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因果推断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检验,目的是评估暴露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试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均可用于检验暴露因素和结局的因果关联。由于伦理或试验条件等因素影响,试验性研究有时会受到限制。临床研究中观察性研究占有很大比例,但观察性研究如果设计方案不严谨、混杂因素控制不好,则会影响观察性研究的有效性和研究价值。来自世界各国的35个杂志的47位编辑组成了特别小组,制定了《因果推断研究中混杂因素控制与结果报告指南》,给予了研究者很好的指导。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希望对临床研究者提供帮助。

  • 标签: 流行病学 因果关系 研究设计 混杂因素
  • 简介:摘要观察和实验及其设计、相关的概念和内涵仍然模糊,影响着研究设计的正确认识及因果推断有效性的判断。本文借用物理学的相变概念,结合因果思维与因果图,首先建立了事物的属性及其状态、事件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接着识别了两种现象获取方式——人为观察和人为实验之间相反的因果结构,及其与暴露的干预、分配在因果推断研究中受各自的因果机制影响;最后,识别了干预系因果概念,是自然因果律基础上联系已知的现象和/或需经测量而获得的现象之间的核心纽带;基于此分析了研究设计二分类的策略,以干预法和非干预法的分类更为清晰。观察和实验提供了所有科学知识的基础,应是内涵统一的概念。基于因果律及其测量过程可能是实现研究设计精准分类的最佳选项之一,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因果思维 观察 实验
  • 作者: 张斯齐 李梦玲 秦月兰 李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15期
  • 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骨科,长沙 410005,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家政系 410004,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办,长沙 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长沙 410005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综述护士临床报警应对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Spischolar、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4年1月—2019年12月,检索护士临床警报应对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内容提取和分析。结果纳入11篇英文文献,其中描述性研究10篇,队列研究1篇。最终提取5个与护士临床警报应对相关的影响因素(P<0.01),分别为大量虚假警报(OR=0.84,95%CI 0.82~0.86)、护士对患者病情风险评估(OR=0.77,95%CI 0.71~0.82)、临床噪音及多重警报(OR=0.87,95%CI 0.85~0.89)、警报的有效管理(OR=0.50,95%CI 0.43~0.58)、护理人员不足(OR=0.63,95%CI 0.57~0.68)。对于护士工作经验、临床护士团队合作程度、临床警报类型的识别、临床警报的持续时间、护士工作时长是否为护士临床警报应对影响因素尚缺乏有力证据。结论护士临床警报应对受诸多因素影响,应针对性管理以提升应对效率,可开展护士临床警报应对的更深入的观察性研究或干预性研究,以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护士 临床警报 警报应对 影响因素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流行病学是对一定数量的人群进行特征描述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果推断。研究人群的形成是其第一步。本研究以观察性研究为例,首先定义个体截面和人群截面,并阐明其测量需满足的3个假设:属性真实值随时间保持不变,属性变量间互不干扰,个体间互不干扰;接着指出因果推断研究应以待定因(或暴露)的发生或状态开始的时间为标准进行统一;最后,基于人群截面的双重角色,提出人群的因果推断研究可分为2类:历史重建研究和探索未来研究,并初步梳理了研究设计框架、估计的效应及设计间的关系。从因果思维角度探讨研究人群的形成过程,可为明确因果推断研究设计类型奠定基础,选取合适的效应估计进行因果推断,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因果思维 研究人群 因果推断 横截面 纵向 研究设计
  • 简介:摘要基于变量调查(或测量)的共时性、统计学关联及幸存者偏倚等原因,横断面研究被认为不能进行因果推断,这是当前的"共识"。本文基于因果思维,借助因果图,首先明确定义真实截面和测量截面,并识别截面概念仅存在于理论的特性。实际横断面研究中,测量变量的共时性并不存在,而是无一例外地表现为非共时性时序,其实质上相当于测量变量间互为独立性假设,或不存在有差别错分偏倚。类似于累积病例对照研究和历史性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均为暴露和结局已存在或发生后进行的测量,这种测量相当于对变量值的历史重建或"考古"。这类研究进行因果推断的共性前提条件之一是,测量变量与其历史变量间必须存在着因果律。测量变量均为真实变量的替代者,测量变量间的时序在因果推断上并不重要。应加强对横断面研究分析性角色的认识。

  • 标签: 因果思维 截面 测量时序 因果推断 流行病学 观察
  • 简介:摘要国内不同实验室对尿液有形成分的形态描述、名称术语与结果报告不尽一致,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的命名与报告亟须统一规范。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组织专家,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近2年的反复讨论、修改,并征求临床医生及一线检验人员意见后,撰写了专家共识。本共识总结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尿液中显微镜下可见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病原体等有形成分;提出在大量的尿液检验报告中及在国内外同行交流中应用广泛、实用性较强的形态学名称的建议;提出当尿液检查出现异常尿液有形成分数量和种类时,检验医师的分层报告建议或诊断与描述性诊断;共识对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病原体形态进行了描述,提示鉴别要点、来源与机制、意义与应用。

  • 标签: 尿液有形成分 检验 名称术语 结果报告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即时检测(POCT)临床结果报告与发布应遵循相同的术语和定义,POCT结果报告的要求、发布管理、结果解释与危急值管理以及POCT结果纳入病历管理要符合一定标准。本专家共识的发布对于规范POCT临床应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即时检测 结果报告 结果发布
  • 简介:摘要微观粒子遵循着薛定谔的函数,所在的空间位置是一个概率,粒子之间的聚合性,也就是粒子波函数的叠加,累积到宏观物体时,量子效能消失,转而为经典力学。空间的延伸和放大,通过大量的叠加和复合,几率性变成了决定性,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从几率因果律到整体的因果。粒子之间的聚合性,也就是粒子波函数的叠加,是比较客观的条件,从现有的宇宙形成的大爆炸理论,到现代宇宙状况,形成现在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而不形成那样的,是遵循某些定理还是根据概率形成,作为牛顿所述的第一推动力,在整体物质之外还有“上帝之手”,如果宇宙再次爆炸,我们的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还能有效,成为对世界的认识。

  • 标签: 因果律,量子关联,并协原理,波函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12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M(QR)]65.5(29.0)岁(范围:48~82岁)。cT3~4a期比例为73.3%(22/30),cN(+)期比例为43.3%(13/30)。患者无影响手术的严重基础疾病,接受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收集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手术总时间为210(105)min(范围:130~268 min),胸部和腹部操作时间分别为92(46)min(范围:72~136 min)和32(14)min(范围:20~48 min)。R0切除率93.3%(28/30),环周切缘阴性比例96.7%(29/30)。淋巴结清扫总数为21.5(7.2)枚(范围:16.0~28.0枚),其中胸部淋巴结12.0(6.5)枚(范围:9.0~18.0枚),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2.0(1.5)枚(范围:1.0~5.0枚),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1.0(1.0)枚(范围:1.0~3.0枚)。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3.3%(13/30)。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0.0%(3/30),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为26.7%(8/30),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术后住院时间10(9)d(范围:5~42 d)。结论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俯卧位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睡眠与冠心病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研究包含5个睡眠相关性状[睡眠时间(连续变量)、长睡眠时间(二分类变量)、短睡眠时间(二分类变量)、早睡早起睡眠习惯、经常性失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集与1个冠心病GWAS数据集。应用非独立工具变量异质性检测方法评估并排除无效工具变量,利用基于广义的汇总数据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估计睡眠与冠心病之间的因果效应,应用Bonferroni法校正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结果睡眠时间与冠心病具有显著的因果关联(OR=0.755,95%CI:0.658~0.867,P=6.68E-05)。短睡眠时间(OR=4.251,95%CI:2.396~7.541,P=7.51E-07)以及经常性失眠(OR=1.814,95%CI:1.346~2.446,P=9.25E-05)均会显著增加冠心病患病风险。而长睡眠时间以及早睡早起睡眠习惯与冠心病的因果关联不显著。结论睡眠时间以及经常性失眠与冠心病存在因果关联。

  • 标签: 冠心病 睡眠 孟德尔随机化
  • 简介:摘要大气污染的健康危害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效应研究证据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因果推断方法逐步引入到环境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中,为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效应的因果关系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统计方法选择。观察性研究的复杂混杂偏倚问题是因果推断的重大挑战。本研究主要介绍了目前应用于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效应研究的混杂因素识别与控制的各因果推断方法,旨在为我国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效应因果推断研究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因果律 空气污染 混杂因素(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不良饮食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之一,但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定量阐明具体饮食因素与健康结局的因果关联面临很多困难。近年来,因果推断的迅速发展为充分利用和发掘观察性研究数据,产生高质量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方法工具。其中,因果图模型通过整合大量先验知识将复杂的因果关系系统可视化,提供了识别混杂和确定因果效应估计策略的基础框架,基于不同的因果图,可选择调整混杂、工具变量或中介分析等不同的分析策略。本文对因果图模型的思想和各种分析策略的特点及其在营养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旨在促进因果图模型在营养领域的应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因果推断 因果图模型 营养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法探讨酪氨酸激酶2(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的因果关联。方法从河南农村队列中选取1 021例研究对象,其中440例肥胖者(内脏脂肪指数≥10)和581例对照者(内脏脂肪指数<10)。采用MethylTargetTM目标区域甲基化测序技术检测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的关联;进一步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工具变量,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法分析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的因果关联。结果JAK2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现1个甲基化位点(Chr9:4984943)与肥胖呈正相关(OR=1.22,95%CI:1.04~1.42)。外显子区发现5个甲基化位点(Chr9:4985378、Chr9:4985404、Chr9:4985407、Chr9:4985409和Chr9:4985435)与肥胖呈负相关[OR值(95%CI)分别为0.53(0.29~0.95)、0.58(0.36~0.93)、0.69(0.49~0.97)、0.72(0.53~0.99)和0.58(0.35~0.98)]。3种孟德尔随机化法(逆方差加权孟德尔随机化法、基于中位数孟德尔随机化法和最大似然比法)的结果均显示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存在因果关联,其相应的β值(95%CI)分别为-1.985(-3.520~-0.450)、-3.547(-6.301~-0.792)和-3.900(-6.328~-1.472)。结论JAK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肥胖存在因果关联。

  • 标签: 肥胖 酪氨酸激酶2 DNA甲基化 孟德尔随机化
  • 简介:摘要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研究使用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推断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有效克服混杂和反向因果问题所导致的偏倚。然而,MR研究中的工具变量须满足关联性、独立性和排他性3个核心假设。即使核心假设成立,MR研究在因果推断中的应用还受到其他局限性的影响。此外,MR研究结果的解读需要基于综合证据。本文将围绕MR研究应用于因果推断的影响因素和研究结果的解读进行综述,以期为MR研究结果应用提供指导。

  • 标签: 孟德尔随机化 核心假设 因果推断 结果解读 局限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研究精神分裂症与自杀或故意自残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利用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汇总数据,选择相互独立且与欧洲血统人群精神分裂症及自杀或故意自残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精神分裂症GWAS数据包括76 7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43 649名对照者。自杀或故意自残的GWAS数据包括1 058例自杀或故意自残患者和307 942名对照者。应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及加权中位数法进行MR分析,以比值比作为评价指标对精神分裂症及自杀或故意自残的双向因果关系进行探讨。Cochran Q检验评估各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之间的异质性。使用孟德尔随机多态性残差和离群值(Mendelian randomization,pleiotropy residual sum and outlier,MR-PRESSO)检测SNP异常值。MR-Egger截距测试检验SNP的水平多效性。“留一法”敏感性分析检验MR研究是否受单个SNP的影响。结果IVW显示,精神分裂症可增加自杀或故意自残的风险(OR=1.297,95%CI=1.154~1.457,P<0.001),且在加权中位数法中被证实(OR=1.232,95%CI=1.038~1.461,P=0.017)。反之,自杀或故意自残与精神分裂症无关(OR=0.969,95%CI=0.927~1.012,P=0.157),同样被加权中位数法证实。Cochran Q检验、MR-PRESSO检测和MR-Egger截距测试显示工具变量之间不存在异质性或水平多效性;“留一法”敏感性分析证实,没有单个SNP对整体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结论精神分裂症与自杀或故意自残的风险增加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自杀 自残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推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早产儿(EP,胎龄<28周)或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1 000 g)与足月儿在校正年龄2岁时的神经发育和社会情绪发展情况。方法这是一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地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出生的EP/ELBW,足月儿为对照组。在校正年龄2岁时使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三版及婴幼儿社会性和情绪评估简表进行评估。发育迟缓定义为低于对照组平均值1个标准差。采用线性/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EP/ELBW和对照组的平均差值和OR值,调整多胎妊娠和社会风险因素。结果在2岁时评估了205例EP/ELBW及201例对照儿童。与对照组相比,EP/ELBW组在认知方面的OR值为3.7(95%CI:2.3~6.0)、语言方面的OR值为5.3(95%CI:3.1~9.0)、运动方面的OR值为3.9(95%CI:2.3~6.3)及社会情绪能力的OR值为4.1(95%CI:1.6~10.2)。结论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在校正年龄2岁时的认知、语言、运动发育和社会情绪能力方面均表现不佳,建议进行社会情绪发展等方面的密切发育监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