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物理撞上医学课程由医学与物理学专业教师共同建设,旨在引导学生夯实自然科学基础,建立学科融合与交叉的视角与科学思维。课程坚持学习者为中心、"学科融合"为目标,构建独立灵活的教学模块。采用课堂讨论、模块论文与期末汇报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结合学生评价与师生座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86.8%(33/38)的学生成绩为优秀,94.7%(36/38)的学生对课程做出优秀评价,课程得到学生认可。本研究为新医科人才教育模式下学科交叉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积累了经验。

  • 标签: 本科生教育 学科交叉 课程建设 新医科
  • 简介:摘要激痛点是骨骼肌紧绷肌带内高度敏感的应激点,活化后可引起自发性疼痛、牵涉痛和抽搐反应。目前认为激痛点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运动终板功能异常、乙酰胆碱堆积、局部循环与能量代谢障碍、血管活性成分与炎症因子释放等多个环节组成的恶性循环有关;在触诊基础上,肌电图、磁共振检查、超声弹性成像、红外热成像和微透析等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以期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激痛点进行深入研究和认识;目前激痛点疼痛的物理治疗主要有针刺、推拿、电刺激、红外、超声及其它疗法等,因其疗效明确、适应证广和不良反应较小等优势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主要归纳整理激痛点的形成机制、诊察和激痛点疼痛物理治疗方法

  • 标签: 激痛点 诊察 物理治疗 机制
  • 简介:摘要我国康复治疗学硕士(物理治疗方向)人才培养起步较晚,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物理治疗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相差甚大。英国物理治疗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合理,本文对英国物理治疗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介绍,借鉴英国的经验,我国康复治疗学硕士(物理治疗方向)研究生培养可以在建立专门的培养康复治疗人才的学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培养类型、提高入学考试的专业性、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尝试。

  • 标签: 物理治疗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中国 英国 启示
  • 简介:摘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有单次照射剂量大、分割次数少、边缘剂量下降快的特点。治疗过程中应使用最精准的设备,执行最严格、最规范的操作。本指南旨在建立起国内可通用的、立体定向放疗(SRT)临床实践工作所需的医学物理支持的最低要求,帮助国内放疗单位能够正确安全地开展SRT技术。各单位在使用本指南时,需结合本单位SRT设备特点和患者治疗情况,制定明确细致的标准操作程序。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直线加速器 医学物理实践指南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造常规医用加速器实现超高剂量率放疗(Flash-RT)的可行性,了解改造后Flash-RT射线束的物理性能。方法改造Varian 23CX医用加速器,使设备在等中心处的电子线辐射平均剂量率不小于40 Gy/s。设计相关物理测量方案对不同源皮距条件下的实际辐射剂量率、改造后射线束的百分深度剂量(PDD)曲线和离轴剂量分布等参数进行测量。结果使用HD-V2型胶片测量改造后9 MeV电子线的平均剂量率,出束设定时间为3、6 s一组的平均剂量率分别为97.9、99.27 Gy/s;在源皮距(SSD)为100、80、60 cm时,平均剂量率分别为99.3、168、297.5 Gy/s;改造后9 MeV射束PDD曲线的R100、R50分别为水下2.2、3.87 cm,电子射程Rp为4.58 cm,模体表面最大可几能量Ep,0为9.28 MeV,这些参数值均略高于常规9 MeV射束,表现为表面剂量略增加,高剂量坪区相对变宽;射野离轴剂量分布总体呈现中心轴最高,随离轴距离增加剂量逐渐下降的特点,在20 cm×20 cm,SSD为100 cm射野条件下,横向和径向离轴剂量分布曲线的半峰宽分别为16.6 cm和16.4 cm。结论改造后的常规医用加速器,射线束在等中心处的平均剂量率达到Flash-RT要求,在SSD为60 cm条件下平均剂量率远高于开展Flash-RT所需的至少40 Gy/s的要求。

  • 标签: 超高剂量率放射疗法 超高剂量率 医用加速器 加速器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脓毒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然而目前临床上针对发热的脓毒症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降温治疗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拟通过随机临床研究评估外部物理降温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临床试验,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体温大于38.3℃成人脓毒症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控温组与对照组。控温组患者在入组4 h内将核心体温降至正常范围(36.5~37.5℃)并维持48 h,对照组行标准护理,不采用退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72 h-Δ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定义为入组时SOFA评分减去72 h SOFA评分)、总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其中控温组26例,对照组27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感染来源、入组时SOFA评分及体温等基线数据特征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温组28 d病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8, 95% CI: 0.62~3.07, P=0.430)。控温组72 h-Δ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均数差值为1.90(95% CI: 0.09~3.71, P=0.040)。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和28 d生存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部物理降温不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但能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72 h SOFA评分,改善患者器官功能。

  • 标签: 物理降温 发热 脓毒症 病死率
  • 简介:摘要圆锥角膜是好发于青春期、以角膜突出变薄并向前呈锥形突起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进展期圆锥角膜较易通过临床症状及眼前节检查发现,而早期圆锥角膜(包括可疑圆锥角膜、亚临床圆锥角膜、顿挫型圆锥角膜)由于视力下降不明显、角膜改变较轻微,难以通过一般检查发现,目前通常采用角膜地形图进行判断。相干光断层扫描作为另一种角膜形态学检测方法,逐渐受到重视,作为角膜地形图的辅助诊断手段。眼反应分析仪及Corvis ST设备通过测量眼生物力学参数,可发现早于形态学变化的角膜结构改变。以上方法均可得到数量可观的参数,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尝试用于探索圆锥角膜参数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此外,易感基因及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将有助于筛查高风险人群,提醒定期检查、尽早发现异常并干预。(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60-65)

  • 标签: 圆锥角膜/诊断 Corvis ST生物力学指数 形态生物力学指数 上皮层最大扩张指数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文献调查,了解国内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物理剂量参数的规范性现状。方法调查国内两本重要的学术期刊——《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和《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近5年发表的放射生物学论文,针对物理剂量学参数,按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和Desrosiers等推荐的评分系统对其书写的规范性进行评分(满分10分)。结果两本杂志共纳入222篇文献,中位得分为5.0分。其中,有72.1%的文献得分为4.0~7.0分,有68.0%的文献得分≤5.5分,另有18.5%得分≤3.0分。有90.1%和97.7%的文献分别描述了"射线类型"、"吸收剂量",平均得分最高(0.90和0.98分),"剂量学校准"平均得分最低(0分)。结论尽管绝大多数文献都描述了"射线类型"和"吸收剂量",但大多数其他细节未被报告。这表明在国内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物理剂量学报告的规范性存在缺陷,预计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可再现性和可解释性,应被重视。

  • 标签: 放射生物学 物理剂量学 可再现性 规范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综合物理干预预防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8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术中运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设备(IPC)联合梯度加压弹力袜(GCS)进行干预。对照组术中单独运用IPC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下肢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和肌间静脉)的血液流速和管径、血凝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及术后第3天下肢DVT发生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静脉血液流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和管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17、4.863、2.946、2.397;P<0.05);两组患者股总静脉、股深静脉和肌间静脉管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7、2.756、2.274;P<0.05),腘静脉管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PT、TT、APTT、FIB、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FIB和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8、-3.554;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第3天下肢DVT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4、-0.442、-0.358、-0.308;P<0.01)。结论术中运用IPC联合GCS的综合物理干预措施,能降低妇科肿瘤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物理预防 妇科手术 间歇性充气加压设备 梯度加压弹力袜
  • 简介:摘要物理约束装置广泛应用于住院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以防止因患者谵妄、烦躁时意外拔除各种监护导联线、治疗用管道、自伤或伤及他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现有物理约束措施直接将患者的上肢捆绑固定在病床上,常给患者带来心理伤害,并可导致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在ICU中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对护理和康复医师的人员数量依赖较大,故难以在ICU得到广泛开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便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物理约束装置,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2492749.6)。该装置主要由横梁及其两端由摇臂连接的锁定装置、上肢限位器和上身限位器组成。通过上肢限位器和上身限位器限制患者上肢、上身及头部的活动,在限位器的角度限制下可避免患者自行拔除治疗管路,同时保留手部抓握横梁并转动横梁的能力,且横梁上的滑动块可左右滑动,进一步增加了上肢活动空间,从而满足患者上肢肌力的锻炼。在ICU治疗期间使用该装置尽早开展肢体康复训练,能够缓解患者被动束缚的抵抗情绪,降低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率,消除医疗纠纷的潜在隐患,并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物理约束 重症监护病房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体位下物理振动排石机(EPVL)对结石性肾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结石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组并分别实施仰卧位、侧卧位、杂交位进行EPVL治疗,每组各5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与乙、丙组比较,甲组患者治疗后7、14 d的结石排除率明显更高(P<0.05)。与甲、乙组比较,丙组的复发率明显更低(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丙组比较,乙组的疼痛缓解程度更佳,且疼痛缓解时间更短(P<0.05)。结论EPVL治疗结石性肾绞痛患者的优势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不同的体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有一定影响,治疗中可就患者结石情况以及治疗需求选择合适体位。

  • 标签: 肾绞痛 碎石术 体位
  • 简介:摘要心电图记录每一心动周期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因图形多变,快速而准确地判读存在一定难度。我们基于多年教学及临床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电图分析方法——"STQRA分析法",它是一种以临床诊断重要性为基础的方法。掌握此方法有助于快速判断急危重症、提高心电图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分析方法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内6种外科手术治疗腋臭的效果,为腋臭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济南章丘区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将关于中国腋臭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纳入Meta分析。结果纳入47项研究6 543例腋臭患者。经过分析显示,6种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形成的15项两两对比中4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统计学意义效果对比中,以肿胀抽吸+皮下修剪术效果较显著。根据优选概率排名曲线,手术方式治疗腋臭患者效果:肿胀抽吸+皮下修剪术>皮下搔刮+皮下修剪术>皮下修剪术>梭形皮肤切除术>皮下搔刮术>肿胀抽吸术。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腋臭患者,肿胀抽吸+皮下修剪术效果最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臭汗症 网络Meta分析 外科手术 整形外科 微创
  • 简介:摘要月经过多(heavy menstrual bleeding,HMB)是妇科门诊女性患者就诊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女性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医疗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女性对自身月经失血量(menstrual blood loss,MBL)的认知是诊断和治疗HMB的关键决定因素。自从50多年前报道的碱性血红素法以来,许多新的月经血量测量方法逐渐被开发和改进。然而,随着HMB观念的更新,对MBL的评价尚缺乏公认有效的方法。本文检索国内外月经血量评估的相关研究,对月经血量评估方法进行综述,希望通过总结不同方法的实用性和局限性,为临床决策和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异常子宫出血 月经过多 月经失血量 月经失血评估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证据总结是循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范围性综述是一种最大范围地纳入研究主题相关文献的证据总结方法。每个范围性综述都涉及大量资料,因此始终遵循最优的方法来完成范围性综述是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多数范围性综述的制订方法中仅描述了完成研究的框架性或概括性的步骤,很少提供实施研究的详细步骤。本团队完成过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范围性综述,基于此本团队针对范围性综述的制订方法提出以下5条优化建议:①全程需要文献检索专家的参与;②实施真正的系统全面检索;③加强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④尝试使用新工具或老工具新用;⑤检测制订过程的每个步骤。以上5条为制订范围性综述的每个步骤提供了详细而具体的建议,有利于增加纳入研究的数量。本团队提出此5条建议的目的在于给正开展范围性综述进行证据总结的研究团队提供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后物理治疗对肥胖患者的抗凝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54例肥胖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给予抗血栓物理治疗,记录患者术前BMI及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气腹结束时(术后0 h)及术后24 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结果5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手术,无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前患者平均BMI为(43.49±8.29)kg/m2。术后连续3 d应用抗血栓压力泵治疗。术后0、24 h 凝血酶原时间比术前延长[(12.4±1.2)s、(12.4±0.8)s比(11.2±0.8)s,P=0、0];术后0、24 h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术前缩短[(29.7±3.6)s、(29.0±3.1)s比(31.2±3.3)s,P=0.020、0.001];术后0、24 h D-二聚体较术前升高[(213±143)ng/ml、(445±237)ng/ml比(85±108)ng/ml,P=0、0]。术后随访1个月,无血栓相关的手术并发症。结论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后及时采取物理抗凝治疗可预防血栓形成。

  • 标签: 肥胖症 物理治疗技术 纤维蛋白原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斜视度检查在斜视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以三棱镜加遮盖试验(prism-cover test,PCT)的结果为"金标准",但其主要依靠检查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为提升检查结果的可重复性以及检查过程的客观性,同时降低检查的难度和减少检查所耗费的时间,研究者们开发了一些客观测量斜视度的方法,如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红外摄像机、眼球追踪仪等,通过模拟传统的检查方法来进行斜视度的客观测量。(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76-79)

  • 标签: 客观测量 斜视 眼动追踪仪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采用国产填料纯化四价流感疫苗病毒的生产工艺。方法分别使用进口填料Sepharose 4FF和国产填料Seplife 4FF,对多价流感疫苗进行纯化。对纯化后的病毒液进行单向免疫扩散检测、ELISA、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综合评估分离纯化效果。结果在50 cm/h流速时,Seplife 4FF对血凝素的回收率高于Sepharose 4FF,卵清蛋白的去除率相当,4个型别流感病毒的卵清蛋白去除率和血凝素回收率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91.5%~94.6%和92.4%~100.8%,两种填料纯化的电镜观察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用国产填料高效纯化流感病毒的方法

  • 标签: 疫苗,四价流感病毒 纯化方法,分子筛层析 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