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公共建筑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城市建设的整体需求和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对于内部公共建筑空间形态设计而言,应当从宏观场所视角整体地把握其设计的原则和发展要求,从而既能够满足使用功能需求,也能够在更高层次和更多方面满足城市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因此,应当着力从场所视角下探索公共建筑空间形态设计应考虑到的因素基本原则,并基于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具体参考。

  • 标签: 公共建筑 形态设计 以人为本
  • 简介:摘要工作场所是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理想环境,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项目,在改善员工身心健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长期效应以及经济效益的研究证据尚有待加强,但发达国家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值得借鉴。相比起来,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有待加强。本文通过综述国外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理论和项目实施经验,分析其开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性研究,以期促进适合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更好地保障职业人群身心健康,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工作场所 用人单位 健康促进 职业群体 职业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降阶技术体系。方法通过广泛的文献分析,小组讨论后初步确定技术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489(P<0.01),函询专家经验丰富。构建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降阶技术体系可靠性高。构建的技术体系包括7项维度和56项技术条目。结论构建的暴力降阶技术体系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可靠性,为医院工作场所实时应对暴力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工作场所 暴力 技术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依靠人工监控视频画面,查找犯罪线索,存在信息庞杂、侦查警力不足及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而视频监控预警系统在公共场所的广泛应用,可通过人脸识别、微表情识别及行为分析对目标人群进行比对,实现监控视频有效信息的归纳和浓缩,为侦查破案提供便利。并在预警分析、线索管理、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高准确性,强隐蔽性及高效率使其符合监控技术发展和实务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公共场所 视频监控 预警系统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性思维与自我损耗在工作场所暴力影响临床护士职业倦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19年5月,用抓取随机球方法,选择河南省、福建省的10个城市为采样城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2个三甲医院、23个二甲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流行学调查,共纳入1 200名护士。共回收有效问卷1 159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6.6%。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量表》、《事件影响量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1 15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问卷所含的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用s-n-k进行两两比较分析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职业倦怠的人口学特征得分差异。结果36~50岁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得分大于19~35岁临床护士,工龄<3年者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得分大于工龄3年及以上者,职业倦怠得分小于工龄3年及以上者;未婚者职业倦怠得分小于已婚者;非在编者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得分大于在编者;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职业倦怠得分大于二级医院临床护士;本科及以上者职业倦怠得分大于专科及以下者;手术科室临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得分大于非手术科室临床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思维和自我损耗在工作场所暴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场所暴力通过侵袭性思维的单独中介作用、自我损耗的单独中介作用、侵袭性思维-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职业倦怠(β=0.16、0.08、0.03,95%CI:0.251~0.190、0.121~0.028、0.050~0.012,P<0.05)。结论工作场所暴力通过侵袭性思维和自我损耗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侵袭性思维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

  • 标签: 工作场所暴力 侵袭性思维 自我损耗 职业倦怠 临床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于2020年8月,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乙胺经碱性硅胶管吸附,加1 mmol/L硫酸溶液超声解吸后由离子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4~50 μg/ml,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124 3x+0.042 9,相关系数(r)=0.999 7;方法检出限为4.29 μg/L,定量下限为14.29 μg/L,最低定量浓度为0.012 mg/m3(以采样6.0 L计);方法平均解吸效率为97.31%,精密度为1.00%~1.68%,加标回收率为96.33%~99.61%。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的测定。

  • 标签: 工作场所 空气 乙胺 色谱法,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高校教学与科研实验场所(以下简称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与监测,为高校职业卫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1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某高校46处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处场所检测了室内气温、湿度、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6处场所检测了二甲苯、氢氟酸浓度,18处场所检测了菌落总数,23处场所测量了工频电场强度,4处场所测量了X线辐射剂量,检测结果均合格。噪声测量21处场所,7处超标占33.3%(7/21);照度测量21处场所,10处不合格占47.6%(10/21);微波辐射测量10处,3处超标占30%(3/10);室内新风量、风速测量25处,18处不合格占72%(18/25),其中风速在教学、科研、实验场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高校教学科研场所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应予以关注,建议加强实验过程中的工程防护和个体防护。

  • 标签: 工作场所 卫生调查 高校 教学与科研 职业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煤矿井下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呼尘)危害程度,为尘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6至2018年选择全国有代表性的98家井工煤矿,采用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方法,对井下工作面呼尘浓度进行检测,对29家煤矿井下工作面的防尘措施进行调查并针对井下作业场所呼尘危害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家井下煤矿检测个体煤尘(呼尘)浓度样品1 238个,浓度为4.0(2.2,7.3)mg/m3,超标率为73.3%(908/1 238);采煤面煤尘(呼尘)浓度为5.4(3.0,10.6)mg/m3,掘进面煤尘(呼尘)浓度为3.7(2.1,7.2)mg/m3。采煤面呼尘浓度超标率高于掘进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尘措施应用上,57.7%(15/26)的采煤面和42.9%(9/21)的掘进面有煤层注水,采煤机、掘进机高压喷雾仅占38.5%(10/26)和28.6%(6/21)。结论煤矿井下工作面煤尘(呼尘)浓度严重超标,防尘措施未落实到位,应制定井工煤矿呼尘分级管理强制标准,加大防尘技术研究和落实。

  • 标签: 粉尘 环境监测 工作场所 煤矿 分级管理
  • 简介:摘要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价是临床肿瘤学专科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牵头制定的临床肿瘤学专科医师培训方案,参考了中国香港以及四川、上海、北京的培训经验,也参考了国外的培训方案。该方案培训过程为期4年,将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价方案融入其中。本文概述了临床肿瘤学专科医师培训方案中所有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价方法,并对面临的机会与挑战进行思考。

  • 标签: 临床肿瘤学 专科医师培训 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价 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
  • 简介:摘要当今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工业型企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快且日益增多,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毒有害元素也越来越多,严重危害着现场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以致时有出现职业中毒事故。为此,本文就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检测与采样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有毒物质 工作场所 现场检测和采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工作场所暴力(WPV)经历者、目击者对WPV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差异性,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2—5月苏州市某医院WPV经历者、目击者2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然后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结果不同视域下护士对WPV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即WPV主体责任归属、预先识别及组织支持。经历者认为暴力发生患方主体责任大、WPV难以提前识别、组织支持缺乏;而目击者表示护患双方主体责任相当、WPV能够预先识别、组织支持方式需多样化。结论不同视域下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认知存在差异,医院管理层应根据WPV经历者、目击者的反映和需求,加强安保建设,提高护士暴力识别与应对能力,降低医院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护士 工作场所暴力 医患矛盾 认知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硅烷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乙酸浓度的方法。方法于2020年3月,用硅胶管采集空气中的氯乙酸,样品干燥后,室温下经乙腈:N,O-双(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2:1,V/V)解吸及硅烷化反应后,由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硅烷化产物。结果此方法在0~162.8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y=0.011 8x,相关系数r=0.999 7,方法的检出限为0.8 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5 mg/m3(以采集15 L空气计),5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1.3%,空白加标回收率在98.6%~101.2%。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以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乙酸浓度的测定。

  • 标签: 色谱法,气相 氯乙酸 工作场所 空气 硅烷化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并修订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量表(WBS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WBSS进行翻译-回译;通过文化调试和预试验对量表条目进行修改完善。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6—9月,选取铜仁市妇幼保健院320名儿保科儿童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WBSS调查儿童母亲的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情况。采用临界比值法和相关系数法进行量表的项目分析;采用内容效度指数(CVI)和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结果中文版WBSS条目水平CVI为0.833~1.000,量表水平的平均CVI为0.958;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7.973%。中文版WBSS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5,折半信度系数为0.800,重测信度系数为0.948。最终形成的中文版WBSS共包括3个维度(同事支持、环境支持、设施支持)12个条目。结论中文版WBS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状况的评估。

  • 标签: 母乳喂养 工作场所 量表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适量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健康,具有促进维生素D产生的作用,但过量紫外辐射也会对人体皮肤和眼部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皮肤光老化、皮肤癌、电光性眼炎和白内障等发生。因此紫外辐射的测量极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工作场所紫外辐射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及测量标准的进展,并对现行标准的修订分别从纳入新型测量仪器和方法、改良现存测量仪器、规定测量次数、扩大标准应用范围和考虑太阳对人工紫外辐射测量的影响等五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为新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 标签: 紫外线 辐射,非电离 辐射损伤 紫外辐射 辐射测量 参考标准: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和共情能力的现状,探讨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共情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3—4月选取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的护士19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9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0份。190名精神科护士共情能力得分为(77.8±10.2)分。精神科护士遭受语言攻击、工作场所暴力得分与共情能力中的情感护理维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82、-0.150;P<0.05)。结论精神科具有较高的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可通过改变共情能力的情感护理维度对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进行调节。

  • 标签: 护士 暴力 共情 相关性 精神科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环己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工作场所空气中环己烯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环己烯在0.77~4 050.00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23 μg/ml,定量下限为0.77 μg/ml,在采样体积为1.5 L,解吸液体积为1.0 ml的条件下,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15 mg/m3;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分别为0.62~1.9%、1.5~3.5%;平均解吸效率为96.4%;穿透容量(100 mg活性炭吸附剂)为29.4 mg;平均采样效率为100%;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7 d,置于4 ℃冰箱内可保存14 d;空气中可能与环己烯共存的环己烷、正己烷、苯、甲苯和乙苯,在该方法条件下不干扰测定。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度好,检出限低,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环己烯的现场监测。

  • 标签: 色谱法,气相 工作场所 环己烯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天津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的基本情况,以便改善其防护现状,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方便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天津市全部行政区域105家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19家、二级医疗机构10家、一级医疗机构22家、民营医疗机构54家)中的434个放射诊疗工作场所[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包括X射线摄影机、X射线透视机、CT机房)413个、放射治疗工作场所(包括后装机和加速器机房)13个和核医学工作场所(包括PET/CT和SPECT/CT机房)8个]进行辐射防护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进行辐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各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检测合格率的比较采用R×C列联表的χ2检验。结果434个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整体初检合格率为95.4%(414/434)。放射诊断中CT机房的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最低,为79.6%(43/54),CT和X射线透视机机房的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95.5%(128/134)]均低于X射线摄影机机房[99.6%(224/22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46、11.820,均P<0.05 )。CT和X射线透视机机房的不合格指标均为机房门。放射治疗中加速器机房的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最低,为81.8%(9/11)。加速器机房的不合格指标为机房墙体(主墙的次屏蔽区)。后装机及核医学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均为100%(2/2、8/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机和近台同室操作的X射线透视机透视防护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合格率为100%(35/35)。二、三级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检测合格率较低,分别为97.4%(38/39)和93.3%(265/284)。一级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检测合格率均为100%(34/34、77/77)。民营医疗机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初检合格率高于三级医疗机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8,P<0.05)。结论2019年天津市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存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现象,医疗机构,特别是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的重视与改进,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防护不合格工作场所的重点监督和管理。

  • 标签: 辐射防护 放射诊疗 检测 天津市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管理提供了新方式。本文从事前预警、事中应对和事后管控3个方面综述"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领域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足之处,为医院进一步有效预防工作场所暴力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医院管理 互联网技术 工作场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