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丛上干阻滞(STB)与肌间沟丛神经阻滞(ISB)用于全麻肩关节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7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ISB+全麻组(IG组)和STB+全麻组(SG组)。IG组和SG组分别在颈5、6神经根之间和丛上干周围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l。注药30 min后,记录SpO2和膈肌活动度,记录膈肌麻痹、呼吸困难和Horner征发生情况。随后行气管插管全麻,使用瑞芬太尼或去氧肾上腺素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记录瑞芬太尼使用情况,患者清醒后进行VAS评分,术后24 h时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结果与IG组比较,SG组阻滞后SpO2降低幅度减小,膈肌活动度升高,膈肌麻痹发生率和程度降低,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延长,Horner征和呼吸困难发生率降低(P<0.05),瑞芬太尼使用率、术后VAS评分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SB相比,STB用于全麻肩关节手术患者不仅提供更好的围术期镇痛,还可降低膈肌麻痹发生风险。

  • 标签: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关节镜检查 肩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丛多节段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丛多节段损伤患者2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d~7个月。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受伤情况、手术方式等,采用肌力分级标准对术后进行评价及疗效分析。结果24例均获得持续随访时间3.1~7.2(平均4.3)年,机器牵拉伤占比最高58.3%;83.3%有合并伤,合并同侧肢体骨折达62.5%;多节段损伤部位:丛根部20.8%(5/24),锁骨上部(丛根干部)79.2%(19/24),锁骨下部(丛束支部)91.6%(22/24),以及丛分支部16.7%(4/24);2节段损伤达91.7%(22/24),3节段损伤达8.3%(2/24);末次随访中,总肌力M3以上达55.0%,优良率:神经松解达70.8%,多组神经移植为42.9%。结论丛多节段损伤定位困难,应尽早手术,分节段探查丛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臂丛 神经损伤 多节段损伤 神经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角袋"区丛神经阻滞与丛神经周围阻滞对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需行肩关节以下上肢手术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丛神经丛周围注射,0.375%罗哌卡因5 ml注射在"角袋"+15 ml注射在神经丛周围;试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角袋"区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l注射在"角袋"+5 ml注射在神经丛周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 min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膈肌移动度,麻醉后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膈肌麻痹率;针刺法测定患者腋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所属区域皮肤痛觉消失时间;记录和比较麻醉阻滞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15、30 min两组患者FEV1、FVC、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膈肌移动度均降低(P<0.05)。麻醉后15、30 min,试验组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膈肌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麻醉后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膈肌总麻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麻醉后腋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所属区域皮肤痛觉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所属区域皮肤痛觉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阻滞时间低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角袋"区丛神经阻滞可显著降低患者膈肌麻痹率,改善肺功能,缩短术区神经麻醉时间,安全性好。

  • 标签: 超声引导 "角袋"区 臂丛神经 周围神经 膈肌麻痹
  • 简介:摘要肩关节脱位合并丛神经损伤可定义为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肩关节脱位导致包括但不限于丛神经根干部及束支部麻痹或损伤,是肩关节脱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上肢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但是由肩关节脱位合并丛神经的损伤容易被忽视,笔者就肩关节脱位合并丛神经损伤的流行病学、病因及损伤机制、诊断、治疗等的进展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肩关节 脱位 臂丛 神经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检人群间收缩压差(IASBPD)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并完成动脉硬化度测试的3 600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大量饮酒史、高血压史、2型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总肌肉、总脂肪、体脂率,计算体质指数;使用中科院动脉硬化度测试仪测量四肢同步血压、踝肱指数(ABI),计算IASBPD值。根据IASBPD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IASBPD<10 mmHg(1 mmHg=0.133 kPa)组和IASBPD≥10 mmHg组,比较两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ASBPD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IASBPD≥10 mmHg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肌肉、总脂肪、体脂率、高血压史比例、2型糖尿病史比例、冠心病史比例均高于IASBPD<10 mmHg组[(69.1±11.2)比(65.3±10.8)kg、(25.6±3.4)比(24.4±3.3)kg/m2、(91.3±11.3)比(87.8±10.6)cm、(98.5±10.4)比(96.5±9.8)cm、(139.7±20.0)比(129.7±17.6)mmHg、(80.3±11.6)比(76.7±10.1)mmHg、(47.5±9.1)比(45.3±8.8)kg、(19.4±7.0)比(17.6±6.4)kg、(27.9%±8.5%)比(26.8%±8.1%)、41.1%比29.3%、16.6%比11.7%、13.1%比7.3%](均P<0.05);ABI低于IASBPD<10 mmHg组[(1.15±0.11)比(1.20±0.09)](均P<0.001);两组身高、吸烟及大量饮酒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收缩压、体重、ABI是IASBPD≥10 mmHg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年龄、收缩压、体重与IASBPD≥10 mmHg呈正相关,ABI与IASBPD≥10 mmHg呈负相关。结论年龄增长、收缩压升高、体重增加、ABI降低是IASBPD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体格检查 臂间收缩压差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镇静用于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丛神经阻滞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未实施镇静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地佐辛镇静。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Ramsay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8.86±0.9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1.43±1.08)min](t=11.457,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729.95±54.43)min]、镇痛持续时间[(879.96±165.52)min]均明显长于对照组[(600.73±49.86)min、(750.27±261.19)min](t=11.072、2.653,均P<0.05)。两组手术开始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各时间点血氧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15 min、手术30 min、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开始前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15 min、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时Ramsay评分分别为(4.08±0.54)分、(4.15±0.37)分、(2.96±0.1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9±0.27)分、(1.77±0.16)分、(1.93±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89、37.341、27.602,均P<0.05)。结论地佐辛镇静用于丛神经阻滞,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幅度小,镇静效果明显。

  • 标签: 麻醉和镇痛 麻醉,局部 地佐辛 心率 动脉压 血气监测,经皮
  • 简介:本文以游乐设备“自控飞机”挑梁设计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CAD技术和SolidWorks软件,构建挑梁基础结构,并分析关键参数,完成对其挑梁的设计、优化与仿真。

  • 标签: 游乐设备 挑臂梁 结构优化 仿真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侧丛损伤的致伤机制特点,并探讨诊疗策略及预后。方法2013年1月-2018年4月,共诊治双侧丛损伤5例,包括机器牵拉伤1例,观察3个月后行手术治疗;静态牵拉伤4例,均非手术治疗。定期随访并使用顾玉东丛神经功能综合评定标准对上肢功能进行量化评价,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均随访23.4个月,5例治疗后肢体功能评分均较前明显提高(P<0.05);1例机器牵拉伤患者的左(右)肩、肘、腕关节及手功能评分从治疗前分别为1.00(1.00)、1.00(1.00)、3.00(1.00)和3.00(1.00)分提升到4.00(2.00)、4.00(2.00)、4.00(3.00)和4.00(3.00)分;4例静态牵拉伤患者的左(右)肩、肘、腕关节及手功能平均评分由治疗前分别为1.25(1.25)、1.50(1.50)、2.25(2.25)和2.25(2.25)分对应提升到4.00(4.00)、4.00(4.00)、4.00(4.00)和4.00(4.00)分。结论伤后尽早明确诊断,根据神经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极行上肢主、被动康复训练,并适当结合物理治疗,可保障双侧丛损伤后肢体功能的有效恢复。

  • 标签: 臂丛损伤 双侧 牵拉伤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娩性丛神经损伤(又称产瘫)是一种在分娩过程中胎儿丛神经因受到头肩分离暴力作用而发生的牵拉性损伤,分为颈5-颈6损伤的Erb型、颈5-颈6-颈7损伤的扩展Erb型,颈5-胸1损伤的全丛型。体重≥4 kg、肩难产和产钳或吸引器助产等是产瘫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剖宫产是保护因素。神经电生理检查可用于产瘫的定性诊断——1月龄时运动单位电位可引出提示损伤神经根的预后良好。脊髓CT造影、MR脊髓成像和高分辨率MR成像的敏感度分别为0.73、0.68和0.75,特异性分别为0.96、0.97和0.83。约20%产瘫需要神经手术探查。手术指征为3月龄时无屈肘动作改善。创伤性神经瘤应切除并重建丛。上中干丛神经重建的最终疗效评定为术后4年,全丛为术后8年。肩关节功能评价采用Mallet评分,肘关节采用Gilbert评分,手功能采用Raimondi分级。

  • 标签: 臂丛 诊断 分娩性臂丛损伤 手术指征 神经重建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多种类型的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至2020年3月,应用以桡侧副动脉后支为血管蒂的肱骨远端外侧骨皮瓣、骨肌腱皮瓣、Flow-through皮瓣、双叶皮瓣等多种类型的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复杂创面7例,7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缺损及掌、指骨骨缺损,同时伴有肌腱缺损1例,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及神经缺损2例,伴有相邻手指软组织缺损2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顺利成活。2例皮瓣臃肿二期给予皮瓣修整。出院后门诊定期随访,随访12~42(平均24)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术后6个月皮瓣感觉恢复至S3,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获优5例,良2例。结论应用多种类型的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的复杂创面,可一期同时重建缺损的掌指骨、肌腱、指掌侧固有动脉及神经,切取双叶皮瓣可同时修复2个相邻手指的创面,该皮瓣有望成为修复手部中、小面积复杂创面的主力皮瓣。

  • 标签: 臂外侧皮瓣 手部损伤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社区人群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关系。方法本研究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样检验、踝脉搏波速度检查。最后将资料完整者3 912例观察对象纳入研究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估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baPWV的关系。结果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糖尿病患病率、睡眠情况、体质量指数、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踝指数等混杂因素后,发现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相关。与睡眠时长为6~8 h组相比,睡眠时长≥8 h组PWV异常率的患病风险升高(OR=1.155, 95%CI 0.995~1.367, P=0.037)。与入睡时间~23:00组相比,00:00以后组PWV异常率患病风险升高(OR=1.482, 95%CI 1.008~2.179, P=0.045)。结论睡眠时长过长(≥8 h)和入睡时间过晚(00:00以后)可能与动脉硬化患病风险升高相关。

  • 标签: 睡眠时长 入睡时间 社区人群 脉搏波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脉搏波速度(BaPWV)在青春期少年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选自北京市海淀区5所中学的12~17岁青春期少年1 607例。其中男782例,女825例。测量其血压、体质量、身高后,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BaPWV。多组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2组间的差异性比较采用LSD法。2组计量资料的差异性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2~17岁青春期少年的BaPWV中位数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由12岁BaPWV中位数982.50 cm/s,呈逐渐上升趋势,至17岁时达到最高值1 113.50 cm/s,12~17岁青少年的BaPWV与年龄呈正相关(r=0.936,P=0.006)。在区分了性别的人群研究中,12岁男性和女性的BaPWV中位数分别为962.25 cm/s和997.50 cm/s,均随年龄递增呈逐渐上升趋势,至17岁时男性和女性的BaPWV中位数分别达到1 122.50 cm/s和1 096.00 cm/s,男性和女性的BaPWV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903,P=0.014;r=0.945,P=0.004)。男性BaPWV与收缩压、舒张压、年龄、体质量、身高、BMI均呈正相关(r=0.308,P<0.001;r=0.289,P<0.001;r=0.478,P<0.001;r=0.190,P<0.001;r=0.315,P<0.001;r=0.109,P=0.002)。女性BaPWV也与收缩压、舒张压、年龄、体质量、身高、BMI均呈正相关(r=0.340,P<0.001;r=0.285,P<0.001;r=0.379,P<0.001;r=0.115,P=0.001;r=0.170,P=0.001;r=0.097,P=0.014)。整体人群中肥胖组与正常组之间的Ba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8,P=0.001)。在性别方面的比较显示:12~13岁组的男女之间BaP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3,P=0.902),但在14~15岁组和16~17岁组中,男女之间BaP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5,P=0.021;t=2.152,P=0.032),均表现为女性平均BaPWV水平低于同组男性。结论12~17岁青春期少年的BaPWV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增高趋势。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BMI、年龄、身高均与BaPWV呈正相关。肥胖可增加其血管僵硬度。不同性别的青春期发育对血管僵硬度有不同影响。

  • 标签: 青春期 臂-踝脉搏波速度 动脉硬化 年龄
  • 简介:四旋翼无人机已经进入了众多的应用领域,在国家建设以及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研究四旋翼无人机姿态及机身设计的文章较多,但是很少有带机械手臂的无人机。因此,本文采用了以往常见的无人机模型,设计出机械手臂,既能保证无人机飞行过程的平稳性,而且保证抓取东西的快速、准确性。本文不仅设计了无人机的整体形态,而且选择了适合无人机飞行的硬件设施,为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双侧对称性桥、大脑脚梗死为极其罕见的后循环梗死。本文分析了1例合并双侧对称性桥和大脑脚梗死的患者,并回顾文献,通过详细的病史资料及影像检查等明确病因。

  • 标签: 脑梗塞 脑桥 中脑被盖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闭合性骨折患者采取弹力绷带护理法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骨外科50例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常规组2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常规+弹力绷带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骨折复位肢体肿胀程度改善效果较常规组显著;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高于常规组的72%;研究组中张力性水泡的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闭合性骨折患者采取弹力绷带护理法后能够有效降低张力性水泡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肿胀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臂闭合性骨折 弹力绷带 护理 满意度 张力性水泡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