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麻醉监测治疗室(PACU)是为加快手术间周转速度,为术后患者提供苏醒的地方。PACU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1950年代开始在美国盛行,逐渐向加拿大、南非等地扩展,1960年代在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普及,中国是在1990年以后大力发展PACU,21世纪以后迅速壮大,现在已经成为三级医院的一项考核指标。在PACU推广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如麻醉记录单、设备设施、人员培训的完善与制度化,并向集中化、经济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 标签: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 术后患者 发展历程
  •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糖尿病(PPDM-A)是AP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相比,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均有特殊之处。本文系统性阐述PPDM-A的命名变迁、诊断标准、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等,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PPDM-A发生与发展的重视。

  • 标签: 胰腺外分泌疾病后糖尿病 3c型糖尿病 外分泌胰腺糖尿病 急性胰腺炎后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RFA)是肝细胞癌(HCC)潜在的治愈手段之一。HCC的病理特点、肿瘤的特殊位置及操作技术等原因导致RFA治疗HCC时未能达到病理性完全消融,进而产生肿瘤残留。残留癌侵袭、转移等能力增强是影响HCC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HCC RFA残留癌进展的机制涉及炎症、上皮-间充质转化、肿瘤细胞干细胞特性增强、自噬、肿瘤微环境等。本文就HCC RFA残留癌进展的机制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HCC RFA疗效提供研究思路。

  • 标签: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残留癌 进展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现代临床特色针法治疗创伤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相关文献,为疫情时代针灸治疗本病提供参考。目前,针灸治疗PTSD的特色针法主要包括张氏安神醒脑调肾针法、孙氏通督调神针法、严氏疏肝调神针法及郑氏温通针法。各针法在诊疗思路、选经取穴、操作方法等方面虽略有差异,但诊疗思路均以调神、疏肝为主;选经取穴规律均为重脑穴、疏肝气、调心神、健脾肾;操作方法均较多应用电针,单纯常规针刺治疗较少。

  • 标签: 应激障碍,创伤后 针灸疗法 特色针法 疫情 流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病情发展的身心调护方案在脑卒中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癫痫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病情发展的身心调护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语言、情绪、个性、自理能力、社会角色、上肢功能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病情发展的身心调护方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癫痫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和负性心理状态,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身心调护 脑卒中 癫痫 肢体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胫肌腱前方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pilon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37例pilon样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25~65岁[(49.5±9.3)岁]。Klammer Ⅱ型20例,Klammer Ⅲ型17例。均采用后内侧胫肌腱前方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骨折复位、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观察随访过程中是否有骨折复位丢失或内固定失效等情况发生。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疼痛及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0个月[(15.6±1.2)个月]。骨折均解剖复位;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胫血管神经束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足趾马缰绳样畸形等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无骨折复位丢失或内固定失效。骨折愈合时间为11~16周[(13.2±1.4)周]。VAS由术前的6~9分[(8.0±0.8)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0~2分[(1.2±0.6)分](P<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为80~100分[(89.7±4.6)分],其中优15例,良22例,优良率100%。结论内侧胫肌腱前方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Klammer Ⅱ/Ⅲ型pilon样骨折复位满意,术后并发症少,疼痛明显缓解,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创伤成长发展轨迹的潜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湖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行膀胱电切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的215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5次追踪调查,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及多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识别出创伤成长发展轨迹的4个潜类别:高创伤成长组(29例)、低创伤成长组(33例)、创伤成长快速发展组(69例)、创伤成长持续下降组(84例)。相对于低创伤成长组,年长者、非肌层浸润性癌患者更易进入高创伤成长组;非肌层浸润性癌、男性、在职患者更易进入创伤成长快速发展组;居住在农村的患者更易进入创伤成长持续下降组。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膀胱癌患者创伤成长的发展轨迹类型制订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方案。

  • 标签: 膀胱肿瘤 创伤后成长 发展轨迹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 简介:摘要卒中疲劳是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持续疲劳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同时使患者精力缺乏,失去康复锻炼的主动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文章就卒中疲劳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评估量表、影响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后疲劳 危险因素 治疗 机制 抑郁 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脑卒中症状重现(PSR)是指脑卒中慢性期神经系统症状在毒性代谢因子环境下重新出现的一种现象,多由感染、麻醉镇静药物的使用、低钠血症等诱发。本文现围绕PSR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诊疗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现象的认识。

  • 标签: 脑卒中后症状重现 感染 苯二氮卓类药物 低钠血症
  • 简介:摘要卒中焦虑是卒中患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文章就卒中焦虑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焦虑
  • 简介:摘要卒中疲劳是卒中患者最普遍和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并且可能长期持续存在,对卒中患者的康复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就卒中疲劳的流行病学、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评价方法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疲劳
  • 作者: 杨永圣 张梦 姚爱明 刘林 冯斌 刘筱 燕宪亮 花嵘 许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科 211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疼痛对发生创伤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因急性创伤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的患者,排除年龄<18周岁、严重眼外伤、严重颅脑损伤及其他病情危重者,在入院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VAS评分评估创伤疼痛,ISS评分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入院24 h内行APACHE Ⅱ评分评估病情。在伤1个月,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1年内有重大精神创伤史及毒品或药物成瘾者,对最终符合条件的64例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使用PCL-5量表评估PTSD症状。依据PCL-5评分是否≥38分将患者分为PTSD组和非PTSD组,比较两组创伤VAS评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SD发病的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入院时VAS评分与伤1个月时PCL-5得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创伤疼痛程度对PTSD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符合纳入标准者64例,PTSD组19例、非PTSD组45例。两组相比,PTSD组入院时VAS评分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06);两组间1个月时VAS评分及1个月VAS变化值(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ISS评分以及入院24 h内APACHE Ⅱ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疼痛是PTS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3)。入院时VAS评分与伤1个月时PCL-5得分呈正相关(r=0.355,P=0.004)。另外,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VAS评分>8时,对PTSD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33%,P=0.000 2)。结论创伤严重疼痛是PTS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给予干预。

  • 标签: 创伤 急性疼痛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诊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脂肪肉瘤经外科手术完整切除短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腹膜脂肪肉瘤切除术的91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60例,女性31例,年龄(52.1±9.9)岁(范围:30~84岁)。将完整切除12个月内发生的肿瘤复发定义为短期复发,超过12个月发生的肿瘤复发定义为非短期复发。对腹膜脂肪肉瘤完整切除短期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²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Kaplan-Meier曲线计算无复发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91例患者中,42例为短期复发,49例为非短期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形态不规则、多种病理学亚型、病理评分>3分、多原发肿瘤是腹膜脂肪肉瘤完整切除短期复发的影响因素(χ²值为4.422~7.773,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原发肿瘤是腹膜脂肪肉瘤完整切除短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OR=2.918,95%CI:1.127~7.556,P=0.027)。多原发肿瘤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短于单发肿瘤患者(6个月比9个月,P=0.028)。结论多原发肿瘤是腹膜脂肪肉瘤完整切除短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此类患者术后应增加随访次数,缩短随访的时间间隔。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脂肪肉瘤 完整切除 短期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合并齿状突滑移的寰枢椎脱位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8年8月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医院收治的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34~67岁,平均47岁;均有外伤史,其中4例合并齿状突骨折,1例为先天性游离齿状突;寰枢椎脱位3~9 mm,平均6 mm;术前脊髓损伤分级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B级1例,C级3例,D级1例。入院皆行头颈屈曲位牵引,1例患者牵引不能复位,采用经口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术,其他4例牵引能复位,分别予后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术或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通过测量寰枢椎脱位的距离评价复位程度,采用ASIA分级评价术后脊髓功能。结果寰枢椎脱位术后为0 mm,全部复位。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按ASIA分级:D级4例,C级1例。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发生。结论寰枢椎脱位临床少见,依据不同的临床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均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 标签: 寰椎 枢椎 脱位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破坏性炎症,好发于长骨,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血源性感染引起的血源性骨髓炎是最常见的类型。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终末小动脉,循环丰富,血流慢,细菌容易形成菌栓滞留繁殖,余元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毛囊炎等的致病菌在干骺端血管滞留后,如机体抵抗能力弱时可出现病菌迅速繁殖,侵蚀、破坏骨组织,引起急性炎症。其病理变化主要分为脓液扩散,骨质破坏,死骨形成与反应性骨质增生四个过程。创伤性骨髓炎由开放骨折或外科手术所致。软组织破坏严重,血液循坏破坏是感染加重的重要因素。慢性骨髓炎Cierny-Mader分型可分为四型:Ⅰ型为髓内骨髓炎,病灶局限于骨髓腔,如血源性骨髓炎;Ⅱ型为表浅型骨髓炎,病灶局限于骨的外表面,常伴有难治性的软组织缺损,缺乏软组织保护;Ⅲ型为局限性骨髓炎,有存在明显边界的附着的或浮动的骨片,常伴有Ⅰ型和Ⅱ型骨髓炎的特点;Ⅳ型为弥漫性骨髓炎,病灶累及一整段骨或一整个关节。创伤性骨髓炎治疗的首要步骤是处理感染,感染性病灶要彻底清除,这一步是治疗的重中之重。在感染控制的基础上再进行骨重建。重建的手段包括松质骨移植,骨折内固定,节段性骨移植,人工关节置换等。

  • 标签: 骨髓炎 感染 分型 治疗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肆虐大背景下,通过完善供者和受者感染状态评估、提高移植感染的诊断水平、挖掘和开发新的治疗手段,进一步提高移植受者的存活率。

  • 标签: 器官移植 感染
  • 作者: 黄聪 刘筱 刘林 姚爱明 燕宪亮 许铁 花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2 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江苏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2 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2 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血压变异性(BPV)与创伤应激障碍(PTSD)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因急性创伤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入院时(T1)、手术麻醉前10 min内(T2)、手术完成60 min内(T3)和手术完成24 h(T4)血压,计算患者的血压变异系数〔CV-BP,包括收缩压变异系数(CV-SBP)、舒张压变异系数(CV-DBP)、平均动脉压变异系数(CV-MAP)〕及其四分位数,根据CV-MAP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组(CV-MAP≤7.27)、Q2组(7.27<CV-MAP≤9.50)、Q3组(9.50<CV-MAP≤14.05)、Q4组(CV-MAP>14.05)。创伤1个月使用PTSD量表(PCL-5)评估患者的PTSD症状,以38分为界将患者分为PTSD组和非PTSD组。比较并分析上述指标的差异。各指标与PCL-5得分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TSD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V-BP各指标对PTSD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12例患者,其中PTSD组24例,非PTSD组88例。与非PTSD组相比,PTSD组患者的女性比例、T1休克指数、术中术后输血比例更高,PT更长,术中术后输血量更多,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更低(均P<0.05)。PTSD组患者T1的SBP、DBP、MAP及T4的MAP均明显低于非PTSD组〔T1 SBP(mmHg,1 mmHg≈0.133 kPa):105.0(86.3,121.3)比122.0(112.0,132.8),T1 DBP(mmHg):62.5(50.0,77.3)比76.0(68.5,82.8),T1 MAP(mmHg):77.8(60.4,91.3)比93.3(82.5,99.0),T4 MAP(mmHg):83.8±9.1比88.7±10.4,均P<0.05〕,CV-SBP、CV-DBP和CV-MAP均高于非PTSD组〔CV-SBP:12.80(10.12,19.16)比9.30(6.07,12.95),CV-DBP:16.62±6.47比12.40±5.61,CV-MAP:14.10(9.25,18.85)比8.90(6.93,13.29),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创伤患者CV-MAP与PCL-5得分呈正相关(r=0.429,P<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CV-MAP〔优势比(OR)=1.128,95%可信区间(95%CI)为1.015~1.254,P=0.025〕和CV-DBP(OR=1.114,95%CI为1.016~1.221,P=0.022)是急救创伤患者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相比于Q1组,Q4组明显更易发生PTSD(OR=18.6,95%CI为1.9~179.1,P=0.012)。ROC曲线分析显示,CV-SBP、CV-DBP和CV-MAP对急性创伤患者发生PTSD均有一定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3、0.682、0.726〕,其中以CV-MAP的预测价值最高,当CV-MAP截断值为12.158时,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69.3%。结论创伤较高的BPV是PTSD发病的危险因素,维持创伤患者血压稳定对防治PTSD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创伤 血压变异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 危险因素 PCL-5量表
  • 简介:摘要再灌注治疗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转归和降低病死率。有研究发现,再灌注治疗可能会增加卒中癫痫发作和卒中癫痫的发生率,但目前对此观点仍存在争议。文章对近年来再灌注治疗与卒中癫痫发作及卒中癫痫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癫痫发作 癫痫 再灌注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冲法抛光囊预防超声乳化术后囊浑浊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202例(24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120只眼)采用水冲法抛光囊和对照组102例(120只眼)采用传统抛光法。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囊浑浊发生及处理。结果两组术中均未发生囊破裂等并发症。术后残余皮质的发生率,试验组为0.83%(1/120),低于对照组的9.17%(11/20)(χ2=8.772,P=0.003)。术后12及24个月,试验组囊浑浊发生率为3.30%及8.33%,低于对照组的10.83%(13/120)及27.50%(33/120)(χ2=5.128,14.988;P<0.05)。术后24个月内实施了Nd:YAG激光囊切开术者,试验组9只眼(7.50%)少于对照组29只眼(24.17%)(χ2=12.507,P<0.05)。结论水冲法抛光囊预防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后囊浑浊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吸出术 手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年龄相关性 抛光,后囊 浑浊,后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