要为药物-疾病/异常状态相互作用、重复用药和剂量不正确。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利用评审 翻译 用药合理性指数量表
  • 简介:摘要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人口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经济状况及教育水平相对较差的农村地区,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生活和经济负担。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研究农村人口卒中危险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卒中发病以及减少卒中总体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卒中 危险因素 农村人口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不等权组合模型预测我国2020年至2035年医师需求数量,为卫生人力资源的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趋势外推法、人力/人口比值法、卫生服务需求法对我国2020年至2035年医师需求进行初步预测,进而采用德尔菲法对这3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不等权组合,计算得出2020年至2035年我国医师需求。结果通过不等权组合模型预测,2020年至2035年我国医师需求逐步增长,从2.64人/千人口增至3.67人/千人口,但增长幅度逐步放缓。结论运用不等权组合预测模型,综合服务需求和历史现状,测算方法科学可行。建议参照医师需求的同时,综合考虑影响医师供需平衡的因素进行医学教育及医师分科相关的政策制定。

  • 标签: 卫生人力 医师需求 需求测算 组合预测模型法
  • 作者: 张雪原 谢晨妹 王俊人 贾金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综合办公室,北京 100083,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应用心理专业,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学生办公室,北京 100083,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北京 100083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口腔医师的数量、结构和配置公平性的现状,为优化我国口腔医师资源配置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通过《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获取我国2010和2020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相关数据,对我国口腔医师的现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基尼系数评价2010和2020年口腔医师的配置公平性。结果2020年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总数达27.80万人,与2010年(11.10万人)相比增幅为150.5%。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总体质量结构有所改善,口腔医师队伍性别比例均衡且年龄分布合理,口腔医师队伍以青年为主,44岁及以下人员共占71.6%(19.91万人/27.80万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下降至7.9%(2.20万人/27.80万人),高级职称总人数从1.15万人增加至2.20万人。口腔医师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较好,全国及各地区的基尼系数均在0.3以内。结论我国口腔医师数量、质量和配置公平性仍存在不足,需提升口腔医师的供给和质量,合理规划口腔医师人力资源配置。建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人才供给;医教协同,增加高层次教育供给;多主体参与,共促人才供给体系;优化指标,提升医师质量。

  • 标签: 牙医师 卫生人力 人力资源 配置公平性 人才培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作者: 程勋杰 胡国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长沙 410078,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长沙 41007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78
  • 简介:摘要目的概括人口老龄化所致健康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2009-2019年发表的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基本信息和主要研究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65篇。44.6%的已发表文献采用死亡数/率作为健康效应评估指标;66.2%的文献集中于单一国家,如:中国、英国和美国等;60.0%的文献研究了老龄化对单一疾病的健康影响,如:糖尿病、肺癌和冠心病等;67.7%的文献采用分解法量化人口老龄化的健康效应;15.4%的文献模拟了干预措施对平衡人口老龄化影响的效果。大多数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导致一些疾病的负担增加,如:癌症、心血管和痴呆等,但有研究报道人口老龄化导致新生儿病、疟疾等疾病的负担减少。发表文献采用的归因方法不尽一致。多个常用方法对研究假设、归因顺序和对照组的选择敏感,造成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和稳定性。结论目前缺乏针对全球和不同疾病的人口老龄化健康效应的系统研究。既往归因研究所采用方法不尽相同,研究结果受所采用方法的局限性影响,造成归因结果不稳定。建议未来采用稳定的人口老龄化健康效应归因方法对人口老龄化所致的全球疾病负担开展系统研究。

  • 标签: 老龄化 健康 疾病负担
  • 作者: 姚德明 郭俊丽 姚常房 罗瑞鹤 徐偲瑜 颜丹蓉 翟晓辉 褚湜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0871,健康报社,北京 100027,纽约大学瓦格纳公共行政学院,美国纽约州 10012-9604,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运营管理部,成都 61004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育处,福州 350005,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北京 10081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儿科医师的数量及工作负担变化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儿科医师资源配置与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描述分析法分析我国2010年至2019年儿科医师数量变化及工作负担情况。结果2010年至2019年,我国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由11.58万人增长到15.85万人,总增长率高于0~14岁儿童数,低于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由0.52增长到0.67,与全国医师执业负担相比,儿科医师的工作强度仍相对较大。结论儿科医师数量逐步增加,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但工作负荷仍然较重。建议进一步制定符合儿科专业特点的薪酬体系,优化实化细化支持政策,着重研究解决儿科医师分布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 标签: 卫生人力 资源分配 儿科医师 日均负担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在地区间的数量与分布,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设置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利用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报表数据,分析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在地区间的分布,利用泰尔指数贡献率探讨分布差异的原因。结果截至2018年,我国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共181所,占全国1 245所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的14.54%。"985工程"院校中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比例为51.28%(20/39),非"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以下简称其他院校)中开设的比例仅为13.24%(150/1133)。平均每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5.84所;全国每千万人口和每10万平方千米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院校分别为1.30所和1.88所。地区内泰尔指数贡献率为81.58%。结论"985工程"等高层次院校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比例远高于其他院校。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院校层次和数量在地区间差异较大。应当综合考虑地区内现有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院校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院校所处层次和临床医学学科实力等因素,进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设置和调控。

  • 标签: 临床医学 本科教育 数量与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汉化造口患者自我照护指数量表,并检验其信度、效度。方法在获得原量表作者的同意后,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英文版造口患者自我照护指数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和跨文化调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19年12月—2020年5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复诊的330例造口患者进行调查,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量表包含4个分量表,共32个条目。自我照护维持分量表提取出2个因子(造口袋装置维持、造口护理行为),自我照护监测分量表提取出1个因子(自我照护监测行为),自我照护管理分量表提取出2个因子(自主自理管理行为、咨询自理管理行为),自我照护信心分量表提取出1个因子(自我照护信心)。4个分量表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7.778%、64.855%、92.761%、69.710%。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962,4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3~0.951,重测信度为0.814~0.947。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1.000,量表水平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88。结论造口患者自我照护指数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测量我国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的评估工具。

  • 标签: 造口术 自我照护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γδT细胞在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抗菌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方法于2019年9月,选择2012年9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88例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该院职工体检健康的3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抗布鲁氏菌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外周血中γδT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8比值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完成6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12周抗布鲁氏菌治疗后γδT细胞、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CD4/8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前γδT细胞、CD8+和CD3+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CD4/8计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6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γδT细胞计数较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12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γδT细胞计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γδT细胞、CD4+、CD8+和CD3+T淋巴细胞可能在机体抵制布鲁氏菌慢性感染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γδT细胞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CD3+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人口健康不仅是指一代人的生育全周期的健康,还包括通过维护健康生育来保障跨代际的健康,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基石。本文围绕“健康生育”的内涵与范畴,针对我国正面临的育龄人群生育力下降、高龄妊娠及危重妊娠期并发症增多、出生缺陷防控难以取得进一步突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需求上升、新发重大传染病威胁加重等严重影响健康生育的问题和挑战,从生育政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学科布局及协同创新等方面探讨健康生育领域的中长期发展布局与战略规划,旨在从生命起源守护健康,保障人口健康高质量发展。

  • 标签: 生殖健康 孕产妇健康 婴儿健康 社会规划 健康生育 母婴健康 中长期发展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苗"计划中依据医院重点专科数量分组的各组医院的申请与资助情况,并对未来医院发展提出建议。方法使用2015年至2018年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汇总的申报和获批"青苗"计划的数据,根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数量,将22家市属医院分为重点专科集中组、重点专科较少组和无重点专科组(简称为集中组、较少组和无重点专科组),采用χ2检验比较3组医院项目申报人员基线情况、获批率和获批项目类型分布等。结果2015年至2018年共申报"青苗"计划1 128人次。集中组、较少组和无重点专科组各有医院7家、10家和5家。集中组中,工作时间小于5年的申报人员占比为40.93%,高于其他两组(χ2=13.794,P=0.032),且博士申请者比例(80.31%)高于其他两组(χ2=116.611,P<0.001)。重点专科所在科室整体项目获批率为36.09%(166/460),高于非重点专科(29.04%,194/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其中,集中组获批率为37.82%,高于较少组和无重点专科组(分别为31.82%和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97,P<0.001)。但在各组医院内,重点专科获批率与非重点专科获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医疗类项目比例均高于非医疗类(科研、医技、管理和护理等)。结论重点专科的"青苗"计划申请获批率较高,体现学科优势,同时在医院科研创新建设中可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未来需进一步加强专科辐射作用,积极带动其他专科创新人才培养,以期在临床、科研、医技、管理和护理等方面全方位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

  • 标签: 研究人员 重点专科 优势带动 青年人才培养 研究型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流动人口专题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开展,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询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行为危险因素、睡眠时间以及社会压力状况。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3 521名研究对象,就业流动人口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7.77 h,女性(7.87 h)高于男性(7.69 h)。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为12.3%(95%CI:11.8%~12.7%),45~59岁人群(21.2%)高于18~岁人群(1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流入地区、行为危险因素、BMI、社会压力、自评健康状况和自报患有慢性病是影响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的主要因素。男性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女性的1.18倍(95%CI:1.07~1.31);吸烟人群是不吸烟人群的1.22倍(95%CI:1.11~1.33);过量饮酒人群是正常人群的1.31倍(95%CI:1.16~1.49);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没有工作和生活压力人群的1.46倍(95%CI:1.29~1.65)和1.33倍(95%CI:1.18~1.50)。结论我国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重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流动人口 睡眠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各类疾病具有发育源性,尤其是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发育源性疾病主要由于配子和生命早期发育阶段暴露于不良环境,导致表观遗传发生异常修饰并稳定遗传至成人阶段,使得个体各类远期疾病的风险高发。发育源性理论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重视妇幼保健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助于预防发育源性疾病,对人口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发育源性疾病 人口质量 疾病预防 表观遗传
  • 简介:摘要新形势发展条件下,加强人口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建设,结合人口计生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开展积极性的,又好又快的发展管理建设标准,提升人口计生管理档案的建设意识水平,规划具体工作业务内容,促进数据的标准化,推进进程的管理落实性。

  • 标签: 人口计生 档案管理 新形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并拟定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口腔科筛查的100例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回收有效问卷97份(97.0%),其中有13例(13.4%)患者经《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评价未达到口腔卫生健康行为指标,收集所有患者人口特征和口腔健康行为相关资料,录入统计学数据库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本次受试97例老年人中有13例(13.4%)未符合口腔健康行为评价标准;喜吃酸甜食、偏侧咀嚼、未安装假牙、使用含氟牙膏为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多因素。结论老年人可由于对口腔保健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口腔自我保健能力和认知能力较低,影响牙齿使用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患者特点拟定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增强老年人口腔健康普及,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健康 影响因素 预防性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