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为样本,了解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培训需求、供给意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为城市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Y为中心,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周边9家养老机构的134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了解养老护理员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培训需求程度及供给意愿,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研134名养老护理员,37.3%(50/134)不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71.6%(96/134)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χ2检验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对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512~28.057,均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425、10.569、13.088,均P<0.05)。在培训需求上,随日节律调整起居(3.82 ± 0.67)分,食物的分类、特性、功效(3.38 ± 0.73)分,常用防治疾病的中药、中成药等(3.23 ± 0.84)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3.32 ± 0.65)分,运动保健法(3.47 ± 0.58)分,穴位按摩(3.50 ± 0.72)得分较高;而在供给意愿上,中医适宜技术中的拔罐(3.31 ± 0.79)分得分最高,其他项目得分较高的情况与培训需求相似。结论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应加强重点项目如起居养生、饮食调护、穴位按摩、运动保健等在养老机构的培训和推广运用,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高其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参与率。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中医药特色服务 培训需求 供给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为样本,了解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培训需求、供给意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为城市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Y为中心,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周边9家养老机构的134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了解养老护理员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培训需求程度及供给意愿,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研134名养老护理员,37.3%(50/134)不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71.6%(96/134)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χ2检验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对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512~28.057,均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425、10.569、13.088,均P<0.05)。在培训需求上,随日节律调整起居(3.82 ± 0.67)分,食物的分类、特性、功效(3.38 ± 0.73)分,常用防治疾病的中药、中成药等(3.23 ± 0.84)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3.32 ± 0.65)分,运动保健法(3.47 ± 0.58)分,穴位按摩(3.50 ± 0.72)得分较高;而在供给意愿上,中医适宜技术中的拔罐(3.31 ± 0.79)分得分最高,其他项目得分较高的情况与培训需求相似。结论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应加强重点项目如起居养生、饮食调护、穴位按摩、运动保健等在养老机构的培训和推广运用,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高其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参与率。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中医药特色服务 培训需求 供给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湖南省眼科护士对眼科开业护士(ONP)的认知及意愿现状,为ONP在我国的角色发展提供思路。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5月1—30日选取湖南省眼科在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ONP认知及意愿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ONP相关认知和意愿维度。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92份,回收有效问卷570份,有效回收率为96.28%。结果570名护士中,仅有13.33%(76/570)的护士了解或非常了解ONP。ONP准入标准中,62.98%(359/570)的护士选择本科为基础学历,40.70%(232/570)选择主管护师为基础职称,58.07%(331/570)选择3~5年全科护理经验、60.00%(342/570)选择5~10年眼科临床护理经验为最低工作年限要求。排序前5名的ONP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分别为独立实践能力[81.23%(463/570)]、临床质控能力[80.53%(459/570)]、临床研究能力[78.77%(449/570)]、科学素养[75.96%(433/570)]和信息技术素养与应用能力[72.81%(415/570)]。方便患者就医,提高患者满意度是眼科护士对ONP的主要预期价值[88.07%(502/570)]。护士对成为ONP的主要担忧是患者的理解和接受度不高[74.21%(423/570)],其次为执业未受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保护和支撑[67.19%(383/570)]、医生对开业护士认识不足,认为会"抢饭碗"[62.63%(357/570)]。29.12%(166/570)和61.58%(351/570)的护士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开展ONP。结论我国尚处于ONP的探讨阶段,湖南省眼科护士对ONP的了解程度较低,但肯定了ONP的价值,且发展意愿强烈,可积极探索ONP参与卫生保健服务,以促进眼科护理发展,提升民众眼健康水平。

  • 标签: 开业护士 眼科护士 认知 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模型(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TOE)和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构建理论模型,探究医联体内临床医生肝脏超声造影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2—8月,通过自制量表,对福建、江西两省4个医联体内肝病诊疗相关科室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Amos 24.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92份。分析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组织氛围、行业技术环境对医联体内临床医生肝脏超声造影技术采纳意愿均有正向影响,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知觉行为控制(0.779),主观规范(0.635),行业技术环境(0.578),行为态度(0.359),组织氛围(0.218)。结论建议通过提供充分的技术教育培训,发挥核心成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崇尚技术创新、共享交流的组织氛围等措施,强化相应卫生技术的采纳意愿

  • 标签: 技术-组织-环境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行为意愿 技术采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居民学习和实施心肺复苏(CPR)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8年3~10月参加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CPR知识技能培训的某市某区居民297人进行调查,统计被调查者一般资料,对被调查者是否愿意对亲友或陌生人行CPR施救以及不同背景下居民不愿实施CPR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试卷297份,其中292份为有效试卷,有效率为98.32%。234名(80.14%)居民愿意对亲友实施CPR,有61名(20.89%)愿意对陌生人进行实施CPR;接受过相关培训、经历过急救现场以及认为实行CPR救治有效者愿意对亲友实施CPR;接受过相关培训、受教育程度较高、经历过急救现场以及认为实行CPR救治有效者愿意对陌生人实施C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担心能力不够、负法律责任、未学习急救措施是影响居民实施CPR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学习CPR施救技能,居民意愿较高,但在遭遇突发情况时能够实施以及普及的概率较小,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针对居民不愿实施CPR的原因制定相关法规,并加强对居民CPR实用性的宣传。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并探讨影响因素,为优化痛风移动医疗平台,提高患者使用意愿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在山东省痛风病临床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234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3.85%(126/234)的痛风患者使用的移动医疗形式主要为痛风微信公众号,常用的功能依次为饮食指导(64.96%,152/234)、疾病知识(60.26%,141/234)、运动指导(54.27%,127/234);47.01%(110/234)的患者使用满意度为不太满意。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得分为(10.91±3.2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个人月收入、文化程度、是否有共患病不同的患者使用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值分别为12.511、6.343、-2.229;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感知易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效益、感知障碍、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调整R2=0.446,P<0.01)。结论痛风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使用意愿受患者健康信念和移动医疗信息系统质量的影响。

  • 标签: 痛风 移动医疗 使用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影响孕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意愿的因素,为进一步推广硬膜外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225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硬膜外分娩镇痛信息来源及医务人员和亲朋好友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建议调查表、硬膜外分娩镇痛信念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25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结果214名产妇中,在分娩前106名孕妇有硬膜外分娩镇痛意愿(49.53%)。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次、是否使用过硬膜外分娩镇痛,硬膜外分娩镇痛信念为孕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今后应加强医护人员对孕妇有关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专业知识的宣教,提高孕妇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信念,以便进一步推广硬膜外分娩镇痛。

  • 标签: 孕产妇 硬膜外分娩镇痛 健康信念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影响门诊患者参与大肠癌筛查意愿的因素,为提高大肠癌筛查率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访问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对大肠癌筛查的了解程度及参与筛查的意愿。于2020年6月至9月,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现场调查的形式对调查时间段内所有就诊患者进行调查,将问卷填写合格的681例门诊患者纳入研究。结果681例门诊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14,中位年龄57岁,64.32%(438/681)门诊患者为高中及以上学历,61.09%(416/681)门诊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上,90.75%(618/681)门诊患者为已婚,69.90%(476/681)门诊患者参与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3.60%(365/681)门诊患者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或周围的亲戚、朋友对大肠癌有一定的了解,60.79%(414/681)的门诊患者对筛查方法便捷程度表示满意。K-S检验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医疗保险、宣传教育和对筛查方法的满意度7个因素均对门诊患者参与大肠癌伺机性筛查意愿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性别因素对筛查意愿无显著影响(P>0.05)。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对筛查意愿有影响的7个因素的重要性排名依次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年龄、宣传教育、对筛查方法的满意度和婚姻状况(均OR>1,P<0.05)。结论需通过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和改进筛查技术方法,提高门诊患者的大肠癌筛查意愿

  • 标签: 门诊患者 大肠癌 筛查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青海省男护士的执业环境和离职意愿,为持续改进医院男护士执业环境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9—10月,利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和离职意愿调查表对青海省男护士的执业环境和离职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全省共155名注册男护士参与本次调查,青海省护士执业环境的总体评价得分为(74.38 ± 22.63)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护士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85.24 ± 20.99)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护土有机会参与医院内部管理(55.03 ± 30.55)分。离职意愿的总得分为(14.34 ± 4.35)分。结论青海省男护士执业环境总体评价尚可,离职意愿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男护士对医院、对职业情感的培养,以期降低男护士离职意愿,稳定男护士护理团队。

  • 标签: 护士,男 执业环境 离职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青海省男护士的执业环境和离职意愿,为持续改进医院男护士执业环境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9—10月,利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和离职意愿调查表对青海省男护士的执业环境和离职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全省共155名注册男护士参与本次调查,青海省护士执业环境的总体评价得分为(74.38 ± 22.63)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护士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85.24 ± 20.99)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护土有机会参与医院内部管理(55.03 ± 30.55)分。离职意愿的总得分为(14.34 ± 4.35)分。结论青海省男护士执业环境总体评价尚可,离职意愿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男护士对医院、对职业情感的培养,以期降低男护士离职意愿,稳定男护士护理团队。

  • 标签: 护士,男 执业环境 离职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护士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愿现况,旨在为上海市"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于2019年10—12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在上海市二、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39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编制的上海市护士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分析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90份,回收有效问卷362份,有效回收率为92.82%。结果362名护士中,34.25%(124/362)的护士愿意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52.21%(189/362)的护士持中立态度。40.33%(146/362)的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方案了解程度一般,46.96%(170/362)的护士对其不了解;护士较倾向于以派单方式、在工作时间、距离医院较近的家庭从业。结论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有待提高,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了解程度有待加强,政府及医院部门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同时应注重"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宣传工作。同时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模式及规章制度,保障执业人员安全及切身利益,吸引更多优秀护士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

  • 标签: 护士 互联网+护理服务 意愿 期望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众电话指导心肺复苏(T-CPR)的实施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开展电话指导心肺复苏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名社会公众进行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总结、归纳出主题。结果归纳出两大主题,即公众实施T-CPR的意愿和实施T-CPR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因素包括公众自身因素(急救意识淡薄、急救技能不佳)、患者因素(心搏骤停原因、患者与目击者的关系、患者年龄)、社会舆论压力、指导方式4个亚主题。结论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的T-CPR实施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急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与指导标准,并大力普及和推广T-CPR。

  • 标签: 公众 电话指导心肺复苏 实施意愿 影响因素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众电话指导心肺复苏(T-CPR)的实施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开展电话指导心肺复苏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名社会公众进行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总结、归纳出主题。结果归纳出两大主题,即公众实施T-CPR的意愿和实施T-CPR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因素包括公众自身因素(急救意识淡薄、急救技能不佳)、患者因素(心搏骤停原因、患者与目击者的关系、患者年龄)、社会舆论压力、指导方式4个亚主题。结论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的T-CPR实施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急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与指导标准,并大力普及和推广T-CPR。

  • 标签: 公众 电话指导心肺复苏 实施意愿 影响因素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玫瑰痤疮患者的支付意愿(WTP)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评估该疾病负担(生活质量)指标与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的相关性,为个体化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于湘雅医院皮肤科通过微信招募玫瑰痤疮患者,采用网络问卷方式,通过对一种假设一次性治愈该病治疗手段的WTP进行调查,并采集患者个人基本信息、临床特征、DLQI等方面的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WTP值的影响因素。结果435例中,女397例(91.3%),男38例(8.7%),年龄18~63(28.46 ± 8.33)岁,既往就医花费为(10 474.95 ± 834.19)元,M(P25,P75)为5 000(1 000,10 000)元;WTP值为(12 510.86 ± 990.84)元,M(P25,P75)为5 000(2 000,10 000)元;DLQI评分为11.2 ± 0.38。以WTP值> 5 000元定义为高WTP,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符合皮损主要位于面颊部(OR= 1.89,P= 0.041)及家庭年收入(OR= 1.63,P= 0.029)、病程(>1年)(OR= 2.82,P < 0.001)、既往1年内就诊次数(OR= 1.62,P < 0.001)、自评玫瑰痤疮严重程度评分(OR= 1.16,P= 0.002)、DLQI得分(OR= 1.52,P < 0.001)高的人群,其WTP更高。Spearman相关分析DLQI得分与WTP(rs= 0.27,P < 0.05)及相对WTP(rs= 0.133,P < 0.05)均呈正相关。结论长沙地区玫瑰痤疮患者中,WTP值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反映了较为严重的生活质量受损。WTP值可间接反映皮肤病生活质量并快速了解疾病负担。

  • 标签: 红斑痤疮 影响因素分析 支付意愿 疾病负担 皮肤病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三级中医医院护士留职意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留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5—9月对我国西、中、东部的3所三级中医医院的1 080名护士进行调查。选取人口学资料问卷、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工作满意度量表、工作控制量表和变革型领导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分层回归分析进行护士留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080份,回收有效问卷918份,有效回收率为85.00%。结果918名中医护士的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均分为(3.45±0.63)分;不同职务、职称、聘用形式、每月夜班数、月收入护士的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务、每月夜班数、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控制、愿景激励是影响护士留职意愿的主要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28.0%。结论中医医院护士留职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应适当调整夜班班次,给予护士适当激励,加强护士工作自主性,以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其留职意愿

  • 标签: 护士 中医 留职意愿 工作满意度 变革型领导风格 工作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区办市管"模式下医务人员被长期派遣至被托管医院的意愿开展研究,探讨影响其被长期派遣工作意愿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以双因素理论为指导制定调查问卷。2019年5月,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开展"区办市管"的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03名医务人员的被派遣意愿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对影响被长期派遣工作意愿的保健因素(承担家庭责任、拓展人脉关系、领导的动员与激励等)和激励因素(个人职业发展、发挥自身才能、自我成就感等)的评分。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单因素假设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被派遣意愿差异,构建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个人深入访谈法,分析医务人员长期被派遣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被长期派遣至被托管医院工作,最关注的前6项因素分别为合理的激励(奖励)机制、承担家庭责任、同事对被托管医院的评价、拓展人脉关系、个人职业发展、发挥自身才能。有派遣经历的医务人员被长期派遣工作意愿高于无派遣经历的人员(P<0.05),前者更注重派遣后的个人职业发展(3.91分),后者更看重派遣后的薪酬激励机制(3.95分);相比于普通医务人员,中高层管理干部被长期派遣至被托管医院的热情与意愿度更高(H=14.536,P<0.001);保健因素中的领导动员及激励机制与激励因素中的个人职业发展是影响医务人员被长期派遣工作意愿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区办市管"模式中,医务人员被长期派遣工作意愿有待加强,受托医院管理者应结合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医务人员的需求,保障被派遣医务人员薪酬及绩效补助,助力其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被长期派遣的意愿

  • 标签: 卫生人力 区办市管 医务人员 工作意愿 长期派遣 双因素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意愿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促进重点人群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6个城区的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患病及就诊情况和家庭医生签约意愿情况。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927份,其中272人(29.34%)对家庭医生服务有签约意愿,655人(70.66%)无签约意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中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的因素有年龄、职业、健康自评状况、两周内就诊情况、患慢性病情况、有无转诊经历以及对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了解程度等。结论中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意愿不高,今后可重点加强年龄较低、务农、健康状况较好的中老年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其对该服务的知晓度,并积极响应国家双向转诊政策,促进双向转诊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协同推进,循序渐进实现家庭医生制度的全面推广。

  • 标签: 医师,家庭 中老年人 签约意愿 影响因素 徐州市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洛阳市医疗机构护士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及服务意愿,为政策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对洛阳市各级医疗机构共2 94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 945名调查对象中,287人(占9.7%)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完全不了解,1 637人(占55.6%)不太了解,54人(占1.8%)表示非常了解。不同职务、职称、年龄、工作年限、岗位类别的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 768名(占94.0%)护士愿意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不同认知程度的护士从事服务的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疗机构类型护士的服务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务无法提供时,2 019名(占68.6%)护士选择会考虑将已接到的服务订单转给他人。结论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水平较低,多数护士从事服务的意愿较高,护士对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预判不足,需进一步加深认知和展开培训。

  • 标签: 护士 计算机通信网络 护理 认知 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育龄期妇女产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个省市自治区的60家医院,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分娩的产妇,了解其产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发生情况,探讨人口学特征、孕产史、母乳喂养、产后避孕启动及避孕方法等因素对产后非意愿妊娠发生风险的影响,采用描述性分析、寿命表法和Cox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8 045例产妇,产后1年和2年累积非意愿妊娠率分别为5.3%(95%CI为4.5%~6.1%)和13.1%(95%CI为11.3%~14.8%)。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龄、少数民族、既往有流产史、阴道分娩、哺乳时间短以及产后避孕启动时间晚者,产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的发生风险增加(P均<0.01),未发现产后非意愿妊娠发生风险与地区、分娩机构有关(P均>0.05)。结论我国产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发生风险较高。服务机构应促进产妇(尤其是产后非意愿妊娠高风险人群)在产后首次性生活时乃至之前使用高效避孕方法。

  • 标签: 产后期 妊娠,意外 妊娠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需求理论视角下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意愿和忧虑相关的感受、体会,关注年轻乳腺癌患者群体的生育需求,为制订个性化的临床决策和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20年4—7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12例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炼主题。结果本研究基于需求理论制订访谈提纲,针对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访并提炼出4个层面的与生育意愿和忧虑相关的感受和体验的主题,分别为自我效能理论下的基本需求与生育忧虑、归属和爱的需求层次下的生育意愿和忧虑、社会角色升华的自我实现需求与生育忧虑、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生育抉择与忧虑。结论需求理论视角下,角色实现和传统文化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意愿和忧虑的影响较为明显,诊疗与护理决策时,医务人员需结合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给予个性化生育信息支持和护理指导。

  • 标签: 乳腺肿瘤 需求理论 生育意愿 生育忧虑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