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55岁男性肝复杂泡型包虫病患者有痛风病史4年余,入院等待远程会诊结果和准备接受择期右半肝切除术时,出现双足肿胀、皮温高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尿酸530 μmol/L,风湿因子阴性,考虑痛风急性发作。给予秋水仙碱0.5 mg口服、3次/d。首次服药后约10 h,患者出现尿失禁。考虑尿失禁可能与秋水仙碱有关,立即停用该药。停药24 h后尿失禁症状消失。患者自行再次服用秋水仙碱后尿失禁症状复现,再次停用该药后未再出现尿失禁

  • 标签: 秋水仙碱 抗痛风药 尿失禁
  • 简介:摘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指在咳嗽、大笑等腹部压力增加时而膀胱逼尿肌未收缩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自主溢尿。SUI在中年女性中的发病率为10%~40%,明显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SUI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对SUI的相关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及概述。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女(雌)性 物理治疗技术 药物疗法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盆腔放射疾病(PRD)是指对盆腔内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等疾病)进行放射疗法导致非肿瘤组织的病变后发生的一系列并发症。尿失禁作为该病在泌尿系统损伤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尿失禁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而放疗后所致的尿失禁临床表现多样,但其病因尚未具体阐明,治疗方案也无明确的指南作为指导,本文就近年来对该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尿失禁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延续干预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锻炼依从性与尿失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延续干预。并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调查简表(ICI-Q-SF)评估患者尿失禁症状主观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锻炼依从性、尿失禁症状改善情况、自我效能以及1 h尿垫实验检测漏尿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锻炼依从性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锻炼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CI-Q-SF得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均明显升高,且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延续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锻炼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增加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患者尿失禁的严重程度,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 延续干预 压力性尿失禁 依从性 尿失禁症状
  • 简介:摘要中风后尿失禁是中风常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具有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经济负担小等优势。目前针灸治疗主要包括针刺、艾灸、针刺艾灸联合使用、穴位埋线等,主要选用头部腧穴、腹部腧穴,以督脉、脾经、肾经、膀胱经腧穴为主进行治疗。针刺头部能够刺激膀胱泌尿系统的脑部神经,改善其对周围神经的主宰作用,针刺腹部可调理脾肾,改善尿失禁症状。针灸亦常联合中药及康复训练等进行综合治疗。以近5年的文献为据,总结归纳中风后尿失禁的针灸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提供思路方法。

  • 标签: 卒中 尿失禁 针灸疗法
  • 简介:摘要压力性尿失禁作为困扰女性身心健康的卫生问题,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诊断评估、症状与生活质量评估、性功能影响评估三个方面总结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估问卷,从内容、用时、应用情况等角度进行列表对比,以期为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者进行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女(雌)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中风后尿失禁是中风常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具有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经济负担小等优势。目前针灸治疗主要包括针刺、艾灸、针刺艾灸联合使用、穴位埋线等,主要选用头部腧穴、腹部腧穴,以督脉、脾经、肾经、膀胱经腧穴为主进行治疗。针刺头部能够刺激膀胱泌尿系统的脑部神经,改善其对周围神经的主宰作用,针刺腹部可调理脾肾,改善尿失禁症状。针灸亦常联合中药及康复训练等进行综合治疗。以近5年的文献为据,总结归纳中风后尿失禁的针灸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提供思路方法。

  • 标签: 卒中 尿失禁 针灸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症状体验,为加强SUI防控并制定标准化症状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的SUI孕妇11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结果通过分析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为认知不足、应对态度不一、症状体验差、症状管理知识需求迫切。结论SUI孕妇普遍对疾病认知不足,症状体验差,应对态度不一,症状管理知识需求迫切。因此,对于SUI孕妇,应提供个人—家庭—社会全方面的支持,加强SUI症状管理知识的社会宣传,并给予正性的引导和鼓励,鼓励家庭成员的参与,并积极构建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平台,以最终降低孕妇SUI发生率。

  • 标签: 孕妇 压力性尿失禁 症状体验
  • 简介:摘要压力性尿失禁(SUI)是常见的显著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Burch手术是治疗SUI的传统手术方式,具有应用时间长、并发症相对较少的特点。虽然近年来随着合成吊带在尿失禁手术中的应用,Burch手术逐渐被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所取代,但后者长期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尚不完善,应用前景上仍存在一些争议。因此,目前Burch手术仍被诊疗指南视为SUI的重要的手术治疗方式之一。本文对Burch手术在SUI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及与其他术式的对比进行综述,为SUI手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不同类型尿失禁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9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儿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5周为1个疗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5~7.0岁。20例患儿中,脊柱裂术后尿失禁9例,高位肛门闭锁术后尿失禁6例,非神经源性尿失禁5例。比较患儿治疗前后不自主排尿频率、尿量及盆底肌肌电压。结果1个疗程后,20例尿失禁患儿完全治愈10例(50.00%),有效4例(20.00%),无效6例(30.00%)。高位肛门闭锁术后尿失禁治愈5例(83.33%),有效1例(16.67%);脊柱裂术后有效3例(33.33%);非神经源性尿失禁治愈5例(100.00%)。盆底肌肌电压由治疗前(20.36±3.92) μV提高到治疗后(36.44±7.57) 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尿失禁患儿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电刺激 生物反馈 尿失禁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家庭失禁护理平台在尿失禁患者骶神经刺激(SNS)治疗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SNS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院-家庭失禁护理平台干预,分析医院-家庭失禁护理平台在尿失禁患者治疗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困扰、心理社会影响、逃避和限制性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自我困扰=5.723,t心理社会影响=13.890,t逃避和限制性行为=15.075,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尿失禁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Z=5.260,P=0.022);观察组3 d排尿次数、3 d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均明显少于、低于对照组,膀胱最大容积多于对照组(t3 d排尿次数=16.612,t3 d漏尿次数=10.640,t残余尿量=5.576,t膀胱最大容积=9.217,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HAMA评分=29.436,tHAMD评分=16.623,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在尊重隐私、保护尊严、教育形式、及时咨询、通俗易懂、有利于坚持规范锻炼、改变错误认知及态度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尊重隐私=5.513,χ2保护尊严=4.444,χ2教育形式=5.754,χ2及时咨询=4.712,χ2通俗易懂=6.628,χ2有利于坚持规范锻炼=4.712,χ2改变错误认知及态度=5.513,均P<0.05)。结论医院-家庭失禁护理平台在尿失禁患者SNS治疗后管理中应用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尿失禁状态,且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满意度较高的护理模式。

  • 标签: 尿失禁 护理 骶神经刺激 管理 情绪状态 残余尿量 满意度 漏尿
  • 简介:摘要尿失禁是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生命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盆底肌训练(PFMT)是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ICI)将PFMT作为尿失禁保守治疗的一线推荐。许多研究报道证实了PFMT对女性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但其远期效果不确切,可能与训练方法及能否长期坚持有关。目前也缺乏对PFMT锻炼方法的报道。本文主要针对PFMT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实施PFMT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现已成为全球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之一,对其正常生活、工作及社交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现在国内外学者对于该病治疗的共识是:女性Ⅲ级SUI患者或Ⅰ~Ⅱ级保守治疗无效的SUI患者应行手术治疗。女性SUI的手术治疗历经百年的探索,最初的手术方式治愈率低,且易出现并发症。近20多年来,随着女性尿道中段悬吊术(MUS)的发明及不断发展,女性SUI手术治愈率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有效改善症状或出现并发症。本文旨在综述分析不同MUS术式治疗女性SUI的效果及患者自身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尿道中段悬吊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272例产后3个月产妇的病例资料。年龄32(28~38)岁。剖宫产81例(30.0%),经阴道分娩191例(70.0%)。体质指数(23.0±2.9)kg/m2。盆底超声检查:膀胱颈移动度2.5(2.0~2.8)cm,有膀胱颈漏斗67例(25.0%)。SUI组98例(36.0%),非SUI组174例(64.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SUI的独立影响因素,筛选有意义的指标构建预测产后SUI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纯临床资料与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差异,并对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P=0.011)、分娩方式(OR=9.26,P<0.01)、体质指数(OR=1.15,P=0.023)、膀胱颈移动度(OR=1.73,P=0.047)、膀胱颈漏斗(OR=18.44,P<0.01)是产后发生SUI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上述指标建立列线图模型,该模型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单纯临床资料预测SUI的AUC为0.77,与列线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的拟合曲线与理想曲线差异不大,平均绝对误差为1.9%。结论年龄、分娩方式、体质指数、膀胱颈移动度、膀胱颈漏斗是产后发生SUI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列线图对产后发生SUI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盆底超声 产妇 统计学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就移动医疗概述,移动医疗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疾病预防、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面,探讨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研究方向,以期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 标签: 综述 移动医疗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泌尿外科医生对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尿失禁的认识相对不足,诊断评估和治疗预防均亟需规范。针对RP后尿失禁的定义和评估标准、病因与危险因素尚未明确的现状,针对现有手术技术和防治措施尚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推广的需要,本文结合国内外RP后尿失禁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专家经验进行阐述,将有助于更精准地预防和诊治RP后尿失禁,从而提高我国RP后尿失禁的防治水平和广大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尿失禁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诊断 防治
  • 作者: 朱嘉民 孙忠人 崔杨 尹洪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哈尔滨 150006
  • 简介:摘要针灸八髎穴为主治疗尿失禁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势,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脊髓损伤后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过度活动症尿失禁等。脑卒中后尿失禁及脊髓损伤后尿失禁属疾病并发症,多在原发病基础治疗上配合针灸八髎穴治疗,足太阳膀胱经循行有“入络脑”及“挟脊抵腰中”的特点,八髎穴可沿膀胱经循行传导感应至病所,同时可对原发病起到一定治疗作用。压力性尿失禁及膀胱过度活动症尿失禁可作为独立发作疾病,因八髎穴位于腰骶部,临近膀胱,故针刺时可发挥穴位近治作用,改善膀胱气血运行,且疗效具有累积效应。

  • 标签: 尿失禁 八髎穴 针灸 中医疗法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SCI)后尿失禁(UI)的疗效。方法选取U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则采用电针治疗。针刺和电针疗法均为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后)通过尿流动力学分析仪、排尿日志记录、国际尿失禁咨询问卷简表(ICIQ-SF)和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表(OABSS)分别对2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排尿情况、生活质量和膀胱活动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和平均单次排尿量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和平均单次排尿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CIQ-SF和OABSS评分均显著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ICIQ-SF和OABSS评分分别为(4.86±1.55)和(3.67±1.2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可显著改善UI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排尿日志、生活质量和膀胱过度活动情况。

  • 标签: 脊髓损伤 尿失禁 低频电针刺激 八髎穴
  • 简介:摘要1例64岁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前为防止紫杉醇过敏反应,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约30 min滴注完毕,输注过程中患者无不适。约2 h后,患者出现尿失禁,无尿急、尿痛,此后逐渐缓解。患者第2次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后2 h,尿失禁症状复现。将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改为口服地塞米松片后尿失禁症状减轻。考虑患者的暂时性尿失禁很可能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有关。

  • 标签: 地塞米松 尿失禁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