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圆韧带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105例(113条)超声诊断为圆韧带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表现,与术后诊断结果对比。结果临床术后证实圆韧带囊肿共66例(69条),均合并腹股沟疝,其中68条为斜疝,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确诊断圆韧带囊肿61例(64条)。超声表现圆韧带积液合并圆韧带增粗者2例(2条),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斜疝。超声诊断为圆韧带静脉曲张合并斜疝1例(1条),斜疝术后复查静脉曲张消失。超声诊断的圆韧带囊肿合并疝1例(1条),手术证实为斜疝合并圆韧带囊性病变(性质不明)。超声正确描述圆韧带区交通性积液21例(24条),术后均证实为斜疝。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圆韧带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圆韧带囊肿的诊断率较高。圆韧带病中圆韧带囊肿发生率相对较高。圆韧带病和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关系密切。

  • 标签: 圆韧带 囊肿 疝,腹股沟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脑死亡供者(DBD)肝移植术后早期肝移植物功能(PEGF)相关分子标志物,并构建肝移植术后PEGF早期预测模型。方法基于美国基因表达数据库(GEO)GSE23649数据集中16例DBD供肝复灌2 h标本(8例发生PEGF,8例未发生PEGF)转录组数据,采用差异表达分析筛选PEGF相关基因;运用LASSO-Logistics回归筛选最佳建模基因集合构建风险评分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与Nomogram图评估模型预测效力及可视化;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索PEGF相关生物学通路。结果本研究筛选出6个与DBD肝移植术后PEGF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包括4个上调基因(HBB、PFDN5、RPS3A、RPS5)和2个下调基因(RPL22、FAM62B)。基于该6基因所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对DBD肝移植术后PEGF有良好的预测价值(AUC=1,P=0.000 8)。GSEA提示DBD肝移植术后PEGF可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通路相关(均P<0.05)。结论该模型将有助于DBD肝移植术后早期精准评估PEGF风险,且未来有望联合常温机械灌注用于术前供肝质量评估。

  • 标签: 肝移植 早期肝移植物功能不良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脑死亡供者供肝移植术后受者早期移植物功能(early allograft dysfunction, EAD)的分子标志物及临床因素,建立将分子标志物和临床因素相结合的预测移植术后EAD的预警体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的87例成年受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对应的供者临床信息。通过单因素分析,找出EAD的潜在危险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找出独立危险因素;并从中选取肝移植术后8例发生EAD和8例未发生EAD的组织标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寻找与EAD相关信号通路。结果通过临床数据分析发现供者总胆红素、淋巴细胞以及受者术前总胆红素是脑死亡供者供肝移植术后受者EAD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转录组测序发现EAD不良组与非EAD组之间有3 857个显著差异的mRNA,其中1 751个在发生EAD的供肝组织中表达上调,2 106个下调。通过基因本体论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发现炎症与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与移植术后EAD有关。结论早期移植物功能相关的炎症与代谢信号通路结合供者总胆红素、淋巴细胞以及受者术前总胆红素对预测肝移植受者早期移植物功能的发生具有潜在的诊断意义。

  • 标签: 肝移植 脑死亡 早期移植物功能不良
  • 作者: 蒋梦迪 张晓蕾 侯阳 郑敏文 张佳胤 张波 张代民 徐磊 胡秀华 王怡宁 杨健 刘辉 周帆 杨桂芬 张龙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 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2100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沈阳 11000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西安 710000,上海市第六医院放射科 200233,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225300,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脏科 21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放射科10002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杭州 310016,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100730,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710061,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广州 510030,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 东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解剖和血流储备分数(FFR)功能匹配的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的CT斑块特征,并确定解剖功能匹配病变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中国11家医疗中心行冠状动脉CTA(CCTA)、ICA和有创FFR检查的419例患者的515支管腔直径狭窄程度(DS)≥50%的病变血管,其中匹配组229支(FFR≤0.80)和不匹配组286支(FFR>0.80)。记录病变所在血管并测量斑块的CT特征,包括冠状动脉开口至病变近段的距离、最小管腔面积、参考管腔面积、斑块长度、斑块负荷、斑块体积及各成分体积、重塑指数和斑块形态复杂程度,比较上述斑块特征在2组中的分布差异;采用约登指数确定斑块定量特征的的最佳阈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斑块特征与不匹配病变的关系;并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计算不同斑块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与匹配组相比,不匹配组斑块具有狭窄程度更轻、斑块负荷更小、病变更短、斑块体积(包括各成分体积)更小、FFR值更高和最小管腔面积更大的特点,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病变、重度复杂斑块在匹配组更常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LAD病变、最小管腔面积>4 mm2、病变长度、斑块负荷、斑块钙化体积<27 mm3、斑块脂质体积<30 mm3、斑块纤维体积<150 mm3和斑块形态复杂程度对解剖功能匹配病变具有预测意义;并将这些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最小管腔面积>4 mm2(OR=3.371,95%CI 1.903~5.973,P<0.001)、斑块脂质体积<30 mm3(OR=3.014,95%CI 1.691~5.373,P<0.001)、斑块形态复杂程度(轻度OR=17.772,95%CI 8.072~39.128,P<0.001;中度OR=6.383,95%CI 3.739~10.896,P<0.001)是导致病变解剖与功能匹配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3个斑块特征预测不匹配病变的AUC值为0.824,优于任何单一斑块特征的AUC(P<0.001)。结论本研究显示病变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脂质体积和斑块形态复杂程度是解剖功能匹配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预测能力。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流储备分数 CT血管成像 斑块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透出液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与腹膜透析功能的相关性,探索腹膜透析功能新的评估指标。方法检测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液mALB/Cr基线值,将透析状态不良患者的mALB/Cr基线值与透析充分患者的mALB/Cr基线值进行比较,分析组间差异及不同腹膜透析液mALB/Cr基线值对腹膜透析功能的影响。结果横断面调查89例腹膜透析患者后发现,腹膜透析液mALB/Cr基线值与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不同水平对腹膜透析功能的风险存在交互作用。高eGFR组中较高基线mALB/Cr比值与腹膜透析功能风险独立相关。结论腹透液mALB/Cr基线值与腹膜透析不充分和/或低蛋白血症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腹膜透析功能的良好预测指标。

  • 标签: 腹膜透析 微量白蛋白/肌酐 估测肾小球滤过率 低蛋白血症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肛肠平衡"原则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患儿术后肠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由单一治疗组收治的30例HD术后肠功能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2.4岁;临床症状包括腹胀21例,便秘28例和肠炎23例。患儿既往治疗HD的手术方式为结肠次全切除术(25例)和全结肠切除术(5例)。所有患儿先进行肛门内括约肌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2 U/kg);3~6个月后对仍出现症状的患儿再次施行注射术;对接受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2次,但反复出现肠功能的患儿施行肛门内括约肌肌条切除术。术后常规进行直肠肛管测压检查,并记录患儿腹胀、排便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接受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后,排便次数较术前增加,(1.1±0.6)次比(5.4±1.1)次;肛门静息压较术前降低,(62.1±9.1)mmHg比(27.3±5.4)mmHg (1 mmHg=0.133 kPa);便秘、腹胀、肠炎症状较术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例患儿接受再次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后,排便次数增加,(1.2±0.7)次比(4.7±1.2)次;肛门静息压降低,(49.2±6.3)mmHg比(23.4±4.4)mmHg;临床症状再次缓解,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1例患儿接受肛门内括约肌肌条切除术,术后排便次数增加,(0.9±0.1)次比(5.7±1.6)次;肛门静息压降低,(51.4±3.7)mmHg比(17.2±3.2)mmHg;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基于"肛肠平衡"原则,采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和肛门内括约肌肌条切除术,可有效降低肛门静息压,缓解患儿术后肠功能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Hirschsprung病 肛肠平衡 肠功能不良 肉毒杆菌毒素 肛门内括约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多种介入方法治疗透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血管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应用介入方法治疗223例AVF功能患者的资料,统计其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及随访1年内的通畅率。结果全组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6.9%(216/223),手术成功患者中,单纯普通球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192例,联合切割球囊PTA 25例,联合导管溶栓6例。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5例,假性动脉瘤3例。本组手术成功的216例患者中,有189例获得随访,失访27例,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范围:1~40个月)。术后3、6、9和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3.1%(176/189)、87.8%(166/189)、75.7%(143/189)和59.3%(112/189);二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89/189)、100%(189/189)、98.9%(187/189)和95.7%(181/189)。结论介入治疗AVF功能,手术成功率高,多种介入方法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血管资源。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功能不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导管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尿激酶溶栓方式治疗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功能的临床方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于我院使用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曾发生功能(≥1次/周,且2次以上)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规律透析3次/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共三组,每组10例。另选取10例导管功能良好者,收集一般资料。A组采取尿激酶10万单位(wu)入生理盐水10 ml以1 ml/h分别用2个微量泵从导管的动脉和静脉端持续尿激酶泵入,余量2 ml静推入导管,每周1次,于透析前1日进行;B组尿激酶10 wu入生理盐水100 ml连接2个输液器,分别从导管的动脉和静脉端静滴,调整滴速以20 min输注完毕,每周1次,可于透析当日进行;C组尿激酶10 wu入生理盐水4 ml中分别连接导管动脉和静脉端封管式溶栓,20 min后抽吸,每周1次,可于透析当日进行。1个月后观察透析过程中各组血流量及压力值变化以及有无出血事件。结果经溶栓治疗后三组导管功能均有改善,A组较B组和C组血流量更高(P<0.01),且该组动静脉压力符合临床需求。结论微量尿激酶持续泵入治疗导管功能的效果较佳。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治疗 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2013年7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7例小脑发育不良节细胞瘤患者,结合文献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颅高压症状和小脑症状;MRI表现为病灶在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上呈黑白相间的条纹影("虎纹"征);2例患者行磁共振波谱检查,显示N-乙酰天冬氨酸、胆碱水平降低。7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3例。术前相关症状均于术后明显改善,且无一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2~105个月,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无一例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3年7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7例小脑发育不良节细胞瘤患者,结合文献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颅高压症状和小脑症状;MRI表现为病灶在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上呈黑白相间的条纹影("虎纹"征);2例患者行磁共振波谱检查,显示N-乙酰天冬氨酸、胆碱水平降低。7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3例。术前相关症状均于术后明显改善,且无一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2~105个月,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无一例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肾功能全发生率高而病程隐匿,患者常存在凝血系统功能异常。近年来研究发现,肾功能全患者VTE发病率高,同时合并肾功能全或慢性肾脏病的患者VTE发病率以及不良结局发生率均升高,提示肾功能全是影响VTE预后的重要因素。肾功能情况亦是影响VTE诊断手段选择和药物剂量调整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就肾功能全与VTE的发病、机制、转归以及对诊治的影响等方面,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VTE临床防治提供线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少见类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113例原发于肝脏的少见类型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患者中男51例,女62例。年龄12~83岁,平均44.3岁。91.2%为单发病灶,8.8%为多发病灶。手术方法包括肝脏部分切除98例,肝脏消融12例,肝脏部分切除联合消融3例。术后病理共21种类型,占比最大的5种类型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0例、肝细胞腺瘤16例、异型增生结节14例、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2例、黏液性囊性肿瘤11例,共占据了73.5%。术后随访6~120月均健在。结论少见类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术前不易确诊。术前磁共振检查有一定帮助。对于未有恶变报道的类型,可以考虑保守治疗或随访观察,交界性或难以明确诊断者应积极手术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原发性植入功能(PGF)对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haplo-HSCT的122例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患者中,移植后26例(21.3%)发生原发性PGF(PGF组),其余96例(78.7%)患者植入功能良好(GGF组)。共15例(12.3%)患者发生CMV肺炎,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103(31~262)d,1年累积发生率为12.3%(95%CI 6.2%~18.4%)。PGF组、GGF组CMV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0.8%(8/26)、7.3%(7/96)(P=0.002),CMV血症发生率分别为92.3%(24/26)、82.3%(79/96)(P=0.212)。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性PGF是CMV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P=0.005)。发生CMV肺炎患者的总生存(OS)率低于未发生CMV肺炎患者[37.3%(95%CI 11.2%~63.4%)对78.9%(95%CI 72.0%~87.6%),χ2=16.361,P<0.001]。PGF组CMV肺炎患者移植后1年OS率低于非CMV肺炎患者[25.0%(95%CI 0%~55.0%)对50.0%(95%CI 26.9%~73.1%),χ2=4.656,P=0.031]。结论haplo-HSCT后发生原发性PGF的血液病患者有较高的CMV肺炎发生率且移植后1年OS率较低。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肺炎 原发性植入功能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对SSc合并高血压、肾功能全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报道1例SSc合并高血压、肾功能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中年女性,SSc病史5年,出现头痛、肉眼血尿10 d,伴血压升高,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源性血尿,蛋白尿,补体低,ANA、抗dsDNA抗体、核周型ANCA阳性,肾活检病理示LN(Ⅳ型),予激素冲击、环磷酰胺、贝利尤单抗及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狼疮病情活动指标恢复正常。结论SSc患者出现血压和肌酐升高,除考虑硬皮病肾危象外,应考虑有无其他疾病,必要时行肾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

  • 标签: 硬皮病,系统性 红斑狼疮,系统性 狼疮肾炎 硬皮病肾危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环扎术联合音乐导向叙事护理对孕期宫颈功能全患者不良情绪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产科医院收治的110例孕期宫颈功能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使用宫颈环扎术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音乐导向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与妊娠结局以及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与心理状态。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分娩孕周、Apgar评分与宫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与沃里克-爱丁堡心理健康量表(Well-being Scale,WEMWB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WEMW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导尿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环扎术联合音乐导向叙事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宫颈环扎术 音乐导向 叙事护理 孕期宫颈功能不全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乳腺MRI非肿块强化(NME)病变缺乏特征性表现,无论从现有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描述的形态特征、其他表示形态特点的定性或者定量特征(包括纹理特征),还是定量的经典数学模型中提取的动力学参数,临床工作中单一特征类型的应用对这类病变的检出、描述和诊断都极具挑战性,因此需要结合形态学和动力学特征,并寻找可靠性、可重复性更高以及定量评估的新工具(如机器学习等)来改善这一现状。鉴于此,本文就乳腺MRI非肿块病灶分布及内部特征、功能成像特征以及人工智能应用这几方面,主要对这类病变良性与恶性鉴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乳腺肿瘤 非肿块强化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卵巢功能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40岁前卵巢功能衰退的临床综合征,以月经紊乱(如停经或月经稀发)伴有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为特征。虽已知的POI病因有卵巢手术、化疗、放疗以及染色体异常或环境因素,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POI动物模型种类较多主要包含两大类即啮齿类POI模型以及非啮齿类POI模型,啮齿类POI模型中小鼠POI模型种类最多,制备方法完善,最常用于POI的相关研究;大鼠的POI模型相较于小鼠POI模型使用频率低,但对于POI的研究来说仍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非啮齿类POI模型(兔、猪和非人灵长类等)卵巢形态及各阶段卵母细胞观察较容易,其中非人灵长类POI模型与人类最为相似,但由于实验成本高及饲养条件严格,目前对于非啮齿类POI模型研究仍然较少,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建立完整的模型制备体系。本文拟对POI的动物模型进行综述,为POI分子机制研究及新型诊疗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卵巢功能不全 啮齿类 非啮齿类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通过介绍1例合并肾功能全和重度贫血的痛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醒全科医生加强对痛风患者的早期识别及诊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生命质量。

  • 标签: 痛风 痛风石 肾功能不全 贫血
  • 简介:摘要盆腔放疗是大部分盆腔肿瘤的一种治疗方式,盆腔功能全性骨折(PIF)是盆腔放疗的远期并发症。本篇综述对骨盆功能全性骨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成骨细胞被抑制有关,危险因素有老年、绝经后状态、缺乏激素替代治疗、高分娩次数、吸烟史、低体质量指数(BMI)、并发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糖尿病、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治疗(HDR-ICBT)以及高放疗剂量等,目前尚无有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PIF一旦延迟诊断或误诊可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盆腔肿瘤 放射治疗 盆腔功能不全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016年版与2009年版指南诊断脓毒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全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住ICU后24 h和第3天经胸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2009年和2016年指南分别对左室舒张功能全进行分级。同时记录入ICU 24 h内患者的基线资料,入ICU后首次血气分析、生化指标,以及住ICU期间感染部位、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使用情况、去甲肾上腺素最大使用剂量、氢化可的松、有创机械通气和肾脏替代治疗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两版指南诊断左室舒张功能全的差异。结果共筛查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196例,排除86例,最终110例患者纳入分析。入ICU首次超声检查中位时间为17 h。基线资料分析中不同等级舒张功能的患者间,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观察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2016年版指南,入ICU 24 h内,110例患者中43例(39%)有舒张功能全,另有30例(27%)为舒张功能全不确定;根据2009年指南,有40例(36%)存在舒张功能全,而有58例(53%)存在舒张功能全不确定。两版指南对不同等级左室舒张功能全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2,P<0.01)。在入ICU第3天,根据2016年版指南,52例(47%)被诊断为舒张功能全,18例(18%)存在舒张功能全不确定;根据2009年的指南,其中50例(46%)被诊断为舒张功能全,45例(41%)为舒张功能全不确定。两版本指南诊断差异性较大(Z=4.60,P<0.01)。对收缩功能正常(射血分数>50%)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入ICU首个24 h和第3天,两版指南对收缩功能正常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全的诊断差异均较大(分别Z=4.34,P<0.01和Z=5.71,P<0.01)。结论与2009年版指南相比,2016年版指南对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全的检出率更高,但所使用的诊断指标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不足。

  • 标签: 脓毒症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