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尿失禁是脑卒中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导致死亡率增加。近年来,针灸治疗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脑卒中后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尿失禁的预防、治疗。另外越来越多研究证实逼尿肌内注射肉毒素A能有效改善抗胆碱能药难治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尿失禁次数,但易并发尿潴留及尿路感染,故本文通过总结现行的研究成果分析脑卒中后尿失禁的适宜临床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脑卒中 尿失禁 尿动力学 电针疗法 灸法 肉毒素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例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bans-obturatortensionfreevaginaltape,TVT-0)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例SUI患者行改良TVT-0术治疗,观察护理效果,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加强盆底肌及肛提肌锻炼、术后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自主排尿的观察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20例患者均治愈。结论改良TVT-0术治疗SUI效果满意,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改良TVT-0术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诊断为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各30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研究组加用针灸治疗。对比(1)两组尿失禁治疗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量、膀胱最大充盈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尿失禁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80.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膀胱残余量、膀胱最大充盈量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膀胱残余量、膀胱最大充盈量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肯定,对改善膀胱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针灸 脑卒中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4月,入选对象共110例,均为尿失禁患者在我院接受盆底康复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尿失禁的改善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49例(89.09%),对照组总有效41例(74.5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尿失禁采取盆底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积极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女性 尿失禁 盆底康复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病人发生充溢性尿失禁的观察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骨科在2013年10月与2012年11月收治骨科患者各一例,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发生充溢性兴尿失禁的状况,总结出观察的方法及预防措施,以解除患者的尿失禁,及早恢复健康。结果通过对两例病人充溢性尿失禁状况观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后期治疗提供了帮助和依据。结论充溢性尿失禁对患者损伤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制定应对策略,缓解患者病情。

  • 标签: 尿失禁 观察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底锻炼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4例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57例患者,剖宫产组57例患者,对患者行盆底锻炼,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及盆底肌肉张力。结果阴道分娩组I类肌正常率为80.70%,明显高于剖宫产组70.18%(P<0.05)。阴道分娩组II类肌正常率为70.18%(40/57),剖宫产组为68.42%(39/5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产妇产后3月及12月的VSP、VRP及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6周开展盆底锻炼可有效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改善盆底肌张力与阴道前壁脱垂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盆底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产后尿失禁护理中循证理念的应用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采取抓阄的方式,将其分为循证组与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常规护理,循证组,用循证理念指导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比较尿动力学指标,循证组显著优于常规组,经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护理满意度,循证组为93.1%(40/43),常规组为76.7%(33/43),组间数据分析,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念,在产后尿失禁护理中,应用价值高,可推广。

  • 标签: 产后尿失禁 循证理念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皆采取对症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又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4个月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48),实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结论对社区老年尿失禁患者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增加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社区老年 尿失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为预防产后尿失禁,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就诊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因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同时观察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能力评分、排尿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能力评分和排尿评分经比较后,观察组盆底肌收缩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经比较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产后尿失禁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肌收缩功能,推广价值高。

  • 标签: 产后 尿失禁 盆底肌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常州市德安医院综合内科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尿失禁患者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膀胱功能训练与常规护理,针对尿失禁干预组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与护理12周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在社交限制、行为限制、心理影响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社交限制、行为限制、心理影响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合并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卒中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方法把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盆腔康复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例患者经治疗后尿垫试验漏尿量与尿失禁程度评分要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患者痊愈率是60%,好转率是40%,治疗总有效率是100%。结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住院的6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将入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总时间及术中不良事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手术护理配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配合 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 压力性尿失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住院脑梗塞尿失禁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内科收治疗的脑梗塞尿失禁患者35例,在常规内科护理基础上尿失禁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针对性护理对患者尿失禁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35例患者护理后,配合性较护理前有显著提升(P<0.01),患者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中社会功能分、心理评分、行为评分以及总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可以大大提高住院脑梗塞尿失禁患者的护理配合度,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梗塞 针对性护理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雷火灸结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雷火灸结合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与对照组患者(74.29%)相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14%)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实施雷火灸结合康复训练干预的效果较好。

  • 标签: 雷火灸 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尿失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结构功能及压力性尿失禁(PF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70例,根据分娩方式将所有产妇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各35例。对比两组盆底功能评分、肌力受损情况及PF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肌力受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剖宫产组盆底功能评分在产后6周、12周时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显著(P<0.05),但24周时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组PFD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均可对产妇盆底结构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且阴道分娩发生PFD的风险更大,产后应尽早行盆底肌肉锻炼,恢复盆底功能。

  • 标签: 分娩方式 盆底结构功能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技术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我院妇产科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治的40例因压力性尿失禁而运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的患者,在治疗3周后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尿垫实验的结果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压力性尿失禁排尿量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有效率达70%,治疗3个月后治疗有效率达87.5%。结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在治疗时采用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在妇科临床工作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电刺激 生物反馈 尿垫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当中,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尿失禁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患有前列腺癌对象进行观察,所有入组对象的手术方案均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方式将其分作对照组及分析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模式干预,分析组则需接受综合护理方案干预,对其术后尿失禁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分析组患者出现尿失禁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护理方案选择而言,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尿失禁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分析个体化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例,年龄20~50岁,均为I度压力性尿失禁妇女,使用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分为3组,即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个体化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1采用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2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结果治疗前三组问卷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问卷评分均有降低,但实验组较对照组1、对照组2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盆底肌肌力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有增加,但实验组较对照组1、对照组2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明显,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个体化电刺激 尿垫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以盆底肌肉锻炼,研究组47例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 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