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煤尘肺临床特征分类,以指导各类煤尘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法于2018年3月至5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住院的煤尘肺患者121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各期别煤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划分临床变量,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从其16个临床变量中[年龄、抽烟指数、井下接尘作业年限、尘肺分期、工种、家族史、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症状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影像学表现、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 pred)、呼吸衰竭合并症、肺心病合并症]提取出2个主成分、8个相关变量,根据"立方聚类条件"值(cubic clustering condition value,CCC值)将煤尘肺患者分为3型,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分析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总结其临床资料特征。结果3型煤尘肺患者中1型病例73例(占60.3%),以中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小,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单一,壹、贰期尘肺为主;2型病例18例(占14.9%),以中老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多以弥散功能下降为主,临床症状较重,影像学表现复杂,壹、贰、叁期尘肺均有;3型病例30例(占24.8%),以中老年为主,肺功能损害多(通气、弥散功能均下降),临床症状严重,影像学表现复杂,以贰、叁期尘肺为主。结论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根据临床特征将煤尘肺患者分为3型,根据不同分型制定治疗方案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标签: 煤工尘肺 临床 表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矿业集团煤尘肺所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和经济损失,为尘肺病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3至10月,选择某矿业集团1972-2013年入矿且已被诊断为煤尘肺的劳动者,共1 262例。用分步模型法分别计算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亡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伙食补助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及交通费等;间接经济损失包括社会生产力损失、补充新职工培训费、陪护家属交通费、陪护家属社会生产力损失、停产和减产损失等。寿命表法计算煤尘肺造成的社会生产力损失。结果1 262例煤尘肺患者均为男性。尘肺壹期所占比例较大(95.40%,1 204/1 262),七级伤残所占比例较大(42.63%,538/1 262)。确诊年龄22.02~71.33岁,平均47.38岁。1 262例煤尘肺患者总共造成9 068.54年健康寿命损失,其中残疾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YLD)占93.56%(8 484.69/9 068.54);煤尘肺患者YLD 0.06~33.30年,人均损失6.70年。1 262例煤尘肺患者的总经济损失为2 842 185 447.70元,人均2 252 127.93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占81.59%(2 318 990 168.46/2 842 185 447.70),是间接经济损失的4.42倍。人均直接经济损失中医疗费所占比例较大(50.04%,919510.84/1 837 551.64)。人均间接经济损失为414 576.29元,其中社会生产力损失232 908.95元(56.18%)。结论煤尘肺的发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生产力损失。

  • 标签: 尘肺 煤工尘肺 疾病负担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工种煤尘肺壹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煤尘肺壹期的347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作业岗位将患者划分为采煤、掘进和混合3类工种,分析不同工种患者的接尘工龄、开始接尘年龄、诊断年龄、潜伏期、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及肺区分布。结果347例患者中采煤216例(62.2%)、掘进77例(22.2%)、混合54例(15.6%)。采煤、掘进、混合的接尘工龄分别为(14.5±7.0)、(16.3±8.2)、(19.0±8.8)年,不同工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患者的诊断年龄、开始接尘年龄和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煤、掘进、混合X射线胸片表现为圆形小阴影者分别占50.9%(110/216)、96.1%(74/77)、96.3%(52/54)。48.1%(104/216)的采煤和38.9%(21/54)的混合X射线胸片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双中和双下4个肺区,48.1%(37/77)的掘进小阴影分布范围为双下肺区;不同工种患者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分布和肺区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工种煤尘肺壹期患者的接尘工龄、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和肺区分布范围存在差异。

  • 标签: 尘肺 煤工尘肺 工种 接尘工龄 X射线胸片 小阴影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交通设施得到了大力发展,在隧道工程中,盾构法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施工技术,目前应用于盾构法隧道工程中的盾构机也种类繁多。本文主要是对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施工特点,结合工程实际对泡沫注入法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法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土压平衡盾构机 掘进工法 技术研究
  • 简介:摘要医结合是指将医学与理工科学进行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模式,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外科的医结合、协同创新,更多的是指医疗器械的改进、创新和研发,而医疗器械行业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水平的一个体现。我国医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将医科类院校与理工科院校合并,促进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依托大型综合性医院和研究所,成立众多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从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笔者及其团队在医结合的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可重复使用的简易扩肛器"及"经肛多通道腔镜手术操作平台的切口保护套"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超细腹腔镜、胃内气囊等项目已通过相关研发团队论证并拟行转化生产;同时,于2020年1月10日,在广东省药学会的批准下,联合有志于医结合、协同创新的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成立了广东省药学会医药创新与转化专家委员会,为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们体会到,临床实践是医结合、协同创新的源泉;临床医生是医结合、协同创新的原动力。目前,我国医结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基础研究阶段医结合学科融合不充分、应用研究阶段临床应用需求互动少、科研成果转化难和"产学研用"全链条不贯通。如果能加大科研投入和政策激励力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互动、关注成果推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打通医结合全流程、完善医结合创新能力评价机制,我国的医结合、协同创新必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 标签: 医工结合 协同创新 外科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与煤矿粉尘所致肺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对肺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探索细胞外组蛋白在煤尘肺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5月,选取2012至2015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业病科门诊就诊的220例煤矿粉尘接触者(包括煤矿接尘工人和煤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小阴影密集度0、1、2、3级者分别61、65、56、3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H4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浓度。通过体外细胞试验研究煤尘肺患者血浆和小牛胸腺组蛋白(CTHs)对肺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效果以及抗组蛋白抗体的拮抗作用。结果研究对象中,男性195例(88.6%,195/220),女性25例(11.4%,25/220),年龄(55.1±7.2)岁,接尘工龄(16.3±4.4)年。小阴影密集度分别为0、1、2、3级的煤矿粉尘接触者的血浆细胞外组蛋白H4浓度分别为(3.92±1.75)、(9.84±4.17)、(14.35±5.52)和(17.83±7.69)μg/m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煤矿粉尘接触者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H4浓度与PDGF浓度呈正相关性(r=0.769,P<0.01)。与正常血浆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浆组(272%±87%)、外源CTH组(283%±84%)的细胞增殖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血浆组相比,患者血浆+抗H4抗体组细胞增殖百分比明显下降(18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源CTH组相比,外源CTH+抗H4抗体组细胞增殖百分比明显下降(16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的细胞外组蛋白浓度与煤矿粉尘接触者的肺纤维化程度相关,细胞外组蛋白对肺成纤维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提示细胞外组蛋白可作为煤矿粉尘所致肺纤维化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尘肺 煤工尘肺 细胞外组蛋白 炎症 肺纤维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在建造船舶过程中,船体结构经常会出现变形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在焊接船体结构之后会产生整体和局部变形而导致的,针对这一现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正确设计焊接结构、合理装配焊接工艺、变形补偿控制等方面论述了船体结构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其次,从延展法、收缩法等方面论述了船体结构焊接变形火矫正的方法。

  • 标签: 船体结构 焊接变形控制 火工矫正
  • 作者: 李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4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上海长征医院,上海 200010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细节护理在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5月该医院手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n=49例)和对照组(n=49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手术护理和手术细节护理。对两组手术护理安全质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护理安全质量(消毒隔离、医疗设备管理、手术器械准备、麻醉管理及医护配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感染、软组织损伤、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护理安全中,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护理安全质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因素和劳动组织对汽车装配颈部疼痛(下称颈痛)患病率的影响,为企业优化颈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1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十堰某汽车制造厂抽取656名工龄≥1.0年的装配工作为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其颈痛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趋势性χ2检验。颈痛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汽车装配一年内颈痛患病率(以下简称颈痛患病率)为53.94%(342/634)。女性颈痛患病率(69.1%)高于男性(48.6%,P<0.01)。颈痛患病率与工龄、劳累自评、每周工作几小时、在同一车间工作、每班休息天数、每班累积休息时间等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颈痛的风险是男性的2.434倍;每周工作时间每增加1 h,颈痛的风险增加18.9%;工间休息为颈疼的保护因素,每班休息次数1、2、≥3次,颈痛风险均降低(R=0.405、0.311、0.302,95%CI=0.205~0.803、0.169~0.572、0.142~0.642,P<0.05)。结论汽车装配颈痛患病率较高,企业在安排生产时应充分考虑性别、每周工作时间和工间休息次数等影响因素。

  • 标签: 肌肉骨骼疾病 危险因素 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患 汽车装配工 颈痛
  • 作者: 张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1期
  • 机构:四川省简阳市妇幼保健院,四川简阳641400
  • 简介:手术是进行手术治疗、负责抢救的重要科室,而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离不开手术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难免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或是生理功能产生紊乱,针对这些现象,需要手术护士及时对其进行相关护理措施。随着现代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目前的手术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手术护士的工作不能仅局限于简单的传递物品、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还应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程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年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对左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就诊的有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心脏结构及收缩功能正常、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1 000次/24 h)的50例青年患者作为室性早搏组,50名青年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静态和24 h心电图作为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的诊断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模式测量左舒张功能指标,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与多普勒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左舒张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室性早搏组E峰减速时间较长[(203.2±22.9)ms比(192.4±16.1)ms,t=-2.730,P=0.008],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较低[(10.3±2.8)cm/s比(11.9±2.9)cm/s,t=0.748,P=0.010],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与Ea的比值(E/Ea)较高(6.6±0.8比6.0±0.4,t=-0.775,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室性早搏组Ea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的比值(Ea/Aa)较低(1.02±0.33比1.11±0.30,t=1.466,P=0.1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a)未见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24 h室性早搏总搏数与Ea(R=-0.686)和Ea/Aa(R=-0.654)呈负相关,与Aa呈正相关(R=0.431)。进一步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Exp(B)=2.070,P=0.002]是左舒张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之一,即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发生左舒张功能减退的危险是健康受试者的2.07倍。结论频发(≥1 000次/24 h)的右流出道室性早搏可导致青年左舒张功能下降。

  • 标签: 青年人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室功能,左 超声检查,多普勒
  • 作者: 胡雅丽 郁英杰 黄新宇 王震宇 吴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 430065,"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武汉 430065,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 430065 "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武汉 430065
  • 简介:摘要目的模拟并评价不同脊柱前倾角度工人的刮研工作,探究不同前倾角度对刮研竖脊肌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11月,募集16名男性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模拟工人刮研工作,参数分别为25°、15次/min,15°、30次/min,5°、60次/min。采用表面肌电仪收集试验者竖脊肌肌电信号,并结合Borg量表进行竖脊肌表面肌电特征评价。结果三组不同脊柱前倾角度下,试验者左右侧竖脊肌最大随意收缩百分比(MVE%)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左=13.41,P左<0.001;F右=4.74,P右=0.005),且在25°、15次/min时较高。在15°、30次/min时,试验者左侧MVE%值明显高于右侧(t=2.58,P=0.021)。三组右侧竖脊肌肌电的平均功率频率(M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2,P<0.001),而左侧竖脊肌肌电的MP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0,P=0.823);拟合直线显示,左侧竖脊肌MPF值在5°、60次/min时呈下降趋势(t=-5.39,P=0.012)。结论刮研在姿势为15°、30次/min时产生疲劳的可能性较低,而在5°、60次/min时工作更易产生疲劳。

  • 标签: 肌电描记术 表面肌电技术 刮研 脊柱前倾 角度 竖脊肌 下背痛
  • 简介:摘要1例53岁女性患者罹患缩窄性心包炎,心尖从心包薄弱处膨出,形成类似憩结构。行心包剥脱术,术后予以强心及利尿治疗1个月,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0.55,顺利出院。

  • 标签:
  • 作者: 张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3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上海长征医院,上海200010
  • 简介:目的:分析风险意识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手术护理管理情况与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本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手术护理管理情况与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予以风险意识管理模式,评定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与风险管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95.71%)相较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0.00%)较高(P<0.05);观察组(2.86%)相较于对照组(18.57%)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的风险管理知晓情况较好(P<0.05)。结论: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模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与护理质量,优化风险管理知晓情况,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深究与采纳。

  • 标签: 风险意识;护理管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电力系统中进行热仪表的安装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基础性能,为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便捷。在进行热仪表的设计与制作时,需要不断的对其稳定性、实用性以及安全性进行改善。对电力系统中热仪表自动化安装运行要点进行系统的分析,能够及时的检测出仪表所产生的现场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热仪表自动化技术的要点,紧接着详细的阐述了电力系统热仪表自动化安装的整个过程,最后对热仪表自动化运行要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意在指通过不断的研发和探索,进一步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电力系统 热工仪表自动化安装运行要点 研究
  • 作者: 史继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4期
  • 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干细胞中心,河南郑州450000
  • 简介:乙肝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非常高。乙肝患者可能因为各类途径而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会破坏乙肝患者的肝脏及免疫功能,如果长期患病,就会诱发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就目前而言,临床上找不到治疗乙肝的方法,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预防乙肝,进而大大降低发病的概率。乙肝病毒感染被誉为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世界上的百分之五的人口已出现慢性感染症状,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口将由最初的慢性乙型肝炎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由此可见,想要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就需从根源入手,及时检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鉴于部分研究人员在此方面已进行深入探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所以医者需基于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乙肝病毒感染检测工作。如此,才可及时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才能及时进行防治。

  • 标签: 乙肝;检测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中孕期通过超声诊断为胎儿心脏憩,并最终引产的病例。该孕妇28岁,因外院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异常,于孕25周+3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就诊。孕25周+4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胎儿心包囊肿可能性大,MRI检查提示胎儿左侧心腔结构紊乱。孕25周+5再次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胎儿左心室侧心包腔内可见囊性回声,与左心室相通,左心室壁搏动明显减弱,同时存在胎儿水肿。多学科会诊考虑为心脏憩。孕妇于孕26周行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引产术。引产儿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胎儿左心室憩。全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显示11号染色体p15.3p15.2区存在744 kb重复,致病性不明确。

  • 标签: 心脏缺损,先天性 憩室 超声检查,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